?

進口貿易、人力資本與地區技術創新

2023-06-09 11:58陶夢夢
商場現代化 2023年2期
關鍵詞:人力資本技術創新

摘 要:明晰進口貿易對技術創新的影響及其機制,有助于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更好促進地區創新發展和經濟增長。本文選取15個我國主要進口貿易來源國,利用2007年-2020年我國30個省市自治區(除西藏外)的面板數據進行實證分析,探究進口貿易獲得的技術溢出對我國技術創新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結果顯示,進口貿易技術溢出對地區技術創新具有顯著的拉動作用,并且在這一作用機制中,存在人力資本的中介效應,即進口貿易技術溢出能通過提升人力資本水平來帶動地區技術創新。

關鍵詞:進口貿易;技術溢出;技術創新;人力資本

一、引言

一直以來,通過進口貿易獲得國際技術溢出都是促進一國技術創新的務實之舉。一方面,受經濟全球化日益加深的影響,技術和知識被賦予世界性和時代性,先進科學技術、知識以及創新資源不僅局限于某一個國家,而是以一種分散化狀態遍及全球多個國家。一國僅依靠本國的創新體系和資源來提升技術創新水平無疑是艱難的。另一方面,自加入WTO以來,我國對外貿易蓬勃發展,進口貿易在對外貿易活動中的比重平穩上升。據統計,2022年上半年我國進口總額達到8.66萬億元,約占進出口總額的43%。雖然經濟呈迅猛發展態勢,但我國高科技發展相對滯后,在全球鏈條分工中處于低端的現實并未改變。對于我國這樣與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技術差距的貿易大國來說,必須要本著學習最新技術創新成果的這一目的參與國際貿易,充分利用進口貿易的技術溢出效應。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背景下,研究進口貿易技術溢出具有重要意義。這就需要明晰進口貿易技術溢出與地區技術創新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及內在機制。弄清這些問題不僅有助于更好地利用進口貿易的發展來推動地區技術創新,同時也可加深對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戰略背景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認識和理解,為我國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路徑選擇。

二、文獻綜述

很多研究都對進口貿易作出了論述,其中多數集中在進口貿易技術溢出對進口國經濟發展的貢獻、進口貿易技術溢出對技術創新的影響機制和進口貿易技術溢出效應的影響因素三個方面。第一,在進口貿易技術溢出對進口國經濟發展的貢獻方面,Coe、Helpman(1995)通過實證驗證了貿易伙伴國的研發資本存量能促進一國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賴明勇、張新等(2005)均認為進口貿易技術溢出是一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之一。第二,在進口貿易技術溢出對技術創新的影響機制方面,一部分學者得出進口國企業可以直接獲得國外先進技術和研發資源,通過模仿和吸收附帶在進口商品中的高新技術,提高對國外技術的運用能力,促進企業研發能力的提升。此外,進口貿易帶來的競爭和擠壓也會對進口國研發投入產生激勵作用。第三,在進口貿易技術溢出效應的影響因素方面,趙偉、汪全立(2006)認為進口貿易對技術創新水平的作用受到人力資本的影響;毛其淋(2010)則從人力資本的門檻效應進行檢驗,發現人力資本要達到一定水平,才能與進口貿易技術溢出相結合以促進技術創新水平的提升。

綜合來看,上述文獻雖然論證了進口貿易對技術創新的作用,但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忽視了人力資本在進口貿易推動技術創新過程中的傳導機制;第二,多數學者較片面地用單一指標譬如全要素生產率、專利數量等來衡量地區創新水平。與已有的研究相比,本文可能的邊際貢獻在于:第一,基于中介效應模型,驗證人力資本在進口貿易技術溢出和地區技術創新關系中的傳導機制,深化其對進口貿易帶動區域創新驅動機制發展的內在詮釋;第二,本文充分考慮了影響地區技術創新的各種因素,從地區技術創新投入和產出兩個方面,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地區技術創新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更加準確全面地衡量技術創新水平。

三、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說

1.進口貿易對地區技術創新的直接影響分析

通過已有文獻可知,進口貿易技術溢出對地區技術創新的影響至少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進口貿易的示范模仿效應。我國的一些企業能夠積極學習內化附帶在產品上的知識和技術,以較低的成本對進口產品中的技術進行復制和模仿,來提高自己的技術創新水平。第二,進口貿易的“干中學”效應?!案芍袑W”效應基于知識的“溢出效應”和“邊干邊學”的作用,指企業在進口產品的過程中除了對先進技術進行簡單模仿之外,還在此過程中進行了二次創新。第三,進口貿易的競爭效應。通過發揮“鲇魚效應”即通過引入外部競爭,對本國技術創新意愿產生“擠出效應”。國內企業為了更好的生存發展,會積極主動加大研發力度,提高產品的質量和企業的生產效率,通過技術革新來逃離競爭。據此,提出假設1:進口貿易能促進地區技術創新。

2.進口貿易通過人力資本對技術創新的影響

第一,人力資本流動效應。進口貿易會使得國外先進的人力資本流入本國,一方面為本國帶來具備先進技術水平或豐富的工作和管理經驗的優秀人才,傳播了先進技術。另一方面為不同領域的人才交流互動提供了平臺,加速了知識和文化的傳播效率。創新所需的技術和能力是廣泛的和變化的,通過和不同領域的創造性人才交流,能帶來各種前沿新知識和新思想,增加認知資源的范圍和認知視角的廣度,促使地區產生提升技術創新效率。第二,人力資本積累效應。人力資本積累程度可以顯著解釋地區之間創新能力的差異。若進口商品的技術含量越高,說明物化的技術方法越先進、新穎,那么進口國進行學習、模仿以及二次創新時所要求的人力資本水平就越高。人力資本會在“干中學”效應機制下,自發、主動地通過“邊干邊學”,不斷學習、積累相關知識和經驗,并將其反饋于生產過程,提升自身人力資本水平以達到和進口商品中包含的技術相適配的高度。第三,人力資本激勵效應。首先,進口貿易直接攜帶了一部分國外高技術人才涌入本國市場,企業更傾向于雇用這些高技能勞動者,促使技能需求結構發生變遷,人力資本大幅度提升。其次,國內企業為了維持自身市場份額,加強對研發人員的重視,不斷提升人力資本水平提高生產率。高生產率的企業在擴張進程中,結構發生變化進而提升了技能溢價。高技能工資的提高,使更多勞動力提高自身技能水平。據此,提出假設2:進口貿易通過提高人力資本水平進而提升地區技術創新能力。

四、模型設定和數據說明

1.模型設定與變量選取

為探究進口貿易技術溢出是否是影響地區技術創新的重要因素,建立如下回歸方程:

Tecit=α0+α1*Importit+α2*Zit+εit(1)

為進一步研究進口貿易是否通過提升人力資本這一路徑來對技術創新產生作用,采用中介效應方法來考察。借鑒溫忠麟等(2014)的思路,在上述方程的基礎上,使用以下回歸方程進行檢驗:

Hclit=β0+β1*Importit+β2*Zit+εit(2)

Tecit=γ0+γ1*Importit+γ2*Hclit+γ3*Zit+εit(3)

在核心解釋變量的回歸系數α1顯著的前提下,依次檢驗β1、γ2是否顯著。中介效應為β1*γ2,總效應為α1。此外,本文還使用Sobel檢驗進行進一步驗證。

(1)被解釋變量:地區技術創新(Tec)。本文借鑒何興邦(2019)等人的思路,從創新研發投入和產出兩個角度選取5個指標,即創新研發投入指標用R&D經費內部支出占地區GDP比重、R&D全時人員當量占地區總人口比重衡量,創新研發產出分別從各地區專利申請數、專利授權數以及技術市場合同成交額與GDP比值來表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技術創新指標進行合成。

(2)核心解釋變量:進口貿易的國際技術溢出(Import)。本文參照羅勇、曾濤(2017)的做法,分兩步計算中國各省市進口貿易的國際技術溢出,最終計算得出的結果取對數形式。

(3)中介變量:人力資本(Hcl)。參考學術界的普遍做法,按照加權平均法計算得出平均受教育年限。

(4)控制變量(Z):金融業發展(Fd),政府行為(Gov),產業結構升級系數(Upg),信息化水平(Int),經濟開放度(Eo)。

2.數據來源

本文的實證分析基于2007年-2020年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除西藏外)的統計數據來計量各項指標數值,數據來自《中國統計年鑒》、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庫、國研網全文數據庫等,個別缺失數據用插值法計算補充。針對進口貿易來源國,本文選取G20經濟體國家中的美國、日本、韓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印度、阿根廷、墨西哥、巴西、俄羅斯、土耳其和南非。據統計,2007年-2020年我國從這15個國家進口的貿易總額占總進口額的45.67%,可較好地反映我國進口貿易現狀。

五、實證研究與結果分析

1.總效應回歸

表1為進口貿易影響技術創新的實證結果,通過豪斯曼檢驗比較固定效應和隨機效應,最后選擇固定效應。結果顯示,Import與Tec在1%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表明進口貿易對地區技術創新有較為顯著的正向影響,能有力促進地區技術創新水平的提升,驗證了假設1。針對控制變量,金融業發展、政府行為、信息化水平的擬合系數顯著為正,表明金融業發展、政府行為和信息化水平是引致技術創新的直接原因。產業結構升級系數不顯著,表明產業結構升級對地區技術創新水平的促進作用還需進一步的觀察和驗證。此外,經濟開放程度系數顯著為負表明經濟開放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技術創新的提升??赡茉谟?,技術創新需要人力資本等要素稟賦的支撐,而國內人力資本等要素稟賦積累速度追不上貿易開放的速度,無法有力支撐技術創新。

2.機制作用分析

本部分考察人力資本在進口貿易影響地區技術創新中的中介作用,實證結果如表2所示?;貧w結果的主要系數均在1%的水平上顯著,說明進口貿易所帶來的技術溢出能通過提升人力資本水平對地區技術創新產生正向激勵作用。此外,通過Sobel檢驗法進一步檢驗,得出Z統計量為4.379,大于5%顯著性水平上的臨界值0.97,進一步表明存在以人力資本為中介變量的中介效應,其占總效應的比例達到24.6%,證明了假設2。

六、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本文利用我國2007年-2020年省級面板數據,在測算了各省市進口貿易技術溢出、構建了技術創新綜合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實證分析了進口貿易技術溢出對技術創新的影響及其產生機理,得出結論:首先,進口貿易所帶來的國際技術溢出對地區技術創新發展產生重要的正面影響。其次,存在以人力資本為中介的中介變量,通過進口貿易這一傳導路徑提升技術創新水平。據此,本文提出以下兩條建議。

(1) 進一步擴大進口貿易,深化利用進口貿易技術溢出效應。進一步擴大技術創新的對外開放,持續增強對外貿易,進行廣泛而深入的國際合作,為我國進口貿易搭建更為豐富的平臺。注重進口貿易對我國技術創新能力的重要作用,但也需要進一步深化利用好這一技術溢出效應。

(2) 多舉措并行激發地區技術創新活力,重點提高人力資本水平。高素質人力資源可以明顯提升進口貿易技術溢出效果。因此,加強地區技術創新能力必須從人力資本著手。要加強人力資本培育投資力度,注重培養高素質、專業化的創新型人才,使得人力資本水平達到與高技術、新技術相適配的高度,充分吸收和消化新技術。此外,政府要加大對科教事業的扶持力度,發揮金融資源對技術創新的積極作用,加快信息化水平建設,提高基礎設施投資,多方合力采取多舉措并行,以激發地區技術創新活力。

參考文獻:

[1]COE D T,HELPMAN E.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5,39(5):859-887.

[2]賴明勇,張新,彭水軍,等.經濟增長的源泉:人力資本、研究開發與技術外溢[J].中國社會科學,2005(2):32-46+204-205.

[3]康志勇.資本品、中間品進口對中國企業研發行為的影響:“促進”抑或“抑制”[J].財貿研究,2015,26(3):61-68.

[4]趙偉,汪全立.人力資本與技術溢出:基于進口傳導機制的實證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6(4):66-74.

[5]毛其淋.進口貿易對我國技術創新能力提升的影響效應——基于動態面板數據GMM方法的經驗分析[J].財經科學,2010(4):94-101.

[6]溫忠麟,葉寶娟.中介效應分析:方法和模型發展[J].心理科學進展,2014,22(5):731-745.

[7]何興邦.技術創新與經濟增長質量——基于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中國科技論壇,2019(10):24-32,58.

[8]羅勇,曾濤.我國中間品進口商品結構對技術創新的影響[J].國際貿易問題,2017(09):37-47.

作者簡介:陶夢夢,女,安徽蕪湖人,南京師范大學商學院,研究生/經濟學碩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

猜你喜歡
人力資本技術創新
淺談國有企業人力資本投資與改革研究
企業人力資本會計計量方法的新探
內生經濟增長理論對貴州經濟發展的研究
淺析人力資本的經濟權利與企業剩余分配
技術創新路徑下的產業結構調整機制研究
人力資本對農民收入的影響:理論及實證分析
淺方式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術及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