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鄉村振興發展路徑探索

2023-06-09 06:26宋晗
中國集體經濟 2023年17期
關鍵詞:治理體系路徑探索鄉村振興

宋晗

摘要: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這一發展理念為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指導方針,是解決當前我國農村矛盾的戰略舉措,也是實現農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文章從城鄉發展不均衡、農村發展不充分和體制機制不完善幾方面分析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并提出打破城鄉二元結構、深化農業體制機制改革、加快農村土地制度建設、改革農村管理制度、培育鄉村人才等政策建議。

關鍵詞:鄉村振興;治理體系;路徑探索

一、引言

為了補齊現代化建設中農業和農村發展短板,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難題,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其旨在堅持以農為本,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釋放農業發展活力,增強農村內生動力,發揮農民主觀能動性,讓城鄉發展更加緊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給農村發展帶來機遇,同時也為城鄉一體化發展奠定基礎。在對鄉村振興的探索與實踐過程中,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分析我國農村發展面臨的難題,提出鄉村振興發展的優化路徑。

二、鄉村振興面臨的問題及成因

鄉村振興戰略是關系到“三農”問題及農業農村整體發展的重大戰略,是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課題。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巨大轉變,但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進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城鄉發展不均衡;二是農村發展不充分;三是體制機制不完善。這些問題制約了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制約了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一)城鄉發展不均衡

要實現鄉村振興,必須改變我國農村基礎薄弱、發展落后的現狀,縮小城鄉差別。我國城鄉發展的不均衡是由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規律所決定的,縮小城市與農村之間的差異,不僅在于公平,還在于農民收入和消費水平的提高。還有許多問題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1. 城鄉收入分配不公平。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快速發展,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率開始高于城鎮居民,由于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基數不同,盡管經濟增速比城市居民要快,但城鄉之間的差距依然很大。2020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7131.5元,較2019年增長6.9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3833.8元,同比增長3.48%。2008年農村可支配收入為4998.8元,城鎮為15549.4元,可以看出,城鄉可支配收入差距由2008年的3.11倍降到了2.56倍,但差額卻由10550.6元上升到26702.3元。對農村居民來說,轉向技術密集型部門能力不足,致工資性收入增長受到限制;農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差、農產品價格不穩定,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不穩定。而城市居民文化水平越高,就業機會越多,因此能夠找到更好的工作崗位,工資性收入上升空間大;而且城鎮居民投資渠道更多,可以獲得更多的財產性收入。從勞動生產率來看,我國的農業和非農產業的勞動生產率相差大約四倍,二者差距依舊顯著,嚴重制約城鄉均衡發展。

2. 城鄉資源配置不平衡。我國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嚴重失衡,一般而言,我國以往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都是以政府為主導,而農村則要靠農民自己建設,導致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而農村發展緩慢,許多偏遠地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甚至影響農村居民的正常生活。另外,我國城鄉間公共服務供給差距顯著,這體現在城市擁有更多的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服務,而農村資源十分匱乏,偏遠山村地區甚至享受不到教育、醫療等服務。

3. 城鄉金融市場不完善。隨著大型國有銀行的不斷壯大,農村金融市場也得以發展,但農村金融機構由于技術落后、人才匱乏等因素導致農村資金外流,用于鄉村建設的資金較少,不能滿足農村居民需求,導致在一些貧困落后的地區出現了民間借貸的情況。民間借貸不僅風險大、利息高,而且還會影響農村正規金融機構的發展。

(二)農村發展不充分

農村發展滯后,是經濟和社會發展長期積淀的結果,再加上我國以前把重點放在了城市和非農產業上,造成了大量的資源和人才集中在城市。

1. 農業基礎不牢固。我國農業缺乏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的生產經營體系,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科技創新能力不足,農業機械化水平較低,許多農村勞動力投身于非農產業,使農業技術進步緩慢,農產品競爭力減弱。小農經濟是我國農業的典型特征,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為1.4畝,農業規?;l展緩慢,農業生產成本高,難以充分利用農業科技。且農業資源利用不充分,例如秸稈產量與作物產量相當,然而大部分秸稈都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我國從事農業生產的大部分農民,受教育程度偏低,綜合素質不高,掌握新農業技術較困難,總體業務能力不足,無法滿足鄉村發展的要求。高校中農業專業的學生缺乏到農村進行實踐的經歷,對農業相關知識僅限于書本,不能與鄉村實際發展需求相結合。由于我國農產品質量監管存在漏洞,發生過三聚氰胺等重大事故,國內消費者對我國農產品的信任度下降,中產階層及以上的消費者更傾向于國外農產品;同時因為我國農產品沒有樹立品牌信譽,對海外市場拓展力度不足,中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所占比例有限。這些都體現出我國農業基礎不牢固,制約我國農業現代化。

2. 農村潛力未挖掘。由于農村經濟能力薄弱以及基礎設施落后,很難滿足創業者的需求,許多優秀人才在鄉村擁有廣闊發展空間的背景下,也很難在農村開展新事業。對于農村基層創業者來說,農村現有資源很難滿足其對農村發展前景的向往,造成了資源和人才的浪費。而且我國農村區域發展嚴重不平衡,東部沿海地區的農村發展較快,經濟水平高,但我國大部分農村發展都較落后。大部分鄉村都沒有對鄉村未來發展的規劃,不能依靠現有資源打造優勢主導產業,形成自身的經濟發展動力,導致鄉村經濟實力長期衰落,鄉村發展滯后。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落后,公共服務得不到充分支持,農村生產生活便利水平低下,農村人氣低迷。另外農村村委會不能帶領和組織村民積極投身農村發展,無法充分調動農民建設和發展農村力量。

3. 農民老齡化嚴重。依據聯合國標準,我國在1999年邁入老齡化社會。2020年65歲及以上人口達到1.9億,占全國總人口13.5%,預計2057年我國65歲以上人口會達到4.25億的峰值,占總人口比重32.9%~37.6%。2021年,農村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20.04%,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13.82%,已經達到了“老齡化社會”的標準,甚至接近“老齡社會”標準。而且受到城鄉二元結構的影響,鄉村更多成為城市發展的附庸。城市與農村相比,可利用資源更豐富,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有實力的青年勞動力都到城里去從事非農業工作,鄉村人才外流愈發嚴重,有的農村甚至只剩下老人、孩子以及婦女留守在農村,加劇農村人口老齡化問題,農村人氣不旺、勞動力不足,以農村人口過快老弱化為特征的“鄉村病”已成為制約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三)體制機制不完善

我國邁入新發展階段后,鄉村振興依然面臨著各種體制機制問題,城市對農村也處于一個單向索取和反饋微弱的狀況,阻礙了我國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1. 城鄉戶籍壁壘難以打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流向城市的農村居民不斷增加,但進城的門檻也在逐年升高,面對高昂的房價以及子女教育問題,許多農民進入城市后生存能力嚴重不足,很難真正融入城市。戶籍制度限制了農村勞動力從鄉到城的流動,由于戶籍壁壘的存在,各種傾向性政策使得農民要支付更高的生活成本,而且在教育和醫療方面也與城市居民差距巨大,城鄉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問題存在明顯差異,造成城鄉經濟發展不平衡。

2. 土地制度弊端還存在。農村發展落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生產要素尤其是土地要素分配不平衡。近年來,我國城市建設速度加快,地方政府為了保障新型城鎮化以及工業化建設用地,征收或征用農村土地,使農村用地權利基本喪失,土地城鎮化發展迅速,許多地方農村居民沒有真正融入城市,未將我國農村土地資源優勢轉換成資本、經濟優勢。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土地承包經營與土地利用效率之間的矛盾逐漸凸顯,農業的專業化分工和規模經濟受到了制度的制約,使得土地利用效率和農業生產率低下。在農村土地流轉過程中三權分置也可能會產生許多問題,比如:土地流轉合同違約、農村土地過度集中等。而且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改革也會有缺乏監管與保障、機制不健全等風險。

3. 鄉村治理機制有待優化。隨著青壯年勞動力去往城市,鄉村缺乏高素質管理人才,村民自治水平不足;外加鄉村振興戰略的進一步實施導致的鄉村事務增多和治理標準提高,鄉村治理變得更加困難。此外,農村權力機構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農村治理主要是依靠農村居民自治,出現非行政單位辦理行政事務的現象,使鄉鎮和農村之間權責問題糾纏不清。鄉村治理效率不高,鄉村基層治理人員存在數量匱乏、專業性差等問題,基層干部的知識結構也需要優化。之前的鄉村治理機制已經不能適應新發展格局下現代社會的要求,亟須通過創新來完善治理機制,以滿足新時代鄉村治理的需求。

三、鄉村振興發展路徑探索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農民生活富裕、根治“三農”問題的關鍵舉措。實現鄉村振興,必須立足中國國情,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把握客觀規律,走有中國特色的鄉村振興道路。

(一)破解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我國城鄉關系長期處于割裂的狀態,現在需要統籌安排城鄉發展,逐步實現城鄉一體化。首先,推動城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產業優勢互補、共同發展。農村依托自身優勢和需求,優化產業結構,與城市形成合理的產業分工,擴大農產品市場,解決產業不健全、品牌不占優的問題。其次,優化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鄉村公共服務水平。政府要按統一標準對農村進行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使農民能夠享受和城鎮居民相同的待遇水平,建立城鄉命運共同體。

(二)深化農業體制機制改革,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

我國農業的矛盾已經轉變成供給側矛盾,體現在階段性供大于求或供不應求,應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并完善現代農業生產、經營及產業體系,堅持可持續、綠色發展理念。我國農業必須走綠色高質量發展道路,優化農產品進口結構;兼顧農產品產量和質量,大力推廣優質農產品、配方肥料;發展農產品加工產業,減少農產品因自然災害耗損。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將現代科技與農業有機融合,將高新技術應用到農業的各個領域。農業機械化逐漸向智能化發展,解決生產過程中勞動力過高的難題;提高農業供給質量,滿足消費者的多種需求,實現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的跨越。

(三)加快農村土地制度建設,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要保證土地公有制的性質不變,基本農田、耕地紅線還有農民利益不遭受損失,在此前提下完善土地“三權”分置制度,使現代農業能夠迅速發展。在條件允許情況下,利用集體建設用地促進農民增收、發展集體經濟。要積極總結宅基地制度改革經驗,保障農民權益、從事鄉村產業發展。要健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全面釋放鄉村活力。要通過銜接好現代化農業和農民之間的聯系,強化土地制度改革,健全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推動農業和農戶的有機銜接,深化土地改革,為農業發展夯實基礎。

(四)改革農村管理制度,提升農村社會管理的質量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統籌好各種治理體系主體,需要適應鄉村振興需求的現代化治理體系。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確保黨的各項政策在鄉村得到有效落實,著眼當下,依據鄉村實際情況制定發展方針,保證鄉村治理有序合理。鄉村振興治理體系的關鍵在于推進“三治”(法治、德治、自治)相結合。法治要求鄉村居民提高自身法律保護意識,使法治觀念深入人心,奠定堅實的法律基礎。其次,還要完善村規民約以及農村事務監督的相關制度,建立健全農村法治建設。德治需要注重先進文化道德和優良傳統文化的保護,以德育人,鼓勵村中德高望重的人參與到鄉村日常事務的處理當中,培養積極向上、符合現代化要求的鄉村氛圍。最后,要實現農村自治,必須建立和完善村民自治機制,最大限度地發揮農民對農村的管理作用,成立村民委員會參與鄉村事務的治理,推進村民自治現代化和制度化。

(五)培育鄉村人才,引領鄉村振興

推進鄉村振興建設,離不開相應的專業人才支撐,要打造一支“懂農民、愛農村、知農業”的鄉村人才隊伍,為農民服務,引領鄉村振興發展。第一,要改變鄉村人才不斷涌向城市的現狀,各地要制定和完善返鄉創業政策,吸引大學生、在外企業家等各類人才返鄉,帶動鄉村產業發展。第二,農村要依托本地優勢,提出各種優惠政策,吸引更多優秀的城市專業人才和科技人員下鄉創業,推廣農業生產的新技術、新辦法。第三,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農村人才培養體系,培訓農民學習新科技,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養和勞動生產能力,培養高素質農民。通過與高校合作,實施農業人才教育的培養計劃,定向培養農村農業人才。第四,通過發展農村特色產業、深化農業與高校間的產學研融合、加大地方政府對鄉村金融支持力度等方式,充分挖掘鄉村人才的潛力并發揮其帶頭作用,帶領農村居民走向致富之路。第五,還應優化鄉村人才環境,營造有利于專業人才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使人才能夠安心留在鄉村就業創業,保證鄉村可持續發展。

四、結語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著眼于較為落后、發展資源條件匱乏的鄉村,注重鄉村發展的經驗。新發展時期的鄉村振興戰略,需要扎根于我國實際國情,把握好經濟發展規律,在充分認識新時代農村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發現問題、準確發力、實現目標,縮小不均衡和不充分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差距,走有中國特色的鄉村振興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劉彥隨.中國新時代城鄉融合與鄉村振興[J].地理學報,2018,73(04):637-650.

[2]唐任伍.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路徑及策略[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8(03):26-33.

[3]賀雪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防止的幾種傾向[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5(03):111-116.

[4]鐘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科學內涵與實現路徑[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9(05):71-76+2.

[5]劉合光.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點、發展路徑與風險規避[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9(03):25-33.

[6]賀雪峰.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問題[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8(03):19-26+152.

[7]周曉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人才瓶頸及對策建議[J].世界農業,2019(04):32-37.

[8]孔祥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進展、問題與趨勢[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9(01):5-11.

[9]郭遠智,周揚,韓越.中國農村人口老齡化的時空演化及鄉村振興對策[J].地理研究,2019,38(03):667-683.

[10]王曉慧.發展經濟學視域下城鄉融合促進鄉村振興的發展邏輯[J].全國流通經濟,2020(31):135-137.

[11]唐瓊.鄉村振興戰略下穩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研究[J].湖湘論壇,2020,33(02):88-98.

[12]王亞華.立足國情農情走出中國特色鄉村振興之路[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0,41(09):1-8.

[13]劉儒,劉江,王舒弘.鄉村振興戰略:歷史脈絡、理論邏輯、推進路徑[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0(02):1-9.

[14]岳永兵.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與完善[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21,34(09):16-24+39.

[15]范和生,郭陽.新發展格局下鄉村振興機制創新探析[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21(02):37-45.

[16]楊正喜,倪楠冰.產教融合下鄉村振興復合型人才培養路徑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22,50(08):266-268.

[17]文豐安.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要性、動力及促進機制[J].東岳論叢,2022,43(03):5-15.

[18]張永剛.新時代鄉村振興實施策略探討[J].當代縣域經濟,2022(04):47-49.

(作者單位:濟南大學商學院)

猜你喜歡
治理體系路徑探索鄉村振興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新加坡法治反腐的實踐經驗及啟示
大數據視角下的國家治理現代化
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探究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問題現狀研究及對策初探
高校語文教育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路徑探析
試論標志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新路徑
警務監督對警民關系的影響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