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歌意象教學的探尋與品鑒

2023-06-12 09:00許晶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23年3期
關鍵詞:詩歌教學海子

許晶

內容摘要:分析詩歌意象是詩歌教學的方法之一,通過詩歌意象的解讀來鑒賞詩歌,引導學生學習分析詩歌意象,探尋海子詩歌中“麥子”這一核心意象,賞析海子詩歌,了解并探索詩人對精神世界和詩歌理想的追尋。海子這樣一位追求詩歌理想的青年詩人,有著善良、質樸而又執著、敏感的精神氣質,詩人在孤獨、迷茫的同時,擁有執著堅定的人生態度,透過詩人獨特的人生經歷,分析對其詩歌創作的影響,化為詩人詩歌中的語言,以意象形式呈現,透過意象把握詩人情感,詩歌意蘊。

關鍵詞:海子 詩歌意象 詩歌教學

詩歌作為產生較早的文學體裁,擁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魅力,簡潔雋永的語言,豐富深邃的思想感情,凝聚并展現特有的時代氣息,詩歌教育在現當代中學語文教育內容中尤為重要,但一直未受到應有的重視,教學中可以由意象出發,探尋并鑒賞詩歌。

一.詩歌中的意象

詩歌的意象傾注著詩人的思想,包含著詩人的情感。詩歌的意象源于詩人的感性生活,和詩人對現實世界的理性思考?!吨芤住は缔o上》有言,“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圣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圣人立象以盡意?!痹娙丝梢酝ㄟ^詩歌中的意象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簡潔的詩歌語言包含著較多內涵,簡單的詩歌意象總承載著眾多的含義,其中還包含著詩人的豐富情感和多彩的精神世界。

當然,對于詩歌意象所承載內涵的理解,可以從不同角度出發。三國時思想家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進一步闡釋了言、意、象之間的關系,“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尋言以觀象;象生于意,故可尋象以觀意。意以象盡,象以言著?!币庀蠹幢硪庵?,立象可見意,意因象顯現,意象是意與象兩部分的有機統一。透過詩歌的意象,就能進一步看到詩人情感和思想,幫助我們看到詩人的精神世界,因此開展詩歌意象教學,有助于學生理解詩歌內容,把握詩歌主旨。

在詩歌教學中,意象解讀是分析詩歌的重要方法之一,意象是賦予詩人情感的物象,引導學生理解詩歌中的意象,從而理解并體會詩人情感,解讀詩歌內蘊。準確找到詩歌中的意象,明晰意象背后意蘊,以海子的詩歌為例,詩人就使用了一系列屬于自己詩歌的特定意象,詩歌中常用“麥子”為主要意象,并由此衍生出海子的詩歌中的眾多其他意象,如“巖石”“草原”“雪山”等,豐富的詩歌意象,也展現了詩人豐富的生活圖景,透過意象分析,解讀詩歌內容,引導學生領略詩歌之美。

二.海子詩歌中的意象

在海子的詩歌中,詩人曾賦予客觀物象以特有意義,這些意象也承載著詩人個人的情感變化,以及對于詩歌的某種理想。他善于運用詩歌中的特定意象,賦予詩歌以特有的生命力。因此海子詩歌中的意象大多單純而明凈,從中也透露出他對一切美好事物的眷戀,以及他對于生命本身的關懷。他總是能夠用純粹、簡潔的語言,單純又明快的意象,為我們描繪一副純凈的畫面,帶給我們的是對于生存意義的深層思考。

“麥子”是海子詩歌中的核心意象,它包括“麥地”“土地”“村莊”“原野”等。其中“天空”“土地”“風”等意象可以說是詩人對自由的向往,而“麥子”“農婦”“孩子”是他對于溫暖的渴望,“月亮”“夜”是詩人自我世界的一種體現。這些詩歌意象的選擇表現出詩人對于家鄉的眷戀,以及對于淳樸鄉土生活的贊美與熱愛。

由此,海子在詩歌中呈現出,來自農村的他,從小受到比較傳統的教育,與土地上、村莊里的生命有著天然的情感聯系,對于自然界的事物,他有著強烈的向往和渴望。他的世界里有干凈的天空,廣闊的大地,無垠的田野和可愛的村莊。他看著麥子生長,在麥地里玩耍,吹著麥地里自由的風。關于自然的一切從小就在他的生活中不斷出現,與他朝夕相處,成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因此對于生命的關懷,也就成為一種很自然的狀態。

小時候生活的農村,呈現給海子的是廣闊的天空、無垠的麥地、靜靜的河流和農民勤苦的耕作,養育他的土地是如此厚重,親人的品性是如此淳樸,天空和大地給予的愛是那樣博大而寬容,這段經歷賦予了他農村孩子特有的善良淳樸的性格,和那種只有農村孩子才有的對于土地、農村、大自然無比熱愛的情懷。美麗的童年回憶給海子留下深刻的印象,進入北京大學學習,經過詩歌創作的學習和思考后,就轉變成了海子詩歌創作中取之不盡的意象源泉。

三.由核心意象“麥子”闡述海子精神世界

詩歌中“麥子”這一意象頻頻出現,可以看出海子對于生命本真的思考,和對于生命意義的追尋,這成為海子思考生存的靈動,以及與自然交流的方式?!胞溩印边@一意象,對于海子有著深刻的寓意,表現出的是海子深沉的鄉土情結。當質樸善良的靈魂與都市相遇,更加深了他對農村、對土地的向往。正是家鄉那片“麥地”養育了海子,這情感深入血脈,最終化為他詩歌中的獨特意象。

麥地的博大和寬容讓海子在這一時期形成了善良淳樸的性格特點,這也使得海子的早期抒情詩中總有著淳樸和寬厚的氣息,詩歌中總呈現出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境界,以及對土地的特有情懷。海子的根在這片他所熱愛的黃土地之中,他離不開這片熱土,于是詩人愿做“麥子”,深深的扎根在大地里。麥子的顏色永遠是他生命中最為本質的色彩。麥子年復一年地生長,它們的生機與進取,太符合海子的心境,成為海子醒悟后尋找到的核心意象。海子在對一系列“麥子”意象的歌頌之后,成為大地上燃燒秸稈的熊熊火焰,以“麥子”為核心意象的詩作延伸了詩人的生命,麥子生生不息,詩人也生生不息。

“麥子”是海子詩歌的核心意象之一,他曾寫下許多與“麥子”相關的作品,如《熟了,麥子》《五月的麥地》《麥地或遙遠》和《麥地與詩人》等,因此,海子也被稱為“麥地詩人”或“麥地之子”。從他眾多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對“麥子”的體驗是復雜的。

在《城里》一詩當中,他說:“我最愛煮熟的麥子”,“在月光下端著大碗/碗內的月亮/和麥子/一直沒有聲響”(《麥地》)詩人心中的“麥子”是無聲息的,而它們的默默奉獻,給予了詩人最寶貴的生命。吃麥子長大的詩人,對土地與莊稼有著深深地熱愛,他感激“麥子”,因為“麥子”讓他得以生存,養育并包容了他的一切。

“麥子”這一意象在《麥地》中尤為明顯,就像父母一樣,麥子給予他生命,所以他也曾自稱是“麥子的兒子”。在“歌頌麥地”的同時,他說“詩人,你無力償還/麥地和光芒的情義”(《詢問》),海子總是感恩于“麥子”給予的一切,可他認為自己無以為報,“麥子”給予詩人的太多,當內心充滿感恩的詩人不能回報這份情義時,內心充滿了矛盾和痛苦。

當然詩人在詩歌中,關于麥子偶爾也會有歡樂的情緒,而這種快樂有時只是短暫的,“全世界的兄弟們/要在麥地里擁抱”(《五月的麥地》),“假如我不能坐在一束麥子上回家/請整理好我零亂的骨頭/裝入紅色的小木柜,帶回家/像帶回你們富裕的嫁妝”(《莫扎特在〈安魂曲〉中說》),這種歡樂情緒本身是憂傷的,詩人本希望自己的歸宿是坐在一束麥子上快樂的回家,而這假如使一切變為虛無。

“麥地”有時是荒涼而又痛苦的,“豐收后荒涼的大地/黑夜從你的內部上升”,“讓大地上布滿哀傷的村莊/有時我孤獨一人坐在麥地里/為眾兄弟背誦中國詩歌”(《五月的麥地》)“五月的麥地上天鵝的村莊/沉默孤獨的村莊”(《兩座村莊》),而詩人“熱愛著空虛而寒冷的村莊”(《春天,十個海子》),麥地是那樣的荒涼,是那樣的孤寂,而這時詩人生活的村莊也是哀傷、沉默、孤獨、空虛而又寒冷的,而詩人依然深深熱愛,并感恩這片給予他生命的熱土。

“荒涼大地承受著更加荒涼的天空”(《黎明》),在《麥地或遙遠》中海子感到孤獨,“痛苦/海水的光芒/映照在綠色糧倉上”在這片麥地上,無論等待或是收獲,都是痛苦的。面對“麥地”,海子傾聽到“谷倉深處傾吐一句真摯的詩/親人的詢問”也正是這詢問,讓海子的內心承受深沉的痛苦。在《麥地與詩人》中,詩人自己一問一答,“詩人,你無力償還/麥地和光芒的情誼”(《詢問》)“麥地/別人看見你/覺得你溫暖,美麗/我則站在你痛苦質問的中心/被你灼傷/我站在太陽痛苦的芒上”。(《答復》)他的詩從金黃的麥芒中采集的光芒,讓人眩目而又溫暖,真摯又熱烈,質問人類存在的意義,并得出答案“麥地啊,人類的痛苦/是他放射的詩歌和光芒”(《答復》)。

海子詩歌的意象離不開“麥地”和“麥子”,即便是書寫愛情,海子在《詩人葉賽寧》一詩中寫到“說聲分手吧/分開編過少女秀發的十指/秀發像五月的麥苗/曾輕輕含在嘴里”(《詩人葉賽寧》)如“少女秀發”一般的“麥苗”,折射出的是詩人對“麥子”愛人般的愛戀,以及對麥子、麥地、家鄉的熱愛,這種種熱愛使得辛勤的勞作也變得格外幸福,因為“我們是麥地的心上人”(《麥地》)??擅慨斒朗伦兓?,詩人黯然神傷之時,就連麥子也變得絕望了“這是絕望的麥子/請告訴四姐妹:這是絕望的麥子?!保ā端慕忝谩罚?,穿越時間成為灰燼。

那些排列在海子生命經歷中,關于“麥子”的幸福與痛苦,進入詩歌后便成為折射所有生命情感的光芒。海子在尋找生命存在的意義,并把這一切變成了詩的呼吸和語言,并對一切自然飽含深深的感恩情懷,將這些真摯的情感轉化為詩歌中的文字,讓純凈的意象飽含了詩人豐富的感情,于是海子與麥子,詩人與詩歌成為了一個整體,詩人詩歌中的言、象、意也和諧統一。

“麥子”是海子的麥子,海子是麥子的孩子,這是他生存之所在,承載他對生存意義的追尋,并不斷給予他走下去的動力?!胞溩印笔怯篮愕南笳?,它生生不息,周而復始。在這樣的輪回中,海子感悟到了生命的生生不息的永恒真諦。最終他也同“麥子”一樣逝去,雖然短暫,卻閃耀著璀璨的光,雖然平凡卻讓人難以忘懷。詩人生于五月,同“麥子”一樣,在美麗的季節得到大地的守護,他曾渴望像麥子一樣永遠扎根于土地,可經歷時間的流逝,詩人敏感的心變得無處皈依。

四.由核心意象“麥子”衍生出的其他意象

麥地里成長的詩人,選擇去遠方流浪,追尋生存的意義,也由此開始了詩人對于精神世界的探索與追尋。海子認為詩人的使命在于引導人們尋求生命的蹤跡。他流浪遠方,在《黑夜的獻詩》中寫到:“你從遠方來,我到遠方去”,心中充滿了面對遠方的勇氣。青春的遠行也是對精神世界的追尋,《黎明》中“從那我長途跋涉/走遍印度和西藏/在雪山、亂石和獅子之間尋求/天空的女兒和詩/波斯高原也曾是我流放前故鄉的山巔”,詩人曾兩次遠行,遠行之地看起來都是非常遙遠的地方,例如西藏、青海、甘肅,在蒼茫之中遠行,讓詩人對于孤獨,寂寥有了更深切的體會,“西藏,一塊孤獨的石頭坐滿整個天空/沒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沒有任何黎明能使我醒來/一塊孤獨的石頭坐滿整個天空/他說:在這一千年里我只熱愛我自己”(《西藏》)?!镀咴虏贿h——給青海湖,請熄滅我的愛情》里詩人寫到:“青海湖上/我的孤獨如天堂的馬匹”,“遠方的幸福/是多么痛苦”(《遠方》)詩人在遠行流浪之旅中享受孤獨,忍受痛苦的同時向往幸福。這樣的遠行為詩人提供了由麥地衍生出的眾多意象,例如“巖石”“草原”“雪山”等,也為我們展現了詩人更為廣闊的生活圖景。

“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遙遠的青稞地/除了青稞/一無所有/更遠的地方/更加孤獨/遠方啊 除了遙遠/一無所有……遠方的幸福/是多少痛苦”(《遠方》)?!斑h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明月如鏡高懸草原映照千年歲月/我的琴聲嗚咽/淚水全無”(《九月》)。盡管“草原盡頭我兩手空空/悲痛時握不住一顆淚滴”(《日記》),盡管只有無邊的天空,但海子卻“走在路上/放聲歌唱”(《黑夜的獻詩》),依然“要做遠方忠誠的兒子”(《祖國》),海子堅持不懈的追求,在寫作中生活,與生活中寫作,讓詩歌成為生命,把生命化為詩歌。海子詩歌里的“生存”意象,是他對于生命與詩歌的思考,每當感受到孤獨或痛苦之時,在這浩瀚的詩歌王國中,他就將個人的種種體驗化為詩歌中的一個個意象。

五.由意象展開詩人精神氣質分析

海子,一個農村長大的孩子,善良、質樸而又敏感,對于養育他的家鄉,他充滿了懷念,對于給予他生命的麥子,他充滿了感激。對于家鄉、親人和麥子的給予,他無以為報,內心充滿著復雜的感情。對于生存、時間和死亡,詩人有著太多的思考,把這些真摯的情感轉化為詩歌中的文字,把一切變成詩的語言,化成詩中的意象。

那些特定的詩歌意象,那些絢麗的詩句承載了海子對于精神世界的思考與追尋,以及海子對于個體生存困境的感悟和由此產生的迷惑與痛苦。海子常常是用自己獨特的眼光觀察這個復雜的現實世界,也正是由于他的涉世不深,賦予了他對于生活的純粹態度,無論是對于詩歌創作,還是對于生命,他都坦然而又決絕。孤獨的海子,一直找尋生存的價值與意義,選擇了詩歌,選擇了麥子,而現實是殘酷的,于是走向遠方找尋答案,可“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更遠的地方/更加孤獨……遠方的幸福/是多少痛苦?!保ā哆h方》。

由海子詩歌中的特定意象,我們可以看出意象是賦予了作者情感的物象,是可以構成某種意境的各個事物,這些事物往往帶有作者主觀情感,是客觀的物象賦予詩人情感后,創造出的特定事物。詩歌中的意象不僅作為物象存在,且有各自暗示和象征的作用,并在詩歌中發揮著各自效用,甚至統攝詩人整個詩歌創作過程,詩歌意象教學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詩歌意境,探尋詩歌主旨,把握詩歌意蘊,由此,分析詩歌意象成為學生學習詩歌的重要方法之一。

參考文獻

[1]海子著.海子詩全集[M].作家出版社,2009.

[2]何遠健.海子詩歌的生存態度[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9,(11):51-52.

[3]萬孝獻.海子詩歌的深淵圣徒情節與救贖之路[J].江漢學術,2018,(2).

[4]唐芝一.生與死的撕裂——新批評視域下《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解讀[J].中學語文,2022,(5):60-62.

(作者單位: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魯沙爾鎮中心學校)

猜你喜歡
詩歌教學海子
德令哈,沒了“海子”你還剩下什么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九寨溝觀海子(外四首)
小學語文詩歌教學探索
初中英語詩歌教學教學目標的有效性
解析海子之《死亡之詩(之采摘葵花)》
春天,十個海子(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