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個務必”的五重邏輯

2023-06-12 16:45李景平李永來
廉政文化研究 2023年1期
關鍵詞:實踐邏輯歷史邏輯理論邏輯

李景平 李永來

摘? ?要:“三個務必”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新時代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對黨所處歷史方位、面臨形勢任務、黨情發展變化進行科學判斷和準確分析后作出的重大論斷,是對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新告誡,是對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華章的新要求,是對“兩個務必”的繼承和創新。從歷史邏輯看,“三個務必”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鑒往知今、自信前行的清醒與自覺;從理論邏輯看,“三個務必”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一脈相承、與時俱進的創新與發展;從實踐邏輯看,“三個務必”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直面問題、應對挑戰的責任與擔當;從價值邏輯看,“三個務必”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順應潮流、把握主動的目標與追求;從辯證邏輯看,“三個務必”內部之間既自成體系又相得益彰。

關鍵詞:“三個務必”;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價值邏輯;辯證邏輯

中圖分類號:D261?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170(2023)01-0017-08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盵1]1-2“三個務必”的提出不僅是對“兩個務必”的升華與拓展,更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守黨的初心使命,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復雜國際形勢,在深刻把握世情國情黨情的清醒和自覺中,對全黨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充分體現了百年大黨堅定的戰略自信和高度的戰略清醒,全面展示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自警自勵的政治智慧和求真務實的政治品格,有力彰顯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強烈的歷史自覺和責任擔當。從五個維度闡釋“三個務必”,可以更系統深入地認識把握其深刻內涵與重大意義。

一、歷史邏輯:鑒往知今、自信前行的清醒與自覺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盵2]3作為一個因革命而生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既有“沖決歷史之桎梏,滌蕩歷史之積穢,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的氣魄,更有歷經挫折而奮起、歷經苦難而輝煌的清醒與自覺。從“兩個務必”到“三個務必”,既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從革命到執政過程中的實踐自覺,也反映出中國共產黨人在奮力走好新時代“趕考”路之時的理論承繼和理論自覺,深刻體現了黨牢牢把握時代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的歷史自覺。

第一,“三個務必”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回望來時路的歷史清醒。

“每個黨、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歷史,只有采取客觀的實事求是的態度來分析和總結,才有好處?!盵3]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清晰地告訴世人,奪取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勝利并非一條鮮花鋪就的康莊大道,而是一條經歷諸多磨礪而越挫越勇,在堅持真理、修正錯誤中不斷實現自我超越的披荊斬棘之路?!拔覀円脷v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盵4]只有對歷史進程認識得越全面,對歷史規律把握得越深刻,才能對歷史命運掌握得越主動。

“三個務必”的提出,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堅持用唯物史觀來認識歷史”的生動寫照,既體現了黨對“我們從哪里來?我們走向何方?”這一歷史命題的深刻反思,又展現了作為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始終保持如履薄冰“趕考”心態的清醒頭腦,更彰顯了作為學習型政黨善于從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永葆生機與活力的自我砥礪和鞭策。

第二,“三個務必”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看清腳下路的歷史自覺。

“唯物史觀是我們共產黨人認識把握歷史的根本方法”[2]24。能否“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是考驗一個政黨是否真正堅持唯物史觀的試金石。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新中國的成立、改革開放的實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都是中國共產黨人把握歷史規律、順應歷史潮流、掌握歷史主動的結果,不僅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高度的歷史自覺,更彰顯了其把握歷史發展大勢的敏銳洞察力與深邃思辨力。

馬克思說過,“離開了現實歷史的抽象沒有任何價值?!敝袊伯a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歷史從來都是現實的、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叭齻€務必”的提出,既是中國共產黨堅持寬廣深邃的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云中探究歷史規律、把握歷史大勢、增強歷史自覺的生動表達,又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牢記自己“是什么、要干什么”這一根本問題的準確思考,更展現了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始終堅持“以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努力答好時代答卷,奮力走好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的自信品格。

第三,“三個務必”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堅定前行路的歷史主動。

“歷史發展有其規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極被動的。只要把握住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抓住歷史變革時機,順勢而為,奮發有為,我們就能夠更好前進?!盵2]13百余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將歷史主動精神貫穿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始終,牢牢把握各個歷史時期的主導權、主動權,創造出無數令世人刮目相看的人間奇跡,極大地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梢哉f,歷史主動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取得百年輝煌成就的精神密鑰。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睂崿F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敲鑼打鼓、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必須付出非常之功、承受非常之壓,在勇于自我革命中贏得歷史主動、把握時代先機?!叭齻€務必”的提出,正是中國共產黨“科學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的有力回應,既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的自信與主動,又展現了其作為一個走過百年奮斗歷程、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致力于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的馬克思主義政黨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于斗爭、勇于勝利的風骨和品質。

二、理論邏輯:一脈相承、與時俱進的創新與發展

“注重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是中國共產黨的鮮明特色和光榮傳統,充分展現了黨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格。從“兩個務必”升華到“三個務必”,不變的是一脈相承的自覺和清醒,改變的是更新更高標準的時代使命和政治要求,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外部環境的深刻變化和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防控能力,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5]219的有效思考與科學應對,是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新的深化。

第一,“三個務必”是對共產黨執政規律認識新的深化。

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即將取得全國勝利的前夜,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告誡全黨同志要牢記“兩個務必”,警惕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攻擊?!皟蓚€務必”的諄諄教誨,包含著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幾千年歷史治亂規律的深刻借鑒,包含著對中國共產黨艱苦卓絕奮斗歷程的深刻總結,包含著對勝利了的政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對即將誕生的人民政權實現長治久安的深刻憂思,包含著對中國共產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深刻認識。[6]從一定意義上講,整部新中國史就是一部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不斷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險的歷史”[2]18。

當歷史的指針指向今天,矢志復興中華民族的中國共產黨所處的執政環境已與建國之初大為迥異,黨既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又面臨著嚴峻復雜的風險挑戰,需要認真對待“四大考驗”和“四大危險”,切實解決好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叭齻€務必”的提出,正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從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中汲取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通過總結歷史經驗教訓,著眼于解決黨的建設的現實問題,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增強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的自覺與主動。同時,也是黨堅持從新的歷史特點偉大斗爭出發,總結運用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成功應對風險挑戰的豐富經驗,在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的基礎上,不斷增強斗爭意識、豐富斗爭經驗、提升斗爭本領,提高治國理政能力和水平的進取與擔當。

第二,“三個務必”是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新的深化。

“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始終是中國共產黨開創并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所要回答的核心命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應對諸多世所罕見、史所罕見的風險挑戰的斗爭中總結經驗并明確指出:“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社會主義并沒有定于一尊、一成不變的套路,只有把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同本國具體實際、歷史文化傳統、時代要求緊密結合起來,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才能把藍圖變為美好現實?!盵7]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的關鍵節點,黨中央提出“三個務必”就是向世人宣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始終保持初心不變,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充盈著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的人間正道。這條路“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1]27,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旨在奮力創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間奇跡。這條路堅持不畏強權、無懼風險,堅持“任何時候都要有不信邪、不怕鬼、不當軟骨頭的風骨、氣節、膽魄”[8]533,不斷強化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做到知難而進、迎難而上,做好隨時打贏打好各種大仗、硬仗的準備,立志在新征程上贏得更加偉大的勝利和榮光。

第三,“三個務必”是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新的深化。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是貫穿人類社會始終的基本矛盾。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固有矛盾之后,作出了“兩個必然”和“兩個絕不會”的歷史論斷,認為資本主義社會終將被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所取代,這是人類社會不可逆轉的歷史發展總趨勢。但同時也提出“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9]。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內在要求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要“認真做好兩種社會制度長期合作和斗爭的各方面準備,……不斷建設對資本主義具有優越性的社會主義”[10],不斷為我們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三個務必”是中國共產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宣言書,既旗幟鮮明地表達了新時代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又闡明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立足點和著力點。同時,“三個務必”也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立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決心書,不僅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作為世界第一大黨應對“大的難處”、實現“大的作為”的自信與從容,又彰顯了新時代共產黨人“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的決心與信心、勇氣與意志。

三、實踐邏輯:直面問題、應對挑戰的責任與擔當

“問題是時代的格言,是表現時代自己內心狀態的最實際的呼聲?!盵11]“一種理論的產生,源泉只能是豐富生動的現實生活,動力只能是解決社會矛盾和問題的現實要求?!盵12]“我們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要始終贏得人民擁護、鞏固長期執政地位,必須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盵1]63“三個務必”的提出,正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新時代治國理政實踐經驗,著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深刻把握國內外形勢變化和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的管黨治黨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深刻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強烈的歷史機遇意識和風險憂患意識。

第一,“三個務必”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題中之義。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仡欀袊伯a黨的百年奮斗史,既是一部波瀾壯闊的革命史,也是一部激濁揚清的從嚴治黨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定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取得了歷史性、開創性成就,產生了全方位、深層次影響,為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新征程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紀律作風保障。

作為中國共產黨立足新時代新征程向全黨提出的新要求,踐行“三個務必”是確保黨始終“成為全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的根本遵循。全黨同志只有始終堅持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守住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才能做到理想信念更加堅定、政治品格更加純粹、斗爭精神更加昂揚、奮斗激情更加飽滿。只有始終做到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才能站穩人民立場、涵養人民情懷,一心一意為百姓造福,走好新時代的群眾路線,以實際行動詮釋共產黨人“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崇高情懷。只有始終做到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才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創造出更多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歷史的嶄新業績。

第二,“三個務必”是勇于開展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厮萁h以來的百年壯闊波瀾,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由小到大、由弱變強,并且始終保持令人驚嘆的內在活力和旺盛生機,勇于進行自我革命正是其長盛不衰的制勝密碼。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成為打不倒、壓不垮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根本原因就在于黨在長期奮斗中錘煉出自我革命的鮮明品格,敢于直面問題、直面挑戰,勇于刀刃向內、自我革命,在革故鼎新、去腐生肌中實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永葆黨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本色,關鍵還得靠我們黨自己?!盵8]32“三個務必”不僅是黨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更是黨永葆馬克思主義政黨政治本色的秘鑰所在。其目標旨歸就是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氣,著力解決黨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確保黨能夠經受起“四大考驗”、防范住“四種危險”,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努力“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13]。

第三,“三個務必”是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必由之路。

黨的先進性和黨的執政地位都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過去先進不等于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不等于永遠先進?!拔覀凕h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要始終贏得人民擁護、鞏固長期執政地位,必須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盵1]63只有心懷“國之大者”,牢記初心使命、砥礪奮進前行,才能破解在“大的難處”斗爭中有效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經受住時間的嚴峻考驗,真正樹立起大國大黨應有的“大的樣子”。

“三個務必”的提出,正是中國共產黨居安思危,著力解決“大的難處”的清醒與自覺,體現了其一以貫之的憂患意識和政治本色。全體黨員只有始終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才不會“在一片喝彩聲中迷失自我”;只有擯棄“一切貪圖安逸、不愿繼續艱苦奮斗的想法,一切驕傲自滿、不愿繼續開拓前進的想法”,始終做到“謙虛謹慎、艱苦奮斗”[14],黨才會永葆勝不驕、敗不餒的清醒定力;只有始終做到“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主動投身到各種斗爭中去,培養和保持頑強的斗爭精神、堅韌的斗爭意志、高超的斗爭本領,在嚴峻形勢和斗爭任務面前,敢于出擊,敢戰能勝,黨才能在新的趕考之路上“繼續考出好成績”。

四、價值邏輯:順應潮流、把握主動的目標與追求

“三個務必”是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總結概括出來的寶貴經驗,揭示了百年大黨風華正茂的政治密碼,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強烈的使命擔當、憂患意識和斗爭精神。這一重要思想發軔于家國情懷、為民初心,著力于戒驕戒躁、永葆先進,落腳在拼搏進取、勇擔使命,既闡明了“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價值取向問題,又解答了“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的價值歸宿問題,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高度的歷史自覺、永葆“趕考”的清醒以及增強歷史主動的決心。

第一,“三個務必”充分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價值取向。

馬克思主義自創立以來,就始終把實現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幸福生活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其核心價值取向是為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謀幸福。作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先進政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對中國共產黨而言,人民的利益就是黨的利益,為人民謀利益,就是黨的初心和使命。

作為“三個務必”的邏輯起點,“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既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執政為民的使命擔當,又充分展現了其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進一步凸顯了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從本質上說,堅持黨性就是堅持人民性,堅持人民性就是堅持黨性,黨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沒有脫離人民性的黨性,也沒有脫離黨性的人民性”[15]。新時代,堅持中國共產黨的人民性,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樹立真摯的人民情懷,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相信人民,緊緊依靠人民,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為實現黨在新時代的歷史使命不懈奮斗。

第二,“三個務必”凸顯了加強作風建設的時代要求。

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是觀察黨群干群關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中國革命事業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謙虛謹慎和艱苦奮斗是兩大法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堅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重要性。黨的二十大更是在“三個務必”中再次強調“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體現了共產黨人一以貫之的憂患意識和政治本色。

作為“三個務必”的邏輯支點,“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意在警示全黨要做到自豪而不自滿,決不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要繼續發揚和踐行黨的優良傳統與作風,從一個勝利走向又一個勝利。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黨將長期面臨“四大考驗”“四種危險”,只有始終保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不斷增強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才能使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始終成為中國人民最可靠、最堅強的主心骨。

第三,“三個務必”系統標注了踔厲奮發的實踐路徑。

回顧黨的奮斗歷程,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歷經磨難成功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不斷創造新的輝煌,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團結和帶領人民卓有成效地進行偉大斗爭。尤其是新時代十年來,黨中央堅持正本清源、治亂祛邪、攻克堡壘、清除頑瘴痼疾,“采取一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1]6??梢哉f,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是在戰勝各種風險挑戰中得來的,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堅決斗爭的結果。

作為“三個務必”的邏輯關鍵,“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旨在要求全黨同志必須時刻保持頭腦清醒,認識到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前進道路上將要面對世所罕見、史所罕見的風險挑戰,必須時刻保持“趕考”的認知和狀態;意識到世情國情黨情正在發生深刻復雜的重大變化,必須始終保持中國共產黨人特有的志氣、骨氣、底氣,敢于和善于斗爭的風骨、氣節、操守、膽魄,知難而進、迎難而上、克難攻堅,依靠堅韌毅力、頑強斗爭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向前進。

五、辯證邏輯:自成體系、相得益彰的契合與統一

任何理論與思想都是時代的產物,積極回應時代需求和集中反映時代特征?!叭齻€務必”涵蓋了中國共產黨的理想追求、思想作風、實踐精神,高度概括了黨在新時代的歷史使命、根本宗旨、執政信念、從政本色、為政風貌,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對自身純潔性的反思審視和對國家長治久安的憂患意識?!叭齻€務必”既包含對以往經驗的深刻總結,又包含對未來發展的自我警示;既強調“過河”的任務,又指導解決“橋”與“船”的問題;既各有側重又彼此聯系,是一個相輔相成、不可分割、有機聯系的整體,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方法論的高度統一。

第一,“三個務必”思想同源、理論同基。

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三個務必”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新時代十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告誡全黨,共產黨人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不要忘了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皠毡夭煌跣?、牢記使命”作為“三個務必”的緣起點,既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根本要求,又彰顯了馬克思主義人民性的本質屬性,更反映出中國共產黨對于國家發展與政黨建設歷史經驗的深邃洞察和精辟總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都遇到了種種艱難險阻,我們的事業成功都是經過艱辛探索、艱苦奮斗取得的?!盵16]“全黨同志要大力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無論我們將來物質生活多么豐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一定不能丟,腳踏實地、苦干實干,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盵17]“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作為“三個務必”的承繼點,既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一脈相承、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又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時代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改革開放、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都是在斗爭中誕生、在斗爭中發展、在斗爭中壯大的?!盵5]225“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作為“三個務必”的著力點,體現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的基本原理,不僅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的生動體現,更是黨勇立潮頭、奮勇搏擊、迎難而上、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和寶貴歷史經驗。

第二,“三個務必”各有側重、自成體系。

“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根本立場和出發點。初心是使命的價值本源,使命是初心的實踐歸宿,初心為使命提供價值指引,使命為初心提供實踐支撐和實現形態,兩者是真理尺度與價值尺度的有機統一。

“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是實現初心和使命的重要支撐與政治保障。謙虛謹慎主要指向主體自身,艱苦奮斗則主要指向客觀對象。謙虛謹慎是艱苦奮斗的思想前提,艱苦奮斗是謙虛謹慎的內在要求,兩者是改造主觀世界與改造客觀世界的有機統一。

“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實現初心和使命的重要方法與動力支撐。敢于斗爭是鮮明品格,是一種精神狀態;善于斗爭是能力本領,是敢于斗爭的實踐要求,兩者是歷史規律性與自覺能動性的有機統一。

第三,“三個務必”辯證統一、渾然一體。

“三個務必”既闡釋了中國共產黨遵循的宗旨、堅守的作風和發揚的精神,又體現出百年大黨與時俱進的鮮明特征,是相輔相成、聯系貫通的有機整體。其中“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目標要求,體現了黨的性質和宗旨,從根本上回答了中國共產黨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為了誰”的問題。作為“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目標歸宿,意在要求全黨同志必須始終踐行黨的初心使命,以在增強歷史自覺中把握歷史主動,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接續奮斗。

“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作為基礎保障,既強調了黨的政治本色和優良傳統,又明確了黨在奮斗過程中的心態與作風,體現了黨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從認識上回答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經受一次次挫折但又一次次奮起的問題。作為“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必要條件,意在要求全黨同志牢牢把握世情國情黨情發展變化,以自身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以謙虛謹慎的態度、艱苦奮斗的精神破除前進路上的一切艱難阻礙。

“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作為方法路徑,蘊含著中國共產黨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的深刻洞察,從方法上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么干”的問題;作為“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實踐行動,意在要求全黨同志必須清醒看到,我們面臨的各種斗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唯有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氣概,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我們才能贏得尊嚴、贏得主動,切實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18],也才能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加自覺地為實現黨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而不懈奮斗。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3] 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2.

[4]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0.

[5]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6]習近平在調研指導河北省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強調充分調動干部和群眾積極性保證教育實踐活動善做善成[N].人民日報,2013-07-13.

[7] 社會主義發展簡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學習出版社,2021:323.

[8]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9] 馬克思資本論節選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33.

[10] 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117.

[11]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3.

[12] 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645.

[13] 中國共產黨簡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2021:465.

[14] 習近平.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1.

[15] 習近平.學習習近平總書記8·19重要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1.

[16] 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

[17]習近平在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時強調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和延安精神 為實現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而團結奮斗[N].人民日報,2022-10-28.

[18] 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 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樹立踐行正確政績觀 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留下無悔的奮斗足跡[N].人民日報,2022-03-02.

責任編校? ?陳? ?瑤

Five-Fold Logic of the “Three Indispensables” Thought

LI Jingping, LI Yonglai(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Shaanxi, China)

Abstract: The “Three Indispensables” thought is a major conclusion made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Central Committee with Xi Jinping at its core, based on the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national conditions of the new era following the scientific judgment and accurate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position of the Party, tasks under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Partys situation. It is a new warning for the whole Party and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to forge ahead in a new journey and make contributions to a new era, and a new requirement for composing a more brilliant chapter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a new era and an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thought of the “Two Indispensab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logic, the “Three Indispensables” reflect the CPCs sobriety and consciousness of learning from the past, knowing the present and moving forward confident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etical logic, the “Three Indispensables” reflect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PC coming down in one continuous line an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al logic, the “Three Indispensables” reflect the responsibility and responsibility of the CPC to fac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lue logic, the “Three Indispensables” reflect the goal and pursuit of the CPC to follow the trend and grasp the initiativ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lectical logic, the “Three Indispensables” have their own internal systems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Key words: “Three Indispensables”; historical logic; theoretical logic; practical logic; dialectical logic; value logic

猜你喜歡
實踐邏輯歷史邏輯理論邏輯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路徑依賴與超越
列寧從嚴治黨的思想實踐及其現實啟示
文化傳承視域下大理“三月街”千年發展的實踐邏輯
精神養老研究取向及其實踐邏輯分析
中國政治發展的歷史邏輯揭示中國模式的政治圖譜
基于宅基地置換的新型集中社區建設類型及其實踐邏輯
政府雇員制歷史與理論邏輯
淺談供給側改革
紅船精神融入創業教育的理論邏輯與實施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