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1年內支架內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分析

2023-06-12 11:39盧家路宋清華袁麗榮胡宗永
微創醫學 2023年2期
關鍵詞:貼壁脂蛋白直徑

陳 嚴 何 乾 盧家路 宋清華 袁麗榮 胡宗永

(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心內科,廣西南寧市 530031)

近年來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逐年增高,患者在發病1 h后容易形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STEMI進展迅速,可引起冠狀動脈血栓,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壞死[1]。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與支架置入是現階段臨床治療STEMI的主要方案[2]。以往應用金屬裸支架易出現支架內再狹窄,而藥物洗脫支架的使用可降低支架內再狹窄的發生率,這使其逐漸取代金屬裸支架廣泛應用于臨床,但其弊端也逐漸顯現。PCI術后支架內血栓的發生率較金屬裸支架置入高。既往研究顯示,冠脈支架內血栓總發生率為0.40%~4.20%,藥物洗脫支架置入后急性支架內血栓的發生率極低,而亞急性支架內血栓發生率為0.50%~1.90%,晚期支架內血栓和極晚期支架內血栓發生率為0.60%~4.00%[3]。因此,預測支架內血栓的發生對改善患者的預后尤為重要[4]。目前國內外對STEMI患者PCI術后急性、亞急性期、晚期支架內血栓發生情況的報道甚少。本研究探討STEMI患者PCI術后1年內發生支架內血栓的危險因素,旨在為臨床工作提供指導依據?,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6年8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心內科診斷為STEMI且行PCI術治療的2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入院后參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2015版)》[5]診斷為STEMI;(2)入院12 h內行PCI術,且行支架置入;(3)一般資料、實驗室檢查、手術記錄等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伴血液系統疾病,中重度貧血(血紅蛋白水平≤80 g/L);(2)已在院外行溶栓治療;(3)近3個月有重大手術、重大外傷、大出血等情況;(4)僅進行急診冠脈造影;(5)存在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療禁忌證;(6)伴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7)合并惡性腫瘤或伴隨全身多臟器功能衰竭。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所有手術均由我院心內科PCI同一組醫護團隊操作。

1.2 資料收集 通過我院醫院信息系統收集患者的一般資料、實驗室檢查指標、術前冠脈造影及介入治療情況等臨床資料。(1)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BMI、收縮壓、舒張壓、吸煙史、既往病史(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2)術前實驗室檢查指標,包括血常規、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肌酐、尿酸、同型半胱氨酸、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白細胞介素-17、血清脂蛋白(a)、超敏 C 反應蛋白、腦鈉肽、纖維蛋白原、總膽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肌鈣蛋白T、氨基末端腦利尿鈉肽前體、左室射血分數(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等。(3)術前冠狀動脈造影及介入治療情況,包括病變血管部位、病變特點、支架數目、支架長度、支架直徑、支架分代及支架貼壁情況等。

1.3 相關定義及診斷標準 (1)支架內血栓的分期[6]:早期支架內血栓包括急性支架內血栓(指血栓發生于首次支架置入后24 h內)及亞急性支架內血栓(指血栓發生于首次支架置入后24 h 至30 d內);晚期支架內血栓指血栓發生在第一次支架置入后30 d至1年內。(2)高血壓依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7]進行診斷。(3)高脂血癥根據《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訂版)》[8]進行診斷。(4)糖尿病參照《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9]進行診斷。(5)吸煙史[10]:平均每日吸煙數不少于 1支,吸煙史不低于 2 年。(6)支架貼壁不良[11]:指至少一個支架梁、血管壁出現顯著分離的狀況,血管內超聲下可見置入支架后具有血流,并無分支出現。

1.4 分組方法 本組200例STEMI患者行PCI術后1年內共有17例患者發生支架內血栓,其中急性支架內血栓2例、亞急性支架內血栓5例、晚期支架內血栓10例。根據是否發生支架內血栓將患者分為血栓組(n=17)和無血栓組(n=183)。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影響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模型。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STEMI患者的年齡、性別、BMI、收縮壓、舒張壓、吸煙史、高血壓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癥史、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STEMI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2.2 術前實驗室指標及影像學檢查指標比較 血栓組患者的血清脂蛋白(a)水平高于無血栓組,LVEF低于無血栓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其他術前實驗室指標及影像學檢查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術前冠狀動脈造影及介入治療情況比較 血栓組患者的支架貼壁不良率高于無血栓組,支架數目多于無血栓組,支架直徑小于無血栓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STEMI患者術前冠狀動脈造影及介入治療情況比較

2.4 影響PCI術后1年內發生支架內血栓的多因素分析 以STEMI患者PCI術后1年內支架內是否形成血栓為因變量(形成=1,未形成=0),以上述單因素分析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血清脂蛋白(a)水平、LVEF、支架貼壁不良、支架數目、支架直徑]作為自變量,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中進行分析,賦值情況見表4。結果顯示:血清脂蛋白(a)水平≥300 mg/L、LVEF低、支架貼壁不良、支架直徑過小是STEMI患者PCI術后1年內支架內血栓形成的獨立危險因素(均P<0.05)。見表5。

表4 變量賦值

表5 STEMI患者PCI術后1年內發生支架內血栓的多因素分析

3 討 論

支架內血栓形成是PCI術后極為嚴重的并發癥。本研究結果顯示:PCI術后1年內支架內血栓的發生率為8.50%,高于既往研究報道的1%~5%[3],提示PCI術后1年內支架內血栓發生風險偏高。近年來已有研究[12]報道,造成PCI術后發生支架內血栓的相關因素主要包括患者自身因素、病變相關因素、支架相關因素等?;颊叽蠖啻嬖谔悄虿?、腎功能不全、LVEF降低、小血管病變、分叉病變、置入支架長度過長、支架直徑過小、支架貼壁不良等情況,但不同時期支架內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不盡相同。因此,本研究通過分析STEMI患者PCI術后1年內支架內血栓發生的危險因素,以期為臨床預測支架內血栓的發生提供更充分的依據。

崔玉梅等[13]報道,血清脂蛋白(a)水平升高會增加STEMI患者PCI術后支架內血栓發生的風險。王振磊[14]研究發現,支架直徑小、LVEF≤50%是PCI術后支架內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相關研究表明,急性支架內血栓、亞急性支架內血栓和晚期支架內血栓的形成主要與貼壁不良有關[15]。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血清脂蛋白(a)水平≥300 mg/L、LVEF低、支架貼壁不良、支架直徑過小是STEMI患者PCI術后1年內支架內血栓形成的獨立危險因素(均P<0.05)。其中,血清脂蛋白(a)在預測支架內血栓發生中有重要價值,分析原因可能是術前血清脂蛋白(a)水平升高會促進血小板活化,使凝血功能異常增強,導致血栓形成,且血清脂蛋白(a)水平升高還會抑制纖溶酶,使血栓溶解延遲,因此術前血清脂蛋白(a)水平較高的患者術后更容易出現支架內血栓[16]。因此,對于血清脂蛋白(a)水平過高的患者,術前可積極予以干預后擇期手術,術前還應囑患者攝入低脂、低鹽的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加強鍛煉。同時,服用膽固醇酯轉移蛋白抑制劑、前蛋白轉化酶枯草桿菌蛋白酶 9抑制劑以降低血清脂蛋白(a)水平,也可通過血漿置換方式顯著降低血清脂蛋白(a)水平。

LVEF水平過低也是導致支架內血栓發生的重要因素,其原因可能是LVEF較低的患者,其冠狀動脈血流速度減慢,血小板與膠原接觸的機會增加,血栓形成概率增高[17]。針對LVEF水平過低的患者,除常規服用降壓藥物外,還應鼓勵患者積極參與運動,通過運動療法來降低充盈壓、改善舒張功能,并逆轉心臟重構以升高LVEF水平。貼壁不良作為支架內血栓形成的預測因素之一,可能是由于貼壁不良造成支架未被內皮覆蓋,使更多面積的支架小梁暴露于血液中,血液流經這些部位時會在局部形成渦流或紊流等低剪切力區域,從而容易導致血栓形成[18]。對于支架貼壁不良的患者,可行高壓球囊后擴張,以充分擴張支架,改善貼壁不良情況。既往研究報道支架直徑≤2.94 mm與較高的支架內血栓的發生率相關[19]。本研究結果也顯示置入直徑過小的支架不能使其與血管壁緊密貼合,從而增加支架內血栓發生的風險。置入支架的直徑過小易導致支架內血栓,但置入支架的直徑過大,又將會造成血管壁受損,導致出血,繼而引發血栓。因此,在介入治療時,應根據患者的情況選用適宜直徑的支架。

本研究不足之處:首先,本研究的樣本僅來自單中心醫院,總體樣本量有限,今后需要更大樣本量的研究來進一步驗證有關結論;其次,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使用藥物洗脫支架治療,未能展開不同類型支架治療間的比較;最后,本研究也未能對患者服用藥物治療的情況進行分析。后續研究將完善以上不足之處,以期為預測PCI術后1年內支架內血栓的發生風險提供更多臨床依據。

綜上所述,血清脂蛋白(a)水平≥300 mg/L、LVEF較低、支架貼壁不良、支架直徑過小會增加STEMI患者PCI術后1年內支架內血栓發生的風險,臨床可通過動態監測上述指標預測PCI術后1年內支架內血栓的發生,盡早采取措施預防支架內血栓發生,促進疾病良好轉歸。

猜你喜歡
貼壁脂蛋白直徑
高硫煤四角切圓鍋爐貼壁風傾角對水冷壁 高溫腐蝕影響研究
具有一般反應函數與貼壁生長現象的隨機恒化器模型的全局動力學行為
各顯神通測直徑
660MW超超臨界鍋爐高速貼壁風改造技術研究
山水(直徑40cm)
愛虛張聲勢的水
預爆破法處理大直徑嵌巖樁樁底傾斜巖面問題
非配套脂蛋白試劑的使用性能驗證
高密度脂蛋白與2型糖尿病發生的研究進展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對泡沫細胞形成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