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診理論及其在高脂血癥診斷中的研究概況

2023-06-13 13:07周子強杜玲玉珊魏寧頤楊梅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下半月 2023年5期
關鍵詞:高脂血癥

周子強 杜玲玉珊 魏寧頤 楊梅

【摘要】通過文獻研究,簡述了手診理論及其在高脂血癥診治中的應用研究現狀,并對目前的研究成果進行簡要的總結、歸納。討論了手診在高脂血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指出了目前研究仍然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相關建議,為今后手診在高脂血癥診治的應用研究中提供了新的思路。以期為手診在高脂血癥的臨床診治提供理論依據,從而補充完善中醫局部診法的內容。

【關鍵詞】手診;高脂血癥;局部診法

【中圖分類號】R241.9【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23)10-0058-05

General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Hand Diagnosi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HyperlipidemiaZHOU ZiqiangDU LingyushanWEI NingyiYANG Mei*

Yun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Kunming 650500,ChinaAbstract: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the current state of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hand diagnosi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yperlipidaemia is briefly described, and the current research findings are briefly summarised and concluded. The value of hand diagnosis in the diagnosis of hyperlipidaemia is discussed, the problems that still exist in the current study are pointed out, and relevant suggestions are made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hand diagnosi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yperlipidaemia. It hope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yperlipidemia by hand diagnosis, thus complementing and improving the local diagnosis method in Chinese medicine.

Keywords:Hand Diagnosis; Hyperlipidemia; Local Diagnostic Methods

手診,是指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通過診察患者手部氣、色、形、態等外部特征變化,來判斷患者的健康狀態和病變本質,進而診察病證和推測預后的診斷方法[1]。手部的特征要素主要包括手型、色澤、形質、掌紋、脈絡、爪甲、動態、溫度等內容,本文將之概稱為手象。手診屬于中醫“局部診法”的范疇,古代醫家常將該方法運用于病證的診斷中。因其簡便易行、經濟實用、無創等特點,近年來也逐步被學界關注。國外手診研究的內容主要涉及掌紋、指紋等方面,且大多與遺傳因素聯系較為緊密,故不在本文討論范圍內。

高脂血癥,又稱血脂異常,指血清中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降低。目前,我國成年人血脂異?;疾÷矢哌_40.4%,是我國的常見病和多發病之一[2]?!吨袊难芙】蹬c疾病報告2020概要》[3]指出,心血管病死亡居于城鄉居民死亡原因之首,而血脂異常又是中國心血管疾病極其重要的危險因素。因此,對血脂異常的檢出和防控已成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一項重要工作。較之于居高不下的患病率,我國成年人血脂異常的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仍然處于較低的水平。由于該病臨床上具有隱匿性的特點,許多人沒有體檢的習慣,患者用藥期間的自我監控也多有缺失。因此,尋求直觀有效的診斷方法對于該病的防治和監控具有重要意義。

筆者通過文獻研究的方法,在中國知網、萬方醫學、維普等數據庫,以“手診”“掌紋診”“甲診”“局部診法”“高脂血癥”“血脂異?!钡茸鳛殛P鍵詞檢索,查找了近10年內的期刊文獻及部分參考文獻的源文獻,翻閱了與手診相關的中醫古籍文獻和現代專著。主要對手診理論及其在高脂血癥診治中的應用研究現狀進行綜述,內容如下。

1手診理論研究

中醫學整體觀認為,人體的任何一個局部都是整體的一個部分,任何疾病都是整體功能失調在全身或局部的反映。因此,要求醫生在診斷疾病時,必須遵循司外揣內、見微知著原理,通過診察人體外部或局部的征象來推斷內在臟腑氣血的病變,如《丹溪心法》“診于外者,思以知其內,蓋有諸內者形諸外”[4]。手作為人體的組成部分之一,通過經絡與臟腑聯系緊密。臟腑的虛實、氣血的盛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手象反映出來。因此,通過診察手象,則可推測病變部位及病性,臨證時可與其他診法合參,客觀、準確地認識病證。

1.1古代手診理論研究 古代醫家對手象特征的論述,主要涉及臟腑定位、色澤、脈絡、形態等內容。如《靈樞·經脈》“是主心所生病者……掌中熱痛”[5]54,即以手部的異常表現來反映心的功能狀態;許克昌在《外科證治全書》中總結出手部不同區域與臟腑的對應關系,提出拇指應肺,食指應大腸,中指應心包絡,無名指應三焦,小指內側應心,外側應小腸的觀點[6]?!睹}經》中載有“病人爪甲青者死”“病人爪甲白者,不治”[7],即是通過診察爪甲色澤改變來判斷病人的預后;《四診抉微》記載“多赤多熱,多青多痛,多黑久痹,赤黑青色,多見寒熱”[8]的觀點,依手部色澤來診斷病證的寒熱屬性。手部脈絡的診察方法被廣泛應用于兒科臨床,如《仙人水鏡圖訣》提出小兒食指脈絡診法和風氣命三關理論;《幼幼集成》將小兒食指脈絡與八綱結合,詳論異常脈絡表里寒熱虛實之屬性[9]。也有諸多著作闡述手部形質溫度與病證的關系,如《脈經》“病人手掌腫,無文者死”[7],以掌形及紋理判斷疾病的預后;《靈樞》載有“血氣盛則掌肉充滿,血氣皆少則掌瘦以寒”[5]215,通過掌部肌肉的厚薄來判斷氣血的虛實;《諸病源候論》認為“手足爪甲際皮剝起”[10],由于風邪傷腠理,氣血不和所致;《內外傷辨惑論》載有“內傷及勞役飲食不節病,手心熱,手背不熱;外傷風寒,則手背熱,手心不熱”[11],即通過手心手背的溫度對比以辨別表里寒熱。

《望診遵經》對手診在病證診斷中的作用進行了論述,并提示診察手象還需四診合參,“于是合形容而診之,按經絡而驗之,審其寒溫,察其部位,參四診以究異同,分三因而辨標本,病癥之殊,治療之變,庶手知所適從矣”[12]。

1.2現代手診理論研究 手診的現代研究主要在繼承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借鑒西醫學理論,采用現代科技手段和科學實驗方法,探索手象與疾病的相關性,使手診的應用研究更加客觀、規范和細化。

張穎清教授[13-14]提出生物全息律,認為人體的每一局部都是身體成比例的縮影,即事物的局部都相似于整體。手作為人體的組成部分之一,可以反映人體的健康與疾病信息;現代解剖學已揭示,手部神經血管豐富,疾病信息通過神經信號傳入大腦再通過神經信號反映在手部,疾病可通過手象被察覺,為手診的可行性提供了科學依據[15-16];微循環學說指出,人體的皮紋走向和微循環血管網走向一致,疾病因素引起的微循環改變和細胞電生理平衡被破壞,會導致手象發生改變[17-18]。在此基礎上,有學者分別采用臨床研究、動物實驗等方法,探討內臟與手部特定部位的相關性,如謝莉青等[19]通過對比10例胃息肉患者行切除術前后手區胃疾病特征和影像圖譜,得出手區的生物信息是體內臟器的實時表達的結論;劉劍鋒等[20-21]通過檢測急性胃損傷、結腸炎模型大鼠的前爪血含量,發現各區域血含量的變化與疾病密切相關。也有學者通過文獻研究,探索手部與臟腑的定位規律,總結了手部臟腑定位的諸多方法及規律,如九宮八卦法、星丘法、全息對應法、皮膚紋理學分區法、手診三焦縱向定位法等,為手診理論在臨床應用奠定了基礎[18]。

在此基礎上,學者們就手象與病證的相關性展開深入研究,取得許多成果,如王晨霞《現代掌紋診病圖譜》中指出高血壓患者手部3線的尾端向坎位延伸,無名指下有兩條平行的6線向1線延伸[22]177;陸宏等[23]通過對136例冠心病患者指紋的分析,發現雙手出現斗形紋與該病密切相關;郜亞茹等[24]通過對486例冠心病患者統計研究,發現大拇指根部青筋與冠心病存在高度相關性;名老中醫黃鼎堅認為,大魚際處肌肉萎縮,按之松軟,是脾胃運化失常的手象特征[25];韓學杰等[26]總結冠心病的診治經驗,提出大魚際肌肉褶皺凹陷,多為心氣虧虛的表現;王榮艷等[27]總結糖尿病的甲象,提出甲板變軟變薄,中央凹陷,四周卷起(稱反甲)是糖尿病的甲征;范斌[28]認為手部發涼是脾腎陽虛、微循環障礙、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而手部發熱是發燒、炎癥、內分泌亢進的表現,多見于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這些手象與病證相關性的探索,為手診在病證診斷中的應用研究奠定了基礎。

古代醫家關于手診的認識,是基于司外揣內、見微知著等診斷原理并結合自身的經驗,不斷總結而得出的結論;現代手診研究結合了先進的技術以及現代科研方法,在繼承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發展創新,在探究手診與疾病相關性研究正不斷的深入,手部區域與臟腑相對應的研究更加細化。

2手診在高脂血癥診治中的應用研究

中醫古籍文獻中并沒有“高脂血癥”這一病名的記載,根據其臨床表現,中醫學者將其歸入“痰濁”“血瘀”等范疇。認為該病由先天稟賦不足、嗜食肥甘厚味、情志內傷、勞逸失調等導致脾、肝、腎等臟功能失調,氣血津液代謝失常,氣機不暢,痰濁、瘀血內生所致,以肝脾腎等臟正氣虧損為本,痰瘀阻滯為標的本虛標實之證[29]。有相關研究[30]表明,高脂血癥患者體型多肥胖,且向心型肥胖與血脂異常存在著密切的相關性。與周圍型肥胖相比,向心型肥胖人群脂肪在身體分布不均,血脂異?;颊叩氖植渴欠褚矔嬖谥痉植疾痪??痰濁、瘀血是否也會阻滯在手部?這些疑問勢必為學者們所關注。此外,由于血液中脂質含量異常,容易引起局部微循環障礙和脂肪堆積,而手部擁有豐富的毛細血管網絡,血脂異常帶來的病變容易通過手象反映出來,為我們所察覺?;趯κ衷\理論的研究和高脂血癥臨床診治規律的總結,學者們對手診在高脂血癥診治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其研究內容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2.1高脂血癥手部色澤特征 一部分學者在研究中發現,高脂血癥患者手部特定部位常出現紅色、白色、黃色或多種顏色混雜的手部征象。如李玉坤等[31]總結韓學杰臨床經驗,提出高脂血癥患者??梢娛植看?、小魚際處有連接片狀的紅點;任聰[32]通過對124例高脂血癥患者手診特征資料的分析,發現右手大魚際色紅是該病常見手部特征;劉劍鋒[33]通過臨床觀察,指出高脂血癥患者手部特征多表現為全掌過度紫紅;孫京等[34]通過總結臨床冠心病患者的手診資料發現,冠心病患者若出現十指指腹發紅如染,同時大小魚際發紅的手象特征,提示血脂升高;胡云高[35]總結臨床經驗,發現手掌呈現粉紅色或感情線部位發紅的色澤改變與高脂血癥密切相關。黃志信[16]通過分析高脂血癥案例的手部影像資料,發現患者手部呈紅色或白色相雜,并有黃色斑點;周念宇[36]通過對臨床經驗的總結,指出高脂血癥患者的手指與手指之間的分叉處可出現黃色改變;蔡洪光[37]99通過對高脂血癥的臨床觀察,指出患者全掌紅白斑點相間,伴指頭掌丘顏色暗紅對該病有診斷意義;季秦安[38]認為指肚顏色暗紅,且比大、小魚際色深或指肚與大小魚際皆色深紅或出現白點與高脂血癥密切相關,指出色深紅提示中度高脂血癥,色紫紅提示重度高脂血癥,并得出顏色深紅、紫紅與膽固醇水平、手部白點與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密切相關的結論。

2.2高脂血癥的手部形態特征 還有一部分學者發現,高脂血癥患者手部特定部位存在明顯的形質改變,表現為脂肪丘凸起、黃色瘤以及手部青筋等手征。如任聰等[39]通過總結韓學杰醫師臨床經驗,提出高脂血癥患者手象呈現出大魚際肥厚及大魚際絡脈色青增粗的規律,認為大魚際肥厚是痰濕內盛的外候,魚際青筋為痰瘀互結的外候;黃志信[16]通過對高脂血癥個案影像資料的分析,發現患者手掌各丘有脂肪堆隆起,交感神經區擴大等手象特征;王晨霞[22]182通過對高脂血癥患者手部影像資料分析,認為五指根部脂肪堆呈丘狀凸起對該病的診斷具有重要價值;樊紅杰[40]發現,高脂血癥患者可見手胖而堅實,巽位、離位、兌位、震位等處脂肪丘凸起且肌肉質硬,或全手發硬伴見掌色青黑等手象特征;張文杰[41]總結自身臨床經驗,認為手指呈肥胖狀,指節間肌肉凸起提示高脂血癥;趙理明[42-43]通過對高脂血癥臨床案例的手診資料的總結,提出高脂血癥患者五指并攏時,雙指縫下指面處有凸起脂肪丘以及腦線和本能線之夾角掌面處鼓起;范曉清[44]總結臨床經驗,提出高脂血癥患者可出現掌皺黃色瘤,在掌指間的褶皺處,呈線條狀的橘黃色扁平黃色瘤,有輕微凸起;國外學者[45]在其科研及臨床過程中,也發現血脂異常會導致手部肌腱黃色瘤的產生??梢?,高脂血癥的痰濁、瘀血確實會引起手象的明顯改變。還學者注意到,高脂血癥還存在掌紋的改變,如趙理明[43]發現高脂血癥患者手部巽位可出現小島紋;李東秀等[46]發現,巽位凸起并且有“米”字紋出現以及生命線弧度過大均提示高脂血癥。

2.3高脂血癥的其他手部特征 此外,學者們還發現指甲、溫度等變化與高脂血癥也有關,如蔡洪光[37]107通過臨床觀察發現拇指指甲面有一條不凸起的黑色縱條紋以及半月痕呈紫色可與高脂血癥引起的血液粘稠、循環障礙相關;劉穎[47]通過觀察高脂血癥患者甲象,發現左手中指指甲橈側段出現云霧狀的紫紅斑塊對該病具有診斷意義;范斌[28]總結臨床經驗認為手指熱是甘油三酯偏高的表現;季秦安[38]177指出手掌溫度過熱,高于手心溫度,多為血脂問題。

綜上所述,學者對高脂血癥手象研究,內容主要涉及手部整體及局部的色澤、形質、脈絡、紋理、溫度變化等,均認為該病手象變化明顯,部分學者還對高脂血癥相關生化指標與手象的相關性進行比較研究,更加符合當代臨床的需要。研究過程中,學者們發現的手象特征也與該病中醫病機相一致。學者們認為,手部出現紅色、白色等色澤征象的變化,是由局部血液循環障礙所引起;手部的青筋是靜脈瘀血,血管增粗導致;黃色在中醫五色理論中,主脾胃病變與痰濕邪氣。這些手部特征的改變與高脂血癥患者痰瘀阻滯,氣血運行不暢密切相關。該病手部出現脂肪丘凸起和黃色瘤以及發胖,為脂肪沉積的表現,與中醫痰濁停聚的病機密切相關;根據手部臟腑定位規律,出現異常手征的部位,如大小魚際、震位、巽位、離位、兌位等部位,與脾、胃、肝、膽、心、腎、肺等臟腑對應,與高脂血癥患者脾、肝、腎等臟功能失調的病機大致吻合??梢?,手象的變化確實能夠反映該病的基本病機。學者們的研究結論為高脂血癥手象的進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礎。

3小結

目前,手診與高脂血癥相關性研究還存在不足之處,如大多數研究基于臨床個案的觀察和經驗的總結,缺乏大樣本數據的支撐;該病的各中醫證型、相關生化指標、患者體型等與手診的相關性研究仍然十分欠缺。因此,筆者認為該病手診的研究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如開展臨床研究,擴大研究的樣本容量,收集大量臨床手診資料,在大量臨床案例的基礎上,總結該病的手象特征規律,形成手象特征大數據,使手診研究客觀化、規范化、數字化,以證實、檢驗手象特征與該病的相關性;比較該病各中醫證型、相關生化指標等多因素變化與手象之間的相關性,研究手診在高脂血癥中的應用價值。

綜上,手診的臨床實用性強,在慢性疾病,尤其像高脂血癥這樣具有隱匿性的疾病的診治中具有很大的優勢,可以在臨床上對疾病做到早發現、早診斷,還可以在疾病全過程監控中發揮重要作用,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偨Y疾病的手診特征豐富了中醫局部診法的內容,拓寬了中醫診察疾病的思路,踐行了中醫治未病思想。

參考文獻

[1]劉劍鋒.觀手知病-氣色形態手診法精要[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4-8.

[2]葛均波,徐永健.內科學[M].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406,754-761.

[3]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編寫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0概要[J].中國循環雜志,2021,36(6):521-545.

[4]元·朱震亨撰.丹溪心法[M].王英,竹劍平,江凌圳,整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9:8.

[5]黃帝內經靈樞[M].苗德根,整理.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20:54,215.

[6]清·許克昌,畢法同輯.外科證治全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3:84-89.

[7]沈炎南.脈經校注[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73-78.

[8]清·林之翰著.四診抉微[M].王宏利,校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1:35.

[9]石雪芹,高雅,安宏,等.手診源流考[J].中國醫藥導報,2021,18(23):127-130.

[10]隋·巢元方編撰.諸病源候論[M].孫理軍,張登本,點評.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507.

[11]金·李東垣著.內外傷辨惑論[M].田翠時,校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1:8.

[12]清·汪宏著.望診遵經[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93.

[13]張穎清.生物全息律[J].自然雜志,1981(4):243-248,240-321.

[14]張穎清.全息胚學說與全息生物學[J].大自然探索,1988(1):119-126.

[15]丁文龍,劉學政.系統解剖學[M].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79-81,325-381.

[16]黃志信.掌紋診病之理論研究[D].濟南:山東中醫藥大學,2013.

[17]柏樹令.人體皮膚微血管網絡[J].中國微循環,2004(5):265-266.

[18]王若沖,李儒婷,馬捷,等.手診分區法之原理探析與診斷應用[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21,23(10):3830-3837.

[19]謝莉青,劉希雙,李水賢.手區胃疾病生物信息影像表達的研究[J].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35(4):299-301.

[20]劉劍鋒,余晴.大鼠上肢手掌特定區域血含量的探索研究[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8(9):670-671.

[21]劉劍鋒,余晴,王甜.乙酸誘導大鼠結腸炎后前爪特定部位血含量變化研究[J].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33(1):58-59.

[22]王晨霞.現代掌紋診病圖譜[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77-182,241-247.

[23]陸宏,賈飛,朱浩,等.冠心病患者指紋類型的分析[J].解剖學報,2014,45(1):124-127.

[24]郜亞茹,韓學杰,譚勇,等.大魚際表征與冠心病相關性研究[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21,23(2):150-154.

[25]趙利華,黃瑜,龐勇.黃鼎堅名老中醫的經絡辨證特色[J].針灸臨床雜志,2007(7):63-64.

[26]韓學杰,郜亞茹,劉大勝,等.冠心病大魚際三維望診法的理論與機制探究[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8,24(4):441-442,456.

[27]王艷榮,楊毅玲.中醫甲診[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8):112,114.

[28]范斌.觀手知健康[M].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17:30-31.

[29]柏帆,唐露霖,尚文斌.高脂血癥的中醫分類治療探討[J].中醫藥學報,2022,50(2):10-13.

[30]肖顯超,劉玉佳,王剛,等.比較不同肥胖評價指標對脂代謝異常的預測能力[J].診斷學理論與實踐,2016,15(4):360-363.

[31]李玉坤,劉大勝,任聰,等.大魚際三維望診法的臨床辨治[J].中國中醫急癥,2020,29(2):283-286.

[32]任聰. 血脂異常的手部特征及其與中醫證候、西醫分型相關性臨床研究[D].北京:中國中醫科學院,2020.

[33]劉劍鋒.觀手知病-氣色形態手診法自修課程[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7:286.

[34]孫京,陳守強,郭偉星.多元望診體系與冠心病診察[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5,29(2):112-114.

[35]胡云高.手掌病象探查圖譜[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30,151.

[36]周念宇.面診手診全圖解[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106.

[37]蔡洪光.觀手知健康-經絡全息手診[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17:99,107-113.

[38]季秦安.季秦安手診手療[M].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171-172,177.

[39]任聰,劉大勝,郜亞茹,等.韓學杰主任醫師手診辨證經驗及高脂血癥驗案舉隅[J].光明中醫,2020,35(11):1632-1634.

[40]樊紅杰.手診綱目[M].??冢耗虾3霭嫔?,2009:97-100.

[41]張文杰.手診大全[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96-97.

[42]趙理明.掌紋診病實例分析圖譜[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372.

[43]趙理明.望手診病圖解[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132-133.

[44]范曉清.高脂血癥中醫自診自查[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109-110.

[45]HURI G, JOACHIM N. An unusual case of hand xanthomatosis[J]. Case Rep Orthop, 2013(2013): 183018.

[46]樊紅杰,李東秀.手診全書[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1:65,247.

[47]劉穎.指甲生命信息學[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9:268.

(收稿日期:2022-08-31編輯:陶希睿)

猜你喜歡
高脂血癥
高脂血癥的日常保健護理該怎么做
降脂顆粒用于高脂血癥治療的效果研究
高脂血癥對生化檢驗項目的干擾及消除
食物不耐受與高脂血癥的關系
社區健康促進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癥的效果
澤瀉湯治療高脂血癥的臨床療效觀察
治高脂血癥
通脈化濁湯改善高脂血癥痰瘀阻滯證候情況的研究
蒲參膠囊聯合瑞舒伐他汀片治療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癥43例
長爪沙鼠高脂血癥的初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