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諧與發展

2023-06-14 22:36章力
青年文學家 2023年8期
關鍵詞:兩性伍爾夫文學理論

章力

女性主義文學批評是20世紀文學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抨擊和解構以男性為中心的文學,用女性視角考察揭示一些文學現象,為文學創作研究和發展女性文本開辟了不同的話語空間。女性主義文學批評一貫具有較強的性別意識,注重對性別屬性的解讀和其他范疇的結合,探索健康的兩性關系模式,在兩性差異中尋求和諧。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自誕生之日起就對社會生活和意識形態產生了強烈影響。

弗吉尼亞·伍爾夫是西方著名女性主義批評理論家。作為20世紀現代主義及女性主義的先驅,她發表的大部分作品是對傳統的探索和超越?!兑婚g自己的房間》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她在其中就提到了許多關于婦女和文學創作的問題并形成理論且初具規模,成為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奠基之作,也贏得了“女性主義文學理論之母”的稱號。

一、伍爾夫女性主義文學理論的產生

女性文學泛指具有女性性質的文學作品或由女性創作的文學作品。伍爾夫在文學創作中,對女性話語的建構和女性自我意識的確立等方面解讀了女性與寫作的關系,主張“雌雄同體”思想,使之成為女性主義批評的重要概念之一。

“雌雄同體”是人類文化的產物,具有悠久的歷史。柏拉圖認為,當一個人找到了自己失去的另一半時才算是個完整的人,人們將其理論概括為“雌雄同體”??吕章芍卧谂u文論中體現對立與統一思想,在差異中找到個別屬性存在的共性,賦予美以理性內容。他在《席間漫談》中對“雌雄同體”的論述是:偉大的思想必須“雌雄同體”,它總會有真理且不盛氣凌人。

伍爾夫同樣認為偉大的心靈往往“雌雄同體”,他們相互影響、相互交流,心靈相通、和諧生活。她在《一間自己的房間》中就闡述了“雌雄同體”這一理念,并系統論述了其合理性。她認為人的大腦不是單一存在的,每個人的心靈都由男女兩種力量所主宰。

伍爾夫在對“雌雄同體”的界定拓寬了柯勒律治的“雌雄同體”范疇,她的“雌雄同體”是大腦統一和自然融合的精神狀態,是由異質構成的整體。她“是希望男性與女性的既定社會意義通過統一其中的沖突來改變”(潘建《弗吉尼亞·伍爾夫:性別差異與女性寫作研究》)。

伍爾夫首次嘗試將“雌雄同體”理論運用于文學批評領域,擴大了該理論的意義范圍。她的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內涵豐富而精深,是社會發展和時代精神的必然產物,對女性主義文學理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二、“雌雄同體”理論的文學實踐

“雌雄同體”是西方女性主義觀點的一個重要理論概念,在分析和解決性別氣質和性別差異問題中,它在西方女性主義理論中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西方本質論的性別思想關注邏各斯二元劃分,認為男人優越、積極、理智;女人低劣、消極,僅憑直覺思維,但這一觀點遭到了女性主義者的懷疑。

卡羅琳·赫爾布倫在《走向雌雄同體》中認為,人類有選擇自己行為準則的自由,應該建立沒有社會性別角色模式的社會。斯蒂芬·希思在《性的困境》中表明,男女之間的差別除了生理上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他們之間歷史和文化的差異。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對性別氣質發展的研究,既深化了性別解放又滲透到以男性為主導的性別理論。

而伍爾夫的“雌雄同體”觀打破傳統,獨樹一幟。她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女性歷史和文學史的構建,在文學創作中彰顯“雌雄同體”觀。在《一間自己的房間》中,她就提出婦女創作的前提必須有錢和房間,第一次把“雌雄同體”思想引入文學批評領域,將其作為統一、完整的象征,使之常被學界認為是文學甚至整個社會的理想存在狀態。

自伍爾夫提出“雌雄同體”這一理念以來,她在文學創作中將其引入思維機制并在文學作品中進行不斷實踐與探索,塑造了其獨有的性格角色和人物形象。

在伍爾夫眾多的作品中,《到燈塔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她在其中表現了對男性知識及權威的極度懷疑,探討了父性和母性截然不同的世界觀和對文明的真正價值。作品中的莉莉,其繪畫作品是歷經十年時間達到“雌雄同體”思想后才得以完成。伍爾夫的另外一部作品《海浪》則描述了伯納德既具有男子冷靜頭腦又如女子多情善感。這些人物都具有兩性氣質,體現了個體的男女兩性原則從不平衡到融合的變化過程。

伍爾夫強調文學創作中的兩性融合,追求兩性和諧共處。她用“雌雄同體”思想分析并體現和諧人性的獨特感受,消解了以男性為中心的兩性二元對立。它是精神意義上的結合,是兩性融合的理想創作境界,更是人類思想的理想狀態?!按菩弁w”內涵豐富,其定義難以明確?;蛟S,讓人們思考并豐富人們的認識和創作實踐是它的意義所在。

三、女性主義文學理論的接受

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在我國早期的狀況處于一定程度的窘境。一是傳統境遇下的歷史困境:我國的女性解放往往與各時期的社會問題和革命目標相聯系,婦女問題被階級問題所覆蓋,歷史缺失的困境是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大背景。二是缺乏本土女性主義文學理論:我國女性主義文學理論的構建時間不長,缺乏系統性,基本沒有形成自己的理論結構體系。三是女權意識下的社會困境:女性主義理論雖然為我國許多批評者所使用,但很少有人對自己是否認同女性主義作出明確表態。

當然,我們已經有了一些西方女性主義理論的譯介。隨著女性主義文學理論的傳播,伍爾夫在作品中對女性文學的思考和探索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伍爾夫是較早引起我國文壇關注的英美作家之一,對于她的研究成績斐然。

作為在文學發展史上的文壇泰斗及女權先驅,伍爾夫在創作中無不表現出她對兩性社會狀況和性別差異的高度敏銳和極端態度。她的女性主義思想對社會生活和意識形態產生了強烈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文化格局的改變,開拓了文學批評及文學創作空間的視野,在文學批評中脫穎而出。

伍爾夫將“雌雄同體”觀作為一種希望達到的創作狀態,超越了傳統性別劃分,站在兩性平等高度重塑自我,強調兩性理想的生存狀態和生活方式,體現對兩性和睦相處的愿望和理想追求。

隨著伍爾夫“雌雄同體”理論的接受和推廣,我國文學創作者在分析女性文學作品中發現兩性關系模式的轉變。他們開始創建和諧文學,努力減少兩性的從屬和對抗,希望兩性能夠平等相待、和睦相處,期盼建立和諧的兩性關系,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王思齊認為:“作家大腦兩種力量的精誠合作引申為男女兩性在文學中和諧相處,有助于構建辯證、和諧的兩性關系和文學的健康發展?!保ā墩劇按菩弁w”在中國女性文學創作中的影響》)這種“超性別意識”觀反映了以伍爾夫的性別思想在中國背景下的演變與發展。

伍爾夫的女性主義文學理論為我國女性文學創作提供了一個值得借鑒的重要理論依據,它有利于構建我國女性創作和女性生活實際出發的符合中國國情的女性主義批評理論體系與框架。目前,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對我國女性書寫無論在批評或創作方面均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女性的寫作避免固執己見,體現出豐富性和多樣性。

四、女性主義文學理論的當代意義

(一)我國女性書寫中女性意識的覺醒

“女性意識”是指女性對自己作為人的價值的體驗和醒悟,是女性對自身作為與男性平等的主題存在的地位和價值的自覺意識。女性意識是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理論的核心。

隨著伍爾夫的女性主義理論在我國的研究、傳播和人們女性意識的逐漸增強,我國當代文學創作逐漸凸顯女性意識的覺醒與性別意識的喚醒。人們開始關注女性經驗內涵并追求女性政治平等,注重表現女性人物自我發展和內心生活。作家通過描寫女性內心渴望展示女性意識,突出女性的獨立意識及女性的自信,聚焦女性自我審視,分析女性生存與社會關系等問題,在文學作品創作中探尋和諧兩性關系的實現。他們以女性視角不斷呈現女性主義及女性意識,展現女性魅力。

女性意識的不斷覺醒,使我國一些女作家開始在她們的作品中表現出對女性身份的認同和重新審視。作家王安憶在她的作品中分析了男女性別差異,在尋求男女平等的同時,探尋男女之間的平衡的關系和相互配合互補。鐵凝在女性題材作品創作時用“雌雄同體”觀描寫男女生活,使得女性角色更具真實感。陳染的作品則具有超性別意識,她指出女性書寫彰顯女性意識的同時也應強調共同情感,兩性是相互合作的。林白也是女性寫作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站在女性立場抨擊以男性為主流的文化傳統,構建女性自身話語權。

當代女性書寫展現女性思想意識,在分析女性主體自覺意識時幫助女性更好地了解自我,認清自身價值和地位,意識到自己是命運的主人。女性有獨立自主的人格,在追求平等與自由的同時應該爭取更多話語權及機會,提升追求價值和期待意義。因此,女性主義文學理論指導下的女性主體自覺意識研究,有利于女性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確當代女性生命價值的意義。

(二)女性主義理論與中華民族精神的融合

“雌雄同體”觀認為男女兩性的理想狀態是交融與平衡,它消解了以男性為中心的兩性二元對立,是兩性的共同擁有和融合,它表達了對兩性共融完美境界的追求?!按菩弁w”理論與兩性和諧較為契合,它為兩性的和諧發展提出了一條較為寬廣的思路。伍爾夫追求的兩性二元互補、辯證交融的思想是一種更完善、更有深度的探索。

如果人們是社會性的“雌雄同體”,如果男人與女人在社會角色、法律、經濟、自由、責任、自尊等方面做到完全真正的平等,那么這個社會就會煥然一新了。兩性關系是常見的社會關系之一,兩性的和諧關系與人類社會的和諧發展密切相關。在促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框架中,一方面我們需要穩定的政治、強大的經濟和繁榮的文化,另一方面還要強調人類社會發展中的和諧兩性關系。和諧的兩性關系是建立一個和諧社會的關鍵要素之一,它可以滲透并融合到其他社會關系中,影響并促進社會各方面的發展。

我國學者以伍爾夫女性主義理論和中華民族精神的相互關照作為理論支撐,發現“雌雄同體”觀與我國古代“陰陽和諧”一脈相承,傳統思想中的陰陽相輔相成和中庸之道一直影響著我們?!兑捉洝酚锰珮O圖的符號顯示了陰陽的變化,世間萬事萬物陰陽互換,動態平衡,推動著宇宙運動,它表明和諧是通過平衡陰陽來實現的。

“雌雄同體”觀與中華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相互貫通融合。我國古代思想家對天人關系的思考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它強調人與人、人與自然和社會之間的共生共存關系,關注人和自然的內在統一性,要求人們在對待人與自然和處理社會關系時能達到秩序和諧。它蘊含我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人與自然的共處原則與和諧關系,表現了人們對和諧社會的向往?!疤烊撕弦弧斌w現人類存在的本質和意義,它打破了個人主義的局限,追求我國文化“內在超越”的理想精神境界。

中華民族一直注重遵循自然規律,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生態系統的平衡是靠著人與自然的相互依存、和諧共處的共生共存關系得以維系?!疤烊撕弦弧彼枷霝橥七M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美麗中國具有積極的實踐論啟示。

“雌雄同體”觀與我國悠久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同音共律、脈脈相通?!按菩弁w”理論突破兩性對立思想框架,力圖尋求兩性自由選擇自己生活和行為方式的沒有性別差異的理想社會,表達了兩性和諧共處的渴望,它自身有著深遠的意義。

伍爾夫的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張力,它契合我國文學創作的文化語境,有利于構建兩性和諧共存的文學理想模式,其創作思維指引著我們文學創作的方向,為我們的文學研究提供新的視角和研究思路,對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產生了積極影響。在探尋中國女性文學本土化道路從而推進文學發展和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提高女性主體自覺意識,尋求兩性差異中的和諧,加強開放融合、促進文化交融與互鑒,這些都有助于我們弘揚中國文化、建設和諧社會,實現共同發展,達到人地共榮、和諧共榮。

猜你喜歡
兩性伍爾夫文學理論
論弗吉尼亞·伍爾夫《倫敦風景》中的情景交融
薩義德文學理論中國化:“洋為中用”為人民
To the Light House—A Journey of Life from Moments to Eternity
受控兩性分枝過程
新課標背景下師范院校文學理論教學反思
論《紫色》中的兩性和諧
兩性聚丙烯酰胺的性質、合成與應用研究進展
DADMAC-AA兩性共聚物的合成及應用
新世紀文學理論與批評:廣義修辭學轉向及其能量與屏障
地域文學理論批評史的有益嘗試——評《世紀轉型期的湖北文學理論批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