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視頻美育的問題及教學對策

2023-06-15 18:29金雯馬琳
陜西教育·高教版 2023年3期
關鍵詞:教學對策短視頻美育

金雯 馬琳

[摘 ?要]短視頻作為新媒體技術普及的產物,已經成為重要的審美教育教學的陣地。從美育角度來看,當前的短視頻在欣賞主體、作品本身和創作者等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使依托短視頻的美育教學遭受到嚴峻的挑戰。因此我們提出下列教學對策:針對短視頻欣賞者被動接受的問題,教師要發揮主動性,積極推薦優秀短視頻作品;針對短視頻作品良莠不齊的問題,教師可以自行制作或對他人的內容進行改良;針對短視頻作者的問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主動屏蔽急功近利、內容低俗幼稚的作者,支持三觀正確、作品內容充實、制作精良的短視頻作者。

[關鍵詞]短視頻 ?美育 ?教學對策

引 ?言

短視頻是指在新媒體平臺播放的、與一般電影電視劇等相比而言長度較短的(一般從幾秒到5分鐘)視頻作品。它廣泛存在于移動終端的瀏覽器、視頻APP、游戲、社交APP等。短視頻滿足了大眾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娛樂的需要,因此發展極為迅速。2020年9月第二屆抖音創作者大會上,時任字節跳動CEO張楠宣布:截至2020年8月,抖音的日活躍用戶已經超過了6億。如果再加上快手等其它短視頻平臺,短視頻的用戶量已經遠遠超過了網絡文學等其它互聯網內容。作為一種流行的大眾文化現象,短視頻受到了學術界的強烈關注。下面我們先對短視頻的研究現狀進行概述,接著指出短視頻美育面臨的問題,最后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具體對策。

短視頻研究概述

在中國知網上以“短視頻”為關鍵詞搜索,得到19156條結果(截止時間為2022年4月6日上午9:50)。近年來,短視頻的相關研究呈爆發式增長,說明學術界已經充分注意到了短視頻的研究價值。

總的來看,學術界對短視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傳播學領域,即圍繞短視頻的發展趨勢、營銷和傳播特點等展開。比如王曉紅等發表的《移動短視頻的發展現狀及趨勢觀察》和《我國短視頻生產的新特征與新問題》、單文盛等發表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短視頻營銷策略和價值研究》、張梓軒等發表的《“移動短視頻社交應用”的興起及趨勢》、嚴小芳發表的《移動短視頻的傳播特性和媒體機遇》等,這些研究較為深刻地指出了短視頻的傳播現狀、問題、特征和未來發展路徑等,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

此外,還有一些研究者關注短視頻的思政功能。比如駱郁廷等發表的《抖出正能量:抖音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龐娟發表的《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王肖發表的《大學生短視頻熱現象的原因分析、潛在風險及應對策略》、隋文馨等發表的《跨界與融合:短視頻時代高校網絡文化育人的價值困境與路徑探析》等,這些研究將短視頻放入思政教育的語境,研究了當代思政教育如何通過短視頻來進行等一系列具體問題,非常具有啟發性。

還有少數研究者討論了短視頻的美育問題,比如沈鄭等發表的《短視頻時代青少年藝術人文素養及建構》、吳飛等發表的《新媒體視域下的美育轉型與重塑》、劉佳發表的《新時代高校短視頻的美育功能及其實現路徑》等。這些研究非常重要,也是本文的重要參考。但是我們也注意到,與從傳播學角度對短視頻進行研究相比,從人文和審美角度對短視頻的研究還較為薄弱。不僅從數量上遠不如傳播學類的研究論文,而且內容上也比較單薄和淺顯,因此仍有較大的研究空間。

本文將揭示短視頻美育的問題并試圖提出一些教學對策。文章首先揭示短視頻美育面臨的問題,接著從短視頻欣賞者、作品和作者三個角度提出教學對策,以推進短視頻美育的健康發展。

短視頻美育面臨的問題

短視頻不僅是一個技術結果,還是一個文化現象,而且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在后現代主義文化的推動下出現的文化現象。短視頻文化成為當代人深度浸入的文化環境,時時刻刻在改造著深入其中的人的全部精神和意識,最終改變人的全部生存狀態。尤其對青年學生而言,他們既是短視頻的創作者,又是短視頻的欣賞者,因此,教育者就不能不關注短視頻帶來的美育挑戰。

首先從短視頻的欣賞者來看。因為短視頻這樣的產品與傳統文化產品不同,沒有本雅明所說“Aura”(國內一般譯為“光暈”)籠罩在作品之外,使人產生膜拜感。短視頻產品要求簡短、直接、清晰地表達內容,而其內容往往以新奇、新穎、獨特甚至奇異為主。因此短視頻的欣賞主體就容易被培養出簡單粗暴想要了解內容的觀看傾向以及獵奇的觀看心理。同時,短視頻內容的簡單和直接也降低了主體欣賞的能力要求。學生在欣賞短視頻時不需使用太多的理性,只是隨著刷屏和系統的推送,被動地接受短視頻內容。因此對他們來說,觀看活動就變得非常被動和膚淺。這樣的觀看活動無法達成對學生的美育要求。

從短視頻作品本身來看,大多數作品制作粗糙,內容庸俗、粗俗甚至媚俗。比如一些吃播視頻,創作者故意胡吃海塞,將進食行為的動物性表露無遺,令人厭惡。還有一些作品的立意和趣味低下,以拜金主義、消費主義作為內核和導向,展示所謂高檔消費、場所、產品的魅力,讓青年學生陷入拜金主義和消費主義的陷阱而不自知。更有甚者,打色情的擦邊球,如一些舞蹈類視頻,產生了極為消極的影響。上述內容占據了短視頻產品相當大的一部分,這些產品中暴露出來的審美趣味亟待扭轉。

從短視頻的創作者來看,大多數人急功近利的心態明顯。不少創作者是以帶貨進而變現盈利為視頻制作目的,而非短視頻其它價值的實現。這直接影響了他們對短視頻本身審美價值的重視。當然,短視頻本來就離不開商業運作。目前大的短視頻平臺如抖音、快手都推出了創作者的培養機制,用真金白銀鼓勵和支持越來越多的人拍攝短視頻作品。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做大短視頻作品庫,但另一方面,僅從商業角度進行鼓勵會弱化短視頻承擔的文化功能和社會責任。經濟目的如果總是戰勝社會責任,結果將是短視頻的審美趣味越來越傾向商業目標的達成,而非令欣賞者滿意。長此以往,創作者也就不能繼續維持“粉絲”群體,商業目的也不會達成。因此創作者不僅需要資金和技術的支持,更需要審美能力、審美趣味和審美理想的培養。只有創作者的審美能力提高了,短視頻作品才能吸引人,才能最終實現短視頻的商業價值。

上述三個方面的問題比較普遍,給短視頻美育效果的實現造成了極大的困難。而作為青年學生不可避免的文化活動,短視頻又是教育者必須面對的美育領域。因此我們嘗試從教學層面對短視頻的接受、作品和作者三個方面提出一些對策,試圖解決上述問題。

解決短視頻美育問題的教學對策

即便存在上述問題,短視頻還是可以實現其審美教育的目的。只是需要教師發揮主動性,使用推薦、自制、改良和屏蔽等手段從教學層面對短視頻進行改造。具體來說,針對學生被動接受短視頻的問題,教師需要主動推薦優質短視頻內容;針對短視頻內容制作粗糙的問題,教師需要主動選擇和改良部分內容;針對短視頻制作者急功近利的問題,教師需要屏蔽部分作者,支持優秀作者,提升短視頻作者的美育素養。

首先,針對短視頻欣賞者被動接受的問題,教師要發揮主動性,積極推薦優秀的短視頻作品。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主動幫助學生選擇優質短視頻內容,避免學生被動接受劣質作品,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學生作為獨立個體,當然有其自身的審美趣味。然而當前短視頻的算法環境使個體的審美趣味被壓抑和“閹割”了。學生只能順著創作者設置的興奮點來關注作品,沒有辦法發揮其自身通過人文教育形成的審美判斷能力。因此就需要教師來把關短視頻的內容。具體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第一,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內容,有意識地選擇相關優質短視頻,提升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這是我們各級各類學校教師的媒介責任。比如語文教育,就可以選擇歷史文化類的短視頻;美術教育,可以選擇美術類短視頻;音樂教育,可以選擇音樂類的短視頻等。教師通過將這些優秀短視頻作品推送給學生,再通過自己的專業解讀來對其進行評價,讓學生知道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好作品,什么是不好的作品,無形中提高其審美鑒賞力和判斷力。久而久之,學生在短視頻欣賞中就有了較高的審美期待,不會輕易沉溺于那些粗制濫造的短視頻作品。第二,除了短視頻,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推送其它優秀的網絡文藝作品,鞏固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包括一些優秀的網絡小說、網絡影視、網絡音樂、網絡綜藝節目等。比如網絡小說中的一些優秀現實主義作品,既具有較高的審美趣味,又因其新穎的形式能夠獲得學生的關注。還有一些網絡影視作品也具有較高的專業水準,值得推薦給學生欣賞。這些網絡文藝作品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趣味,培養學生對某些文藝門類的興趣,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教學手段。第三,推薦那些不向流俗低頭的高雅作品。短視頻雖然是大眾文化產品,但也可以而且應該追求高雅的審美趣味。比如一些抖音號會向大家普及詩歌、音樂、武術、茶藝等。與那些“搔首弄姿”的內容相比,這些作品有著更高品位的內涵,令欣賞者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贊嘆之余,不僅提升了眼界,深化了對傳統文化的理解,還獲得了審美快感。還有一些作品面向大眾普及經典文學作品或其它藝術作品,也具有極高的藝術品位。這些高雅的短視頻作品目前雖然還不是主流,但我們相信隨著將短視頻美育納入教學視野,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水平,越來越多的欣賞者尤其是青年學生會拋棄那些膚淺的作品帶來的短暫而簡單的享樂,追求高雅作品帶來的真正的美的感受。

其次,針對短視頻作品質量良莠不齊的問題,教師可以自制或對他人的內容進行改良,帶給學生更好的短視頻作品,促進美育的實現。

我們之前也講過,目前大部分短視頻作品的內容存在粗俗、庸俗、媚俗的問題。如何提升作品本身的審美教育功能,使其更符合教學需要,還是得從內容入手。改變了短視頻作品存在的粗俗、庸俗、媚俗的問題,才能在教學中實現作品的審美教育功能。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教師自己利用現有短視頻素材,制作符合自身教學需要的短視頻作品。比如在語文教學中,根據一些歷史文化類短視頻的內容,制作符合本課程教學需要的短視頻。制作主要包括畫面、語言、音樂等方面。要求教師提高拍攝技術,錄制優美的畫面;錘煉短視頻文本的語言,拋棄粗俗的詞語;音樂則要注意和內容搭配,不能為了嘩眾取寵故意使用一些流行樂段。第二,利用他人的短視頻作品進行改良。短視頻作品要提供審美教育功能,必須關注內容的獨創性。內容的獨到或獨創性是作品審美效果的重要支持。一些文化類的短視頻之所以受到大量粉絲的關注,不是因為畫面制作精良,而是因為創作者不去“裝瘋賣傻”或者故作風雅,是對歷史或現實事件、人物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這些作品帶給受眾理性的啟迪,既是一種審美享受,也會帶來審美教育的效果。但是這些作品往往不會和教師教學的需要完全相符,因此需要教師自己進行二次改造,為學生呈現一些有獨到見地的作品,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達到審美教育的目的。

再次,針對短視頻的創作者,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主動屏蔽急功近利、低俗幼稚的作者,支持三觀正確、作品內容充實、制作精良的短視頻作者。

短視頻的美育功能歸根結底是要靠創作者來實現。因此對創作者的選擇是最為根本的改變短視頻美育效果的手段。具體措施如下:第一,向學生揭示部分短視頻作者急功近利的心態,幫助學生理解其作品的不足。短視頻作為一種文化產品,其生產、傳播和消費確實是一種商業行為,必須接受商業生產規律的約束,這一點很多研究者已經指出了。對短視頻的商業化我們不僅不反對,而且還應該予以支持。因為沒有商業化,就沒有充分的競爭,也就沒有市場的活力。然而如前所述,短視頻的商業化應該在一定審美的基礎上完成,而不是相對立。許多創作者以一種急功近利的心態進行短視頻創作,只會影響短視頻的審美性,最終也會影響其商業價值。因此,審美的態度對創作者非常重要。什么是審美的態度?首先就是一種無功利的心態。在中國傳統美學中,就是道家的“心齋”“坐忘”,就是儒家的“養吾浩然之氣”。引導學生將功利的目的先放在一邊,集中注意力完成作品,這樣才有可能創作出精品。第二,在教學活動中對優秀作者進行藝術支持。所謂藝術支持,就是對優秀短視頻作者進行表演、演講、文學、舞蹈、音樂等專業培訓,對愿意進行嚴肅認真的短視頻創作、將短視頻創作作為自己專職工作的社會人員可以進行短期集中的藝術培訓。雖然短視頻不是藝術,也不是純粹的審美活動,然而,對創作者進行審美和藝術方面的培訓能夠直接提高其審美趣味,從而提高短視頻的美學水平??傊?,利用現有的審美和藝術資源,給短視頻創作者進行藝術提升,這樣他們的作品也將會更有藝術性。第三,通過開設相關美育課程,給短視頻作者普及美育思想。美育作為美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美學理論的落地應用,在整個美學大廈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外美學史同時也是一部美育的發展史。然而一直以來,審美教育被狹隘地理解為藝術教育,很多人以為美育就是學一門藝術。其實并不是這樣。審美教育確實很多時候要依靠藝術教育來完成,然而其自身卻并不局限于藝術教育。一般認為,審美教育是通過審美活動(包括藝術活動)所進行的教育活動。除了藝術活動進行教育之外,還有自然美的教育和社會美的教育。其中前者是通過對自然的審美來陶冶心靈,后者是通過社會人物及事件來教育人們。它們都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快樂性的特征。因此,審美教育并不是藝術活動的專屬內容。而從涵蓋范圍來看,美育籠罩了人類一切的精神活動。在人類高級的精神活動如藝術、宗教、哲學中尤為明顯。而作為新媒體時代的短視頻活動,即便現在還不被承認是新的藝術形式,但其中包含著藝術的“影子”,它也需要承擔審美教育的功能。作為短視頻的創作者,了解一些美育的基本理論,對自覺承擔作品的文化責任、實現短視頻的美育功能具有基礎性作用。比如,在大學開設具有通識性質的美育課程,讓學生知道什么是美育、美育具有怎樣的特征、美育的目的如何、如何實現美育、經典藝術品的美育功能如何實現等。當短視頻作者能夠從美育理論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創作,他就能站在一個更高的層次思考自己的活動,就能承擔起短視頻應該承擔的美育責任,進而生產出更好的短視頻作品。

總之,當前短視頻雖然數量巨大、類型眾多、受眾廣泛、產值驚人,但同時也確實存在唯利是圖、粗制濫造、庸俗媚俗等問題。然而短視頻作為新媒體時代的典型文化產品,必須承擔美育的責任,也必須從美育角度思考其中的問題。本文從教學層面提出了幾點自己的解決對策。雖然只是初步的意見,但也希望能揭示短視頻美育的有效路徑。對短視頻而言,強調美育功能可以增強短視頻欣賞主體的審美能力、提升短視頻作品的審美品質、提高短視頻創作者的審美趣味,進而能夠更好地吸引觀眾。對美育而言,通過短視頻進行會讓它更加便捷、簡單、直接,因此,在教學層面使用短視頻進行美育十分重要。

參考文獻:

[1]王曉紅,包圓圓,呂強.移動短視頻的發展現狀及趨勢觀察[J].中國編輯,2015(3):7-12.

[2]單文盛,黎蕾.移動互聯網時代短視頻營銷策略和價值研究[J].長沙大學學報,2015,29(4):35-37.

[3]駱郁廷,李勇圖.抖出正能量:抖音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J].思想理論教育,2019(3):84-89.

[4]彭蘭.連接與反連接:互聯網法則的搖擺[J].國際新聞界,2019,41(2):20-37.

[5]張梓軒,王海,徐丹.“移動短視頻社交應用”的興起及趨勢[J].中國記者,2014(2):107-109.

[6]嚴小芳.移動短視頻的傳播特性和媒體機遇[J].東南傳播,2016(2):90-92.

[7]王曉紅,任垚媞.我國短視頻生產的新特征與新問題[J].新聞戰線,2016(17):72-75.

[8]龐娟.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19.

[9]王肖.大學生短視頻熱現象的原因分析、潛在風險及應對策略[J].思想理論教育,2021(1):93-97.

[10]隋文馨,秦燕,黎紅友.跨界與融合:短視頻時代高校網絡文化育人的價值困境與路徑探析[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48(2):112-118.

[11]沈鄭.短視頻與青少年藝術人文素養培育研究報告[J].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20,23(2):196-221,604-605.

[12]沈鄭,王杰.短視頻時代青少年藝術人文素養及建構[J].社會科學家,2020(12):152-156.

[13]吳飛,尹梓熹.新媒體視域下的美育轉型與重塑[J].新聞與寫作,2021(7):41-49.

[14]劉佳.新時代高校短視頻的美育功能及其實現路徑[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2,38(2):71-74.

(金雯: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文化藝術教育中心;馬琳:陜西藝術職業學院)

猜你喜歡
教學對策短視頻美育
讓美育引領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劉焜與“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移動社交時代短視頻的傳播及營銷模式探析
小學高段語文寫作教學
生物工程教學團隊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中學化學課堂有效性分析與對策
美育教師
用戶自制短視頻的受眾研究
試論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師生互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