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地方戲曲藝術的當代發展研究

2023-06-16 22:32王華
大觀 2023年4期
關鍵詞:戲曲時代藝術

摘 要:地方戲曲藝術作為中國獨特的文化遺產,在中國歷史和文化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地方戲曲藝術的傳播內容是不斷演變的,其傳播方式也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地域文化的變遷而不斷變化。在當今這個新媒體時代,受社會文化和國外文化的影響,地方戲曲藝術的傳播理念和傳播方式面臨著極大的挑戰,一些地方戲曲藝術已經到了失傳的邊緣。因此,在新媒體時代,如何有效地傳承和發展我國地方戲曲藝術,創新地方戲曲藝術的傳播方式,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地方戲曲藝術;當代發展

地方戲曲藝術是中華傳統文化中一種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它歷史悠久,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深刻地影響著我國表演藝術的發展。當今時代,各種新媒體技術和平臺對地方戲曲藝術的影響越來越大,地方戲曲藝術的傳播渠道也從傳統的電視、報紙等媒體平臺逐步向現代化的新媒體平臺轉變。本文將對新媒體時代下地方戲曲藝術的當代發展進行研究,旨在借助新媒體技術推動我國地方戲曲藝術的可持續發展。

一、新媒體時代下地方戲曲藝術的發展現狀

隨著經濟全球化、市場國際化和傳播媒介電子化的發展,全球性消費品日益多元化,人們接觸到的藝術形式之豐富前所未有,我國人民群眾尤其是年輕人,很少有機會接觸到戲曲,地方戲曲藝術不得不面對人民群眾的疏遠和冷落。而且,地方戲曲本身缺少有力度、有廣度的普及宣傳,因此,大部分人對戲曲的興趣很難被激發出來,地方戲曲藝術面臨著被人民群眾排斥的危機。

中國藝術研究院的資料表明,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戲曲演出率大大下滑,有的劇種一年就演出一次,再加上外來文化及科技手段的不斷沖擊,戲曲的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地方戲曲藝術整體陷入了發展困境,各地戲曲行業的經濟效益和生產力一年不如一年。許多國有職業戲曲團體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已無法維持正常運轉,一些民營地方戲曲藝術表演團體已經到了消亡的邊緣。雖然國家已經出臺了一些扶持政策,但想要實施起來,落實到位,還是很難的。

戲曲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縮影,對中國歷史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各種新媒體在戲曲傳播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戲曲文化的傳播由傳統的電視、報紙等媒介逐漸轉向現代媒介傳播方式[1]。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新媒體的崛起使得我國傳統文化傳播迎來了新的契機,中國地方戲曲藝術也隨著新媒體的發展開始轉變傳播方式,但是,真正能夠利用新媒體重新崛起的地方戲種還是少數。就目前我國地方戲曲藝術的傳播狀況而言,由于其自身的獨特性,其傳播效果與其他藝術形式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

二、新媒體對地方戲曲藝術的影響

新媒體的興起對地方戲曲藝術的傳播與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新媒體技術和戲曲教學不斷融合、互動,能夠促進地方戲曲藝術實現多樣化發展。在地方戲曲藝術教學方面,以往都是采取口傳心授的教學方式,新媒體的出現有利于戲曲教師創新教學理念,使學生不但能夠面對面學習,還能通過互聯網自行學習,豐富了地方戲曲教學方式,有利于地方戲曲藝術的傳承。

新媒體具有定期推送、方便快捷、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受眾廣泛等傳播特點,它對地方戲曲的傳播有重要作用[2]。在新媒體時代,地方戲曲藝術必須跟上潮流,及時應用新技術、搭上新平臺,才能實現及時、高效傳播。同時,新媒體也需要吸收地方戲曲文化,不斷豐富自己的傳播內容。新媒體的數字化是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而戲曲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雖然與新媒體分屬兩個不同的學科,但是卻能夠相互配合,協同發展。新媒體能夠充分利用自身的互動性、實時性,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使中國地方戲曲藝術被更多的人認識和接納,從而成為地方戲曲藝術的傳播者和推動者。運用新媒體能夠充分發揮互聯網信息量大與互動性強的優勢,突破傳統戲曲傳播方式的局限性,擴大受眾的年齡段與群體范圍,并能夠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進行個體化推廣,從而能夠實現中國地方戲曲藝術的廣泛傳播。近幾年,很多基于新媒體技術開展的沉浸式戲曲展示體驗活動受到了人們的熱烈歡迎,因為它拉近了觀眾與戲曲演員之間的距離,消解了觀眾對地方戲曲藝術的陌生感。在活動中,觀眾可以與戲曲演員直接互動,近距離感受戲曲藝術,通過自己的親身參與加深對地方戲曲藝術的了解,從而間接地實現對地方戲曲藝術的傳承和推廣。

上海之春新視覺電子音樂會就呈現了一種將傳統戲曲與多元藝術相結合的新的藝術形式。這場音樂會將戲曲、影視、舞蹈、音樂等多種藝術形式融合在一起,通過聲像、影像等多種表現形式,為觀眾營造出一種立體的音樂氛圍。以中國代表性的昆曲為基本要素,以節奏為貫穿整體結構的主線,逐步導入中華民族特有的節奏和韻律,使觀眾能夠透過聽與視,體會到音與像,以一場視覺與聽覺的交互性盛宴,展現新媒體的藝術魅力。

這場音樂會不但將傳統的戲曲藝術與數字技術相結合,還突破了以往音樂會單純的聽覺觀賞方式,將多種視頻設備和虛擬現實技術融入其中,并且應用了互動影像實時處理技術,拉近了觀眾與演員之間的距離,讓觀眾獲得了視聽雙重藝術享受。這是將傳統藝術形式與現代科技完美融合在一起的典范,令人耳目一新。一種優秀的表演藝術,要想獲得人們的喜歡與認可,就必須在新媒體傳播方面下足功夫,不僅要讓人們對這種表演藝術的內容與形式有更深刻的認識,還要讓人們對其歷史文化價值有更多的理解,這對于促進表演藝術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地方戲曲藝術的創作要與時俱進,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絕不能成為地方戲曲藝術發展的障礙。新媒體技術的運用能為地方戲曲藝術開拓更為寬廣的發展空間。新媒體技術具有推動地方戲曲藝術大范圍傳播的優勢,能夠使一些優秀的戲曲劇目得以更好的傳承、創新、發揚,能夠促進地方戲曲蓬勃發展。

科技的進步,時代的發展,這些因素為地方戲曲藝術傳承與演進創造了優越的條件。在此背景下,要加大戲曲文化傳播力度,提升新媒體領域工作人員的創新能力,同時要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拓寬地方戲曲藝術的受眾范圍,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接觸地方戲曲的機會。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要想讓數字戲曲這一新興藝術得到發展,一方面,要培養掌握新媒體技術和戲曲理論知識的專業人才;另一方面,戲曲演員必須繼承老一輩戲曲藝術家的優秀經驗,不斷提升自身表演能力,成長為傳承地方戲曲藝術的新生力量,從而達到推動地方戲曲藝術現代化轉型、促進地方戲曲藝術良性發展的目的。

三、新媒體時代地方戲曲藝術的發展策略

(一)新媒體時代地方戲曲藝術的當代發展措施

過去在對地方戲曲藝術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人們經常忽略民間微觀環境,忽視地方戲曲的民間傳承,忽略民風民俗、自然條件、經濟條件等因素,以及地方戲曲團體內部運行機制對地方戲曲藝術發展的影響,這些“非主流”的因素,正是具有濃厚地域性的地方戲曲藝術得以傳承與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立足地方戲曲藝術生存的土壤推動其發展。

首先,要對地方戲曲藝術產地開展調查,全面地認識地方戲曲的生存情況,并對現有材料加以補充、修訂。其次,對地方戲曲藝術的道具、服飾等進行梳理,做出較為詳細的考察與記錄,并結合有關文獻整理成清單。再次,對地方戲曲藝術的專家藝人和資深的地方戲曲愛好者進行采訪,從而了解到更多關于地方戲曲發展的意見和建議。最后,結合上述途徑獲得的資料對相關的文獻資料進行補充,并從地方戲曲藝術的主要劇目、道具舞美等方面對數據進行全面整理,從而為推動地方戲曲藝術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新媒體時代下,要推動地方戲曲藝術發展,就要在對地方戲曲相關資料進行收集和整理的基礎上建立“地方戲曲資源庫”,運用現代方法梳理地方戲曲藝術資源,使其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以為地方戲曲藝術的發展提供必要的文獻資料和技術支撐。

我國的地方戲曲歷史悠久、劇種豐富、特色鮮明,作為我國重要的舞臺表演藝術,體現了人民的智慧,彰顯了特殊的文化內涵,是舞臺文化藝術的寶貴財富。隨著時代的發展,戲曲藝術的傳播方式由單一的面對面表演延伸為廣播、電視傳播,而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戲曲傳播提供了創新機會,利用無限容量以及可互動的新媒體優勢有利于地方戲曲傳播得到更好的發展[3]。因此,要使用好新媒體傳播技巧,創新傳播方式,掌握好傳播的時間,充分利用互聯網移動化、社交化的傳播特征,實現碎片化傳播。在新媒體時代,冗長的介紹和大篇幅的報道,無法占據觀眾的零碎時間,很難被新媒體平臺轉發,而且難以利用互聯網的力量獲得人們的關注。在這場爭取大眾關注度的競爭中,地方戲曲藝術必須利用好新媒體,把握好傳播時機,掌握好傳播力度,制造輿論效應,提升其影響力。

(二)地方戲曲藝術的傳承與創新

地方戲曲藝術中蘊含的民族精神與文化底蘊是當今深受多元文化影響的人們迫切需要的,要推動地方戲曲藝術發展,可以先對部分戲曲元素進行傳播,讓人們意識到戲曲的魅力,這也與當下人們碎片化閱讀的習慣相適應。當然,傳播戲曲元素的最終目的是要吸引更多的人了解戲曲、欣賞戲曲、傳播戲曲,因此,要運用新媒體不斷拓展戲曲元素,讓人們循序漸進地認識戲曲本體。同時,地方戲曲藝術發展最基本的問題就是傳承與創新。

新媒體在地方戲曲藝術傳播過程中起到了橋梁作用,在文化傳播方式日趨網絡化、即時化、多元化的趨勢下,地方戲曲藝術要搭乘新媒體傳播快車,在社會上形成廣泛影響力。在宣傳地方戲曲藝術的過程中可以有效運用地方戲曲角色,創作出富有地域特色的戲曲動畫片,這樣做能夠吸引一大批青少年關注,從而有利于拓展地方戲曲藝術的受眾群體。

在新媒體時代,要充分運用新媒體技術創新地方戲曲藝術的傳播方式和戲曲的表演方式。戲曲是一種唯美的藝術,它的吸引力就在于對形式美的追求,它需要發展出一種與現代人的審美取向相適應的新的程式。地方戲曲藝術不能一成不變,應該在形式上尋找突破,這樣才能提高吸引力,受到更多人的關注。繼舞臺傳播、影視傳播之后,傳統戲曲已經全面進入新媒體傳播時代。以互聯網、手機為代表的新媒體不僅擴大了戲曲的傳播范圍和受眾群體,同時,新媒體將與戲曲融合產生“新媒體戲曲”[4]。新媒體時代,地方戲曲藝術的創新既要符合時代的需求,又要與人民群眾的審美期待相適應,既要保持地方戲曲藝術的傳統特色,又要正視其發展面臨的挑戰,及時加以調整。

推動地方戲曲藝術進校園也很有必要,要重視對地方戲曲藝術傳播者的培養,通過校園傳播和社會傳播,使地方戲曲融入觀眾群體,加強與觀眾的互動,讓觀眾對地方戲曲產生興趣,成為地方戲曲的自覺傳播者,不能讓具有鮮明民族色彩的優秀傳統文化在年輕人的文化詞典里變得越來越模糊不清。大學生擔負著傳承和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必須加強對大學生的戲曲文化教育。例如,可以適當開設地方戲曲相關課程、開展戲曲知識競賽活動、組織沉浸式戲曲體驗活動等,這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還可以讓他們儲備充足的戲曲知識,成為宣傳地方戲曲藝術的重要力量。

四、結語

地方戲曲藝術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一直延續下來的表演藝術的結晶,是一種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保護、創新和發展地方戲曲藝術,對于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樹立良好國際形象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地方戲曲藝術是一種隨著時代演進不斷發展變化的藝術形式,它的基本特點是實踐性和情景性,地方戲曲藝術只有與現實生活相結合才能保持活力,才能得到傳承與發展。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地方戲曲藝術必須與時俱進、積極轉型,而新媒體與地方戲曲藝術的融合是地方戲曲藝術向前發展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趙元.新媒體時代地方戲曲媒介傳播發展模式探討[J].山西檔案,2018(6):144-146.

[2]耿靖恒.淺析新媒體時代地方戲曲媒介傳播發展模式[J].藝術評鑒,2019(19):159-160.

[3]葛莉莉.探析新媒體時代地方戲曲傳播發展的創新模式[J].劇作家,2021(3):143.

[4]張安華.中國戲曲的新媒體化芻議[J].戲劇文學,2013(7):89-93.

作者簡介:

王華,閩江師范高等??茖W校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戲曲。

猜你喜歡
戲曲時代藝術
戲曲其實真的挺帥的
用一生詮釋對戲曲的愛
紙的藝術
論戲曲批評的“非戲曲化”傾向
戲曲的發生學述見
e時代
e時代
e時代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