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鋼琴作品《紅旗頌》演奏技術要點研究

2023-06-16 04:16孫靜
大觀 2023年4期

孫靜

摘 要:《紅旗頌》是一首贊美紅旗、贊美中國共產黨的頌歌,其氣勢恢宏,是由同名管弦樂序曲改編而成。以演奏技術為切入點,分析雙鋼琴作品《紅旗頌》的演奏技術要點,結合手型圖示與譜例對節奏和音節的控制,分析手指和手腕的運動規律,研究踏板運用和控制聲部技術。

關鍵詞:雙鋼琴作品;《紅旗頌》;演奏技術

管弦樂與鋼琴在音樂中的情感表達效果具有各自的特點。雙鋼琴作品《紅旗頌》是由同名管弦樂改編而成,該曲將管弦樂作品的結構完美保留,通過使用鋼琴凸顯曲目的氣勢,令人感受到曲風的震撼,更加接近《紅旗頌》表達的本質,帶領人們感受五星紅旗升起時人民歡呼雀躍的場面。其通過三部奏鳴曲式結構,將引子、呈示部、連接、展開部、再現部和尾聲連貫地表達出來,突出曲風的特點,表達了中國共產黨奮勇前進的堅定信念。

一、《紅旗頌》作品特點

《紅旗頌》是由中國作曲家呂其明創作,是著名的管弦樂,屬于管弦樂序曲,結構為三部奏鳴曲式,主題形式為單主題,由六部分組成,分別為B調轉C調的引子、C調轉D調的呈示部、D調轉降B調的連接、D調轉降B調的展開部、C調的再現部和C調的尾聲。雙鋼琴作品《紅旗頌》在改編時保留了原作品的調性和結構,壓縮原曲,結合鋼琴演奏特性,進一步表現了《紅旗頌》的宏大曲風。雙鋼琴作品《紅旗頌》具有深刻的內涵,是一部極具愛國主義色彩的偉大作品。該曲目作者由于生長在艱苦的戰爭年代,對紅旗的理解更加立體和深刻。作者呂其明親身經歷了烈士們用鮮血染紅紅旗的悲壯戰爭年代,作品中充滿對五星紅旗的贊美和歌頌,同時也表達出自己對烈士們的緬懷和敬意,摻雜著淚水和激情留給后世一部偉大的音樂作品?!都t旗頌》描繪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天安門廣場上人們目睹第一面五星紅旗升起的光輝時刻,將在場人民的激動和歡呼雀躍表達得淋漓盡致。五星紅旗代表了中國人勇敢和自強不息的精神,該作品通過音樂傳達激昂的感情,使聆聽后的人們深受啟發,讓人們可以被音樂感染,深刻感悟當時人們的心情。整部樂曲將柔情與激昂結合在一起,將愛國情懷充分展現,表達了自己對祖國的愛與忠誠。

二、雙鋼琴作品《紅旗頌》演奏技術要點

(一)彈奏技術要點

1.手指技術

演奏雙鋼琴作品《紅旗頌》對演奏者的手指彈奏技巧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大部分琶音和需要快速跑動的音節都需要手指技術的支撐。在呈示部的第二樂段中,演奏者需要在第一鋼琴上完成連續六連音的雙手同步琶音跑動,此時需要在第二鋼琴上建立主旋律。對于這組長琶音的練習,首先,演奏者要注意指法的日常訓練,在大量訓練過后,指法會變得十分熟練,同時長琶音也會非常順利地完成。其次,大指轉指要十分迅速,演奏者要掌握轉指技巧,要對大指做集中訓練,強化大指轉指技巧掌握。最后,演奏者要注意六連音的連貫性,要跟隨著第二鋼琴完成強弱對比和旋律的起伏連接,確保轉指的自然性,使轉指毫無痕跡。

手指在連奏當中要注意觸鍵方式的運用,在彈奏完陳述主題后,要展現抒情主題。第一鋼琴與第二鋼琴在抒情樂段的演奏中都屬于單音的連接,此時的關鍵就是手指要有正確的觸鍵方式。手指觸鍵可以分為水平觸鍵和垂直觸鍵,兩種觸鍵方式也可以被看作五行中的“陰”“陽”。其中,水平觸鍵就是以陰柔為代表,觸鍵時要柔美、水平,以推摸和輕滑的方式為技巧要領?!瓣枴笔谴怪庇|鍵,代表此時的手指觸鍵要短促有力,指法要迅速、直接,要發力迅速。由此,可以判斷出抒情樂段的觸鍵方法為水平觸鍵,觸鍵主體要以指尖為首,要對鍵盤采用水平動作,使琴鍵可以自然到底,激發出具有穿透力但又不失輕柔的音色,突出音色的柔美。抒情主題風格與陳述主題風格要形成對比,并且要有十分鮮明的風格特征。第一鋼琴的旋律要為主旋律,表達出音樂的深情和親切,建立問答式結構的演奏方式,突出兩部鋼琴的交替訴說特點,第一鋼琴要娓娓道來,突出情感中的細膩與柔美。第二鋼琴的旋律要流暢,并且要表現出激昂的情緒,襯托出音樂如山澗清流一樣優美,歌頌祖國。演奏者在演奏中要注意左右手的指法配合,右手為單音連奏,要簡單連貫且具有深度,要通過手腕發力帶動手指,采用水平觸鍵方式彈奏,注意要將琴鍵彈到底,表達出清晰訴說的情緒。第二鋼琴此時要分解琶音,柔和的演奏旋律要注意控制力度。

在連續快速的三連音中,演奏者要注意垂直觸鍵的技巧掌握,第二鋼琴會在ff力度與每分鐘138拍的速度上彈奏,此時的彈奏已經到達了展開部。該階段需要有強烈的節奏感,節奏要以附點音符和三連音連續性為主,將中華民族堅韌不屈、自強奮斗的意志力展現出來。因此,演奏者在演奏時要使用垂直觸鍵法,用有穿透力且具備力量的手指接觸琴鍵。此時要挺直手指的前三關節,對第三關節處用力,將發聲點、擊弦點和發力點三點合一[1]。

2.手腕技術

在彈奏鋼琴時,手腕有三種運動軌跡,分別為旋轉運動、上下運動和左右運動。在彈奏《紅旗頌》時,演奏者要結合以上三種手腕運動軌跡。手腕的旋轉運動是需要大量練習的,演奏者在彈奏七連音和五連音時,要注意手腕的旋轉,要對指法進行編排,可以通過起初的單手練習逐漸轉變為雙手加速狀態,提高七連音和五連音彈奏的連貫均勻性。在練習手腕旋轉時,演奏者要不斷反復練習由內向外和由外向內,提高手腕的轉動速率。對于手指難以連接的音符,演奏者可以通過靈活的手腕轉動彌補較遠音符的銜接問題,提高音階發音的連貫性[2]。

手腕的上下運動出現在雙鋼琴作品《紅旗頌》引子部分的演奏中。在引子部分,演奏者需要使用連續和弦指法彈奏于第二鋼琴上。此部分對于演奏者的要求就是演奏者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平穩有力地彈奏,集中力度在手腕上。在手腕的上下運動中,演奏者需要放松大臂和肘部,甚至需要全身放松,只需要將全部精力和力氣都灌輸到手腕當中,以提高演奏的流暢性,彈奏出干凈利落的音符。演奏時,演奏者要避免手腕過于僵硬,一旦手腕僵硬,就會導致全身難以放松,從而會影響手腕的靈活性,同時降低整體演奏效果。

對于展開部的樂曲演奏,演奏者需要用到第一鋼琴完成一組音階演奏,要運用靈活的手腕技法,使手腕左右運動。伴隨著音階前進方向,拇指要不留痕跡地穿指,并且要及時準確,提高音階演奏的均勻連貫性。當琶音或音階始終沿一個方向前進時,需要使用手腕帶動手指,沿著音階方向前行,同時手腕要將力量均勻分配,通過轉動手腕保持手型,使彈奏處于穩定狀態,提高音與音之間的流暢性。手腕屬于人體關節中極為流暢靈活的關節,演奏者要發揮出手腕的獨特作用,將手臂與手指靈活連接,通過手腕的靈活轉動使手臂處于更放松的姿態,促進手指力量的爆發與收回。演奏展開部時的手腕運動與演奏引子部分具有不同的特點,此時需要盡力確保手指與手臂的平穩,充當立體中軸,提高轉動靈活性也是手腕作用之一。

(二)踏板運用

雙鋼琴作品《紅旗頌》的演奏過程需要采用兩種踏板,這樣才可以提升整體演奏效果。兩種踏板分別為右踏板和中踏板。其中,右踏板也叫延音踏板,右踏板的功能與原理無論在三角琴還是在立式琴中都是相同的,其作用有兩種。首先是延長音長,對于手指不能長時間保持的音,演奏者可以使用右踏板將音延長,也可以使用右踏板將音全部連接起來。其次,右踏板還可以用來增添音色,將原本蒼白的音色轉變為具有色彩的聲音,使單調的音色逐漸豐富飽滿,使交響樂的效果更加突出。在《紅旗頌》的鋼琴演奏中,第一鋼琴為主旋律鋼琴,演奏者換踏板的節奏要跟隨和弦變換,將此作為換踏板的原則。對于同一個和弦內的和弦,要使用同一個踏板,在換踏板期間要確保不會留下痕跡,踩踏板要干凈利索,必要時要將踏板一腳踩到底[3]。

在抒情的樂段演奏中,踏板是不可以完全踩到底的。例如,在雙鋼琴作品《紅旗頌》中,部分樂段中第一鋼琴為旋律琴,第二鋼琴為伴奏琴,其伴奏織體是可以分解的琶音。因此,演奏者就需要通過淺踩踏板的方式完成第二鋼琴的伴奏。此時要注意,踏板最多可以踩到一半位置。當樂段中的第一鋼琴單音連接逐漸轉變為和弦連接時,八度和弦連接會使和聲效果更加豐富,此時的踏板深度可以相比于抒情樂段的深度更深些,伴奏鋼琴也就是第二鋼琴的演奏力度可以采用中弱程度,可以使演奏音色更加輕盈和流暢些,宛若溪流一樣輕快流淌。此時第二鋼琴的踏板要淺淺地踩,這時主要目標是突出第一鋼琴的旋律,所以要淺踩踏板,控制音色。在使用踏板時,對踏板使用效果影響作用巨大的不僅是踩踏板的深淺程度,還有踩踏板的時間長短。踏板可以用來延長音色,但有時也可以用來表現強拍,演奏者可以通過控制踩踏板的時間長短,實現強拍的音樂表達。例如在《紅旗頌》展開部,伴奏鋼琴演奏中存在一個極強的和弦,之后為三連音且具有連續性,此時就不需要在三連音開始時踩踏板,可以使用手腕和手指力度控制三連音的連續性和連接效果,同時主旋律鋼琴此時可以適當使用踏板,突出主要旋律。

《紅旗頌》作品對中踏板的使用也具代表性。中踏板在鋼琴三個踏板的中間部位,三角琴和立式琴的中踏板作用不同,其原理也不同。中踏板在三角琴中屬于延音踏板,其特殊作用是可以在不對其他音的清晰度進行破壞的前提下保留一個低音,中踏板需要與右踏板同時使用發揮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中踏板保留一些音或保留一個低音的情況下,右踏板需要根據和聲規律完成自己的踩踏方式更換。例如在《紅旗頌》的展開部,當主旋律在第二鋼琴中時,要完成兩拍re音,此時演奏者需要將中踏板和右踏板同時踩下,以保持re音音色的突出性,同時右踏板也要保持使用。鋼琴演奏中的踩踏技巧對于鋼琴樂曲的表達十分重要,演奏者要恰當地使用踩踏技巧,從而獲得完美的演奏效果。對于獨奏鋼琴,踩踏板可以作為其演奏的靈魂形式而存在;對于雙鋼琴演奏,踩踏板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演奏者對于踏板的使用,可以對整首作品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在雙鋼琴演奏中,演奏雙方要對踏板使用保持嚴謹的態度,在練習時需要相互配合與磨合,踏板的使用需要商量好,有時需要一人使用而有時需要同時使用,同時踏板的使用時間長短和使用深淺度都要經過嚴密的計劃、討論與實踐,這樣才能在雙鋼琴演奏中發揮出踏板的獨有特性。演奏者在使用踏板時,要對樂曲的整體效果進行綜合考量,演奏雙方要經過長時間的磨合,不能自由且隨意地使用踏板,要根據樂曲的演奏特點總結出更適合的方案。

(三)控制聲部技術

雙鋼琴樂譜分為上譜和下譜,上譜是第一鋼琴演奏樂譜,下譜是第二鋼琴演奏樂譜,聲部的控制對于音樂整體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各個聲部之間要相互襯托和呼應,才可以使演奏效果更好。第一鋼琴與第二鋼琴不僅要有伴奏和旋律的配合,二者之間還存在不同類型的襯托關系。雙鋼琴作品《紅旗頌》演奏可以分為齊奏式結構、旋律加伴奏結構和對話式結構。其中,齊奏式結構是指兩部鋼琴的左右手演奏都是織體和旋律,特別是在引子部分,開場需要雙鋼琴齊奏,以凸顯出樂曲的氣勢,給人以力量感。兩位演奏者要注意保持呼吸同步,在演奏時,還需要同時抬起手臂和落下手臂,兩位演奏者的默契度要非常高,才可以將齊奏的樂曲節奏要點表達出來,使整體旋律更加整齊劃一,給人以清晰一致的感覺。在旋律加伴奏結構中,此時第二鋼琴演奏為伴奏,而第一鋼琴演奏為主旋律,也可以將第一鋼琴與第二鋼琴的角色調換,這里對曲目演奏沒有任何影響[4]。

三、結語

雙鋼琴作品《紅旗頌》作為經典作品,可以將交響樂的演奏效果充分呈現,體現出《紅旗頌》的宏偉大氣。該曲目在演奏時需要大量的演奏技巧,對演奏者的手指、手腕和手臂都有較高的要求。同時,演奏者要結合踏板運用和聲部控制,提高默契程度,才可以將這部樂曲完美地呈現給聽眾。雙鋼琴演奏者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復調思維能力、協調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時還需要加強演奏技術的運用和把握,對音色、音量和曲式結構都要有較高的控制能力,從而將雙鋼琴彈奏的獨特魅力展現出來。雙鋼琴演奏形式具有特有的功能和優點,可以全面培養演奏者的綜合素質。彈奏雙鋼琴作品《紅旗頌》時,要將樂曲的愛國情懷表達出來,突出曲風特點,表達出創作者對中國五星紅旗的贊美和對中國共產黨不畏艱難、勇敢向前的敬意。

參考文獻:

[1]曹馨予.我國雙鋼琴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元素及西方技法探討[J].名家名作,2022(19):68-70.

[2]李帆,李楠楠.少數民族雙鋼琴作品的音樂特征及民族屬性研究[J].藝術品鑒,2022(26):170-173.

[3]吳雪蕾.雙鋼琴作品《紅旗頌》曲式分析及演奏探究[J].藝術評鑒,2021(21):69-71.

[4]拓琰.雙鋼琴作品《紅旗頌》曲式分析與演奏論述[J].喜劇世界(下半月),2021(3):36-37.

作者單位:

太原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