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全育人視角下高職院校思政育人新路徑探賾

2023-06-16 18:35吳瑩瑩
成才之路 2023年16期
關鍵詞:思政育人三全育人立德樹人

摘要:高職院校思政育人工作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需要,是完善思想政治理論教學改革的需要,是促進德才兼備時代新人發展的需要。文章簡述高職院校開展思政育人的必要性,針對高職院校思政育人工作存在的全員思政育人參與度不高、全過程思政育人融合度不夠、全方位思政育人滲透度不深等問題,提出全新的育人路徑。

關鍵詞:三全育人;高職院校;思政育人;立德樹人;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16-0001-04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廳2021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思政專項“三全育人視域下高職院校大思政格局構建研究”(項目編號:2021SJB0973,項目主持人:吳瑩瑩)

思政課程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也是青年大學生在拔節孕穗時期的必要課程。在三全育人的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注重全員參與思政育人,全過程融合思政育人,全方位滲透思政育人,大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英才,顯得尤為重要。高職院校應針對全員思政育人參與度不高、全過程思政育人融合度不夠、全方位思政育人滲透度不深等問題,更新育人路徑,提高育人效果。

一、高職院校開展思政育人的必要性

1.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需要

思政教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也是關注師生政治信仰、道德品質、思想觀念的教育,有利于引導廣大師生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學術導向。在三全育人的新時代背景下,建設高校思政育人體系,有利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高校思政育人中的有效落實,從而彰顯高校思政育人的實踐價值。

2.是推動思想政治理論教學改革的需要

思政課改革的關鍵是要緊扣教師、學生、教法這三個要素,解決“教什么”“學什么”“怎么教”的問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教學設施等都是進行思政課改革的重要因素。更新教學內容,就要用最新穎的理論成果武裝學生的頭腦;改變教學方法,就要用最先進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優化教學評價,就要用最全面的評價體系了解學生的情況;完善教學設施,就要用最先進的教學設備改善學生的學習環境。這樣,全員、全過程、全方位構建高校思政育人體系,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思想政治理論教學改革的需要。

3.是促進德才兼備時代新人發展的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強調:“廣大青年要肩負歷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讓青春在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為人類的不懈奮斗中綻放絢麗之花?!倍鴺嫿ǜ咝K颊梭w系,不僅可以充分發揮思政教育對學生的引領功能,還可以根據每一位大學生的實際需求和真實情況,給予大學生思想上和情感上的價值引領,幫助大學生突破思想困境,從而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高職院校開展思政育人面臨的問題

1.全員思政育人參與度不高

高職院校的思政育人工作需要學校、學生、家庭、社會的全員參與,但是在一系列因素的影響下,出現了育人成員缺位的現象。首先,有少部分教師認為思政育人的主體是思政課教師,與專業課教師關系不大,對建設課程思政不夠重視,存在一定的教師主體缺位問題。其次,部分高職院校大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被動接受思政教育的狀態,對學習思政知識、獲取思政信息缺乏主動性。再次,一些大學生離開家庭到外地求學,減少了與家庭的聯系,導致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缺位,而且高校不同于中小學,學校與家長之間的聯系不足,讓學生家長參與到思政育人中具有一定的難度。最后,部分企業缺乏社會責任意識,宣傳教育力度和組織協調力度不足,導致社會實踐的思政育人效果不佳,泛泛而終。因此,高職院校思政育人的全員參與程度不高。

2.全過程思政育人融合度不夠

全過程育人是指學校在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學習狀態的情況下,在新生入學、進校學習、企業實習、畢業前夕等階段進行針對性的思想引導,精心安排思政教育。在新生入學階段,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能夠主動獲取相關信息,此刻思政育人效果較為明顯。在進校學習階段,高職院校學生在近兩年的時間里,不僅需要學習理論知識,還需要學習實操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思政知識學習的積極性。部分高職院校對思政課程不夠重視,課程思政建設不夠全面,導致學生對自己的人生價值不夠明確,這易引發一系列的問題,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在企業實習和畢業前夕這兩個階段,大多數學生忙于實習與尋找工作,學校對處于這一階段的學生的思政教育顯得尤為滯后,甚至效果不佳。因此,高職院校各階段的思政育人缺少環環相扣、節節相嵌的整體考慮,全過程融合度不夠。

3.全方位思政育人滲透度不深

高職院校思政育人成果的檢測主要看是否有效地貫穿于學生發展的方方面面,而全員的參與度、全過程的融合度都會影響全方位的滲透度,三者呈現出一種遞進的影響關系。課程育人中的課程思政建設不夠全面,科研育人中的價值導向不夠明確,實踐育人中的支持機制不夠完善,文化育人中的意識形態工作體系不夠健全,網絡育人中的網絡教育結構不夠明晰,心理育人中的教育工作格局不夠合理,管理育人中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夠先進,服務育人中的供給能力不夠強大,資助育人中的發展型長效育人機制不夠貫通,組織育人中的組織建設與教育引領不夠融合,都會導致高職院校思政育人的全方位滲透度不深。

三、高職院校開展思政育人工作的新路徑

1.牢牢樹立高職院校大思政格局觀,全員參與

第一,學校的全體教職員工均是思政育人者。高職院校應激發全員思政育人意識,使思政課教師、專業課教師、專職輔導員、行政管理人員、后勤保障人員均參與其中。思政課教師的首要崗位職責是講好思政課,努力做到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自覺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堅定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專業課教師要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將思政理論與專業理論相結合,引導學生明確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學術導向,全面實現課程思政。專職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要始終圍繞學生、關注學生、服務學生,解決學生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思想困惑,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行政管理人員要樹立為學生服務的理念,創新管理事務方法,在有限的時間高效地為學生解決困難,給學生傳遞正確且高效的處事方法以及處世之道。后勤保障人員在為學生做好保障工作的同時,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相應的勞動教育活動。

第二,學生要將思政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大學生是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主體。從個人層面來說,每一名學生都要自覺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努力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知識,主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積極尋求老師的幫助,解決自己遇到的實際困難。從集體層面來說,要充分發揮學生會和學生社團的作用。學生會在日常管理活動中要組織部門干部或者優秀學生代表成立“思政理論宣講團”,在不斷學習思政理論提升個人思想水平和政治覺悟的同時,結合個人的實際生活和學習經歷,定期深入學校的各個二級學院進行思政理論宣講,在傳播思政理論知識的同時分享個人的學習經驗。學生社團要把關每次社團活動,確?;顒觾热菖c國家的政治方向相一致,在陶冶學生情操和鍛煉學生能力的同時,對大學生進行思想引領。

第三,家長要主動配合高校的思政育人工作。家庭教育是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與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對思政育人工作的開展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要與家長加強聯系,充分運用網絡技術和線上平臺開展家校共建,合力開展思政育人。首先,成立家長群,召開線上家長會。輔導員或班主任可運用騰訊課堂、騰訊會議等APP,通過線上家長會,將學校的辦學理念、學業要求、管理規定等信息傳達給家長,攜手家長共同教育、引導學生。其次,開展家長育才經驗交流分享會。高校應定期邀請優秀學生家長在線分享培養和教育孩子的經驗,以供其他家長學習,也可以邀請在不同領域工作的家長分享工作經驗,引領孩子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觀。最后,組織家長進行線上校園一日游。高??梢栽诰€上帶領家長參觀校園,為思政育人工作得到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奠定一定的基礎。

第四,社會要為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提供支持。社會調查、生產勞動、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科技發明和勤工助學等社會實踐活動是實踐育人的有效載體。博物館、紀念館、烈士陵園、戰爭遺址舊址、科技館等場所,均要為高校的思政育人工作免費提供場地上的支持,并配備專業講解員全程陪同。與此同時,應定期招募大學生成為思政實踐基地志愿者,進行相關培訓,為社會人士提供講解服務。部隊要定期組織大學生進行軍訓、參觀軍營、開展入伍講座等活動,助力大學生圓夢軍營,努力為高校的思政育人工作提供助力。企事業單位要根據自身需要和高校專業,為學生提供社會實踐崗位,并為每名學生配備專業的企業師傅進行專業指導,引導學生遵守企事業單位的有關規定,樹立正確的工作觀。

2.合理設計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體系,全過程融合

第一,新生入學階段,做好入學教育和軍訓教育。在新生報到階段,承擔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主要是輔導員或者班主任。輔導員和班主任要對第一節班會課進行充分的準備,要認真做好自我介紹,強調學校規章制度,介紹校園環境設施,講解如何高質量度過大學階段等,對新生進行價值引領和三觀塑造。軍訓教育主要是由部隊教官負責,但是輔導員和班主任也要與軍訓教官保持交流,時刻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軍訓狀態,適時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

第二,在校學習階段,辦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政課是高等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應通過系統的理論教育,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而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因此思政教師要時刻保持政治清醒,心里裝著國家和民族,創新課堂教學方法,將思政理論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自覺傳遞正能量。

第三,企業實習階段,搞好思政理論的育人實踐。在企業實習階段,輔導員和班主任、畢業論文指導教師、企業指導教師都是思政育人工作的主體。輔導員和班主任要利用網絡平臺定期開展線上思政育人工作,即使不在學生身邊,也要時刻通過有效途徑與學生保持緊密聯系。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在輔導學生撰寫畢業論文期間,要創新教育方法,講述大國工匠或能工巧匠的故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遞思政育人理論,用理論的力量來感染學生,指導實踐。企業指導教師與學生朝夕相處,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在指導學生實際操作的時候,要抓住機會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弘揚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

第四,畢業前夕階段,抓好畢業教育和理想教育。在畢業前夕,高職院校應充分利用畢業典禮,通過校長畢業寄語、優秀教師發言、優秀畢業生代表發言等環節,對學生進行離校前的畢業教育。與此同時,輔導員或班主任可以理想信念為主題召開最后一次班會,將提前收集的學生軍訓、上課、運動會、比賽、實訓、工作的個人或集體照片制作成短視頻在班會課上進行播放,并結合時事熱點對學生進行思想引領,使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堅定理想信念,厚積薄發,在新的征途上披荊斬棘,創造新成績。

3.全面提升“十大”育人體系教育質量,全方位滲透

第一,全面建設課程思政,明確科研價值導向。高職院校要深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在修訂專業教材的時候,要充分挖掘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政育人元素,將思政理論融入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實現思政育人與課程育人的有機統一。還應將思政育人貫穿于科研全過程,把政治意識作為組建科研團隊的底線,挖掘科學研究過程中的思政元素,使學生形成誠實守信、勇于進取、開拓創新、忠于祖國的思想,樹立為社會作貢獻、為人民服務的大局意識。

第二,完善實踐育人機制,健全意識形態體系。高職院校應依托社會公共資源建立思政育人實踐基地,在組織開展好“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傳統經典項目的同時,還要組織開展“牢記時代使命,書寫人生華章”“百萬師生重走復興之路”等新時代社會實踐精品項目。要充分運用社會實踐資源,實現專業實踐教學、社會實踐活動、軍事訓練活動的有效融合,最大程度上呈現思政育人的實踐價值。還要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一批文化傳承基地,也要做好校園文化建設,通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方式,激發學生愛校、愛國意識。

第三,明晰網絡教育結構,優化心理工作格局。高職院校應大力推動思政育人工作與信息技術的高度融合,運用大數據對學生的思想意識形態進行分析,開展網絡文化建設活動,創作內容積極向上的思政育人網絡作品,引領學生提高網絡素養。高職院校應堅持育心與育德相結合,構建與“三全育人”視域下大思政格局遙相呼應的心理工作格局,充分挖掘心理教育課程中蘊含的育人因素,掌握學生心理行為特點及思想政治狀況,引導學生以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心態,正確對待個人成長中的心理問題,正確認識他人和社會,處理好與自我、與他人、與社會等的重要關系,促進學生心理素質與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協調發展。

第四,創新管理教育方式,增強服務供給能力。高職院校應健全依法治校、依規管校的制度體系,在管理過程中要強調人性化管理,無論是教學管理、班級管理還是宿舍管理、課堂管理,都要將思政育人元素融入其中,強化科學管理對學生道德涵育和思想教育的保障功能,營造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風清氣正的思政育人環境。在后勤保障服務中,要持續開展節能宣傳、建設綠色校園等活動;在圖書資料服務中,要定期開展讀書月活動,結合閱讀日舉辦特色知識競賽;在醫療衛生服務中,開展傳染病預防宣傳、疫情防控宣傳、安全急救等活動;在安全保衛服務中,全面開展安全教育,進行防火防災演習,預防金融詐騙等活動。高職院校應通過開展各類各樣的宣傳教育活動,不斷提高服務部門的思政育人水平,在關心學生、幫助學生、服務學生中教育學生、引導學生。

第五,貫通資助發展機制,融合組織教育引領。高職院校要堅持資助育人導向,全面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四級資助認定工作機制,切實建立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檔案,進行動態化管理。在獎助學金方面,可以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感恩教育,培養學生的奮斗精神和感恩意識。在國家助學貸款方面,要開展誠信教育活動和金融常識競賽,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和契約精神。在勤工助學方面,設置相應的崗位,幫助有需要的學生,培養學生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高職院校要充分發揮共青團、學生會、學生社團等組織聯系服務、團結凝聚學生的橋梁紐帶作用,強化組織育人職責,將思政育人貫穿于各項工作和活動中。

參考文獻:

[1]大思政課,總書記心中的一件大事[N].人民日報,2022-5-22.

[2]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N].人民日報,2016-12-09.

[3]陸玲.新時代高校思政育人的全新探索[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22(07).

[4]陳杰,李晏青.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話語親和力:內涵、視野與鍛造[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04).

Exploration of the New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Wu Yingying

(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Huaian 223003, China)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s necessary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 character, the improve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reform,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alents in the era with both moral and talent. The article briefly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carrying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n response to the problems of low participation of all personnel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sufficient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out the entire process, and low penetration of comprehens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 new path to education is proposed.

Key words: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ng people;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ideologicaland politicaleducation; teachingreform

猜你喜歡
思政育人三全育人立德樹人
高職院校院系思政育人工作實效性探究
“大思政”視域下公安院校思政育人模式的思考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高職推進“三全育人”工作制約因素淺論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專業優良學風途徑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