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罢n程思政”教學改革芻探

2023-06-16 18:35鄭婉榕康萍陳河盛董東明
成才之路 2023年16期
關鍵詞:藥理學課程思政人才培養

鄭婉榕 康萍 陳河盛 董東明

摘要:藥理學是高職藥學類專業的核心課程,為推動課程思政在該課程中的有效開展,教師不僅要認識到開展藥理學課程思政教學的必要性,還要明確教學目標、整合教學內容,挖掘該課程的思政元素,對課程思政教學進行模塊化設計,創新教學手段與方法,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將思政教育全程貫穿于課程教學中。這有利于深化教學改革,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價值觀、人生觀,使課程教育與思政教育形成協同效應,促進醫藥類衛生人才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職;藥理學;課程思政;模塊化設計;衛生人才;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16-0029-04

基金項目:本文系閩西職業技術學院“三全育人”2022年綜合改革理論研究專項項目(編號:MXZY22SQYR11)研究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這對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性給予了深刻的論斷。在此基礎上,教育部頒布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其明確指出要以專業課程為主要依托,在教學過程中貫穿課程思政教育,旨在讓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形成協同效應,推動教學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新局面。在《綱要》的指導下,專業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都在各高職院校相繼開展起來。實施醫藥類課程思政的主陣地在醫藥類衛生職業院校,如何在教學中探索醫藥類課程思政,培養出業務精、品德高的現代醫藥衛生人才,是醫藥類職業院校應著重探究的關鍵之處。

一、藥理學教學實施課程思政的意義

藥理學是高職藥學類專業的核心課程。通過學習這門課程,學生可以全面掌握藥物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和用藥注意事項,不僅能指導病人合理用藥,減少藥物帶來的不良反應,而且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隨著新藥的不斷涌現,不同患者對藥物的敏感性不同以及患者因遺傳而導致自身的個體差異,極大地增加了藥物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因此,教師除了傳授專業知識外,還應通過課程思政讓學生明白醫藥專業與生命息息相關,提高學生對合理用藥的認識,增強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學生的人文關懷意識。

1.有助于弘揚并傳承中醫藥文化

《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指出,我國迫切需要大力發展健康服務業,弘揚并傳承中醫藥文化。在藥理學課程思政教學中,向學生介紹中醫藥相關案例、科研故事、中草藥的發現史等,能讓學生了解我國歷史悠久的中醫藥文化,培養學生中醫藥服務意識,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

2.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藥理學課程思政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不怕挫折、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在藥理學發展史上,無數的科學家以嚴謹細致的態度、辛勤無私的勞動推進新藥的研發,他們的高貴品質為學生樹立了典范,具有不朽的榜樣力量。開展藥理學課程思政,有利于學生激發探索科學道路的求知欲,并使學生能夠利用科學思維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

3.有助于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要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隨之,各大醫藥企業都積極投身到醫藥衛生產業的創新發展中,這對藥學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實施藥理學課程思政建設,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以滿足醫藥市場的人才需求。

4.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情感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全球有1/3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藥,我國不合理用藥的問題也較為嚴重,因藥物致聾、致啞的患者約有180萬人,7歲以下兒童約為80萬人,其中因藥物致聾約為60%,每年不合理用藥的患者仍以2萬人~4萬人的數量遞增。因此,醫學生要正確認識藥物的兩重性,即治療作用和不良反應。教師在藥理學教學中實施課程思政,能引導學生在認知藥物治療疾病作用的同時,學會指導患者合理用藥,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培養學生的職業情感。

二、藥理學課程思政教學存在的問題

1.課程思政元素挖掘力度不大

目前,雖然各高校教師都開展課程思政,但部分專業教師對課程思政的挖掘力度不大,導致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之間存在“兩張皮”的現象,或只重視從專業發展角度挖掘思政元素,很少從學生的職業素養、創新思維培養等角度開展課程思政。這勢必會導致在開展課程思政時出現生搬硬套、牽強附會,因而無法實現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融合。

2.課程思政教育途徑單一

部分教師在開展課程思政時以課堂講述為主,讓學生被動接受思政教育,這種單一的教學形式只能讓思政教育停留于表面,難以達到一定的深度,使得部分學生對課程思政相關內容缺乏興趣。

3.專業教師課程思政水平不高

專業教師的課程思政教育水平和質量也會影響課程思政元素在各方面、各環節的融入效果,這也是部分學生對思政學習興趣不高的原因。但部分高校不重視專業教師課程思政教育能力的培養,也很少開展理論培訓和政治學習,使得課程思政教育的時效性和鮮活性不足。

三、高校藥理學課程思政目標

在《綱要》的指導下,教師應秉承“課程承載思政,思政寓于課程”的教學理念,在推動課程高質量開展的同時,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職業觀。第一,知識目標:掌握臨床常用藥物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具備衛生行業藥師、執業藥師等相關資格證考試的基本藥理學知識。第二,能力目標:學生學習藥理學知識后,需要具備以下三種能力,即處方調配能力、藥學服務能力、藥品倉儲保管能力。第三,課程思政目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合理用藥的意識、創新意識、醫者仁心等思想內容合理融入到具體的教學內容中,進而通過課堂教學實踐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

四、高校藥理學課程思政教學的具體途徑

1.轉變教學理念

首先,教師要改變單一傳授知識的教學觀念,要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做好學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及道德素質,確保課程思政正確的政治方向不動搖,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將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的。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發揮學科專業優勢,努力將所學知識轉化為應用工具,在實踐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引發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擺脫學生被動接受思政教育的局面。再次,藥理學課程不能脫離專業知識進行思政教育。教師應深挖并梳理藥理學課程中的課程思政元素,將思政教育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

2.整合教學內容

教師應深入挖掘與藥理學知識聯系緊密的課程思政元素,結合新時代培養醫藥衛生人才的重點目標選擇典型案例,并挖掘案例中的課程思政元素,形成科學系統的課程思政教學思路。教師可將課程思政案例進行模塊化設計,分為傳統藥物、現代藥物、創新藥物及藥害事件4個模塊,并通過具體典型案例落實課程思政教育,進行專業知識教學。

第一,傳統藥物模塊。歷代醫藥學家經過艱辛研究和探索,總結并匯集了中草藥的功效和臨床應用,其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案例素材,并能挖掘出與之相關的課程思政元素。例如,漳州片仔癀是傳統中藥制劑,據史料記載,在漳州百姓遇到自然災害或突發瘟疫時,有位宮廷御醫用自己秘制的片仔癀救助了很多重病患者,使其重獲新生,從此片仔癀的神奇功效逐漸被流傳開,成為家家戶戶必備的“寶物”。片仔癀的制作技藝還被國家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進一步證明了片仔癀的價值。教師通過案例分析,能培養學生的醫者仁心,并從片仔癀價值中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學生產生傳承中醫藥文化的愿望,并從一般的中藥很難達到片仔癀制劑標準上,使學生明白工作中要有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

第二,現代藥物模塊。許多中草藥對人體雖然有治療作用,但是藥物的不良反應較大,因此許多研究者對傳統中草藥有效成分進行提取,以期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提高藥物的治療效果。例如,嗎啡是從罌粟殼中提取出來的有效成分,具有鎮痛、鎮咳等藥理作用,因其對各種原因引起的疼痛治療效果好,需要研發適用于臨床使用的嗎啡制劑。經過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嗎啡注射劑成為現代臨床中常用的止痛劑,能很好地幫助患者緩解病痛,提高生活質量。教師通過案例分析,能使學生學習科研人員持之以恒、不怕挫折的科研精神,激發學生的創新藥物意識和人文關懷意識。

第三,創新藥物模塊。創新是醫藥學發展的動力,只有堅持傳承與創新的統一,才能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例如,紫杉醇是從紅豆杉植物中提取出來的有效成分,用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治療,有效率高達80%,但因其在水中的溶解性差,只能溶解于蓖麻油中,而蓖麻油會使人體產生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如血管擴張、血壓下降等,造成患者的生存質量下降。為此,我國科學家研發了基于納米技術平臺無須溶劑的靶向化療藥物———納米白蛋白紫杉醇,極大地提高了藥物的治療效果,同時降低了藥物帶來的不良反應,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中。教師通過案例分析,能使學生向科研人員學習不斷探索的科研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第四,藥害事件模塊。在藥理學課程思政教學中,除了讓學生掌握藥物的治療作用,也需要引導學生意識到不合理使用藥物會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例如,1957年,反應停上市以后,被廣泛應用于妊娠嘔吐的治療。然而,1961年發現了許多海豹畸形兒的病例,引起了醫學界的重視。經過長時間的調查,發現婦女在懷孕期間服用反應停與孩子出現畸形有很大的關系。教師通過案例分析,能使學生重視藥物的不良反應,培養合理用藥意識,提升職業使命感和責任感。

3.創新教學手段與方法

藥理學是一門以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為特點的課程,課程本身涵蓋著非常豐富的課程思政元素,然而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與講授方式也非常重要。要讓學生主動接受思政教育,將思政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豐富和創新教學手段和方法。

第一,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教師可以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例如,教師可通過播放案例短視頻“反應停藥害事件”“片仔癀的歷史由來”等,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可以讓學生對短視頻進行評析,并將評析的內容上傳至學習平臺,引導學生加深對合理用藥、中醫藥文化傳承等思政內涵的理解。

第二,拓展實踐教學任務。教師可以發布實踐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以“任務”為中心完成實踐任務??梢猿尸F出兩個層面的合作:一是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行動上的合作,二是知識與思想的合作。這樣的合作方式不僅能提高學生協作與溝通能力,而且有利于課程思政的開展。(1)角色扮演?;谝灾笇Р∪撕侠碛盟帪橹行牡睦砟?,培養學生人文關懷、合理用藥的能力,是藥理學課程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教師可通過引導學生組建學習小組,對如何合理用藥進行角色扮演。學生在扮演角色時,能夠在情境中培養合理用藥意識,樹立職業責任感和使命感。(2)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帶領學生進入醫藥企業調研,使學生了解醫藥企業發展情況,讓學生在實踐中激發科技強國的意識。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運用所學藥學專業知識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參加暑期“三下鄉”等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培養吃苦耐勞、勇于奉獻的精神。實踐任務完成后,學生可以把實踐的素材、文檔、視頻及圖片上傳至學習平臺,匯總成思政報告,為學習檔案的填寫提供依據。

第三,完成學習檔案的填寫。學生檔案是記錄學生學習目標完成情況、學習困惑、學習結果、自我評價等的檔案。學生在填寫學生檔案的過程中,能了解自身是否達到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及思政目標要求,并及時查缺補漏,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對日后良好工作習慣的養成也有一定的幫助。對于知識和能力目標,教師可以評價學生對單元的學習內容是否實現了理解性習得,對于思政目標,教師可通過查閱學生的檔案、了解課堂參與教學活動情況、完成實踐教學任務情況,進行學生的思政考核。

4.完善考核評價體系

應建立與藥理學課程思政相適應的考評機制,重視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將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及生生互評結合起來,將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完善考核評價體系。

第一,過程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占總成績的30%,主要包括學生考勤、上傳的資料、小組討論、實踐任務完成情況、課后作業完成情況、學習檔案完成情況等,均采用師生共評的方式。在具體量化賦分方面,如以學生進行“指導患者如何正確使用沙丁胺醇噴霧劑”的角色扮演活動為例,評分標準分為兩個方面:主題、語言,滿分20分,其中主題的得分要點是能夠巧妙地將思政元素融入到情景劇中、能夠條理清晰地組織語言。

第二,終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主要采用專業知識考核的方式,占總成績的70%。在題目的設置上除了考核專業知識外,可適當增加一些融入思政元素的主觀題目。例如,可在處方分析的題型中設置思政問題:某患者因咳嗽、咳痰、少尿等問題入院后,醫生將慶大霉素和氫氯噻嗪同時開在一張處方單上,作為藥師,你認為醫生開的處方是否合理呢?為什么?如果不合理,該如何做?

五、結語

在藥理學課程思政建設中,教師應將藥理學課程思政內容進行整合,從不同思維角度體現思政元素,將思政元素和專業知識緊密地結合為一體,并在教學過程中創新教學手段與方法,完善考核評價體系,構建完整的專業課程思政教學體系。這樣,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而且能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科研精神和創新意識等,從而推進藥理學課程思政教學高質量地開展,培養更多業務精、品德高的現代醫藥衛生人才。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EB\OL].(2016-12-09)[2022-01-01].http:// 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2]顏紅,夏新華,楊晶,等.在中藥藥劑學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理念[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03).

[3]盛華剛,朱立俏.中藥藥劑學課程思政教學的模塊化設計和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22(13).

[4]崔明超,阮洪生.中藥學課程思政教學資源挖掘與實施途徑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22(14).

[5]梁思源.基于“混合式教學”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索:以社區管理課程為例[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06).

Exploration of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Based on Talent Cultivation

———Taking the "Pharmacology" Course as an Example

Zheng Wanrong, Kang Ping, Chen Hesheng, Dong Dongming*

(Minx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Fujian Province, Longyan 364000, China)

Abstract: Pharmacology is the core course of higher vocational pharmacy major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is course, teachers not only need to recognize the necessity of conducting pharmacology courses, but also need to clarify teaching objectives, integrate teaching content, explor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the course, modularize the desig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 and methods, and improve 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out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This is conducive to deepening teaching reform, guiding students to establish correct career, values, and outlook on life, forming a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curriculum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and health talent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pharmacology;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ular design; health talents;personneltraining

猜你喜歡
藥理學課程思政人才培養
基于藥理學分析的護理創新實踐探索
藝術藥理學
藥理學原則在抗微生物藥給藥方案設計中的應用
藥理學教學方法的改革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