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美地區虛擬健康圖書館建設實踐及啟示

2023-06-21 10:57方向明蔣方興
新世紀圖書館 2023年2期
關鍵詞:數字圖書館公共圖書館

方向明 蔣方興

摘 要 健康素養及公民健康和社會發展息息相關,健康中國背景下,公共圖書館作為信息集散中心和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相繼開展了健康信息服務,但從實踐情況看效果并不凸顯。通過案例研究法、文獻和網絡調查法,論文對拉美地區虛擬健康圖書館建設情況進行調研,對虛擬健康圖書館運作模式、組織架構、服務內容及特點進行剖析,結合國內公共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現狀,提出相關參考建議。

關鍵詞 健康信息服務;數字圖書館;公共圖書館

分類號 G253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3.02.014

Practice and Enlightenment of Virtual Health Library in Latin America

Fang Xiangming, Jiang Fangxing

Abstract Health literacy and citizens healt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healthy China, public libraries, as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centers and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institutions, have successively carried out health information services, but the effect is not obviou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e. Through case study, literature and network surve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onstruction of virtual health libraries in Latin America, analyzes the operation mod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servic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irtual health libraries,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reference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ealth information services in domestic public libraries.

Keywords Health information service. Digital library. ?Public library.

0 引言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2030年實現“人民健康水平持續提升,健康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健康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1]。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2]。然而,據國家衛健委報告,2020年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23.15%,雖比2019年的19.17%有較大提升,但仍處于較低水平[3]。健康素養與公民健康和社會發展息息相關,較低的健康素養水平會極大地影響公民健康,導致健康不公平現象的加劇,增大社會運作成本[4]。

目前,經過三年的疫情防控和醫療摸索,公民對健康的重視和渴求達到新的高度。雖然國內學者針對健康信息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和健康信息服務進行了研究,國內各圖書館也積極響應并探索開展健康信息服務實踐,但相比于國外優秀案例,特別是醫學專業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而言,其服務仍存在健康資源專業性過強、服務類型較少、服務深度不夠、互動性不強等問題。其中,公共圖書館的健康信息服務公眾知曉度、認可度和依賴性仍較低,缺乏協調,未形成合力,服務水平也有待提升。這一現象表明,社會各界應共同努力,從單靠衛生保障系統轉向社會整體聯動,不斷完善健康信息服務,規范健康行為,提升居民健康素養水平。作為“生長著的有機體”的圖書館應與時俱進,服務國家健康戰略,通過提供全面專業的健康信息,積極開展健康信息服務,傳播普及健康知識,提高公眾健康信息素養,彰顯社會擔當和社會價值。

為了能夠提升我國圖書館在這一方面的服務實踐,筆者擬借鑒拉美地區健康圖書館發展經驗,對虛擬健康圖書館(Virtual Health Library, VHL)運作模式、組織架構、服務內容及特點進行剖析,結合國內公共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現狀,提出相關參考建議,冀望未來,專業、免費、包容的圖書館有望成為大眾親睞的健康信息服務提供者。

1 健康信息服務與虛擬健康圖書館

健康信息服務實踐和研究最早可追溯至20世紀初的美國和英國[5],但相比于英美地區,拉美健康圖書館的建立和發展時間更早,運行更為成熟,也積累了不少先進經驗。其中,在1998年由泛美地區和世界衛生組織主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健康科學信息中心(Biblioteca Regional de Medicina, BIREME)建立和發展的在線數字圖書館最具影響力,它通過互聯網幫助健康領域研究人員、教育工作者、決策者和公眾獲得健康相關的有價值信息。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健康科學信息中心成立于1967年,最初名為區域醫學圖書館,由泛美衛生組織和巴西政府合作成立,位于巴西圣保羅聯邦大學,主要開展衛生科學信息技術合作,使命是向用戶提供衛生信息和學術文獻,幫助縮小拉美國家健康領域理論和實踐間的差距,滿足衛生專業人員的在職培訓需求[6],促進醫學區域圖書館和衛生事業的發展。

20世紀70年代,BIREME與醫學圖書館合作開發并提供信息產品和服務,滿足拉美地區醫學圖書館科學文獻的訪問需求。隨后BIREME與各機構圖書館簽訂第一批合作協議,合作模式以醫學圖書館的基本功能為基礎,拓展至職業教育、MEDLINE數據庫書目檢索和館際互借等。1979年建立了拉丁美洲醫學索引,收錄近150種拉丁美洲健康科學期刊索引。

隨著BIREME的合作模式的不斷擴展,1982年BIREME將名稱改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衛生科學信息中心”,其作用和影響力超出了圖書館范疇。1985年在拉丁美洲醫學索引基礎上建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健康科學文獻數據庫(LILACS),成為虛擬健康圖書館主要數據庫之一。80年代末推出健康科學描述符(DeCS)主題詞表,為該地區公共健康領域專業文獻建立索引。LILACS和DeCS作為重要組成部分,為虛擬健康圖書館后續建設奠定堅實基礎。1998年第四屆健康科學信息區域大會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各國共同發布哥斯達黎加宣言“Hacia la Biblioteca Virtual en Salud”(邁向虛擬健康圖書館),BIREME宣布正式啟動虛擬健康圖書館項目。

2 虛擬健康圖書館的組織架構

虛擬健康圖書館從無到有,經歷了建立、發展和管理三個階段,是一種基于分散、協作和網絡化工作的信息管理運作模式。BIREME的管理是通過VHL網絡及支持網絡進行的,組織架構如圖1所示。

圖1 虛擬健康圖書館組織架構

VHL網絡由各國網絡和專題網絡組成,分別負責各網絡內協調與運作,并合作參與VHL產品和服務的構建、開發、運營、更新和推廣。支持網絡由檢索策略網絡、索引網絡、開發者網絡—RedDes等構成。參與VHL網絡的機構都與健康信息領域有關,無論公共或私人機構,政府或非政府組織都可參與VHL共建。各國和專題網絡都建立了相關機制以保障各機構積極參與VHL網絡建設,如承諾書、成員資格證明、合作協議及會議記錄等。機構按照其在VHL網絡中的功能分為協調中心、合作中心和參與中心。協調中心負責領導組織內所有機構,舉辦機構培訓和交流。合作中心負責VHL產品和服務內容的建設與更新。參與中心負責促進和傳播VHL產品和服務的獲取和使用,通常不參與VHL信息資源更新。

BIREME負責統籌協調,指導開發、提供和更新VHL產品和服務,促進機構間的業務溝通和合作交流。為了達成協調目標,BIREME會定期召開虛擬健康圖書館協調會,對近期工作進行評估,確定未來的戰略目標,舉辦方式通常為線上。每次會議參與者都會宣讀宣言以重申對VHL的承諾,會上互通信息,交流工作經驗,評估近期工作,探討VHL的發展。VHL技術會議也會同時舉辦,主要探討技術開發、VHL運作等話題,參與者包括各網絡協調中心、專業館員、技術開發員等。除此之外,各國或各專題網絡協調中心也有權利和義務舉辦各國或各專題內部協調會議和技術會議。

3 虛擬健康圖書館的實踐特色

3.1 開發專業性及大眾化資源

VHL的使命是幫助縮小拉丁美洲地區的健康水平差距,減少健康不平等現象。其受眾不限于健康科學領域專業人士,也關注普通人如何檢索、獲取和吸收健康知識,VHL對專業性和大眾化的資源都進行了深度開發,主要包括:

(1)專業醫學文獻數據庫。VHL提供的醫學數據庫主要有LILACS、MEDLINE、BINACIS、SciELO 、WHO IRIS等。文獻語種涉及英語、西班牙語、德語等多種語言。其中LILACS是BIREME建立的數據庫,是VHL主要數據庫之一,收錄自1982年來拉丁美洲與加勒比各國出版的與健康科學相關的文獻,以及來自健康領域約825種最著名期刊的論文。BIREME為提高檢索效率,規范檢索語言,創建DeCS主題詞表,包含英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3個語種。

(2)大眾化健康信息資源。VHL主要提供兩種大眾化健康信息,分別是健康信息資源庫和知識之窗,供非專業人士查閱、瀏覽和學習。資源庫是VHL對互聯網上的可用資源進行收集整理形成的健康信息資源目錄,根據不同主題建立老年、母嬰、婦女、青春期、心理學、牙科、傳染病等各種專題庫。內容散布于互聯網各平臺,雖未在傳統科學傳播渠道上發布,但都由專業館員按照標準嚴格甄選收錄的。內容包括所有與健康有關的可用網絡資源,如新聞、博文、社交媒體、活動海報、播客等。多媒體資源因其易獲得性、易用性和趣味性降低了公眾對健康信息的利用門檻,極大提高了使用積極性。知識之窗是收集相關健康主題的專業文獻、公共政策、官方文件及調查數據等并進行分析整合,以可視化知識聚合頁面的方式進行展示,幫助公眾以更通俗易懂的方式理解專業文獻、公共政策等。

為鼓勵公眾參與健康信息的使用與分享,虛擬健康圖書館在相關健康節日期間通過官網舉辦主題日活動。比如,2021年舉辦了世界艾滋病日、心理健康日、世界心臟日等活動,提供相關專業資料鏈接、舉辦個人故事分享活動、網絡研討會等,增加公眾對相應疾病的認識,學習疾病預防和治療措施[7]。

3.2 注重健康信息素養培育

健康信息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大眾的健康知識水平、健康狀況及醫療服務使用。提升信息素養可以減少醫患間的溝通難度,提升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水平。因此健康信息素養培育是VHL關注的重點之一,通過多方舉措幫助用戶提高檢索效率,學習專業健康知識,包括:

(1)檢索策略資源庫。為幫助用戶快速掌握檢索技巧,提高檢索效率,虛擬健康圖書館建立檢索策略資源庫,以項目制形式為用戶展示完整的檢索策略,包括檢索需求分析、完整檢索式構建、運算符選擇、結果鏈接等。策略庫搜集近800個檢索策略,用戶可對每個檢索策略的內容進行評論交流。通過檢索策略庫,公眾可以實操方式學習如何明確檢索需求,構造檢索式,從而有效提升健康信息素養。

(2)檢索幫助頁面。VHL網站醒目位置提供“How to search”檢索幫助頁面,包括健康虛擬圖書館的文字、視頻、Q&A等多語種、多類型的檢索教程和搜索教程。如在搜索中遇到問題,還可使用網站咨詢工具向專業館員進行實時咨詢,詢問檢索方法,但并不提供醫療建議。

(3)開放教學資源。為避免健康信息不對稱,消除信息壁壘,VHL提供了豐富開放性的健康信息教學資源,任何身份的用戶都可免費獲得健康信息自學課程、輔導課程、教學資料等,達到課程學習要求的用戶還可免費獲得由泛美衛生組織頒發的資格證書。免費開放的教學資源促進了衛生工作者和非專業人士專業技能的提升,彰顯了VHL高度的開放性和公益性。

3.3 多機構協同共建

據門戶網合作機構目錄可知,VHL網絡共有6000余個不同類型機構參與合作共建,由BIREME進行總協調,形成了跨國家、區域的合作態勢。無論是醫學文獻數據庫、健康信息資源庫、主題詞表更新,還是網站技術支持與維護,各機構都會廣泛參與及合作,從而促進VHL的可持續發展。VHL大多數國家分館都與政府機構展開多方面合作,部分國家VHL由衛生部門主導建設。VHL網絡涉及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多國,在緊密合作的背景下,推進了健康科學信息的獲取、出版和使用的民主化,促進了該地區衛生健康事業的快速發展。VHL除有利于各國的學術發展外,對整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其它領域的合作都產生了極其重要的示范意義[8]。

3.4 共享建設經驗

基于多年的建設經驗,VHL官網設立了“VHL Model”(模型)頁面,免費提供VHL建設各種有關資料的下載,供專業人士和其他有興趣者學習如何參與或合作構建VHL,為世界各地相關機構提供寶貴經驗。其中,建設指南對VHL的理念、發展及實例構建過程進行了詳細介紹,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從1999年在線出版至今已經歷過4次修訂,最新一版為2020年版,內容包括VHL的概念、歷史、模型、實例構建過程(圖2), 以及相關產品與服務等。

圖2 VHL實例構建過程

3.5 建立完善的評估機制

BIREME建立了完善成熟的評估機制,不僅針對信息資源選擇和收錄,也覆蓋虛擬健康圖書館的建設過程。為確保各國和各主題虛擬健康圖書館的順利建設和良好運行,BIREME開發了VHL成熟度評估工具,定期邀請協調委員會和咨詢委員會對各組織建設進度進行評估。VHL官網提供成熟度等級自測工具供各機構自行使用,主要評估內容、服務和技術平臺管理和更新等。成熟度評估有4個等級,由低到高分別為VHL方法采納、建設實施、管理和持續改善、創新和持續維護,每個等級都有詳細的條件要求。協調大會上協調委員會和咨詢委員會會對各國和各主題VHL建設情況進行嚴格評估并劃分成熟度等級。

4 對國內公共圖書館的啟示

上文介紹了拉美地區虛擬健康圖書館的管理運作模式及組織架構,并總結了其在資源建設、素養培育、外部合作、經驗共享、評估機制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和做法。結合國內公共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現狀和現實條件,筆者認為,可從BIREME建設實踐中獲得以下6個方面的經驗啟示,包括組織協調、平臺搭建、素養培育、知識導航、人群細分及用戶互動等。

4.1 國家醫學圖書館進行組織協調

VHL的運作主要由BIREME進行日常工作協調,加強VHL內各組織的合作與交流,BIREME的規模和使命已遠遠超出最初的區域醫學圖書館,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各國健康信息服務的推動者,促進了地區各國間的信息交流與科學合作。同樣,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也扮演著類似角色,長期致力于健康信息服務推廣和研究工作,通過全國性衛生組織開展健康信息服務培訓,理論和實踐方面都是帶頭人和領跑者[9]。上述經驗表明,國家醫學圖書館在健康信息服務領域既需要也能夠發揮組織協調作用。

但目前國內缺乏全國性或地區性的醫學圖書館聯盟,公益性的網絡健康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緩慢[10]?,F有的醫學圖書館聯盟大多以高校為主體構建,成員覆蓋范圍小,管理能力不強[11],也沒有公共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聯盟。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圖書館成立于1956年,行使國家醫學圖書館職能,科研成果豐富,擁有醫學信息資源和專業人才上的先天優勢,發展目標是引領我國醫學科技教育發展和維護人民健康,與公共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的目標不謀而合。因此,筆者認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圖書館可以行使國家醫學圖書館的職能,發揮組織協調和牽頭作用,多措并舉促進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發展。如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合作方案和機制,構建以健康信息服務為基礎的合作聯盟;與公共圖書館、醫學圖書館、衛生部門等機構合作,通過健康信息服務聯盟運作方式,各館間合作生產、收集、共享及提供健康信息資源,共同提升國內整體健康信息服務水平。

4.2 建設數字健康圖書館平臺

目前國內缺乏權威性的數字健康信息平臺,部分健康信息平臺信息更新落后,欄目設置少[12],信息資源類型較傳統,公眾認知度較低等。圖書館提供的健康信息服務內容較為單一,未將健康信息服務作為專題單獨顯示,不能滿足專業人員和大眾多樣化健康信息需求。因此需要建立一個全國性或者地區性的能滿足不同用戶需求的數字健康圖書館平臺,為民眾提供集科學文獻、網絡資源、參考咨詢于一體的健康信息服務,并加大宣傳推介,充分發揮圖書館資源建設和服務的專業性,提高知識獲取的便利性,強化健康的主題性,吸引更多用戶了解并使用。

數字健康圖書館的建立可借鑒VHL模式,秉持開放與共享態度,由國家醫學圖書館牽頭,以其開發維護的“中國公眾健康”[13]為基礎,各省市公共圖書館、醫學圖書館、衛生部門等合作參與資源建設,共建共享。各省市可在國家醫學圖書館統籌下建立數字健康圖書館城市分館。國家醫學圖書館建立成熟的評估模型,對各地區分館建設過程進行全程定期評估監督,保障數字健康圖書館的建設水平。國家醫學圖書館定期召集各參與機構舉行會議,對各機構工作開展進行評估,鼓勵各機構交流探討數字健康圖書館近期規劃和未來發展方向,加強機構間的緊密合作。

4.3 培育公眾健康信息素養

低水平的健康素養是通過互聯網有效獲取權威可信健康信息的最大障礙之一[14],與公眾健康息息相關,公共圖書館應承擔提升公眾健康信息素養的職責。國內健康信息素養教育起步較晚,大多數圖書館雖提供了健康知識講座,但數量較少且內容多為健康知識普及,并未涉及信息素養教育[15]。為此,圖書館可在官網建立檢索策略庫,通過專業館員選擇相關主題,進行健康信息需求分析,展示檢索式,形成完整的檢索過程,幫助公眾有效準確表達健康信息需求。其次,應提供實時的信息檢索參考咨詢,為公眾提供信息檢索相關資訊。最后,可在健康信息服務網站或專欄放置相關視頻、文件等檢索教學資料,多途徑提高公眾健康信息檢索能力和健康信息素養水平。

4.4 建立公眾健康信息專欄

獲取并利用多渠道健康信息能有效提高公眾信息素養,有助于進行健康決策[16]。有調查顯示,健康知識導航網站屬于圖書館用戶健康信息服務的基礎性需求[17]?;ヂ摼W上的健康信息資源由于缺乏篩選機制,質量良莠不齊甚至虛假。用戶若因缺乏信息素養而受錯誤信息誤導,將會導致無法及時做出健康決策或做出錯誤的健康決策,從而引發嚴重后果。圖書館有責任利用其信息獲取與組織優勢甄選整理可信賴的健康信息資源。然而,國內大多圖書館并未建立健康信息專欄或門戶網站[18]124,健康信息資源多為專業醫學領域文獻,不能滿足公眾一般性健康信息需求。圖書館可通過多渠道搜集健康信息資源,建立導航門戶網站,提供可靠資源鏈接。這種方式既大大減少信息資源開發成本,也可滿足公眾大部分信息需求。圖書館需要定期對網絡信息資源進行收集整合,將與健康有關的網絡資源分門別類建立健康專欄或網站,如權威機構、醫院、微信公眾號、博客、播客、短視頻平臺,健康相關的新聞、政策和法律法規等,便于公眾高效獲取健康信息。

4.5 服務人群分類細化

為提高信息搜尋效率,虛擬健康圖書館不僅在多個國家設立分館,同時根據不同領域建立主題分館,包含健康領域科學評估與交流、可持續發展和健康、食品安全、健康立法、婦女和生殖健康等。隨著時代的發展,公眾的健康需求越來越個性化,不同人群的心理特征、生理特征各不相同,所需健康信息和素養教育也會不同。此外,用戶群體的細分可提高用戶獲取特定主題相關信息的便利性,增強用戶對圖書館的“忠誠度”和圖書館對用戶的“黏性”。然而國內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人群分類做的并不夠細化[19]。大多數圖書館服務內容覆蓋范圍窄,不能滿足不同群體對健康信息的差異化需求。圖書館應考慮各年齡段、各類型人群的特點,開展針對性而非“千人一面”的健康信息服務。譬如,根據不同年齡段設立嬰幼兒、兒童、青春期、老年人等專題信息資源,在老年信息專題中可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預防知識或信息素養能力培養內容的比例。針對不種疾病,可設立心理健康、高血壓、糖尿病等專題資源庫。不同地區還可結合本地氣候、民族風俗特點設立地區專題[18]125,如內蒙古圖書館建立了“蒙古族傳統醫藥”數據庫。

4.6 增強與用戶的雙向性流動

國內公共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形式較多是單向性的健康知識傳播,如提供健康資源數據庫、健康知識講座等,不僅互動性不強,也不能及時獲得用戶體驗反饋。因此,圖書館可通過設立評論區、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建立雙向反饋機制,及時收集用戶意見并針對性改進,提升服務活動的互動性和趣味性,使“服務—用戶”單向性信息流動,轉變為“服務—用戶—服務”雙向性流動。此外,圖書館應創新傳統服務方式,積極舉辦用戶參與性強的健康主題活動,如線上或線下座談會,健康達人評選,鼓勵公眾分享健康信息搜尋過程中遭遇的困境及解決辦法、健康信息利用經驗,或者是任何與健康有關的趣味性話題,為用戶創建沉浸式、舒適自然的健康話題討論環境,吸引、鼓勵和幫助公眾有效利用健康信息資源。如通遼市圖書館舉辦老年讀者座談會,探討老年人健康保健知識和疫情常態化防控措施[20],反響良好。

5 結語

當前,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提出及《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路線圖”的指引,健康中國理念日益深入民心,大眾對健康信息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強烈,也越來越精細。未來,隨著社會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天下苦疫久矣”,公眾對健康的重視程度會更加凸顯,對身心健康會倍加珍惜。公共圖書館應以“時不我待,舍我其誰”的勇氣和擔當,積極響應大眾健康信息需求,發揮好圖書館信息獲取與組織的天然優勢,加快健康信息資源組織、健康圖書館聯盟組建、數字圖書館平臺搭建及健康信息專業人才儲備等行動步伐,滿足大眾對身心健康的渴望及便捷獲取專業權威健康信息的迫切需求,在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的征程中書寫圖書館人的時代篇章。

參考文獻: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EB/OL].[2021-12-05].http://www.go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EB/OL].

[2021-12-05].http://www.gov.cn/xinwen/2021-03/

13/content_5592681.htm.

2020年全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升至23.15%[EB/

OL].[2021-12-05].http://www.nhc.gov.cn/xcs/s7847/202104/6cede3c9306a41eeb522f076c82b2d94.html.

KICKBUSCH I. Health literacy: the solid facts[M]. Copenhage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2013:70-71.

曾小燕,王迎勝.國外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研

究狀況探析[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22,40(3):

138-144.

MARIA HELENA A P.Index Medicus Latino-Americano: exemplo de coopera??o técnica entre pa í

ses em desenvolvimento[J].Revista de Biblioteconomia

de Brasília,1981,9(2):89-94.

World Heart Day 2021-PAHO/WHO | Pan American Health Organization[EB/OL].[2021-12-26].https://www.paho.org/en/campaigns/world-heart-day-2021.

NI?O TéLLEZ A L. Biblioteca virtual de salud[J].

Repertorio de Medicina y Cirugía,2016,25(4):201

-202.

賀華.美國圖書館提供健康信息服務的實踐與啟示[J].圖書館學研究,2018(22):70-76.

任勇旗.日本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對我國圖書館的啟示:致道圖書館身體館癌癥信息站的經驗[J].圖書館建設,2020(2):144-150.

周曉英,于小寧.健康服務轉型中圖書館聯盟的作用:以NNLM實踐為基礎的研究[J].信息資源管理學報,2021,11(4):4-15.

鄧勝利,付少雄.公眾健康信息素養促進中的圖書館參與:驅動因素、國外實踐及思考[J].圖書情報知識,2018(2):5-13.

中國公眾健康網[EB/OL].[2022-03-02].http://www.chealth.org.cn.

YI Y J,HWANG B,YOON H,et al.Health literacy and

health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 of immigrants

in South Korea[J].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2021,43(4):101-121.

崔慶林.面向全民的健康信息素養教育:公共

圖書館大有可為[J].圖書館雜志,2021,40(5):104

-109.

RIKARD R V,THOMPSON M S, MCKINNEY J.Examining health literacy dispar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 third look at the National Assessment of Adult Literacy (NAAL)[J].BMC Public Health,2016,16(1):975.

岳敏敏,董同強.用戶需求導向的高校圖書館

健康信息服務研究[J].高校圖書館工作,2021,41

(5):55-59.

李建禮,薛志坤,張震,等.國內公共圖書館健

康信息服務的調查與分析[J].情報探索,2021(6):

117-126.

趙蕊菡,王曉靜.中美公共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比較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1(9):3-10.

通遼市圖書館舉辦老年讀者座談會[EB/OL].[2022-07-15].http://nmgtl.wenming.cn/zixun/2021

10/t20211020_7376148.html.

猜你喜歡
數字圖書館公共圖書館
高校圖書館的未來發展模式芻議
淺析“互聯網+”時代的圖書館管理
紐約州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政策研究
基于圖書獎評選的公共圖書館采訪創新研究
MOOC時代公共圖書館服務探索研究
基于云計算的數字圖書館建設與服務模式研究
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的實踐與思考
談公共圖書館如何建立自助服務推廣長效機制
芻議數字圖書館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技術及其防護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