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自信意識融入中學英語課堂的路徑

2023-06-21 00:38李金蘭楊香蘭
知識窗·教師版 2023年1期
關鍵詞:教學評價文化自信課外活動

李金蘭 楊香蘭

摘要:文化意識的培養是高中英語教學的目標之一。然而,長期以來,高中英語課堂中的文化意識是單向輸入,只是讓學生了解了西方文化,忽視了中國文化的輸出,造成學生出現“中國文化失語”問題。文章通過分析高中英語在文化教學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探索文化自信意識融入高中英語課堂的路徑,即通過教學設計、教學評價和課外活動三種方式,讓學生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樹立本土文化自信。

關鍵詞:高中英語;文化自信;教學設計;教學評價;課外活動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提出,普通高中英語課程的具體目標是培養和發展學生在接受高中英語教育后應具備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等學科核心素養,又提出高中英語教學的基本理念是發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還提出在發展學生英語語言應用能力過程中,幫助他們學習、理解和鑒賞中外優秀文化,培育中國情懷,堅定文化自信。由此可見,高中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已經摒棄將英語作為工具科目的理念,強調在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基礎上,傳播優秀中國文化,增強學生本土文化自信意識。

文化自信是培養愛國主義精神的源泉,是發揚開拓創新精神的脊梁,是民族擔當精神的再現。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指引下,如何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做好中華文化的“擺渡人”,如何在語言課程中融入文化教學,是教師面臨的新挑戰。不僅如此,如何將中國故事融入英語課堂,必將是英語教學研究的熱點和趨勢。

一、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意識培養現狀

長期以來,高中英語課程都被工具化,教師、學生和家長在詞匯、語法、句法上費盡心思,以期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這一教育背景導致英語課程中文化教育的缺失。換言之,在傳播西方語言和文化的過程中,忽略對本土文化的宣傳,導致“中國文化失語”現象出現。筆者通過訪談西南某市高中英語教師和學生,并查閱相關文獻,發現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自信意識的培養存在以下困境。

首先,部分教師文化意識觀念不強,不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背景,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沒有融入文化教育的意識,僅僅希望通過講授語言知識、遣詞造句或者大量刷題的方式,快速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從深層次來說,教師把語言技能和文化意識的培養放在對立面,認為文化自信的建立與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會占據寶貴的教學時間,所以在教學中忽略了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化觀。

其次,部分教師教學評價方式單一。根據不同的評價目的,教學評價一般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目前,高中英語教學以診斷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為主,形成性評價較少,教師是整個評價體系的核心,學生是被動的考核目標,教師主要以考試方式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效,以考試成績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不重視學生對文化知識的掌握。然而,文化自信意識的培養無法用選擇題、填空題來檢驗。

最后,部分教師的文化自信意識培養方式單一。大部分教師采用講授法輸出語言知識點,或者簡單介紹教材中涉及的中國文化背景,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學生的文化學習參與度不高,教學成效甚微。文化知識的單向講授無法培養學生對文化的理解能力,也不能塑造學生的文化品格,更不能幫助學生建立民族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例如,對教師進行訪談時,筆者發現雖然大部分教師認同要重視學生的本土文化自信意識,防止在中西文化的交際中只有西方文化的單向輸入,但實際情況是,教師認為學生面臨巨大的升學壓力,不愿花更多的精力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意識,學生未能主動參與文化教學環節。

二、文化自信意識融入高中英語課程的路徑

(一)文化自信意識融入教學設計

在教學大綱的制定和教案的編寫中,教師要充分把握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精髓,把文化自信意識的培養融入語言能力的學習過程,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讓學生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既了解、吸收西方文化,又加深對中國文化的認識,避免單一的西方文化浸入造成“中國文化失語”現象。

以2019年出版的人教版英語必修3第一單元“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為例,單元封面頁是中國元宵佳節時,人們在煙花下舞龍的畫面,左側配了辛棄疾的著名詩詞《青玉案·元夕》中“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的英語翻譯,渲染出元宵節的熱鬧畫面。教材中提到了西方的“感恩節”“圣誕節”,還有世界各個文化中都存在的“豐收節”,對中國的節日描述所占篇幅最大,除了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學生熟悉的節日之外,還在閱讀部分詳細描述了內蒙古的那達慕節,在任務設計部分提到壯族的“三月三”。面對如此多的中西方節日,在教學設計時,教師必須巧用心思,思考如何讓學生了解西方一些重大節日的風俗、傳統和由來,并且對中國傳統節日,包括少數民族的節日有更深刻的認識。

教師可以使用任務型教學法,在課前要求學生用一張演示文稿做對比圖,挑選出自己感興趣的兩個中西方的節日,介紹兩個節日的慶祝時間、由來、風俗傳統、特色食物、傳承發展等,并且搭配圖片和簡短的視頻。在閱覽演示文稿之后,教師可以挑選出完成質量較高的作業,在上課前十分鐘向全班學生展示,引導學生總結出“盡管全世界各個國家慶祝不同的節日,但是節日都體現了各個文化中人們的信仰及對待生活的態度,更是教會人們去緬懷、感恩和反思。把節日的意義作為第一單元的導入內容,也是本單元的教學目標之一,即通過對不同文化節日的認識和理解,幫助學生構筑文化差異觀,增強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合理的教學設計是保障教學目標實現的前提,而大多數教師把語言能力和文化自信意識的培養看作兩個相互獨立的過程。在我國現行的高考制度下,提高學生考試成績是教師面臨的首要壓力,所以很多教師將語言能力的提高作為主要教學目標。然而,語言能力和文化自信意識是相互促進的關系,語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樹立文化自信意識,文化自信意識的建立又有助于促進學生更好地提升語言技能。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教師要學會融會貫通,用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課后任務,幫助學生提高語言技能,建立文化自信意識。

(二)文化自信意識融入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和教學效果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可以檢驗教學效果,教學效果又可以反映教學評價是否科學有效。恰當的教學評價有助于教師不斷提升專業水平,了解課程的實施效果,并及時做出調整。教學評價應該是靈活的、多元的,能適應當下的教學目標,并能很好地服務教學成效。

跨文化思維和跨文化行為的目標一部分可以在終結性評價中呈現,一部分適合在形成性評價中呈現,即教師通過設計小組任務、口頭匯報、表演活動等形式,考查學生是否具備文化理解能力,能否運用跨文化溝通技巧,能否辨析不同文化的現象,并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等。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設計評價方式,摒棄以考試成績“一刀切”的方式作為教學評價的唯一途徑。根據每個單元的學習主題,教師以月或者學期為單位,組織多樣的考核方式,既可以更全面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又可以提高學生對文化自信意識培養的參與度。單一的教學評價無法全面衡量學生的跨文化思維和本土文化自信意識,也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無法對教學效果起到促進作用。

(三)文化自信意識融入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是對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補充,大量事實證明,學生積極參與課外活動,可以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提高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由于課時的限制和教學任務的壓力,教師僅僅依靠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意識顯然是不夠的,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外活動中下功夫,以其他英語活動形式寓教于樂,讓學生在活動中切身體驗,參與和感知多元文化,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和文化自信意識。

創造性的教學方法就是鼓勵學生通過合作、交流、討論、發現、總結等方式,加深英語文化和中國文化的互融。在設計課外活動時,教師除了考慮形式多樣之外,可以兼具時效性,以當前的時事熱點作為活動主題,迎合學生追趕潮流的心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2第二單元“The Olympic Games”為例,閱讀部分是古希臘作家穿越到2007年,采訪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志愿者的故事。2022年第24屆冬季奧運會在北京成功舉辦,教師可以以“Olympics in China”為主題,設計一次課外活動,并以演講形式開展活動,鼓勵學生用英語說出中國的奧運故事,或者以趣味性更強的小組競賽形式開展活動,把學生分成多個小組,圍繞中國舉辦兩次奧運會的時間、地點、運動員的比賽項目、中國獲得的獎牌數量、開幕式和閉幕式中的中國元素等設計必答題與搶答題,最終得分最多的小組勝出。通過演講或者競賽形式,不但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收集奧運會的信息,而且在活動過程中,學生通過彼此之間的交流和競爭,可以加深對我國體育賽事的了解,在提升英語口語水平的同時,提高民族自豪感,樹立文化自信意識。

需要注意的是,課外活動是對課堂知識的延伸和擴展,教師要確保課外活動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并在每一個課外活動后有小結和反思,以便檢驗活動開展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文化自信意識的培養和樹立任重而道遠,英語教師除了是語言技能的傳授者,更是文化自信意識的培養者。因此,如何通過合理的教學設計、科學的教學評價和豐富有效的課外活動,將文化自信意識的培養融入教學的各個環節,對教師而言既是挑戰,又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文獻:

[1]徐秀霞.中學英語課程與文化自信的關系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8(S1).

[2]嚴明貴.中國故事走進中學英語課堂的途徑和價值[J].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32).

[3]石戈.指向“文化自信”的高中英語文化意識教學途徑探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2(6).

基金項目:2019年廣西民族地區基礎教育項目“新時代背景下民族文化自信意識融入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路徑研究”,項目編號:msyjjzx2019b010。

(作者單位:廣西民族師范學院)

猜你喜歡
教學評價文化自信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類作文
兩會“課外活動”四川山西搞得好
信息技術—Internet實用教程教學設計的思考與實踐
對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認識和看法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小學數學“反思型” 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非體育教師在組織體育課外活動中的一些小技巧
也談新課改下的課外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