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體育用品制造企業服務化對經營績效的影響

2023-06-21 09:24許金富路來冰王海霞楊少雄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23年1期
關鍵詞:經營績效服務化技術創新

許金富 路來冰 王海霞 楊少雄

摘 要: 服務化是體育用品制造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趨勢之一,服務化能否推動企業經營績效的增長,以及相關因素的調節效應如何?回答這一問題對體育用品制造企業服務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以滬深A股、新三板的體育用品制造企業為研究樣本,探究服務化對經營績效的影響,以及技術創新、行業多元化在其中的調節效應。結果表明:當前我國體育用品制造企業服務化尚處于較低水平,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體育用品制造企業服務化對經營績效具有先抑制后促進的“U型”非線性關系,“U型”曲線拐點為16.40%;技術創新在服務化對經營績效的影響中,不具有調節效應;行業多元化在服務化對經營績效的調節效應表現為“倒U型”非線性關系。提出如下建議:注重營銷與市場推廣力度,推進下游產業鏈服務化;增加高質量研發投入,向上游產業鏈服務化延伸;有序開展行業多元化,帶動企業向上下游產業鏈服務化攀升,努力實現完全去制造化。

關鍵詞: 體育用品制造業;服務化;經營績效;技術創新;行業多元化

中圖分類號:G80-0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2076(2023)01-0037-11

Influence of Sports Good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Servitization on Business Performance: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f Shanghai and Shenzhen A-share and NEEQ Enterprises

XU Jinfu 1,2,LU Laibing 2,WANG Haixia 3,YANG Shaoxiong 2

1.Sports Industry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Fujian Jiangxia Univ., Fuzhou 350108, China; 2. School of P.E. and Sport Science, Fujian Normal Univ., Fuzhou 350108, Fujian, China; 3. Basic Courses Dept., Hebei Agricultural Univ., Cangzhou 061100, Hebei, China

Abstract: Servitiz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rends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sports good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Can servitization promote the growth of enterprise business performance, and what are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related factors?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ervitization development of sports good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his study takes sports goods manufacturers in Shanghai and Shenzhen A-shares and the New Third Board as research sample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servitization on business performance, as well as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dustry diversific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t present, the service of Chinese sports good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s still at the low level, and there is a large space for improvement. The servitization of sporting good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has a "U-shaped" nonlinear relationship on business performance, which first inhibits and then promotes, and the inflection point of "U-shaped" curve is 16.40%.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s no moderating effect on the impact of servitization on business performance.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industry diversification on servitization on business performance shows an ?"inverted U-shaped" nonlinear relationship.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enterprises promote the servitization of downstream industry chain based on the emphasis on marketing and marketing promotion; increase investment in high-qualit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extend the upstream industrial chain as a service; carry out industrial diversification in an orderly manner, drive enterprises to become service-oriented in the upward and downstream industrial chain, and strive to achieve complete de-manufacturing.

Key words: sports goo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ervitization; business performanc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iversification of industry

近年來,隨著我國勞動力、土地、原材料等生產要素成本的上升,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使得處于全球價值鏈中低端的體育用品制造業逐漸失去了競爭優勢,中國體育用品制造業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的任務緊迫而艱巨。2015年,國務院頒發的《中國制造2025》指出,“加快制造與服務的協同發展,……促進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 [1]。2019年,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指出將體育產業中占大比重的體育制造業、傳統的制造業轉向新型體育服務業 [2]。在此背景下,以服務化發展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成為制造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趨勢。體育用品制造業作為我國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化發展也成為眾多體育用品制造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企業旨在通過服務化發展實現轉型升級,推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轉移。

然而,隨著體育用品制造業服務化實踐進程的不斷推進,相關理論研究總體上落后于實踐發展 [3]?,F有研究主要集中在體育用品制造企業服務化轉型困境、實踐探索、推進路徑以及對產業轉型升級的影響等 [3 - 4],且多為定性分析,鮮見通過數據挖掘、模型構建,從實證層面探究體育用品制造企業服務化對企業發展所產生的效應,關于服務化發展對企業經營績效影響的研究更是缺乏。因此,在服務化發展成為體育用品制造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趨勢下,通過實證分析探討體育用品制造企業服務化對經營績效的作用關系,顯得十分必要且有意義。同時,考慮到技術創新作為體育企業破解發展中的痛點、難點、堵點,是實現新舊動能轉化的關鍵要素 [5],以及行業多元化成為中國本土企業擴張的重要戰略和企業成長的關鍵性影響因素 [6],將技術創新、行業多元化納入服務化與企業經營績效的主關系模型中,可以進一步回答企業服務化與其他戰略之間的關系,以及不同戰略組合對企業績效的影響效應。 基于此,在現有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滬深A股、新三板體育用品制造業上市(掛牌)企業為研究樣本,通過數據挖掘和模型構建,探究體育用品制造企業服務化對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效應。進一步探究技術創新和行業多元化在體育用品制造企業服務化對經營績效影響中所產生的調節效應,以期推動體育用品制造企業服務化研究向縱深方向發展,為體育用品制造企業更好的轉型升級提供理論參考。

1 文獻回顧及研究假設

1.1 服務化對經營績效的影響作用

有學者指出,制造企業的服務化發展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需要引起學術界和企業的重視 [7]。關于服務化對企業績效的影響是學者們關注的焦點,且觀點存在差異。一些學者認為,服務化是制造企業獲取競爭優勢、提高經營績效的有效戰略 [8],服務化能夠顯著提高企業績效 [9 - 10]。也有學者研究表明,服務化發展可能會對部分企業的績效產生負面影響,即“服務化悖論”,具體表現為線性負相關關系、“U型”“倒U型”以及“馬鞍型”非線性關系等 [11]。在現實生產實踐中,也不斷有企業因遭遇“服務化困境”,從服務化領域撤離。例如,瑞士的電氣業巨頭ABB集團將維修服務部門實行外包;美國的Johnson Controls不再提供設備的管理服務 [12]。

長期以來,我國體育用品制造企業主要以產品代工、貼牌生產等方式嵌入全球價值鏈中低端環節,導致在技術創新、品牌營銷、金融、生產性服務等核心技術上較為薄弱。體育用品制造業服務化發展的本質是沿著價值鏈向“微笑曲線”的兩段延伸和外化,即注重研發、設計、銷售、服務等高附加值的環節 [13]??紤]到體育用品制造企業在服務化發展的初期,可能存在對市場需求的認知不足;不同服務化路徑的選擇,要求企業對組織結構、戰略布局、專業技術、運營模式和新核心技術等進行較大變革 [14];企業因投資、改革投入的成本大于收益;諸多不確定因素會導致企業在服務化初期的經營績效可能隨著服務化程度的提升而降低。同時,按照市場“優勝劣汰”的競爭法則,部分無法適應服務化轉型升級的企業將會退出服務化領域,促使產業走向集中 [15]。隨著“優勝企業”在技術能力、人力資源、內部改革等各方面趨于完善,前期的投資獲得一定的積累后,企業將從服務化起步階段邁入穩步發展階段。該時期,企業經過前期對市場的摸索和自身的改革,能夠充分掌握市場需求信息,提高了消費者對新產品的可接受性,具有較好發揮產品和服務協同效應的能力,服務化轉型升級逐漸發揮效應,進而促進企業經營績效的增長 [16]。

基于上述邏輯闡述,可以認為體育用品制造企業在服務化初期可能會因為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而抑制經營績效的增長,隨著服務化開展趨于成熟,服務化轉型升級所帶來的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的積極效應發揮作用,將促進經營績效的增長。因此,提出假設 H ??1:體育用品制造企業服務化發展對經營績效的影響存在先抑制后促進的“U型”非線性關系。

1.2 技術創新、行業多元化的調節效應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制造業服務化是將制造業產品服務環節回歸制造業,通過具有差異化功能和質量的產品及服務,滿足消費者日益增加的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技術創新活動是制造企業在服務化中獲取差異化競爭優勢,提升市場占有率的重要手段 [17]。 因此,技術創新與企業服務化的開展具有緊密關系。在制造企業服務化發展的進程中,技術創新不僅關系到生產、制造環節,還涉及到消費和供應環節,能夠從多方位提高企業的競爭力,而技術創新動力不足是導致多數制造企業陷入“服務化困境”,從服務化領域撤出的重要原因 [18-20]。相關實證研究也表明,技術創新能夠通過影響制造業價值鏈地位、產品附加值以及行業生產效率等,有效推動企業服務化發展 [12,21,22],促進企業市場價值和績效。因此,技術創新在服務化對企業績效的影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當前,在創新驅動成為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轉型升級關鍵要素的背景下,技術創新是體育用品制造業維護和提升企業競爭優勢的基礎和必要條件 [23],不僅能夠提高銷售額、改進產品性能,還將使企業的競爭地位發展改觀,推動企業的價值增長 [24]。例如,安踏公司在進行服務化轉型升級時,通過組建運動科學實驗室,注重對產品技術創新的投入,有效提升企業品牌價值和財務表現,為安踏從同時期眾多同類品牌中脫穎而出,成為當今行業龍頭提供有力保障 [13];此外,還有耐克公司的“無工廠化”生產模式,其總部將生產制造環節全部外包,將全部精力用于研發設計和品牌運營,使得耐克公司的財務表現屢創新高。因此,提出假設 H ??2:技術創新在體育用品制造企業服務化對經營績效的影響中存在顯著的正向促進調節效應。

行業多元化是指企業在生產活動中涉足多個行業 [25]。行業多元化作為企業成長的一種重要模式,是“范圍經濟”產生的基礎。關于行業多元化對績效的研究在學術界可以分為“多元化溢價”和“多元化折價”兩種觀點 [26]。資產基礎理論和交易成本理論認為,企業在生產實踐中必然存在資源冗余現象,行業多元化能夠將冗余資源充分利用,降低生產運營成本,具有穩定企業收益和平衡經營風險的作用,即“多元化溢價” [27]。研究表明,經營風險降低效應是企業進行行業多元化戰略的首要動機,適度區間內的行業多元化對企業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成長戰略,能夠為企業服務化的開展創造有力條件,對企業績效具有促進作用 [28]。組織理論學的學者指出,當經營規模和業務范圍擴大后,將會增加企業組織結構的復雜性,跨行業間的資源分配低效、信息不對稱等會導致協調成本、管理成本等增加,不利于績效的增長 [16],即“多元化折價”。在實證研究方面,關于“多元化溢價”和“多元化折價”的觀點均被學者們得到驗證 [26 - 27]。需要注意的是,近年來也有學者發現,行業多元化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可能并非簡單的線性關系,研究表明,隨著企業多元化業務開展的范圍擴大,受到成本調整、協調收益、資源共享、分散風險、過渡投資等因素的影響,行業多元化對企業績效會呈“U型”“倒U型”或是“S型”等非線性關系 [27,29,30]。當企業過度地進行多元化發展,將對企業的人力資本、組織結構、融資約束、資源稟賦等產生不良影響,由此影響到服務化對績效的促進作用。因此,行業多元化在服務化對企業績效的影響中同樣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正在從“以生產為中心”的單一發展模式向“以品牌為中心”的多元化發展模式轉變 [23]。在企業的現實生產實踐中,多元化也成為企業擴張的重要戰略及企業成長的關鍵性影響因素。體育用品制造業服務化是企業從傳統型制造模式,向提供產品、服務和整體解決方案并重的服務型制造轉變的過程 [13]。這種轉變的過程亦可認為是企業進行行業多元化發展的實踐過程。但是,結合“多元化溢價”“多元化折價”的觀點,需要認識到多元化發展是一把雙刃劍,盲目地多元化擴張將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例如,貴人鳥作為中國首家在A股上市的體育用品制造公司,在開展服務化業務的同時,希望通過多元化擴展戰略實現“全能體育”的最終目標。但由于同時拓展的業務較多,且各領域間實質性關聯較小,導致企業在后續的幾年中資金鏈緊張,危機頻現 [31]。綜合上述分析推理,提出假 H ??3:行業多元化在體育用品制造企業服務化對經營績效的影響中存在非線性的調節 效應。

2 研究設計

2.1 樣本選取和數據來源

本研究的研究樣本篩選原則包括:(1)A股上市企業需符合體育用品和相關產業范圍內規定,體育用品制造營業收入占總營業收入50%以上 [32];(2)新三板掛牌企業中,根據掛牌公司管理型行業分類、主營業務等,確定企業是否與體育用品制造業相關; (3)企業年報發布全面、無重大財務紕漏;(4)為保證樣本企業具有兩年以上的上市經驗,剔除2017年12月31日之后上市、掛牌的企業;(5)為保證樣本企業具有連續完整的會計經營期間,以及數據的完整性和可得性,剔除ST、PT、S *ST、SST的企業。經過篩選,得到滿足條件的A股樣本企業13家、新三板樣本企業12家(見表1)。

本研究數據主要來自巨潮資訊網、國泰安CSMAR數據庫、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具體數據選取見表1。

2.2 變量選取

2.2.1 被解釋變量

選取凈資產收益率( ROE )作為衡量經營績效的指標,該指標在國際上通常被學者用于衡量企業盈利能力和經營水平,且該指標也被國內學者廣泛用于企業績效的度量 [33];在穩健性檢驗中,選取托賓 Q 值( TQ )作為凈資產收益率( ROE )的替代指標,托賓 Q 值能夠較好地衡量企業市場價值,是眾多學者在績效相關研究中進行穩健性檢驗的常用替代指標 [34]。

2.2.2 解釋變量

服務化水平( SER )。采用服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來衡量企業服務化水平,考慮到部分企業未直接給出服務收入數據,或是服務收入數據中未包含設備租賃、運輸、售后等服務收入數據,因此參考現有相關研究對服務化水平的測度方法,依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GB/T4754-2017)對企業在生產實踐中產品和行業涉及的服務業務收入進行加總 [15,16,17,35]。且有學者對該替代方法的準確性進行了專門的調研,結果顯示該替代方法切實可靠,能夠較好地反映企業的服務收入 [14]。

2.2.3 調節變量

以技術創新( RD )、行業多元化( MUL )作為調節變量。研發投入是企業技術創新的起點,也是企業進行服務化獲取競爭優勢的保證,是衡量企業技術創新的最常見指標 [36]。因此,選用研發費用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對技術創新水平進行測度。行業多元化的測度采用企業年報數據中,主營業務分析中企業涉足行業的個數來表示。

2.2.4 控制變量

在實踐生產中,經營績效還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為了保證研究結果的準確性,應盡可能消除其他因素對經營績效的干擾。因此參考制造業績效研究的相關文獻 [33 - 34],選取企業規模( SIZE )、企業年齡( AGE )、股權集中度( OC )、資產負債率( DEBT )、無限售條件流通股規模( LT )作為控制變量,具體變量的測量方法見表2。

2.3 模型構建

為了驗證本研究提出的假設 H ??1,構建模型如下:

ROE ?it= β ?1+ β ?2 SER ?it+ β ?3 SER 2 ?it+ X ?it+ Year ?t+ ε ?it ?(1)

為了驗證假設 H ??2、假設 H ??3,構建模型如下:

ROE ?it= β ?1+ β ?2 SER ?it+ β ?3 M ?it+ β ?4 ?SER ?it×M ?it+ X ?it+ Year ?t+ ε ?it ?(2)

公式中, ?ROE ?it 為被解釋變量,表示營業績效; ?SER ?it 為解釋變量,表示服務化水平, ?SER 2 ?it 為服務化水平的二次項; ?M ?it 為調節變量,分別表示技術創新( RD )和行業多元化( MUL ); ??SER ?it×M ?it 為解釋變量和調節變量的交互項; ?X ?it 為控制變量,分別為企業規模( LNSIZE ),企業年齡( AGE ),企業資產負債率( DEBT ),企業股權集中度( OC ),無限售條件流通股規模( LNLT )。在穩健性檢驗中,采用托賓 Q 值作為凈資產收益率的替代指標,進行回歸分析。

3 實證結果與分析

3.1 描述性統計與共線性分析

各變量的描述性統計與共線性檢驗結果見表3,可以看出,體育用品制造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均值為6.85%,服務化水平均值為2.85%,與其他領域制造業上市公司相比,均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 [14,34],且從標準差可知,企業間的凈資產收益率和服務化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國際制造業的經驗表明,研發投入比例在5%~10%的企業才具有競爭力 [37]。樣本企業的研發投入為3.60%,說明體育用品制造企業的研發投入水平較低,后續應該加以注重。造成服務化水平較低的原因,主要與服務化發展的市場環境、業務管理體系不完善,缺乏專業人才支撐,企業對服務化戰略的認識不充分,企業知識資產儲備不足等原因息息相關 [38]。

在共線性檢驗結果中,一般認為變量的方差膨脹因子超過5時,變量之間存在明顯的共線性。表3結果表明,變量的方差膨脹因子均未超過5,平均方差膨脹因子為2.62,故不存在明顯共線性,可以排除多重共線性對回歸結果的影響。

3.2 回歸分析

3.2.1 服務化對經營績效影響的檢驗

表4中列(2)是在列(1)的基礎上增加了控制變量,其結果存在細微差異。在列(2)中,服務化水平、服務化水平平方項對經營績效的回歸系數分別為 -1.438 2、0.042 6,均通過5%統計水平的檢驗,說明在體育用品制造企業中服務化發展對經營績效存在先抑制后促進的影響作用,即“U型”非線性關系(見圖1)。因此,假設 H ??1得到驗證。同時,通過計算得出“U型”曲線的拐點為16.40%,即當體育用品制造企業的服務化水平達到16.40%時,企業將會走出“服務化困境”,服務化發展將對企業的經營績效產生促進作用。當前,我國體育用品制造企業的服務化水平為2.85%,處于“U型”曲線拐點的左側,即服務化水平每增加1%,企業經營績效將減少1.438 2個單位。由此可知,當前我國體育用品制造企業正處于服務化轉型升級發展的起步階段,該時期企業的改革需要投入較多精力和資本,但產生的收益卻不能立竿見影,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因此,要求企業對短期內的績效表現要有充足的心理準備、應對策略以及長遠的戰略眼光。同時,對于初涉服務領域的制造企業,為了降低轉型過程中成本投入增加的問題,可以結合自身產品的特性提供與之相匹配的服務活動。

在控制變量方面,企業年齡、資產負債率、無限售條件流通股規模對經營績效表現為顯著的抑制作用,即隨著企業年齡、資產負債率、無限售條件流通股規模的增加,企業的經營績效將呈下降趨勢。隨著科技、金融創新對體育用品制造業發展的推動作用逐漸增強,許多初創企業在科技、金融創新上具有強大的基因優勢和后發優勢,而經營時間越長的企業有可能因為長期從事傳統制造業,導致技術和思想的束縛和固化,在產業轉型升級上存在動力不足等問題,導致生產率下降 [39],進而不利于企業經營績效的增長。例如,早期同為小鎮品牌的安踏、貴人鳥、匹克、喬丹等體育用品企業中,僅有少數在遭遇行業洗牌后,成為行業領頭羊,多數企業則僅能扎根二三線城市,更甚者企業危機頻現。資產負債率對經營績效的影響結果為負向顯著,該結果與現有相關研究結果基本相同,越高的資產負債率越易引發企業破產風險 [40]。企業適度的無限售條件流通股規??梢苑乐埂八淼佬钡陌l生,促進股價提升,利于企業融資。但是,隨著規模的不斷增大,會導致股權結構高度分散,責任大股東缺位,缺乏對經理人、管理層的監督力度,還有可能會強化內部人控制問題,故不利于經營績效的增長 [41]。

3.2.2 技術創新、行業多元化調節作用的檢驗

在進行調節效應檢驗前為避免變量共線性的影響,需要對被解釋變量和調節變量進行中心化處理后,再建立引入互交項的回歸模型 [42]。在分層回歸分析中,將未引入互交項的模型和引入互交項的模型依次進行檢驗,若互交項回歸系數通過顯著性水平檢驗且模型的 R 2 系數高于原模型,則可以認為存在調節效應。需要指出的是,在此驗證過程中,未引入互交項模型中解釋變量的回歸系數是否通過顯著性檢驗,并不影響調節效應的檢驗 [43]。具體結果見表5。

結合列(3)、列(4)結果可知,列(4)的 R 2 系數與列(3)的一致,且列(4)中服務化和技術創新的互交項( SER×RD )并未通過顯著性檢驗,可以認為技術創新在服務化對經營績效的影響中,不存在調節效應。為了進一步驗證可能存在的非線性調節效應,參考現有研究 [44],在列(4)的基礎上引入服務化與技術創新平方項的交互項,探究可能存在的非線性關系。從列(5)的結果可知,技術創新的調節效應在遠期也不會發生變化。因此,技術創新在服務化對經營績效的影響中,不論在當期還是遠期,都不存在調節效應,假設 H ??2未得到驗證。結合表3內容和假設 H ??1的驗證過程,以及體育用品制造業服務化發展實踐進程中的實際情況,造成該現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研發投入水平較低。研究表明,在我國總體專利申請數量位居全球第一的背景下,我國體育用品企業的申請數量顯著低于制造業平均水平 [45],該結果更證實了當前我國體育用品制造企業的研發投入率尚處于較低水平,因此未能充分激發技術創新對營業績效的促進作用。第二,服務化發展初期存在高投入、低產出、變現期限長等特點。我國體育用品制造企業正處于服務化起步階段,該時期企業在技術創新環節的高投入和效益滯后性,在很大程度上導致技術創新不能對服務化和營業績效產生立竿見影的促進效應;第三,服務化發展中存在“貪多難消化”的現象,該現象也是導致技術創新的調節效應在遠期仍未改變的重要原因。一項針對158個制造企業的實證研究結果顯示,在未對企業涉足服務化形式進行區分前,技術創新對服務化與績效的調節效應呈現顯著的抑制作用,且這種效應將長期存在;通過進一步對68家僅開展“產品導向型”服務的企業進行分析后,技術創新的調節效應變為正向顯著;由此說明只有在開展與企業核心業務相關性較強的“產品導向型”服務時,技術創新在服務化對績效影響中的調節效應才得以發揮,大而全的“服務覆蓋”線路在企業各方面條件未成熟前,應保持謹慎與適度克制 [44]。從表1中企業所涉及的服務領域來看,多數企業涵蓋了研發、銷售、配送、安裝、售后等“產品導向型”“消費導向型”服務在內的全方位的服務業務。該現象會導致企業由技術創新所獲取的競爭優勢將無法得到有效釋放,對績效也無法產生影響。 因此,為了最大效度的發揮技術創新的調節效應,體育用品制造企業在服務化初期,可以選擇可實現性強、市場風險相對較低的“產品導向型”服務,在積累一定的經驗和獲取市場信息后,逐步向投資風險較大的價值鏈上游攀升 [13]。

在行業多元化的調節效應檢驗中,列(7)的 R 2 系數高于列(6),但列(7)中服務化和行業多元化的交互項( SER×MUL )并未通過統計水平的顯著性檢驗。同樣,為了驗證行業多元化的非線性調節效應,在列(7)的基礎上引入服務化與行業多元化平方項的交互項,探究可能存在的非線性關系。由列(8)可知,行業多元化在服務化對經營績效的調節效應存在“倒U型”非線性關系,假設 H ??3得到驗證。即適宜的行業多元化有利于減弱服務化對經營績效的抑制作用,反之,行業多元化則不能發揮有效的調節效應。通過分析樣本企業公布的年報數據,還發現多數企業所涉足的行業具有較強的關聯性。例如,信隆健康在從事自行車零配件行業的同時,涉足運動健身及康復器材行業;浙江永強在開展戶外運動休閑用品行業的同時,還涉足金屬制品行業;中潛股份在從事潛水設備生產研發的同時,涉足潛水培訓服務行業;金陵體育在體育器材行業深諳多年的同時,涉足賽事保障服務行業等。在行業多元化開展中,各行業間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將有利于企業內部資源共享,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市場機會,分散經營風險,進而實現協同效應和范圍經濟。同時,行業多元化所產生的回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企業服務化變革中的資本投入。因此,在體育用品制造企業中適度的行業多元化在服務化對經營績效的影響中能起到有效的調節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從列(7)、列(8)的結果可知,當前行業多元化水平位于“倒U型”曲線的左側,且調節效應還未充分發揮。因此,可以在現有基礎上,適當增加行業多元化的發展力度,激發行業多元化在服務化對經營績效影響的調節效應。

3.3 穩健性檢驗

為確保研究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采用替換被解釋變量和調整樣本企業的方式進行穩健性檢驗,將凈資產收益率替換為托賓 Q 值,選取在A股上市的12家企業為研究樣本再次進行驗證,具體結果見表6。

表6中列(9)的結果表明服務化水平對經營績效的影響作用呈現出先抑制后促進的“U型”非線性關系。由列(10)至列(13)可知,技術創新在服務化對經營績效的影響中,不存在調節效應;行業多元化能夠有效降低服務化對經營績效的抑制影響,即行業多元化在服務化對經營績效的影響中,具有顯著的正向促進調節作用,該結論與前文分析結果略有不同,但總體的調節效應趨于一致。因此,穩健性檢驗結果與本研究實證結果基本一致,說明研究結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紤]篇幅所限,控制變量的檢驗結果從略。

4 結論、建議與展望

4.1 結 論

在體育用品制造業服務化理論研究滯后于實踐發展的情況下,本研究以A股和新三板的22家體育用品制造企業為研究樣本,通過數據挖掘和模型構建,探究服務化對經營績效的影響以及技術創新、行業多元化的調節效應。

研究結果顯示:(1)我國體育用品制造企業服務化對經營績效的影響表現為先抑制后促進的“U型”非線性關系,假設 H ??1得到驗證,且“U型”曲線的拐點為16.40%;(2)當前我國體育用品制造企業服務化水平為2.85%,尚處于“U型”曲線拐點的左側,距離拐點還有一定差距。因此,在政策的驅動、市場需求的拉動、科技創新的引領下,服務化水平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3)受到研發投入較低、服務化發展初期高投入低產出變現期限長、企業“貪多難消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技術創新在服務化對經營績效的影響中,不存在調節效應,假設 H ??2未得到驗證;(4)在相關行業多元化的基礎上,行業多元化在服務化對經營績效的影響中具有“倒U型”非線性調節效應,假設 H ??3得到驗證,即適宜的行業多元化能夠有效減弱服務化對經營績效的抑制作用。

4.2 建 議

4.2.1 注重營銷與市場推廣力度,推進下游產業鏈服務化

作為長期依靠實體物品體現價值的體育用品制造業,營銷、市場推廣等服務環節帶來的產品增值功能被眾多企業忽視。當前,體育用品制造企業服務化水平尚具有較大提升空間,基于“互聯網+”優勢,拓寬營銷渠道、增加客戶體驗的下游產業鏈服務化推進策略具有較低的市場風險,對企業的內外組織結構變革沖擊也較小,是眾多企業提升服務化水平的重要實踐路徑。企業可以依托云計算、大數據等互聯網技術,通過微信號、VIP社群營銷、小程序直播等方式對需求端進行廣告、直播的精準投放,加強內容營銷、注重消費體驗,著力打造“從平面到立體,從圖像到場景,從商品銷售到價值創造”的服務化營銷新模式。

4.2.2 增加高質量研發投入,向上游產業鏈服務化延伸

上游產業鏈服務化主要是通過提高研發創新水平,推動體育用品制造業的服務化發展 [12]。隨著“人口紅利”逐漸被“人才紅利”“技術紅利”所取代,增加高質量研發投入成為企業夯實研發基礎,提高技術創新水平,向上游產業鏈服務化延伸的重要手段。企業可通過內部培養、外部引才的方式,強化企業專業人才隊伍,破解服務化過程中因專業技術人才匱乏而造成的發展瓶頸。同時,可以加強產學研的探索合作深度,擴大產學研合作廣度,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尋求與高新企業、科技型企業、專業院校進行跨領域合作協同創新,促進核心技術環節從本土化仿制到自主創新的轉變。政府層面上,應有針對性地加強企業創新激勵政策的落地實施工作,健全企業研發投入與技術創新成果的監審制度和力度,嚴查“研發操縱”行為和侵權盜版現象;適當加大對體育用品高新科技企業的研發創新補助,紓解企業研發投入收益滯后的難題,充分發揮技術創新對服務化水平的調節作用,助力企業向上游產業鏈服務化延伸。

4.2.3 有序開展行業多元化,帶動企業向上下游產業鏈服務化攀升,努力實現完全去制造化

上下游產業鏈服務化和完全去制造化是行業多元化發展的策略之一,也是企業服務化的高級階段,對企業而言具有較大的風險。因此,對于融資約束程度高、抗風險能力弱的體育用品制造企業而言,應遵循循序漸進、穩步推進的原則,當主導產品在市場具備相當的競爭優勢,企業積累足夠的資源時,才宜涉足多元化發展。在開展行業多元化時,可先從“產品導向型”服務化業務入手,當行業多元化的協同效應和范圍經濟效應顯現后,再逐步轉向提供“產品+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促使體育用品制造企業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型,帶動企業向上下游產業鏈服務化攀升。隨著企業向服務型制造轉型,將同時兼具制造商和服務商兩重身份,促進企業經營業務的多元化發展。企業主營業務多元化也將有利于企業實現產業轉型,從純粹提供產品向提供純服務轉變,進而實現企業完全去制造化 [14],有效推動體育用品制造企業服務化的發展進程和發展水平。

4.3 研究展望

受到數據可獲得性、各證券交易所、企業數據統計口徑的不同等因素的影響,致使研究樣本的覆蓋面有限,僅立足于A股和新三板的25家體育用品制造企業為研究樣本。所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后續可以在本研究的基礎上,將香港、澳門、海外上市的體育用品制造企業納為研究樣本,使研究樣本更加全面,研究結果更具說服力。同時,服務化與企業績效關系的影響因素眾多,本研究僅驗證了技術創新和行業多元化的調節效應,后續研究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延伸思考。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行業多元化的調節效應結論是建立在多數企業所涉足的行業之間具有較強關聯性的基礎上,因此,研究結果是否適用于非相關行業多元化,還有待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 1 ] ?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制造2025》的通知[EB/OL].(2015-05-08)[2022-07-1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9/content_9784.htm.

[ 2 ]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EB/OL].(2019-09-17)[2022-06-2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9/17/content_5430555.htm?ivk_sa=1024320u.

[ 3 ] 段艷玲,付志華,陳曦.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服務化對產業轉型升級的影響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9,53(11):23-28.

[ 4 ] 趙少聰,楊少雄,郭惠杰.福建省體育用品制造業服務化轉型困境與路徑研究——以福建晉江國家體育產業基地為例[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15-23.

[ 5 ] 黃海燕,康露.新時代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理論邏輯與實施路徑[J].體育科學,2022,42(1):15-34.

[ 6 ] 謝會麗,鄒思瑜,譚青.上市公司CEO預期任期影響企業多元化嗎?[J].南京審計大學學報,2022(3):62-71.

[ 7 ] RADDATS C.O.,BURTON J.Creating multi-vendor solutions:the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required[J].Journal of Business and Industrial Marketing,2014,29(2):132-142.

[ 8 ] 趙艷萍,郭亞婷,羅建強,等.制造企業服務衍生的分類及其價值創造[J].軟科學,2017,31(7):103-107.

[ 9 ] 姜鑄,李寧.服務創新、制造業服務化對企業績效的影響[J].科研管理,2015,36(5):29-37.

[10] ?GEBAUER H,FLEISCH E,FRIEDLI T.Overcoming the service paradox in manufacturing companies[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05,23(1):14-26.

[11] 趙艷萍,潘蓉蓉,羅建強,等.制造企業服務化悖論研究述評[J].管理學報,2020,17(3):467-474.

[12] 肖挺.制造業服務創新與上市企業生存問題的實證分析——基于生存模型的研究[J].當代經濟管理,2020,42(12):45-54.

[13] 劉志勇.服務型制造:中國體育用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21,38(1):47-54.

[14] 李碧珍,李晴川,程軒宇,等.價值鏈視域下體育用品制造業服務化轉型路徑及其實踐探索:以福建省為例[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5):16-27.

[15] 肖挺,聶群華,劉華.制造業服務化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研究——基于我國制造企業的經驗證據[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4,35(4):154-162.

[16] 徐振鑫,莫長煒,陳其林.制造業服務化:我國制造業升級的一個現實性選擇[J].經濟學家,2016(9):59-67.

[17] 張伯超,勒來群.制造業服務化對企業研發創新積極性的影響——基于制造業服務化率“適度區間”的視角[J].中國經濟問題,2020(1):74-91.

[18] 楊仁發,汪青青.生產性服務投入、技術創新與制造業國際競爭力[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8,40(9):62-75.

[19] 劉斌,魏倩,呂越,等.制造業服務化與價值鏈升級[J].經濟研究,2016,51(3):151-162.

[20] 衛力,陳慧君.技術創新能力、服務化程度對高技術制造企業服務化績效的影響[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9,36(13):97-104.

[21] 胡查平,汪濤,朱麗婭.制造業服務化績效的生成邏輯——基于企業能力理論視角[J].科研管理,2018,39(5):129-137.

[22] 石學剛,齊二石,姜宏.制造業服務化對提升制造型企業創新能力的作用研究[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4(4):295-299.

[23] 邢中有.我國體育用品制造企業轉型升級研究[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5,39(3):12-17.

[24] 張雷,叢湖平.體育用品制造企業技術創新要素及作用路徑研究[J].體育科學,2012,32(1):8-22,47.

[25] LEVY H,SARNAT M.Diversification, portfolio analysis and the uneasy case for conglomerate mergers[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70,25(4):795-802.

[26] 劉思婧,馬駿,李國旗.物流業務經營多元化與企業績效——基于2003-2012年中國物流上市公司的數據分析[J].工業工程與管理,2015,20(2):144-151.

[27] 張耕,高鵬翔.行業多元化、國際多元化與公司風險—基于中國上市公司并購數據的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20,23(1):169-179.

[28] 黃山,宗其俊,藍海林.中國企業集團行業多元化與績效關系的實證檢驗——對DP關系模型的修正[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8(5):128-134.

[29] 歐陽艷艷,關紅玲,施養勁.行業多元化、國際化與企業績效——基于2010-2017年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20,42(3):76-86.

[30] 蘇昕,劉昊龍.多元化經營對企業績效的影響——高管持股的調節作用[J].經濟問題,2017(4):100-107.

[31] 王宗鋒,張蕾.多元化擴展引發的企業衰落——以貴人鳥為例[J].財務管理研究,2020(4):74-78.

[32] 呂慶華,龔詩婕.中國體育用品上市公司成長性評價研究——基于2009-2013年數據的分析[J].體育科學,2016,36(1):49-58.

[33] 陳潔雄.制造業服務化與經營績效的實證研究——基于中美上市公司的比較[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0(4):33-41.

[34] ?趙艷萍,潘蓉蓉,羅建強,等.產業環境視角下中國制造業服務化與企業績效關系研究[J].軟科學,2021,35(3):8-14.

[35] 黃婷婷.制造業服務化的經濟效應與作用機制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4.

[36] 諸雪峰,賀遠瓊,田志龍.制造企業向服務商轉型的服務延伸過程與核心能力構建——基于陜鼓的案例研究[J].管理學報,2011,8(3):356-364.

[37] 吳建堂.“中國制造2025”戰略背景下的體育用品制造業發展路徑研究[J].體育與科學,2016,37(5):55-61.

[38] 安筱鵬.制造業服務化路線圖:機理、模式與選擇[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39] 劉維剛,倪紅福,夏杰長.生產分割對企業生產率的影響[J].世界經濟,2017,40(8):29-52.

[40] 馬妍妮,蘇凱莉,張崇龍.當前上市體育公司融資結構對公司績效與風險影響研究——兼論最優資產負債率[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9,38(4):64-69,85.

[41] 李悅.股份全流通、公司治理與公司績效——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理論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08(6):168-172.

[42] ?張紅,張春暉.旅游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對經營績效的影響——以成長性為調節變量[J].旅游科學,2012,26(3):27-41.

[43] ?BARON R,KENNY D.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1(6):1173-1182.

[44] 肖挺.中國制造企業“績效——服務化悖論”的再論證[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5,36(10):123-134.

[45] 許金富,王海霞,楊少雄.體育用品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對經營績效的影響及作用機制——基于滬深A股、新三板企業的實證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22,56(10):60-67.

猜你喜歡
經營績效服務化技術創新
制造企業服務化程度、服務化模式和服務化收益研究
制造業服務化發展戰略研究
物流業上市公司經營績效評析
資本結構對經營績效作用關系文獻綜述
公司治理對經營績效的影響研究
技術創新路徑下的產業結構調整機制研究
制造服務化發展戰略
制造業服務化對提升制造型企業創新能力的作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