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花源記》中的二重對立

2023-06-22 14:53辛瑩琪
文學教育 2023年6期
關鍵詞:桃花源記陶淵明

辛瑩琪

內容摘要:《桃花源記》選自《陶淵明集》,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散文代表作品?!短一ㄔ从洝穬H320字,但在這千古名篇中卻有著諸多值得探尋的矛盾對立,學界對《桃花源記》的內涵及其對立關系始終存在諸多爭論。故本文將從二重對立的角度,對《桃花源記》中的矛盾對立進行深入剖析。

關鍵詞:《桃花源記》 二重對立 陶淵明

作為語文教科書中經典篇目的《桃花源記》,傳頌千古而不衰,歷久彌新而不敗?!短一ㄔ从洝芬晃闹兴N含的價值,受到歷代文學學者和教育研究者的高度重視?!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也提出了教學設計要遵循三維目標要求,要體現核心素養要求,[1]這在《桃花源記》中均有所體現。古樸的知識價值昭昭在目,但其中所蘊含的美學價值與情感價值卻相對隱晦。文中,對桃花源內外的描寫并不都開宗明義,而是通過多重對立的手法進行描寫抒情,其中最為典型的是空間層面與思想道德層面的對立,即文中的二重對立。

所謂二重對立,即當對立雙方中的任何一方出現的時候,即使另一方沒有出現,也可以自然地想到另一方。作者所寫桃花源,便很容易使人們聯想到現實社會,這也正是作者的真正用意所在。而要想通過描繪桃源世界來映襯現實世界,并清晰認識《桃花源記》的價值,首先就要探究文中所蘊含的二重對立的思想?!胺疾蒗r美,落英繽紛”“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襯托出了另一空間的社會樣態;文中人們“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漁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的善良、熱情,油然讓讀者聯想到現實社會自私自利的人們。下文將對《桃花源記》的二重對立思想展開深入探究,以期挖掘《桃花源記》研究的新視角。

一.朦朧美——空間層面的對立

對《桃花源記》的爭論,主題之爭為最。如對東晉王朝、劉宋王朝,乃至對整個黑暗歷史時代的批判說;紀實派的避世隱逸說;認為桃花源只是陶淵明幻想的理想說;認為《桃花源記》中既展現隱者的生活志向,也展現儒者政治關懷的多重意蘊說,[2]等等。但是筆者認為陶淵明的理想社會更傾向于理想說,“虛構的烏托邦”般的理想社會。因此,本文將從桃花源的“虛”與桃源外社會的“實”,即理想與現實兩個角度,透視《桃花源記》空間層面的對立。

(一)虛與實的對立

在《桃花源記》中,作者寫桃花源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讓漁人感到十分詫異。其中良田、美池、桑竹令人賞心悅目,土地寬廣而肥沃,屋舍排列整齊,田間小路交錯相通,到處都可以聽到雞鳴狗吠的聲音,這種鮮見的景色與寧靜平和的社會氛圍令漁人豁然開朗。作者雖沒有過多地描述現實社會,但是從漁人“甚異之”“豁然開朗”的表情看,足以看出漁人對這樣的桃源美景很陌生,很詫異,且從未見過,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漁人所處的社會與桃花源截然相反。

漁人所處的社會是東晉元年,當時社會動蕩不安,戰亂頻仍,民不聊生,而桃花源中卻是井然有序,安靜祥和,怡然自樂。桃花源人民的怡然自得與現實社會的壓迫剝削形成對比;桃花源和平安寧的生活與現實社會的連年戰亂形成對比;桃花源人們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勞動生活與現實社會中統治階級和上層社會的自私自利、好逸惡勞形成對比。[3]可見,對桃花源中的社會,當時代的人們未曾聽聞,且無法想象。

陶淵明通過虛景實寫的寫作手法,利用漁人的所見、所聞、所感,描繪了桃花源世界的景象,加之漁人與桃源人的對話,使得人們認為桃花源中的一切似乎都是真實的,不禁讓人心生向往之情,這也正是陶淵明創作的高超所在,但是一句“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似乎又暴露了桃花源的虛構?!澳信轮?,悉如外人”表明桃源中的人們在衣著上與現實社會并無大異,但后文桃源人自云先世避秦時之亂,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避秦時之亂至東晉元年,在長達500余年的時間里,桃花源的人們衣著卻還是悉如外人,這顯然不現實??梢詳喽?,陶淵明所寫的桃花源不復存在,甚至完全虛構。由此構成了桃花源的“虛”與源外社會的“實”的對立,具有浪漫的虛幻色彩的桃花源,讓人們產生了追求美、創造美的沖動,也在思想上給人們一種美的熏陶。

(二)理想與現實的對立

在《桃花源記》中,作者陶淵明勾勒出了為后世所向往的人人豐衣足食、和平安定的世外桃源,這也被視為“中國式的烏托邦”“理想中的烏托邦”?!盀跬邪睢币饧礇]有的地方,是想象中的幸福生活的代名詞,也指不能實現的理想。桃花源是理想的生存空間,而桃花源外是現實的生存空間。陶淵明利用理想社會的“美”來觀照現實社會的“丑”,用理想的“和諧”抵觸現實的“黑暗”,理想與現實相互碰撞,完成人生理想的抒發。[3]

理想社會的“美”包括景物美、心靈美,桃花林中沒有其他雜樹,像人的心靈一樣單純、潔凈,花草鮮艷而美麗。小路上的落花交相輝映,展現了一幅仙境般的桃花美景圖。漁人進入桃花源,見到桃源人,聽聞桃源事,才知桃花源一片祥和,沒有剝削,沒有斗爭,桃源人民都怡然自樂。對待外來客人熱情款待,源內人民皆有著“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思想。文中,“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表明了在桃源世界中沒有政治的條條框框。在桃花源中,并沒有統治者而言,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所以他們怡然自樂,但是在現實社會中這種無拘無束的生活怎么會存在呢?現實社會中統治者只手遮天,甚至晉朝的統治者為了滿足自己的奢靡生活,實行按照土地畝數進行稅收的政策,嚴重的稅賦和苛政使得百姓生活苦不堪言。[3]現實社會的“丑”在《桃花源記》中是隱晦的,但是通過與理想社會的景物美、心靈美進行對比,現實社會的壓迫剝削,以及以漁人為代表的自私自利便顯而易見。

《桃花源記》中的理想社會生活安逸,雖漁人看到的是“往來種作”的忙碌景象,但相較于現實社會生活較為閑適?,F實中的人民生活不僅有勞作的忙碌,更有戰亂、剝削的摧殘。因而漁人在桃源中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一說了出來后,桃花源的村民們聽后“皆嘆惋”。與桃花源內人們的生活比,現實社會的人們只有向往,甚至就連高尚人士劉子驥聽聞桃花源后,也想要一睹理想社會的富足祥和。陶淵明利用種種細節描寫展現了理想與現實的對立,通過對桃花源的構想,把理想的光環帶進了現實社會。文中理想的桃花源世界不僅是陶淵明對“美”的幻想,也是當時社會人民對“美”的向往,更是給今天的世人帶來了“美”的體驗。

由上可見,《桃花源記》借助漁人的視角展示了空間層面的對立,給人以虛虛實實、亦真亦幻的感受。在《桃花源記》中,陶淵明本就把大量的筆墨放在了漁人探訪桃花源上,加之“虛”與“實”、理想與現實的對立,更加突出了桃花源美麗的自然風光、安定的生活環境、幸福人民的生活。如此美景極容易觸發人們的審美體驗,讓人們感受到桃花源若有若無的朦朧美,使《桃花源記》的美學價值展現在讀者面前。

二.意志美——思想道德層面的對立

在《桃花源記》中,作者陶淵明沒有直抒胸臆,沒有借景抒情,但是作者的思想、情感、態度卻在作品中展現得淋漓盡致,這便是陶淵明創作《桃花源記》的巧妙所在,也是思想情感的深邃所在。因而,想要探究《桃花源記》的思想,首先要弄清楚作品中的思想對立、道德對立,以及文本背后陶淵明自身內在思想的對立。

(一)人與人的道德對立

有學者認為社會對人性的完善起較大作用,人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必定會接受社會的一定規范。因此,社會環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人性的完善程度?!睹献印じ孀由稀分?,孟子曰:“水信無分于東西,無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比诵员旧?,桃源中的人們生活在淳樸的社會中,保持了人的本性,而現實社會的人們生活在禮壞樂崩的世界中,他們的人性已經不再是最初的善良、單純??梢?,在不同的社會環境影響下,桃源人和現實社會人在道德上可能會形成對立。在《桃花源記》中,作者雖然沒有過多撰寫現實社會的人們,但是文中所塑造的漁人形象卻是當時社會人民的一個典型代表。

桃源人的形象是展現了道德對立中“善”的一面,他們天真、淳樸、善良,而漁人對于桃源中的人們來說,只是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但是桃源人卻對漁人的到訪沒有絲毫的防備之心,把漁人視為貴客,“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他們對待漁人的這種熱情并不是一個人或者一家人的做法,而是得知村中有客,人人都拿出好酒好肉,表明桃源中人們的淳樸熱情是他們真性情的彰顯。

反觀漁人,雖僅僅停留在桃花源幾天,但是他享受到了桃花源人們的幸福生活,了解到了桃花源的淵源。漁人離開桃花源的時候,桃花源的人們告訴漁人“不足為外人道也”。但是漁人離開桃花源后,很快便把桃源人們的善良與熱情拋之腦后,走出桃花源,漁人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從他一路做標記的行為看,是想要把這樣一個“如夢仙境”昭告天下,滿足自己的某種欲望。果不其然,回到郡城的漁人,立刻將自己在桃花源的所聞所見稟報太守,并帶領一行人尋著曾經的標要再次探訪桃花源。但是他們找不到任何標記,不復得路,最終以失敗告終。

由上可見,漁人只顧著炫耀自己的驚奇見聞,并想借此邀功尋賞,完全不顧桃源百姓們的囑托與擔憂。實際上,漁人等“尋向所志”卻“尋志未果”,彰顯了陶淵明對漁人的諷刺,即是對現實世界的人們不講信譽、自私自利、毫無道德行為的一種強烈諷刺。突出了桃源人熱情善良與漁人敗德辱行的對立,是陶淵明極力推崇的儒家以“仁”為核心的道統思想的反映。陶淵明通過贊揚和褒貶兩種截然相反的對立方式,巧妙地將《桃花源記》中人性的善與現實社會的惡凸顯出來。

(二)人與人的思想對立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與現實社會中只是追求功名利祿、自私自利的太守和漁人一類人不同。陶淵明有政治上的志向,“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寫出了陶淵明向上的精神,這就是陶淵明的早期思想的映現。但是他與當時代社會上的官員不同,他雖向往官場,但并不貪戀官場。在陶淵明所處的社會中,他找不到賞識自己的“伯樂”,久久不能升遷。因而,動蕩不安的朝廷讓他感覺到十分不滿,他只能選擇遠離官場,隱退田園。正是因為陶淵明對黑暗、世俗社會充滿了厭惡,所以他向往美好生活,《桃花源記》正是陶淵明向往美好生活的具體體現。

在《桃花源記》中,陶淵明曰:“其間往來種作,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彼麡嫿艘粋€人人有愛、安居樂業、生活富足的大同社會。這種理想社會的構建,已經超越了個人層面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動蕩不安的亂世,許多百姓流離失所,與桃花源人們的生活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陶淵明雖隱退田園,但是他并沒有完全退出社會,退出世俗,離群索居。陶淵明因厭惡現實社會的黑暗腐朽而隱退田園,但是他卻深入底層百姓的現實生活,同情勞動人民的苦與悲,并對當時的統治階級提出了無聲的批判與控訴。[3]

“忽逢桃花源”,古時候“桃”既是好運的象征,也是規避風險的有力武器,既關乎平常百姓人家的美好生活,又聯系著家族國家世世代代的繁衍與繁榮。[4]陶淵明選擇寫桃花,似乎向我們傳達的是他祝愿百姓能有一個快樂安寧富足的生活,他更希冀百姓能逢兇化吉并免遭戰亂流離之苦。因此,對桃花源的構想體現了陶淵明憂國憂民的思想。是以陶淵明為代表的人的思想與當時代人們思想的一種對立的反映。

(三)隔世思想與入世思想的對立

陶淵明寫桃花源而意不止于桃花源,僅從漁人的視角看桃花源的美景,很難看到桃花源真正的精神內核。[5]想要探尋桃花源的精神內核,就要從源中人的視角切入,分析桃花源的存在。桃花源得以存在,一是桃源先人為了躲避秦時戰亂,來此“絕境”。二是桃花源中人不再出桃花源,與外世“間隔”。文中的“絕境”是指與人世隔絕的地方,“間隔”之意為隔絕、不通音訊,這兩個詞的表面意思都是指桃花源的空間處于封閉的狀態。但“絕”和“隔”有更深層的含義,意為“自閉”與“阻止”。[6]

實際上,這里是體現了陶淵明的隔世思想,文中“不足為外人道也”,不僅僅是桃源人不想外人知道這里,更是作者認為現實社會庸俗、腐朽的人不配來此絕境。陶淵明厭惡現實社會的各種丑陋,他想要與現實社會隔絕,陶淵明熱愛桃花源,想要保護桃花源。即使是南陽劉子驥也不例外,他欣然歸往,但也只能停留在“未果”,由此更加凸顯了陶淵明對于桃花源的保護之心。桃花源是人間天堂,是陶淵明心中的理想社會。陶淵明對桃花源極其珍愛,滿心追求。因而,陶淵明構想的與世隔絕的桃花源,抒發了他對美好社會和幸福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陶淵明雖厭惡現實社會,但卻構想出了與世隔絕的理想社會。他想要徹底擺脫政治的束縛,但基于現實他又不得不入世,暫且生存在這黑暗、腐朽的世界當中。陶淵明的入世思想也體現在他看到了現實社會黎民百姓的痛苦與磨難,他創作《桃花源記》為人們提供了對美好生活想象的空間。因此,從陶淵明個人的角度看《桃花源記》中蘊含著強烈的“隔世”思想,而從社會大視角看《桃花源記》也是他“入世”思想的一種體現。陶淵明不為勢力所動搖的憂國恤民的思想,桃源人純真、善良的道德情操,是《桃花源記》情感價值的生動體現。

綜上,《桃花源記》作為初中語文教材的重要篇目,對它的研究如果按照傳統思維對《桃花源記》進行解讀,可能會停留在知識層面,很難探索出新內容。因此,本文試圖從二重對立著手,通過對《桃花源記》二重對立的初步探索,我們可以發現《桃花源記》的種種對立,讓我們對作者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對文章的主旨也有更深刻的感受與體悟。

參考文獻

[1]張燕.《桃花源記》文本解析與教學策略[J].文學教育,2020(06)

[2]張鴻雁.《桃花源記》的文本分析和教學建議[D].上海師范大學,2015.

[3]龔陳.《桃花源記》的哲學思考與現實觀照[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下旬),2022(07)

[4]范宇佳.《桃花源記》的理想與現實[J].文學教育,2022(10)

[5]蔡銀輝.《桃花源記》的多維價值與教學策略探究[J].黑河學刊,2019(09)

[6]吳銘月.于忘中得 于尋中失——道家本體論視域下《桃花源記》的文本解讀[J].中學語文,2022(10)

(作者單位:牡丹江師范學院)

猜你喜歡
桃花源記陶淵明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記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記
你好,陶淵明
《桃花源記》
素心人陶淵明
陶淵明:永恒話題與多元解讀
《陶淵明 飲酒》
名家硬筆抒寫《桃花源記》
名家硬筆書寫《桃花源記》
陶淵明的隔世情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