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未病”思想在慢性便秘防治實踐中的應用

2023-06-23 08:40符竣杰栗文婕程國良任燕李冰張晉張貴民
世界中醫藥 2023年2期
關鍵詞:治未病中醫學防治

符竣杰 栗文婕 程國良 任燕 李冰 張晉 張貴民

摘要 “治未病”思想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分為3個方面:“未生先防”強調防患于未然,避免疾病的發生;“未盛防變”強調已病早治,防止其進展及傳變,避免其他臟腑受累;“已衰防復”強調在疾病初愈之時,注意調攝,以防疾病復發?!爸挝床 彼枷朐诼员忝胤乐沃邪l揮了重要作用,通過多樣的手段干預慢性便秘患者各個病程階段,對改善患者生命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慢性便秘;綜述;治未病;防治;應用實踐;中醫學

Application of the Idea of “Treating Disease before Its Onset” in Chronic Constipat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U Junjie1,LI Wenjie2,CHENG Guoliang3,REN Yan4,LI Bing3,ZHANG Jin4,ZHANG Guimin3

(1 Shuny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Beij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1300,China; 2 Sh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Taiyuan 030000,China; 3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neric Manufacture Technolog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Linyi 276000,China; 4 Xiyuan Hospital,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91,China)

Abstract The idea of “treating disease before its onse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ts core idea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namely,“precautions before occurrence”,“controlling the development of existing disease”,and “prevention of recurrence of the disease”.“Precautions before occurrence” emphasizes prevention and avoiding diseases.“Controlling development of existing disease” emphasizes that the disease needs treating early,preventing progression,and avoiding other viscera involvement.“Prevention of recurrence of the disease” emphasizes regulation when the disease has just recovered,thus preventing disease recurrence.The idea of “treating disease before its onse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constipation.Intervention in various stag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nstipation through various mean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words Chronic constipation; Review; Treating disease before its onset;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圖分類號:R256.35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3.02.025

便秘是臨床常見癥狀,其主要表現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大便質地異常,如糞便干硬;二是主觀感到排便困難,包括排便費力、肛門堵塞感、排便不盡感;三是排便周期延長,即每周排便<3次[1]。若病程持續6個月以上還未好轉治愈,則轉為慢性便秘。相關研究顯示我國成年人慢性便秘總患病率為10.9%,在60歲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為12.5%,且發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2-4]。便秘癥狀看似稀疏平常,但其臨床危害甚廣,除了作為痔瘡、肛裂等常見肛腸疾病的核心危險因素[5-6],有研究認為便秘也是直腸息肉、結直腸癌的潛在危險因素[7]。部分心理疾病如抑郁、焦慮、失眠等的發生也與慢性便秘相關[8]。便秘能夠加速老年人的衰弱、衰老[9],嚴重的便秘甚至可增加腦卒中、心肌梗死、心絞痛等心腦血管意外發生概率[10]。因此慢性便秘的防治甚為重要。

古人早就認識到了大便秘結對壽命的影響,《抱樸子·內篇·雜應》中提到道家認為“欲得長生,腸中當清;欲得不死,腸中無滓[11]”,“治未病”思想作為中醫具有獨特優勢的理論體系,其內核在于以把握天人關系,了解病邪狀態和自然界關系、人的狀態,在疾病的發生、發展、復發之前進行干預預防為主,防大于治?,F從“治未病”思想的理論源流及其在慢性便秘中的應用進行整理、分析,希望為臨床慢性便秘防治提供一定的幫助。

1 “治未病”思想理論源流

中醫學的預防思想歷史悠久,在《周易·既濟卦》中“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的論述便可窺見其萌芽?!饵S帝內經》則首次明確提出了“治未病”思想及相關理論,《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藥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闭f明了疾病發生前預防的重要性,并在文中提出了“春三月……夜臥早起……”等四季養生“治未病”思想的具體法度。至漢代,張機按照五臟生克乘侮的規律在《金匱要略》提出了“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的理念,病勢之盛,多致傳變,只有早期預判治療,不使蔓延累及他臟,才是治病防病的上策,可見“治未病”思想之旨,不僅指未病先防,還包括既病防變,進一步擴充了“治未病”思想的理論。在漢、晉時期也逐漸形成了瘥后防復的認知,使“治未病”思想更加完善。如漢《華佗神方·華佗治傷寒勞復神方》云:“傷寒病新瘥,津液未復,血氣尚虛,若勞動早,更復成病?!币岩庾R到疾病康復后當預防勞動過早的復發因素;晉《肘后備急方·治時氣病起諸勞復方》載:“凡得毒病愈后,百日之內,禁食豬、犬、羊肉,并傷血及肥魚久膩,干魚則必大下痢……又禁食面食、胡蒜、韭薤、生菜、蝦輩,食此多致復發則難治,又令到他年數發也?!睆娬{了疾病愈后飲食方面注意事項,應當避免飲食誘使疾病復發。

唐《備急千金要方·養性》載“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并在該篇中詳細論述了當時最全面的養性、居處、按摩、調氣、服食等養生“治未病”思想的具體方法,讓“治未病”思想理論中的實踐指導部分得到進一步發展。宋代隨著中醫學理、法、方、藥體系逐漸完善,“治未病”思想的理論與實踐指導結合得更為緊密?!短绞セ莘健纷鳛樗未畲笠徊糠綍?,對攝生“治未病”方式方法的記載頗具價值,其中卷九十六載:“故攝生者先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后命藥。夫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清神爽志,以資血氣。若能用食平疴,適情遣病者,可謂上工矣”,以食療方法在疾病未生和未盛之時調養防病,正合上工“治未病”之道,將食療與“治未病”思想的結合推到了新的高峰。歷代醫家在臨床不斷補充和完善,使中醫預防醫學的“治未病”思想成型,并與實踐應用有機結合。

2 “治未病”思想學術內涵

《黃帝內經·靈樞·逆順》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睂⒓膊》譃槲瓷?、未盛、已衰3個階段,而根據疾病不同階段,“治未病”思想的核心也應有所不同,即“未生先防,未盛防變,已衰防復”。據此“治未病”思想的內涵為“未生先防”強調防患于未然,避免疾病的發生,即防止體內病因的形成或外邪入侵,或在人體的臟腑陰陽失和或邪氣已侵但還未發病的時候去除病因?!拔词⒎雷儭睆娬{已病的早診斷、早治療,防止其進展,防止其傳變,并采用截斷病傳途徑或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治法避免其他臟腑受累?!耙阉シ缽汀睆娬{在疾病初愈之時,注意調攝康復,促進正氣的恢復,以防疾病復發。

3 “治未病”思想在慢性便秘中的應用

3.1 未生先防

慢性便秘病未生先防,應根據不同體質類型或狀態,及早發現、辨證干預體質的偏頗狀態,結合健康宣教方式及早進行病因預防,同時積極防范危險因素,合理膳食,實現調質防病,使“陰平陽秘,精神乃治”而便秘不發。

3.1.1 依中醫體質理論干預 體質是一種“因人制宜”的思想應用,是人體的客觀生命現象,體質往往決定著個體對某個疾病的易感性和疾病的發展方向與轉歸,體現著中醫“治病求本”的治病原則[12]。中醫學體質理論認為患者體質的偏頗可能導致有關慢性疾病的形成,體質一部分由先天決定,一部分由后天因素影響如五味偏嗜等原因導致,多可以通過后天因素,如藥膳食療、運動保健、針灸推拿等方案調整并改變患者體質類型,從而防治疾?。?3]。據研究表明在便秘患者中平和體質少而偏頗體質較多[14],其中以濕熱質(21.56%)、氣虛質(17.77%)、陰虛質(15.64%)、陽虛質(11.85%)、氣郁質(9.72%)的分布差異最為明顯。而另一項研究則顯示功能性便秘以陰虛質、陽虛質、濕熱質、痰濕質多見,同樣論證了便秘與體質密切相關[15]。還有研究顯示,便秘的中醫體質具有以體虛為主,虛實夾雜,多種體質混雜的特點,與本病病程長、病情反復有關,也符合中醫“久病必虛”的理論[16]。便秘的發生在體質方面與年齡、性別因素也有關聯,研究發現,在便秘患者的體質分型中,男女存在差異,女性患者中陽虛體質較多,而男性患者則以痰濕質、濕熱質或是平和質多見[17];年齡分層方面,老年患者主要對應陽虛質,中年患者由于社會生活、工作壓力大,氣郁質更為常見,青年患者主要對應平和質;對應分析中醫證型與中醫體質也存在明顯的屬性關聯,如腸道實熱證主要與平和質對應,腸道氣滯證主要與氣郁質對應,脾虛氣弱證主要與氣虛質對應,脾腎陽虛證主要與陽虛質對應,陰虛腸燥證主要與血瘀質對應。因此,通過體質對人群進行正確辨識能夠將便秘等慢性病的防治從個體化擴大至群體,對易患病人群進行識別與干預,可能有助于降低慢性疾病的發生[18]。

3.1.2 健康教育 運動量少、精神心理障礙、工作壓力大、粗纖維飲食、經常進食刺激性飲食、日飲水量<700 mL、無排便習慣、經常久坐等均是慢性功能性便秘的高危因素[14],通過專題講座、實例演教、病例分析、多媒體演示等形式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積極防范以上高危因素可有效預防便秘發生。對于老年慢性便秘患者,其往往記憶力、聽力下降,傳統的健康教育方式以護理人員講解為主,因此教育效果不佳??杉尤肭榫笆浇】到逃男问?,提高干預效果。研究表明針對老年冠心病患者便秘原因進行的情景式健康教育,可明顯預防其便秘的發生,且安全性及依從性均較好[19]。因此這一形式值得在臨床推廣。

3.1.3 危險因素評估及干預 早期根據危險因素構建風險預測模型并針對性制定干預方案在預防便秘發生中具有重要意義。有學者認為基于遺傳、兒童生活習慣以及社會心理因素所構建的風險預測模型,簡單直觀,對早期識別功能性便秘高風險患兒制定針對性干預措施具有意義[20]。

3.1.4 膳食順養 《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到“水谷之寒熱,感則害于六腑”,說明飲食的偏性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饵S帝內經·素問·藏氣法時論》提出:“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绷己玫娘嬍辰Y構,低熱量飲食,足夠的蔬菜、水果、水分和全谷物的攝入是防治便秘的基礎[21]。研究表明,功能性便秘的發生與較少食用蔬菜、粗糧和經常飲用咖啡濃茶等有相關性[22];飲食口味偏嗜可造成體質的偏頗:氣虛質嗜食辛辣,陽虛質嗜食涼茶、冷飲,陰虛質嗜食酸,痰濕質嗜食熱性,濕熱質嗜食熱、油膩,血瘀質嗜食酸、辛辣、涼茶,氣郁質嗜食酸、冷飲。故飲食不節是便秘發生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而通過干預飲食能預防便秘的發生。國內外便秘指南均推薦膳食纖維預防便秘[23-24],膳食纖維進入腸道促進胃腸道的蠕動,減少食物在胃腸道的停留時間,同時膳食纖維可增加糞便體積和質量,刺激機體排便[25],因此飲食上,建議每天攝入纖維至少25~30 g[26-27]。而除了膳食纖維飲食外,涼茶具有清熱、理氣、健脾的作用,對功能性便秘療效較好,可改善臨床癥狀,預防便秘發生[28]。

3.1.5 調暢情志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北3职查e內斂的精神狀態,內外百病自然不生?!秱浼鼻Ы鹨健ゐB性》云:“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痹谌粘I钪?,壓力等情緒異??蓪е卤忝氐陌l生[29],而排便困難等癥狀又會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進一步造成心理困擾,加重患者心理焦慮情緒,形成慢性便秘和焦慮的惡性循環。研究證實焦慮及抑郁量表評分異常均增加了老年患者慢性便秘的發生風險[30],這可能由于焦慮、抑郁等精神心理因素對副交感神經的抑制,鈍化排便反射,誘發或加重便秘[31]?!独夏耆寺员忝氐脑u估與處理專家共識》中推薦對便秘的患者加強心理疏導,對有明顯心理障礙的患者給予抗抑郁焦慮藥物治療[32]。積極心理學干預更加重視挖掘患者治療中的正性體驗,調動患者潛能,通過改善患者精神心理癥狀,緩解焦慮抑郁情緒,可增強便秘患者的治療效果,提高便秘患者生命質量[33]。

3.1.6 合理運動 《黃帝內經·素問·六微旨大論》云:“成敗倚伏生乎動……升降出入,無器不有?!边\動變化是宇宙萬物生化遵循的一條基本規律,生命的本質在于運動,只有運動,氣才會生生不息,氣機才不至于擁塞,因此預防慢性便秘,需提供合適的行為運動干預。研究表明包括八段錦、五禽戲、太極拳等傳統功法鍛煉對于便秘的防治均有良好效果[34-36]。

3.2 未盛防變

未盛防變是在病情發生之后,積極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發展和傳變。中醫講求“先安未受邪之地”,尚未經受邪氣侵及的臟腑,需先順應其特性進行調理,增其正氣免受侵害。如若出現慢性便秘時間過長,中焦之氣機易受到阻滯,無法交通上下,則會出現脘腹脹滿,呃逆噯氣,食納不佳,甚則腹痛嘔吐的癥狀。中焦氣機失常,上下失交,體內之濁陰與清陽則易升降失司,上蒙清竅從而引發頭暈、頭痛,心神失養而導致失眠多夢等癥狀出現。此時除治療便秘外,我們須積極防變,控制病情,緩解其他伴隨癥狀。

3.2.1 中藥內治 通過中醫辨證論治的思想配合中醫體質學說,推知便秘的發展傳變規律,歷代醫家針對氣血、陰陽、寒熱、虛實的不同制定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便秘專方[37]??诜兴幹委?,不僅能改善便秘的癥狀,還能調節由此帶來的焦慮抑郁狀態,預防腸道菌群失調[38-39]。

3.2.2 非藥物療法 《中國慢性便秘專家共識意見(2019,廣州)》指出針灸、推拿可有效治療慢性便秘[40]。另外臨床研究顯示順應子午流注時間在大腸、胃、脾經氣血循行時期辨證施行耳穴埋豆、針刺能有效改善功能性便秘并預防他病變生[41];而甘遂灸神闕穴干預女性功能性便秘,同樣也能有效改善便秘癥狀[42]。多運動可以促進胃泌素分泌,促進腸蠕動,同時還可以改善菌群紊亂從而改善便秘[43]。

3.3 已衰防復 疾病痊愈的初期,仍有部分邪氣留存體內,而正氣在抵御邪氣的過程中大量消耗,此時陰陽失和,氣血未定,過度勞累或飲食不節等因素均可引起疾病的復發,慢性便秘亦如是。故慢性便秘在癥狀顯著改善后,應采取適當的調養方法及善后治療,防止仍未盡祛之內生諸邪使人體陰陽再度失衡而致便秘復發。

便秘愈后仍應注意合理合適的飲食,飲食講究適量,不可過饑也不可過飽,少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膩、寒涼之品,可在日常生活中多攝入糙米、蔬果等富含粗纖維的食物,增加體內膳食纖維含量和水分的含量。維持適量的運動也是不可忽視的手段,研究表明,胃腸激素得以調節平衡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有效的運動促進腸道正常蠕動,從而改善腸道微生態,使便秘復發率大大減少[44]。在便秘發生過程中情志常起到重要作用,愈后還應做到胸懷開闊,心情舒暢,使周身氣血暢順,從而使臟腑功能得以正常地發揮,則便秘不易復發。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同樣重要,根據中醫子午流注學說特點,十二經脈氣血流注時間的節律性,大腸、胃、脾經氣血流注充盛時間為早晨5~7點、7~9點、9~11點,與現代醫學胃腸晝夜節律理論相吻合,所以每天良好的排便習慣是在晨起排便,此外良好的排便習慣還要求排便時集中注意力,減少外界因素的干擾[45],每次大便時間不宜超過10 min;還有不要經常抑制便意,當大腦長期有意抑制排便時,就會影響正常排便功能,造成糞塊滯留、直腸擴張等。腎為一身陰陽之根,脾胃乃氣血化生之源,便秘初愈時還可選擇五行音樂療法,扶助脾腎,可使脾旺腎健,氣血陰陽得復,以達到瘥后防復的效果[46]。中醫發揮優勢之處在于增強人身之正氣,主要表現為順應自然與平衡陰陽兩方面?!饵S帝內經·素問·本神》言:“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弊匀唤缰?個季節有其各自的特性,當順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發展規律從而制定相應的養生之法,遵循“天人合一”這一重要理念,也是慢性便秘復后恢復正氣預防復發的關鍵。

4 總結與展望

“治未病”思想是中醫學的重要理念,是無數醫家用實踐驗證總結出的真理,經歷代名醫不斷完善,“治未病”思想有了長足的發展。在便秘防治實踐中,“治未病”思想的應用能夠提高群眾防治便秘的健康意識,改善治療效果,降低治療費用[47],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在慢性便秘防治實踐中應從“未生先防,未盛防變,已衰防復”3個方面入手,在便秘發生之前應預治先防,根據不同體質類型通過飲食運動調節以順應四時,積極避免危險因素,合理膳食運動,減少便秘的發生;在便秘出現后早期治療,并可輔助非藥物手段以避免肛腸類疾病、心理疾病的出現,以及預防便秘誘發急性心腦血管事件;在便秘改善或治愈后仍應堅持健康飲食運動習慣避免便秘復發。但是目前中醫“治未病”思想指導下的便秘防治尚無針對疾病不同階段的標準化、規范化方案,因此未來研究的方向還應使“治未病”思想與便秘防治有機結合以形成更加全面的規范化、標準化方案,這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和創新,以便能更好地順應當代醫學的發展趨勢,利于全面推廣及應用,以提高便秘患者生命質量。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等.慢性便秘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19)[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20,19(12):1108-1114.

[2]楊直,吳晨曦,高靜,等.中國成年人慢性便秘患病率的Meta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21,24(16):2092-2097.

[3]劉寶華,劉沂.國內外便秘診治指南比較分析[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9,41(19):1845-1850.

[4]FOROOTAN M,BAGHERI N,DARVISHI M.Chronic constipation:A review of literature[J].Medicine(Baltimore),2018,97(20):e10631.

[5]荀紹山,張文靜,周欣滿,等.中西醫結合治療肛裂術后便秘的臨床研究[J].河北中醫藥學報,2015,30(4):23-39.

[6]李少強,李健春,張亞同,等.新型成人慢性特發性便秘治療藥物乳糖醇[J].中國新藥雜志,2021,30(16):1451-1455.

[7]劉寶華.慢性便秘與結直腸腫瘤的相關性[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7,20(3):255-257.

[8]WERTH BL,CHRISTOPHER SA.Potential risk factors for constipation in the community[J].World J Gastroenterol,2021,27(21):2795-2817.

[9]王秋梅,孫曉紅,劉曉紅,等.老年人便秘與衰弱的相關性[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21,20(3):166-170.

[10]汪榮泉,陳顥元.老年人慢性便秘與心血管疾病的關聯性[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9,22(1):22-24.

[11]葛洪.抱樸子內篇肘后備急方今譯[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5:137.

[12]鄭燕飛,焦招柱,王濟,等.從中醫體質角度防治慢性病探討[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13,36(4):82-84.

[13]韓淑輝,李康增,鄭建明,等.高血壓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醫體質分布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33(2):199-204.

[14]趙紅波,吳曉晶,楊云,等.慢性功能性便秘與中醫體質類型及相關危險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J].中醫雜志,2017,58(16):1393-1398.

[15]張潔穎,黃曉菲,劉華.功能性便秘與體質的關系[J].河南中醫,2021,41(11):1718-1721.

[16]王華超,劉仍海.結合中醫體質探討內外同治慢性便秘[J].北京中醫藥,2016,35(11):1048-1050.

[17]陳笑吟,孫婉瑾,金實,等.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年齡、性別、中醫證型與中醫體質相關性及其意義[J].世界中醫藥,2018,13(10):2625-2628.

[18]楊俊麗,郭文海,李海濤,等.中醫體質辨識與亞健康調控[J].中醫藥學報,2013,41(3):12-13.

[19]胡蕾,丁金玲.情景式健康教育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便秘預防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16):1925-1928.

[20]牛玉碩,冉霓,胡曉雯,等.學齡前兒童功能性便秘風險預測模型的構建[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22,30(6):612-616.

[21]孫松朋,龍俊紅,倪紅,等.飲食調整和膳食纖維補充治療慢性便秘的循證醫學證據和臨床建議[J].中國全科醫學,2022,25(18):2179-2187,2214.

[22]宋一男.功能性便秘患者體質與飲食習慣相關性研究[D].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2015.

[23]PAQUETTE IM,VARMA M,TERNENT C,et al.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olon and Rectal Surgeons′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nstipation[J].Dis Colon Rectum,2016,59(6):479-492.

[24]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結直腸肛門外科學組,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動力學組.中國慢性便秘診治指南(2013年,武漢)[J].胃腸病學,2013,33(10):605-612.

[25]MOUNSEY A,RALEIGH M,WILSON A.Management of Constipation in Older Adults[J].Am Fam Physician,2015,92(6):500-504.

[26]DE GIORGIO R,RUGGERI E,STANGHELLINI V,et al.Chronic constipation in the elderly:a primer for the gastroenterologist[J].BMC Gastroenterol,2015,15:130.

[27]MEARIN F,CIRIZA C,MíNGUEZ M,et al.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constipation and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in the adult[J].Rev Esp Enferm Dig,2016,108(6):332-363.

[28]袁慧強,雷后興,張曉芹.畬藥食涼茶治療兒童功能性便秘臨床研究[J].新中醫,2022,54(3):112-115.

[29]RAO SS,RATTANAKOVIT K,PATCHARATRAKUL T.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constipation in adults[J].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6,13(5):295-305.

[30]黃畢林,方中良,方向,等.老年慢性便秘患者營養和焦慮抑郁狀態及認知功能分析[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22,25(2):190-194.

[31]朱麗明,方秀才,劉詩,等.全國多中心慢性便秘患者情緒和睡眠狀況的調查[J].中華醫學雜志,2012,92(32):2243-2246.

[32]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中華老年醫學雜志編輯委員會.老年人慢性便秘的評估與處理專家共識[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7,36(4):371-381.

[33]龐蘇濱,葉杰陽,鄭芳秀.積極心理學護理模式聯合膳食調節在治療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9,35(31):2412-2417.

[34]高遠,王菁,陳慧,等.八段錦聯合生物反饋對功能性排便障礙的療效及腦腸肽的影響[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8,24(9):1077-1081.

[35]劉曉慧,林秀美,王秀清.八段錦結合五禽戲對老年便秘患者的護理研究[J].福建中醫藥,2020,51(3):89-90.

[36]滕雨可.太極拳對功能性便秘患者臨床癥狀與自主神經功能活動的影響研究[D].成都:成都中醫藥大學,2021.

[37]李文林,謝松,曾莉,等.中醫臨床及專利文獻中的慢性便秘方藥分析[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2,27(7):1823-1825.

[38]劉瑩,唐艷萍.生物反饋聯合中藥對氣滯型功能性便秘患者肛腸壓力、小腸細菌過增長及情緒相關性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22,30(3):195-199.

[39]朱葉珊,陸慶革,李鳳紅,等.化濁解毒潤腸方治療熱積型功能性便秘患者36例隨機對照臨床研究[J].中醫雜志,2022,63(9):845-850.

[40]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動力學組,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功能性胃腸病協作組.中國慢性便秘專家共識意見(2019,廣州)[J].中華消化雜志,2019,39(9):577-598.

[41]杜娟.子午流注穴位溫灸包結合耳穴貼壓在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光明中醫,2021,36(10):1661-1663.

[42]黃瑞聰,譚錦秀,梁春玲,等.甘遂灸神闕穴干預女性功能性便秘的臨床研究[J].光明中醫,2019,34(2):269-271.

[43]胡曉敏,葉佳美,王麗群,等.基于腸道菌群探討運動改善慢性便秘的可能機制[J].中國全科醫學,2021,24(15):1984-1988.

[44]朱佳杰,蘇曉蘭,郭宇,等.運動對慢性便秘的干預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進展[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6,24(20):3159-3163.

[45]李虹義,魏振軍,劉端祺.阿片類藥物相關性便秘的診療[J].中國腫瘤臨床,2015,42(12):603-607.

[46]潘佳琪,王晨宇,林法財.五行音樂療法在治未病實踐中的運用[J].中華中醫藥雜志,2022,37(3):1263-1266.

[47]鄭榕,李思漢,黃銘涵,等.基于慢性便秘共識意見的中醫治未病理論實踐價值探討[J].時珍國醫國藥,2020,31(9):2200-2202.

(2022-06-10收稿 本文編輯:吳珊)

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018YFC2000600);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中醫優秀臨床人才研修項目(國中醫藥人教發[2017]24號)作者簡介:符竣杰(1987.11—),男,碩士,主治醫師,研究方向:中西醫結合臨床,E-mail:byx19960406@sina.com通信作者:張晉(1969.03—),女,本科,主任醫師,研究方向:治未病,E-mail:jin_zhang2000@hotmail.com;張貴民(1969.10—),男,本科,研究員,研究方向:中藥制藥共性技術研究,E-mail:lunanzhangguimin@163.com

猜你喜歡
治未病中醫學防治
中醫學關于“瘀血”的用法
中醫學關于“證”的用法
大學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孫思邈治未病觀與養生理論探析
朱長剛:大醫更要“治未病”
體質辨識在社區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應用價值
公路橋梁常見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中醫學對腦心的論述
中醫學對痛的論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