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利用“互聯網+”優化初中數學教學

2023-06-24 14:55徐夢兵
中國新通信 2023年2期
關鍵詞:溝通自主學習互聯網+

摘要:數學是推動全面育人的核心學科?!盎ヂ摼W+”技術全面應用的時代背景下,數學學科教學要積極引入創新型教學方式,以“互聯網+”為依托,優化初中數學教學模式,關注學生學習發展,營造良好課堂互動氛圍,推動學生成績提升,能力發展。以靈活生動的數學教學模式,助力學生核心素養全面提升?,F從初中數學傳統型教學存在的育人困境分析入手,淺談利用“互聯網+”優化數學初中數學教學的實踐方略,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對學生和教師發展的限制。從全面提高學生學習能動性角度入手,優化學生課堂體驗,提升數學學習效率。以“互聯網+”為助力優化教師智慧引導,增加課堂趣味性,引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實現合作交流,推動學生對數學學科成績全面提升。

關鍵詞:初中數學;“互聯網+”;自主學習;溝通

數學是一門知識系統性較強的學科,有重要的工具價值,對學生全面發展也有極強的助力作用。初中階段數學學習體系難度明顯提升,學生在自主學習、課堂理解方面都比較吃力?!盎ヂ摼W+”時代,初中數學教學要突破傳統局限性教學模式,以有效的教學引導,服務學生學習發展,將“互聯網+”平臺上各種優秀教育資源有效整合,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基礎,讓學生積極學、主動學、趣味學,實現知識深刻性理解,發展學生數學思維。同時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個性意識,彰顯“互聯網+”本身助學價值,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有更強的獲得感、進步感,這樣能有效拉近師生距離,推動數學教學高效落實。

一、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困境分析

(一)學生數學學習思維靈活性不足

初中階段數學知識考核的角度越來越靈活,在新高考改革的影響帶動之下,中考數學愈加注重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但當前初中數學教師依然以習題考核、考試為主,對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過程性引導不夠重視。學生對于很多知識點的理解比較機械,教師在課堂上以呈現內容為主,對學生思維靈活性的要求不是很高,也沒有引導學生專門進行這方面的訓練。很多學生對課本上出現的問題能夠有效理解,對于一些創新性問題感到茫然無措。還有一些課本上問題的變式,由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理解不透,考慮的方法不夠全面,一旦出現變化就會失去思路。這就使得學生在綜合實踐的過程中,思維靈活性較差。對于學習過程中涉及的各類問題學生存在刻板記憶、靈活度不高、學習方法枯燥等多重問題,影響學生綜合學習體驗。

(二)課堂沉悶影響學生能力發展

初中數學授課節奏明顯加快,教師通過筆演口述的方式為學生呈現知識,有利于保證授課本身的系統性。但初中階段學生逐漸步入青春期,帶有一定的羞澀內向心理,與教師主動溝通的積極性不高。還有時候學生不明白、不理解的問題不能當堂提出,這就使得數學史課堂授課的氣氛比較沉悶,學生積極主動突破的欲望不強。教師按照自己的節奏模式推進教學,影響了學生主體性價值的發揮。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也不能積極對話,多元溝通,教師對學生學情掌握不夠全面。還有很多學生帶有一定的叛逆心理,拒絕與教師對話,學生能力發展達到何種水平,還有哪些問題需要突破,教學應該側重于哪些方面教師都不得而知,影響了數學綜合育人價值的發揮。

(三)學生知識綜合運用能力不強

數學本身的實用性價值決定了數學在生活、工作、生產等方面都有廣泛應用空間。數學學習的過程也要與實踐有機結合,推動學生學習反思、積極思考,舉一反三。但當前在數學知識學習中,學生往往停留于課堂而學習,不能夠結合生活實踐運用數學。還有一些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僅僅停留在計算層面,對數學的思想方法、數學的模型意識、數學文化、數學審美等的理解都非常淺薄。學生試圖單純通過做題、刷題、改題提高數學成績,使得數學學習陷入了枯燥重復的惡性循環。學生綜合運用能力不強,學生數學成績的提升也非常有限,甚至有的學生基礎不穩,成績忽高忽低,這些又進一步打消學生學習的自信。數學知識的學習要從整個學習過程的應用融合入手,優化學生學習體驗,推動學生多元進步,以數學教學為學生綜合運用科學助力。

二、利用“互聯網+”優化初中數學教學的多元意義

(一)有利于多元素材的創新整合

“互聯網+”時代數學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立足課內識記定義、解答習題,更要將多元素材創新融合于數學課堂,依托“互聯網+”資源引領學生實踐思考、創新應用,拉近數學與學生學習思考的有效距離。譬如以多媒體技術為依托,教師可以引入超市購物情景,引出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問題情景,讓學生有效思考。另外還有相交線、平行線等知識,除了單純讓學生畫圖之外,可以結合Flash畫面為學生展示臺球的運動路徑,讓學生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價值。多元素材的整合,既能降低學生數學理解的難度,又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發現數學的精彩生活內涵,推動學生多元創新積極思考。改變筆演口述教學所存在的局限性,讓學生開放視角創新性學習數學。通過動態、直觀、情景的運用,引起學生學習欲望,實現對數學知識的鮮活理解,發展學生邏輯思維,推動學生思維發散運用實踐。

(二)顯著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數學知識前后關聯性強,很多新知識都與學生前期所學知識緊密相關,所以在新課正式落實之前,教師要引領學生鞏固舊知識。以“互聯網+”為依托推進數學教學,可以在課前通過網絡為學生推送相應的微課視頻、自學任務書、導學案,指導學生深入細致自主學習。呈現主題內容的同時,對學生實施學法引導,讓學生學習更有抓手,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收獲的多元知識能豐富他們的學習體驗。借助圖表、案例還可以指導學生有效建模,思維關聯,跳出對知識的生硬記憶。讓學生課前學習更具目標性,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對即將學習的知識有明確的理解,在課堂上與教師和學生互動的熱情才能有效提升。養成了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之后,教師可以進一步為學生推送更多課外學習內容,滿足學生多元化學習需求。引導學生碎片學習,循序積累,學生數學學習的渠道有效拓寬,對數學方法的應用逐步靈活。一些趣味性學習方法還可以與其他同學有效交流,促進共同進步,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成就感。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自信參與,精彩展示,能改變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的盲目懶散心理,提高數學界的創新意識。

(三)有利于帶動教師教學觀念的改變

“互聯網+”背景下,數學教學不僅需要教師為學生系統呈現知識,更需要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助力者。課前教師要從素材收集、資源整合、“互聯網+”技術應用等角度為學生提供有效學習輔助。課堂上教師要善于以問題鏈和知識源相結合的方式,引領學生學習思考循序進步,彰顯學生課堂主體性價值。推動學生對話交流,積極創新,在問題解決、知識掌握中迸發創意智慧。課后可以以“互聯網+”為依托,與學生多元溝通、有效對話,既要關注學生學習成績,又要了解學生學習心理。還可以鼓勵學生之間形成相應的幫扶小組,針對學生的集中性問題攻堅突破答疑解惑,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推動教學生綜合能力發展,教師自身執教能力、信息素養、創新意識得到有效提升。

三、利用“互聯網+”優化數學教學的實踐策略

(一)運用現代教育方式拓展數學課堂豐富內涵

數學授課中信息技術的應用,要增強學生自身的學習代人感,將復雜的知識鮮活呈現,將出現的問題直觀捕捉、當堂講解,結合學生興趣需求引入情景體驗,讓學生對數學問題可以自我感悟加深理解,進而更好的探索創新性解決方式,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深度融合,讓信息化教學真正可以為學生思維騰飛而助力。

以整式的加減這部分的知識為例,傳統模式下一般先會講解整式的定義,接著讓學生掌握整式加減運算的方式。填鴨式教學會極大地影響學生學習參與感,在整式加減計算中學生也會頻頻出錯。信息技術助力下教師可以引入問題導學式教學模式,先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本闡述整式是什么,摒棄對定義的單純性復述。讓學生結合前面學過的用字母表示數來闡述自己對整式的理解,發現整式的特點。在學生發言中掌握學生自主預習的理解程度,結合學生發言中的一些漏洞、思維盲點,教師進一步確定后續引導的重點。依托“互聯網+”教師可以為學生延伸前期所學的關聯性知識,降低整式加減運算的枯燥感,讓學生在頭腦中建立生動模型,從數學概念和宏觀應用的角度推進整式加減運算的個性化理解。接著教師引出具體的整式加減計算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話討論,嘗試整式加減運算的具體方法。在積極嘗試、大膽試錯、精準改錯過程中理解整式加減計算的要點,避免學生后期在自主練習中多走彎路。課堂的精準教學實現核心內容當堂突破,不需要學生在課外時間反復記誦。學生學得輕松,用得靈活,授課綜合效果得到極大改善。

(二)趣味教學主題實踐以豐富課堂容量

數學教學以教師的講解為主,課堂的容量能夠得到有效保證。但是很多學生容易吃不消,學不懂,記不住,慢慢地學生就會存在很多知識薄弱環節,在提取應用的過程中頻頻遇到障礙。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體會不到興趣,進而失去學習動力。以“互聯網+”為抓手教師可以優化課堂趣味性設計,在增加授課容量的同時,降低學生學習壓力,提高授課綜合效率,讓學生從多個角度了解數學文化,體會數學魅力,積極主動參與。例如一元一次方程是數學學習的基礎,對于后續一元二次方程、拋物線的綜合性理解與應用都具有基礎性價值。所以在一元一次方程學習者學習時,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方程的解法,更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實踐應用意識,將方程思維植根學生心底。以方程的應用靈活學生的數學思維,為后續方程演變科學奠定基礎。

利用“互聯網+”技術教師可以將課堂分成三大模塊,第一模塊構建案例,引出方程概念。圍繞方程這個核心知識點,教師可以引入具體問題情境,讓學生學會生動直觀理解方程知識。一旦遇到具體問題讓學生對于方程的概念有效把握。結合引入的案例,讓學生分別用方程思維和傳統方法有效解答,深刻理解方程的直接性、簡便性、幫助引領學生在遇到具體問題時可以快速建立方程思維。第二模塊,方程多元思辨。通過快問快答的方式,引入案例模型,讓學生運用方程思維解答問題,看看哪個小組講解更清楚,展示更直觀,方程表達式更簡潔。通過分組展示,多元思辨,靈活學生解題思維,提升學生學習展示熱情。鼓勵學生一題多解,積極表達,推動學生對數學語言的靈活應用,為學生后續學習搭建臺階。第三模塊,實踐展示實戰訓練。對于所學知識當堂鞏固,實戰演練可以使整個課堂學習節奏更加緊湊。數學的學習除了教材上的問題、教師精選的例題之外,還要讓學生及時完成一些針對性習題的解說配合。通過有效的實戰模擬,促進學生知識內化,對于一些創新性題型,讓學生有效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發現學生自身薄弱環節,為學生綜合成績提升有效助力。對于實踐出錯的部分,當堂糾錯、協作對話,能夠讓學生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避免學生課后練習時無從向他人請教的弊端。結合學生出錯的個性化問題,教師可以以“互聯網+”為依托,為他們推送一些針對性練習題目,讓學生在課后鞏固延伸,真正實現以生為本科學育人,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道路上不斷進取。

(三)翻轉課堂推動學生系統性知識建構

將“互聯網+”技術引入初中數學課堂,教師要積極探索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改變學生數學學習的畏難心理,以更加清晰的層次結構,引領學生主動學習。與時俱進,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發展。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凸顯數學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的全面融合,抓住學生興趣心理,幫助學生豐富知識體系的構建,改善學生數學學習中的被動心理。

以幾何圖形這部分為例,幾何圖形的學習不是簡單的文字閱讀、圖片欣賞,而是要發揮學生空間想象力,讓學生對幾何圖形這部分知識實現綜合創新性理解。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先要讓學生閱讀教材,對知識重點有效了解,預留問題,讓學生在生活中思考常見的幾何圖形有哪些。以一個起點較低的問題引領學生主動學習,可以為課堂由淺入深生動建構有效鋪路。課堂上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實踐操作,繪圖想象,制作手工,加深對幾何圖形這部分知識的鮮活認知,通過豐富實踐讓學生產生強烈學習興趣。以“互聯網+”為依托教師可以在課堂總結部分為學生引入思維導圖,對這部分知識詳細分析,推動學生系統化知識建構。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成長,提升學生數學思維邏輯層次。課后教師可以結合微課視頻對這部分的一些常見問題為學生進一步闡述分析,并借助幾何畫板軟件,將知識動態呈現,讓學生了解數學學習中的多元工具,感受數學之美。此外,教師可以通過線上互動平臺與學生進行探討交流,進一步幫助學生講解課堂中不理解、不明白的問題,隨時隨地點評學生提交的學習成果。發揮“互聯網+”本身在互動方面的便捷性優勢,使評價的反饋導向價值有效發揮,讓初中數學教學的綜合效率穩步提升。

四、結束語

總之,“互聯網+”大背景下數學教學要積極進行適應性改變,在課堂上充分借助信息技術、flash動畫、ppt集合、幾何畫板等常用教學工具,助力學生對數學知識生動理解,引領學生有效思考。將數學學習與生活實踐緊密關聯,通過復雜知識的簡潔呈現,提升課堂容量,引導學生課前自主學習。與前期所學知識有機關聯,為學生提供豐富鮮活學習實踐,實現數學教學綜合效果的穩步提升。讓學生自身在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知識脈絡結構等方面循序進步,推動數學教學順利進行。

作者單位:徐夢兵 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汀流河鎮大楊莊初級中學

參? 考? 文? 獻

[1]王明娟. 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互聯網+”教育[J].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22(09):80-82.

[2]朱文泰. 合理運用互聯網,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J]. 課程教育研究, 2020(04):142.

[3]袁斌. 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J]. 數學大世界, 2020(01):8.

[4]石林林. 利用互聯網和分層教學促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踐思[J]. 數學教學通訊, 2021(23):62-63.

[5]葛立厚. 借力互聯網技術,優化初中數學教學[J]. 中小學電教:下, 2021(10):43-44.

猜你喜歡
溝通自主學習互聯網+
決策咨詢活動中的溝通藝術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踐行少教多學,構建高效課堂
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索
元認知策略在大學非英語專業自主學習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