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時代高校通識教育發展研究

2023-06-24 00:14楊璐璐
中國新通信 2023年2期
關鍵詞:通識教育互聯網+互聯網

摘要:隨著當今時代的逐漸發展,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國家以及社會都開始格外重視高等教育。我國在實施高等教育的時候,專業細分和專業化水準逐漸提升,它能促進學生專業素養的全面發展。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進行高校通識教育,能夠充分解決高校學生存在的知識面不夠廣闊的問題,還能促進高校學生積累豐富的文化知識素養。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開展通識教育依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學校與學生都提升對通識教育的關注度,增強對網絡背景下通識教育的管理,全面增強教師的專業素養,從而促進高校學生通識教育的不斷進步與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通識教育;發展

一、引言

現階段人們在物質生活以及精神生活方面出現的巨大改變都是由先進的互聯網信息技術帶來的?!盎ヂ摼W+”是當今時代的新名詞,它對社會全面發展帶來了活力與希望。大量的實踐研究顯示,全球信息社會發展的指數正在逐年提升,這就意味著世界已經步入了信息化社會。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互聯網+”也對高校教育帶來了機遇與挑戰。全新的時代發展背景下,需要積極革新以往的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是運用面授的方法進行的,隨著先進的網絡技術發展,信息技術被運用到了教學創新中。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不夠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學生的個性和思維都被局限,但是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教師要積極革新傳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把數字化和網絡化積極運用到教學中,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越發智能化。

二、“互聯網+”時代下高校通識教育發展的重要性

(一)學習平臺多元化,教學資源更加豐富

隨著先進的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當前高校實施在線教學的平臺十分豐富,高校能夠運用學習平臺開展通識教育課程。比如,常用的學習平臺有網易公開課、中國大學MOOC、智慧樹以及超星爾雅等云平臺。中國大學MOOC是可以供所有人免費注冊并且使用的一種大眾化的在線教學方法,它已經與將近八百所院校進行合作,在精品課程中設計了外語、理工科、計算機等大概二十多種不同內容的免費教學課程,方便人們不受時間地點約束地去學習各種知識。通識教育中強調學生都能成為具有真正意義的完善的人,超星爾雅課程平臺上設計了關于通用能力、綜合素養、創新創業、成長基礎以及考研輔導等類型的課程,它更加關注將學生培養成具有綜合素養、人文情懷、社會責任感以及科學能力的人,使學生可以學習除了專業課之外的更多領域的內容,幫助學生成長為具有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成為完整的人。

因此,隨著先進的網絡技術與教育的融合,學生可以學習到的知識不斷增多,學生能夠通過網絡的方法學習不同名校不同名師的不同課程。高校還能夠運用“互聯網+”時代具有的便捷性,不斷改善傳統的通識教育中的種類與質量,從而充分吸引廣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此不但能夠有效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還能減輕學校教師的負擔。

(二)突破了時空限制,創新了教學方法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學習感興趣的課程,學生還能自主的安排與掌握自身學習的進度。先進的網絡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教育的改革,教師能夠結合課上和課下的教學方法,運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實施遠程管理,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學習水平,這樣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緩解了教學環境受局限的問題。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學習知識,改變了以往的只能在課堂教室學習的情況,將教學逐漸擴展到了學生的日常生活的不同方面,學生能夠隨時隨地開展線上學習,對于學習內容上學生也會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性?!盎ヂ摼W+”教育很好地突破了以往只能在教室學習的局限性,實現了時間和空間上的靈活性,運用這樣的方法學生都能自由安排時間,讓學習變得更加輕松。高校結合“互聯網+”實施線上教學,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學校教學資源不完善的情況,有效解決了由此形成的壓力。另外,學生可以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自主安排與選擇學習時間,對于課堂上沒有掌握的知識還能夠隨時回放反復學習,因此能夠發現,“互聯網+”時代充分突破了以往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性,給學生帶來了更大的便捷。

(三)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積極實施交互式教學

現階段的網絡教育有直播教學以及錄播教學兩種方式。在直播結束以后,教師通常會留出大概十分鐘的時間用來給學生答疑解惑,學生能夠結合教師的回答,及時查漏補缺,提升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這樣有利于實現學生的有效學習效果。錄播課的實際教學過程通常是由學校教務處做統一的管理和運行,學校創建課程時需要指定專門的教師,安排教師錄制課程,每堂課程都設計有專業的考核標準,學生在完成了教師的要求之后,還需要達到考核合格的標準,這樣才能得到主講教師簽發的證書。不管是運用直播還是錄播的方法,都具有十分清晰確定的教學系統以及教學安排,最主要的是他們都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強調在教學中增加師生互動,關注學生互相之間的不同學習差異,充分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這樣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以往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的問題,可以充分發揮出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我國很多學者已經提出了關于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將其運用到通識教育中,就是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法。學生能先自主學習一些課程,教師不用在課堂上占用太多時間講解知識,而是需要在課堂上開展互動學習。如此一來,教師能夠有充足的時間幫助學生解答問題,學生也能有效運用課堂實踐開展合作互助探究問題,這樣才能實現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這樣的教學方法更加重視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要求學生能夠對自己的學習任務實施全面的科學的規劃。此外,這樣的教學方法對教師的專業素養有著更加嚴格的要求,教師需要充分發揮出作為學生學習引導者的作用。

三、“互聯網+”時代下高校通識教育發展的現狀

(一)學生缺乏完善的自主學習觀念

在當前的“互聯網+”背景下,學生學習知識不再受到時間與空間的局限,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但是因為不同的學生本身具有不同的學習能力以及自控水平,對于自主性比較強的學生,他們可以運用好自身的空閑時間,依據自身的興趣去學習通識課程,對于自控能力比較差的學生,他們會認為學習通識課程是一種負擔,想要通過一些代為刷課的方法去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這樣的不恰當的方法依然是存在的。將“互聯網+”與通識教育相結合,是為了能夠緩解學生的壓力,調動起學生對通識課程的強烈興趣,鍛煉他們形成自主學習能力,這樣就需要學生能夠站在自身的角度上去思考通識教育具有的重要價值,通過學習通識知識,鍛煉學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思想以及道德品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對網絡信息沒有全面的監管

互聯網系統是十分龐大的系統,它本身具有雙刃劍的性質,它能夠給學生提供十分豐富的學習資源,但是無法避免的是學生會接觸到一些低俗的和通識教育不相干的信息。高校的學生本身比低齡學生具有更加完善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學習的時候可以自我控制不去瀏覽與學習不相關的內容。但是在學生形成正確觀的階段中,頻繁出現不正常的信息,難免會對學生造成影響,造成網絡教育效果的下降。

(三)以往的教學觀念影響深刻

雖然現階段“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教育模式都在不斷創新發展,但是依然有教師或者學者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比較深刻,對教學還存在片面的認知。其一,有的人覺得開展通識教育沒有很大的必要性,學生只要學習好自身的專業課程,順利從高校畢業就可以了。很明顯,具有這樣的想法的人是沒有及時更新自身觀念的,也沒有運用發展的眼光去認識通識教育。其二,有的人覺得互聯網是把雙刃劍,它的弊大于利,運用網絡實施教學無法保證教學質量,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與理解不夠全面。為了使“互聯網+”在高校教學中得以全面推廣,教師需要積極優化教學評價系統,還需要主動宣傳推廣互聯網+教育的優點,使通識教育能夠全面促進學生的發展,使學生有效認識到通識教育對其個人發展具有的積極作用。

四、“互聯網+”時代下促進高校通識教育發展的有效策略

(一)實施數據共享

現階段,很多高校在專業核心課程上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在這個基礎上,高??梢越梃b學習美國哈佛學校關于通識課程教學的經驗,主動探究符合中國特色的通識課程教學系統,發掘出不同高校進行通識教育的優點,運用“互聯網+”教育平臺以及先進的技術,在全國范圍內加強通識教育的數據資源共享。數據共享屬于互聯網時代開展通識教育的主要特點,但是,數據共享并非傳統理念上的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直接上傳到網絡上,而是結合了創新的技術、內容以及方法的有效結合體。在選擇通識教育內容的過程中,可以促進學生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還能將理工內容與文科內容都兼顧,這樣可以依據不同的學科類型實施選擇,創建大數據共享的具有普惠性質的教學課程,在開放共享的基礎上,不斷豐富通識教育的資源,實現公平且有個性的教學。

(二)學校加強對通識教育的重視程度

大學校園開展通識教育可以不斷開拓學生的見識,促進他們成長為具有自由人格以及完善心智的人才。隨著先進的互聯網技術的全面發展,高校在進行通識教育的時候,首先需要學校給予通識教育足夠的關注,依據學校自身的實際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創建具有個性化的通識課堂系統,以免高校在通識課程中產生內容交叉重疊的現象。另外,高校還能夠對網絡上的通識課程進行詳細的分類與篩選,全面提升“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進行通識教育的實際教學質量。在線下實施通識教育的時候,高校需要重視對通識課程的投入,推動高校通識課堂教學的質量不斷增強。最后,高校不但需要將通識課堂做好詳細的劃分,還需要在通識教學內容上保證科學全面系統性,不但需要開設有關自然科學的內容,還需要對人文、社會以及藝術等課程進行有效投入,保證課程高質量的實施。對高校學生來講,倘若想要全面增強自身的素養,就需要從不同的角度鍛煉多方面的能力,這樣才能為未來走向職業發展創造良好基礎。

(三)學生提升對通識教育的關注與認知

高校教育中的通識教育屬于十分重要的構成內容,對學生系統全面的學習知識,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素養等都具有重要的價值。因此,在未來高校開展通識教育的時候,首先需要增強對通識教育的關注度,加大對通識教育的宣傳和推廣。加強高校學生對通識教育的重視度,全面增強他們對通識教育的強烈興趣,推動高校通識教育的順利進行。其次,高校還需要充分展示出“互聯網+”時代的優點,不但需要運用校報或者廣播站等方法實施宣傳,還能通過學校的教務系統網站以及微信公眾號等去宣傳推廣,使高校學生對通識教育產生足夠的重視。另外,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進行通識教育,能鍛煉學生科學運用互聯網資源提升自身學習的能力,增強他們對豐富教育資源的選擇以及辨識水平,全面促進高校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理念,使他們成長為完整的人才。

(四)增強網絡教育的管理

高校在進行通識教育的時候,對通識教育網絡課程的管理始終是影響教學效果以及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全面增強高校網絡教育的管理效果,可以對“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通識教育產生積極的影響。其一,高校需要積極推進通識教育考核的多樣化發展。對“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通識教育的各項考核,能運用線上+線下的形式,結合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二者相綜合得出最終成績。此外,對在線下學習通識知識時表現十分優秀的學生,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提高他們的平時成績,幫助學生形成學習積極性,全面提升自身的知識素養。其二,高校在創建通識課程的時候,需要充分結合互聯網信息平臺,加強互動與交流,對于高校通識教學在實際建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要及時和網站的技術員工以及教師實施互動交流,全面增強高校網絡系統上關于通識教育的管理效果,還可以通過對網絡平臺的深入建設,避免學生出現代刷課程的現象。其三,學校需要把線上和線下教學相融合,逐漸促進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通識素養,實現自身的綜合發展。

(五)增強教師的教學素養

教師是實際教學階段中對學生進行思維引導以及價值觀引導的人員,在高校實施通識教育的過程中能夠發揮出十分重要的價值。在高校開展通識教育的時候,首先需要對教師進行專業技能的培訓工作,不斷提升他們對通識教育觀念的理解與內容的掌握程度,逐漸促進高校通識教學效果的增強。此外,高校在對教師實施職業技能培訓的時候,還需要積極創新對教師的培訓教育方法,推動通識教學教師參與到多樣化的培訓中,全面增強教學素養。另外,對于一些比較側重實踐能力的以及關于未來職業生涯發展的課程,高校能夠邀請一些專業的人士實施培訓教育,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增強對通識教育的重視,產生強烈的興趣,全面推動大學生綜合素養的不斷發展。最后,高校還能夠有效展示出“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對信息搜集與傳播的特點,引導高校教師運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掌握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經驗與教學方法,積極借鑒與學習,進而調動起教師的教學動力,全面增強通識教育的效果。

五、結束語

總之,在當今的“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需要積極革新以往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運用先進的教學技術實施通識課堂教學,這樣可以全面解決以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學生個人綜合素養的發展。在未來,我們仍然需要做進一步的深入探究與實踐,從而不斷推動高校通識課程的前進與發展。

作者單位:楊璐璐? ? 西安歐亞學院

參? 考? 文? 獻

[1]趙馨柔.“互聯網+”時代下高校通識教育發展的分析與思考[J].才智,2022(03):108-110.

[2]邸玲.“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通識教育智慧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J].微型電腦應用,2022,38(01):55-57,65.

[3]于佩.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通識教育的改革與創新研究[J].黑龍江工程學院學報,2021,35(01):64-67,72.

[4]朱保安,朱潤,許世明,等.我國“互聯網+”視閾下高校通識教育略論[J].農業網絡信息,2016(10):129-132.

[5]張洋,韓薇,王嵐,等.“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高校通識課程教學改革案例分析[J].青春歲月,2016(17):76.

猜你喜歡
通識教育互聯網+互聯網
通識教育與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認證模式T的人才培養模式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應用型本科院?!巴ㄗR教育”的教務管理及對策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