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2.0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研究

2023-06-24 15:12王艷波
中國新通信 2023年2期
關鍵詞:教研背景教學資源

摘要:以信息化2.0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為研究內容,首先闡釋了小學數學教學創新意義與要點,繼而從教學方法、教學資源、教學平臺、作業檢查四個維度提出了對策,并構建了小學數學教學創新保障體系。

關鍵詞:信息化2.0;小學數學;教學創新

教學創新既是破除小學數學教學問題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的客觀需要。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的要點有二,一是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推動數學教學從“教師中心”向“學生中心”轉變,二是從教育信息化出發,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并且,二者有著內在的聯系。

2018年,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強調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是充分激發信息技術革命性影響的關鍵舉措,凸顯了教育信息化2.0在教育事業發展中的作用。對此,要從信息化2.0背景出發,推動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的深入開展。

一、信息化2.0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創新意義

(一)提高學生學習動能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多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講授式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自然也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信息化2.0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創新有效地克服這一問題。一方面,信息技術重塑了小學數學教學資源的形態,使教學資源具有豐富性、多樣性、直觀性的特點,契合學生的學習心理與認知特點,在知識呈現中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能夠最大限度地改善學生小學數學學習的態度。另一方面,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認為學習活動的本質是學生在已有知識基礎上不斷獲取新知、建構意義的過程,信息技術教學效果的實現以學生的自主體驗為手段,學生體驗教學資源的過程,也就是獲取小學數學知識,提升小學數學素養的過程。

(二)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當前,人類社會已經步入信息時代,信息素養成為現代人的必備素養。然而,小學生的信息素養并不樂觀,一方面,小學生普遍存在信息意識薄弱的問題,多數小學生缺乏主動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并沒有深刻認識到信息技術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小學生信息能力不高,信息檢索、信息分析等能力,仍停留在較低的層次,未能掌握專業化的信息利用手段,難以有效發揮各類信息的價值。信息化2.0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創新,既能有效發揮信息技術自身的教學價值,也能讓學生深刻認識到信息技術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提高自身信息素養的積極性。

(三)助力學生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是相對于淺層學習而言的概念。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深度學習強調基本原理的追求、知識結構的建立以及知識應用能力的發展,并以學生高階思維的培養為落腳點。從教育學的角度而言,深度學習倡導教與學關系的轉變,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與自主發展。從信息學的角度而言,深度學習是機器學習領域中一個新的研究方向,注重信息技術的應用。因此,深度學習是建立在學生學習心理基礎上,依托現代教育技術,幫助學生深化知識理解,提高學生知識遷移應用能力的學習模式。信息化2.0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創新能夠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學生深度學習中的作用,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效果。

二、信息化2.0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創新要點

(一)明確教學創新的導向性

信息化2.0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創新要有明確的價值導向,首先,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新時代教育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數學教育作為小學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自然也要以立德樹人為宗旨。信息化2.0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創新要注重學生的道德培育與全面發展,拓展并豐富數學課程的育人價值。其次,緊扣核心素養教育理念。核心素養是學生數學學習中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包括數感、符號意識等內容。要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育與發展作為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的著力點,深化學生數學學習效果。

(二)注重教學創新的系統性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包含若干個要素。當前,學界關于教學要素的研究極為豐富。一般而言,小學數學教學要素包括教學方法、教學資源、教學平臺以及作業檢查四方面內容。因此,信息化2.0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創新要注重教學創新的系統性,一方面以各教學要素的創新為著力點,做好教學方法等的創新,另一方面,通過教學要素的創新來推動教學活動的整體創新,實現1+1+1+1>4的教學效果。

(三)彰顯教學創新的時代性

信息化2.0的提出和信息技術自身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信息化2.0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創新要彰顯教學創新的時代性,加強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比如,加強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廣泛應用,使得各類數據呈幾何級數增長,傳統的數據概念在實踐中暴露出很大的不足,大數據(Big Data)概念由此而生。大數據技術具有很強的分析能力,在學生學情分析、作業分析以及教學診斷中具有重要的價值。要加強大數據技術在教學創新中的應用。又如,加強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依托虛擬現實技術,增強教學情境的創設效果,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信息化2.0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策略

(一)創新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小學數學教學最為活躍的元素,也是對教學效果影響最大的元素。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在教學方法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嚴重影響了課程教學效果。因此,創新教學方法就成為信息化2.0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的首要內容。比如,依托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數學課程以數量關系、空間形式為主要內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學生的思維則以直觀、具象思維為主,二者間存在著難以調和的矛盾,極大地增加了學生數學學習的難度。對此,信息技術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教學情境創設是化抽象為直觀的主要手段,信息技術則為教學情境創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教師要從學生的認知心理出發,利用信息技術,如多媒體技術、三維建模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等,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真實、具體的情境中開展數學學習,增強學生的學習動能。又如,依托信息技術破解教學難點。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著不少的教學難點,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難點的講解、分析中多有不足,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蓮男畔⒒?.0背景出發,發揮好信息技術在教學難點講解中的作用。如在多邊形面積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演示多邊形面積求解的思路、步驟。

(二)創新教學資源

教學資源是小學數學教學的物質基礎,教學資源是否豐富、多樣,直接關系到小學數學教學的最終結果。因此,信息化2.0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創新要將教學資源創新作為重點內容。首先,推動線下資源的線上轉化。當前,小學數學教學資源以線下資源為主,線上資源相對較少??山柚浫?、拍照、掃描等方式,將線下資源線上化,夯實線上教學的資源基礎。其次,開發校本線上資源。校本資源開發是彌補國家資源、地方資源不足的重要手段,信息化2.0的到來要求學校在校本資源的開發中,將校本線上資源作為開發重點。舉例而言,微課是一種新型的課程資源,以數字化、微型化為主要特點,具有針對性強、靈活性高的優勢。要積極開發數學微課,并從教學資源共享的角度打造微課資源庫。最后,發掘網絡資源。網絡中有著海量的教學資源,并且,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網絡中教學資源的數量仍在增加。要善于發掘網絡資源,利用網絡資源來彌補課程資源的不足。舉例而言,慕課作為開放性課程資源平臺,收錄了大量小學數學教學資源,其中不乏名家教學視頻,可以關鍵詞搜索的方式從慕課平臺中發掘資源。

(三)創新教學平臺

與信息化1.0相比,信息化2.0更加注重課程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而教學平臺則是課程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重要載體。因此,要將創新教學平臺作為信息化2.0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的要點,發揮好各類教學平臺在數學教學中的輔助作用。各種類型的網絡教學平臺具有多重功能。首先,知識學習功能。網絡教學平臺擁有大量的課程視頻,這些視頻依據教材的編寫體例分布在各章各節下,學生可以自主觀看視頻,學習課程內容。其次,知識檢測功能。網絡教學平臺中涵蓋了大量的數學習題,既有助于學生的自我檢測,也為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提供了條件。最后,教學管理功能。作為綜合性的平臺,網絡教學平臺也具備教學管理功能,如布置練習、統計完成進度等。教師可以在完成某一知識點,如乘法交換律的基礎上,讓學生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進行學習檢測,以學助練,以練促學,提高數學教學的科學性。

(四)創新作業檢查

對小學數學課程而言,數學作業既是課程教學的重要資源,也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有效手段,而作業設計的水平、質量,則對數學作業價值的實現有著直接而重要的影響。個性化作業是當前數學作業設計的要點,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則為小學數學個性化作業設計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因此,信息化2.0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創新要重視作業檢查的創新。首先,強化學情分析。教師要利用好數學平臺在學情分析中的作用,將微課學習任務、知識點完成情況、學習進度等納入到學情分析中,提高學情分析的準確性與全面性。其次,設計個性作業。學生學情的差異性決定了教師在課程教學中必須從學生的學情出發,開展針對性的教學,相應的,作為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數學作業也要具有差異化的特點。要以因材施教為理念,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個性作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均能在針對性的作業中得到發展與提升。最后,做好線上檢查。利用好數學平臺在作業檢查中的作用,把握學生作業完成的整體情況以及單個學生作業完成的情況,結合線上檢查以及學生交流的結果,總結歸納數學作業設計中的問題,緊扣雙減政策的要求,有針對性地改進數學作業設計,做好學科核心素養、數學思想在作業設計中的滲透。同時,教師也要做好變式練習的工作,結合學生的易錯點,選擇一些變式題目,如條件變式題目,進一步深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信息化2.0背景下小學數學創新保障

(一)加強教學環境建設

信息化2.0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創新離不開良好的外部環境,因此,從信息化2.0的內涵與要求出發,加強教學環境建設,就成為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的基本保障。教學環境建設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信息化基礎設施,如服務器設備、終端設備、網絡設備等,第二部分為信息化軟件系統,如教學軟件、教務管理軟件等,二者均在教育信息化的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更新硬件設備。加大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力度,更新學校計算機設備,使計算機設備配置與社會常規配置齊平,同時,建立計算機設備檢修維護常態化機制,保證計算機設備的正常運轉。其次,加強新軟件的應用。與Power point相比,交互式電子白板有著更為顯著的應用優勢,這和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強大功能有著密切的關系。要推動小學數學教學從Power point向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轉變,并做好VR等新興技術的應用。

(二)做好教研支持工作

教研活動與教學活動具有一體兩面性,在支持教學活動的開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信息化2.0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創新要著力做好教研支持工作,首先,明確教研活動目標。任何形式的教研活動都必須有具體的任務和明確的目標,否則便會流于形式。以往的教研工作存在主題先行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教研活動與教學活動間的有機聯系,難以有效發揮教研活動在助力教學活動深入、改革與優化中的作用。要緊扣信息化2.0背景,依托云平臺開展教研,利用“云”課堂錄播平臺中的教師課例分析教學活動的具體問題,使得教研內容更加細化,目標更加精確化。其次,優化教研活動形式。以信息技術在教研活動中的應用為核心,注重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以及網絡教研活動的開展,能夠使小學數學教研從傳統的線下教研向線上線下混合式教研轉變,從而助力小學數學教研更好地開展。

(三)開展師資隊伍培訓

師資隊伍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實施者,在信息技術應用中存在著能力不足的問題,這對信息化2.0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創新形成了很大的制約。因此,必須將開展師資隊伍培訓作為信息化2.0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的保障性條件。首先,健全培訓內容。信息化2.0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既需要教師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也需要教師具備熟練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要從教學信息化的要求出發,制定專門的培訓方案。其次,創新培訓方式。教研組在學校內部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既是提升教師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是引導教師形成專業歸屬感與學科崇拜的發源地。要從締結學習型組織的角度出發,發揮好教研組在師資隊伍培訓中的作用,在全校范圍內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五、結束語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學科教學模式的創新提供了巨大的支撐,而信息化2.0時代的到來,則進一步增強了教學模式創新的動能。對此,要從教學方法、教學資源、教學平臺以及作業檢查四個方面推動小學數學教學創新。

作者單位:王艷波 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汀流河鎮楊各莊小學

參? 考? 文? 獻

[1]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通知[EB/OL].https:// laws.ict.edu.cn/ laws/new/n20180423_49471.shtml

[2]劉革平,余亮,龔朝花.教育信息化 2.0 視域下的“互聯網 + 教育”要素與功能研究[J].教育信息化,2018(09):37-42

[3]大數據的下一個前沿:創新、競爭和生產力[EB/OL].http://intl.ce.cn/specials/ zxgjzh/201408/27/t20140827_3436534.shtml

[4]羅英豪.建構主義理論研究綜述[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06,7(05):86-90.

[5]危曉音.教學創新淺議[J].江西教育科研,2000(12):33-35.

[6]張應強.教育過程的主客體及其關系新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12):6-10.

[7]幸朋濤.檢討教學過程要素學說的邏輯學視角[J].上海教育科研,2010)(12):58-60.

[8]黃文平.依托“洋蔥數學”微課平臺實現翻轉課堂[J].中學教學參考,2016(32):3-4.

王艷波,女,漢族,河北樂亭,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

猜你喜歡
教研背景教學資源
“新四化”背景下汽車NVH的發展趨勢
研學農谷 產教研學
《論持久戰》的寫作背景
晚清外語翻譯人才培養的背景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初中語文數字化教學資源應用探索
初探教學資源開發的系統思維
新型教研——說題的感悟
臨床實驗教學中教學資源的整合優化與應用
土木工程科研資源轉化為實踐教學資源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