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創新探討

2023-06-24 19:04馬春燕
中國新通信 2023年2期
關鍵詞:教學創新初中互聯網+

摘要:2015年《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文件表明,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具有無限前景和潛力,基于戰略性與全局發展戰略,國內各級院校要積極利用互聯網資源滲透教學。本文在互聯網背景下對初中英語教學方式創新展開探討,分析了當前初中英語階段信息化教學存在的問題,為提升信息教育背景下英語教學有效性提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初中;英語;教學創新

一、引言

經濟全球化與世界多極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必然趨勢,英語語言學習的工具性與交際性作用越發明顯。經濟環境形勢的變化對我國英語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視推行英語專業化與實用化知識教學,以提升對英語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信息化技術的發展,為英語創新教學提供全新發展機遇,促進英語教學內容與國際接軌,為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能力打下堅實基礎,如何結合“互聯網+”背景提升英語教學的創新性成為教研工作者廣泛關注的問題,筆者就此展開如下探討。

二、“互聯網+”教育理念概述

“互聯網+教育”是互聯網行業發展的新業態。它是基于信息技術發展基礎上,結合深化課程改革需要,促進教育與信息化技術深度融合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目前提出的“互聯網+教育”是指教育信息化與智慧教學,即以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為目的,在核心素養培育視角下結合信息化技術進行教育信息化建設?!盎ヂ摼W+教育”是數字化校園升級到一定階段的表現,促進教育的第二次改革,對于傳統教育形式進行重構,主要應用于“互聯網+教育管理”“互聯網+教師”“互聯網+教學”“互聯網+課程”“互聯網+學習”等五個方面,下文對這五個方面的內容構成展開具體闡述:

(一)“互聯網+教育管理”

“互聯網+教育管理”在現階段可等同于教育管理信息化,它是互聯網科技與教育領域結合的一直新型教學管理方式。目前主要在校園中應用于信息化電子檔案管理、教學資源配置、網絡信息發布等方面,實現教學管理的無紙化辦公,提升教師教學數據統計工作效率。

(二)“互聯網+教師”

“互聯網+教師”是指教師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與網絡平臺,通過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重構教師的教學方式與過程,實現以“學生為本”“教學為先”的個性化教學方式。同時“互聯網+教師”也是在信息化教學背景下教研工作者研究的重點內容,在互聯網環境下教師適應信息化教學主要要適應三方面問題:一教師的專業性教學如何植入“互聯網基因”,將教學課件結合互聯網思維,提升教學的信息化技術應用。二教學組織形態“互聯網化”,即采用多元的課堂組織形式,結合線上與線下教學,科學融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完成課堂組織形式由單一組織形式到多元化的轉變。三互聯網環境激發教學資源配置的全新生命力,“教學眾籌”等新型教育模式出現,即通過互聯網平臺集合具有教學專長的各類教學人員,通過分工協作集合性完成大型教學項目工作,多個教師逐個發揮所長相互配合,將自身教學影響力發揮極致,優化教學成果。

(三)“互聯網+課程”

“互聯網+課程”是將線上教學資源引入課程教學的新型教學方式,使課程的形態與組織形式發生革命性變化?;ヂ摼W上的線上資源大大拓展了教材內容,涉及知識應用的方方面面,使教師能夠提供更多的教學應用實例給學生,強調知識的實際運用性。同時,在英語科目的教學中,互聯網平臺更好地開闊學生眼界,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英語環境中的知識表達,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英語語言應用環境,改變了傳統英語口語課程不接地氣的教學狀況。

(四)“互聯網+教學”

依托于互聯網技術發展,教師教學方式不再局限于固定場所與固定時間。在互聯網應用背景下,教學的組織形式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不再局限于教師中,局限于固定課時中,同時互聯網背景下的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占據主體地位的情況,提升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實現學生的思維素質培養與個性化學習能力塑造,學生利用互聯網資源進行自主學習,能夠逐步擺脫對于教師的依賴,提升自身綜合能力。

(五)“互聯網+學習”

“互聯網+學習”是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學生思維素質與創新意識的培養。依托于互聯網技術可以實現學生的泛在學習和移動學習,學生通過主動學習更能發現自身的不足,并通過自主研學激發自身學習的動力?!盎ヂ摼W+學習”主要有以下特征:一現代教學以信息技術作為學習支架支撐學習,創新學習方式。二拓展學習資源,補充教學材料,延展教學內容。三線上測評模式,通過即時反饋加強學生學習監控。四大數據積淀統計學習數據,進一步統計學習模式,優化學習效果?;ヂ摼W背景下的英語教學外在表現為擴充學習資源,打破時間與空間局限,其本質為引導現代教學觀念與形態進一步變化,使學生從學習客體轉變為學習主體。當學生能夠帶著問題去學習,加強自身學習主觀意愿,對于自身學習效果能夠得到極大提升。

三、信息技術對初中英語教學的影響

隨著我國進入信息技術時代,各行各業開始與網絡產生聯系,“互聯網+”背景下的英語教學方式為學生學習提供了新的渠道,信息技術的運用對于英語教學來說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優勢也有缺點,教師要積極利用網絡技術的優勢提升教學有效性?!盎ヂ摼W+英語”的教學優勢主要在于以下幾點:加強教學效率、降低學習成本、打破學習的時間與空間局限、教師角色多樣化、以學生為中心設計教學、教學管理自動化、實時互動功能增強、多媒體整合教學資料、教學資源多元化、連接網絡共享平臺等等。

同時“互聯網+英語”的教學模式也為老師帶來新的挑戰:一方面網絡學習對于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要求高,在線下教學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實時監督,但結合線上平臺教學時,對于學生的監督能力下降,學生學習容易產生懈怠。另一方面,信息技術背景下的英語教學對于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包括微課的設計與教學視頻的制作等等,在課程設計時教師要根據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設計教學,部分教師的課程設計能力不強,并未做到課程設計內容的科學性與基礎性,不利于學生的自主研學。同時,信息化教學對于教師操控信息技術的能力具有要求,教師對于課堂突變情況需要具備隨機應變能力,在課件無法播放或信息設備不能使用的情況下快速調整教學策略。

四、現階段初中英語信息化教學分析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化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更加成熟,信息教育時代的到來也使教師從機械系重復勞動中解放出來,并且給予教師更多資源對教學設計進行深入補充,有利于加深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理解,但是在當前初中階段信息化教學的具體實踐中信息化教學依然存在不足之處,下文針對信息化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原因進行具體分析。

(一)教師未能轉變教學角色

信息化技術的運用背景使學生和教師能夠通過學校提供的網絡平臺獲取更多的信息資源進行學習,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時可以通過線上搜索與網絡交流方式,在線上教學平臺尋求學習資源。在網絡實際運用中,教師較少倡導學生利用網絡學習平臺進行學習,學生在線下幾乎不會使用網絡學習平臺進行學習。一方面,在網絡教學環境下部分教師未能很好地轉變教師角色,未能重視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依然采取教師全面把控教學環節的教學方式,教師全面把控教學流程會導致學生缺少自主思考空間,使學生過于依賴教師,難以形成自己的英語思維。另一方面,部分教師受傳統師道尊嚴的觀念影響,過于嚴肅難以和學生進行深入交流與對話,導致在進行信息化教學時,師生之間往往是教師專注講課,學生進行聽講,缺乏教師與學生的相互交流,致使在一定程度上,教師難以把控學生的學習進度,因此,在網絡背景下進行教學,教師要在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的同時要注重關注學生學習情況,加強師生交流,及時為學生排憂解難。

(二)使學生過分依賴課件

隨著“互聯網+教育”教學模式的推行,中學教師教學方式也發生了變革,傳統的一面黑板、一支粉筆、一面板書的教學方式逐漸被多媒體教學替代,多媒體課件的應用節省了教師課上板書的時間,極大提升了教師教學的效率,同時課件中存在的音頻、圖片、視頻等資料也使課堂教學形式更加豐富,相較于傳統板書的教學模式更加生動。但同時,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制作對于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教師的計算機知識有限,對于制作復雜的教學課件并不熟練,部分教師會直接從網絡上下載教學課件進行修改使用,導致課件設計內容并不能與教師的教學思路相匹配,除了教學課件的質量問題。另外,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完全按照課件流程進行播放,而忽略了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培養,在自主研學的節點與課件引導的節點不能進行有效銜接,束縛了學生的思考能力,不利于學生英語思維網絡構建。

五、“互聯網+”背景下的初中英語教學創新

(一)轉變教師角色,以學生為主體

在“互聯網+”時代教師的教學工具更加廣泛,互聯網下的教學模式具有碎片化、互動式、情境感知三大特點。而互聯網工具的使用也為開展個性化教學提供了良好基礎,因此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在互聯網環境下讓個性化學習與個別化輔導成為學生學習方式,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作為學習的指導者與促進者輔導學生學習。

在課程設計中,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引導學生進行線上與線下學習,鼓勵學生合理利用互聯網資源,同時新型的英語教學方式,也賦予了師生之間的平等溝通關系,促進師生之間深入交流,有利于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提供相應指導。

(二)創新課件設計,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目前線下英語教學與互聯網結合的主要方式是多媒體課件教學,在互聯網技術發展背景下,教師要與時俱進,提升自身信息技術能力,優化課件設計,適當添加與教材內容相關的音頻與視頻,使教學材料更加新鮮有趣,且材料內容又不會喧賓奪主,讓學生轉移學習注意力。另外,教師要科學設計課件,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改變傳統教學中只注重閱讀教學的枯燥模式,利用信息課件結合聽、說、讀、寫練習,提升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三)結合翻轉課堂,提升學生研學能力

翻轉課堂是以問題為導向,利用信息技術平臺,構建出一種新型的“課前學習+課上探究”的教學形式,也是網絡背景下教學的重點研究內容。翻轉課堂教學流程包括:制作導學案、錄制教學視頻、學生自主預習、課上合作探究、教師點撥釋疑、過關檢測練習、評價歸納知識等環節。翻轉課堂是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新型應用方式,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通過目標定學、學案導學、微課助學、課堂討論、點撥助學等環節,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翻轉課堂的教學重點在于教師在課前根據教學內容制作微課,微課將課程的知識點進行切入講解,學生在線上學習通過微課視頻提前了解課堂學習的知識點,在課堂內教師將更多的課堂時間用于知識應用教學,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與自主研學能力。

(四)結合網絡平臺,構建交互性學習環境

結合網絡資源創建多元化的學習環境能夠有效提升師生交流效率,除了翻轉課堂的應用外,教師可以積極利用其他網絡資源優化教學交互環節,如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學習管理平臺,在課下進行學習資源共享與學習任務發布,學生在學習平臺中自主下載學習資源,補充在課上學習中不足的知識點。另外移動學習平臺上具有教學管理、課程教學、交流反饋、在線測試等多個模塊,借助于平臺的使用,教師能夠實時掌握學生當前課程學習情況,在線上平臺與學生進行實時交流,提供個性化輔導。

(五)利用網絡平臺優化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衡量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一環,在互聯網環境下優化教學評價重點要將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納入教學評價環節,而非以單一的測評成績作為教學評價依據。教師可利用信息平臺優勢,通過平臺提供的學習資料下載量、閱讀量、在線測評水平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相較于傳統的以考試成績進行教學評價的方式,結合線上平臺數據與線下教學觀察,教師將更多的目光放在了學生的整體學習過程中,將學生的學習態度、自學能力、合作能力、糾錯意識、學習積極性等納入評價體系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促進學生逐步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六、結束語

信息技術時代的來臨使教學模式產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在互聯網時代課堂形式不再局限于“教師教學、學生聽講”,在新形勢下,教師教學工作重心要“以學生為本”構建全新的網絡化、數字化英語教學體系,以教學模式創新激發英語課程的全新生命力。

作者單位:馬春燕 江蘇省南通市通海中學

參? 考? 文? 獻

[1]黃益平.揚課改之帆? 行創新之舟——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創新研究[J].黑河教育,2022(01):6-7.

[2]傅恭貞.信息化教學背景下初中英語“四為”課堂教學的實踐探索[J].校園英語,2021(47):120-121.

[3]徐小梅.“互聯網+”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的創新探索[J].教育界,2021(47):35-37.

[4]郭斌韜.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調查研究[D].寧夏大學,2020.[5]王曉燕.對“互聯網+”背景下初中英語信息化教學利弊的分析[J].教育信息化論壇,2019(02):219.

[6]朱瑜.“互聯網+”背景下初中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應用[J].英語廣場,2018(11):90-91.

猜你喜歡
教學創新初中互聯網+
中職美術創新教學實施的方法探究
讀寫結合探尋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新路徑
中職 《電機與拖動》 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初中物理“問題—發現”式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學管理目標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