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有效性研究

2023-06-25 12:14錢燕萍
名師在線·中旬刊 2023年5期
關鍵詞:有效性小學語文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入推進對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將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作為教學重點,幫助學生拓寬閱讀面,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技巧,在自主閱讀中獲得更多知識。那么,小學語文教師該如何提升整本書閱讀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呢?對此,文章將從整本書閱讀的基本特點入手,在分析整本書閱讀的重要性的前提下,通過對當前小學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共性問題的探討,總結了幾點提升小學整本書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14-0002-03

引? 言

“讀整本書”源于葉圣陶語文教育思想?!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提出,義務教育階段要激發學生讀書興趣,要求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積累整本書閱讀的經驗[1]?;诖?,本文將對小學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的有效性相關問題展開深入研究。

一、整本書閱讀的基本特點

(一)閱讀內容多

在小學階段,相較于語文教科書中的單篇課文閱讀,整本書閱讀所提供的閱讀材料在長度、寬度和厚度方面都相對較高。作為課內和課外兼顧的綜合教學方法,學生所需閱讀的內容也會隨之增多。因此,教師應以興趣為指引,多樣化推進教學方案設計和閱讀方式,提高學生對整本書的閱讀感悟能力,全面調動學生在閱讀中的聽、說、讀、寫能力。

(二)針對性強

自《課程標準》頒布實施以來,“整本書閱讀”就成為語文界的一個熱議課題。整本書閱讀活動的開展意在通過強化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促使學生提高語文素養,通過大量、廣泛開展課內和課外閱讀的方式,

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2]。因此,針對性強又成為整本書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特點。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課內讀寫和課外閱讀的互融共通性,小學語文教師可采取先引導學生寫讀寫規劃,后開展課內讀寫的教學方法,進一步增強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針對性。

二、小學階段開展整本書閱讀的重要性

(一)整本書閱讀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是思想表達的重要方式和途徑。我們的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離不開與人的語言交流活動,它是我們獲取自己所需信息內容的重要途徑,由此可見語言表達能力對生命個體存在及發展的重要性[3]。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能幫助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文本中的語言,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給學生以熏陶,從而使學生形成獨具個人特色的表達方式。

在閱讀的過程中,當學生喜歡某個作者的作品時,他們在寫作訓練的過程中也會進行相應的文筆模仿,并產生近似的語言表達方式。實際上,這并不是學生在刻意模仿,而是在長期閱讀的積累中不自覺影響。由此可見,在小學階段開展整本書閱讀,有助于學生提升自我表達能力,找到適合自己的寫作方式,同時能使學生準確把握文本的整體構架和內部的邏輯關系。有了多樣的閱讀方式,學生很容易便能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綜合來看,整本書閱讀有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二)整本書閱讀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閱讀的過程是知識吸收和積累的過程。需要注意的是,整本書閱讀的根本目的不只在于讀,還包括思考。在開展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大量的信息會涌入頭腦,

一方面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另一方面能促進學生思考,

甚至能起到代入作用,引發讀者的共鳴和聯想。因此,

在整本書閱讀中,學生的思維能力會得到鍛煉和啟發。此外,整本書閱讀還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空間。當讀到不同的文章時,學生會在頭腦中不自覺地形成對比,包括文本人物、寫作方法和表達的思想主旨等,這些都是閱讀在啟迪學生思維方面作用的體現。對于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實施,教師若能鼓勵學生進行閱讀交流,則更能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提升思維品質。

(三)整本書閱讀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進一步拓展小學生的閱讀時間和空間、培養學生在課堂上的閱讀自主性,成為課堂教學的必然選擇?;谶@一點,整本書閱讀教學有利于增強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強化學生在閱讀中的深層次理解能力,這也成為新時期小學整本書閱讀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4]。

筆者認為,以生為本的閱讀教學和整本書閱讀教學,二者關系緊密。學生的知識儲備量越大,在交流中的闡述便越清晰,寫作越順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之后,才更愿意展現自己的個人魅力,樂于參與閱讀教學的分享活動。打開了主動思考的大門,學生的思維空間才更廣闊,看問題時才更加多元,不斷朝著縱深方向發展,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領悟力才能更深入。久而久之,學生便能形成獨具特色的個人寫作風格。

三、小學整本書閱讀教學過程中的共性問題

(一)閱讀興趣偏低

在當前小學階段的整本書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仍采取“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難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常出現學生課上回答問題不積極、在閱讀教學中的思考不夠深入等問題。長期處于這種學習氛圍中,學生難以提升語文閱讀效率。

(二)閱讀方法陳舊

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尚處于發展階段,各類知識的儲備和生活經驗等均存在一定不足,因此,在小學階段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有一定難度。部分教師未能與時俱進地調整教學思路,缺乏清晰的教學目標,因此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經常會事倍功半,難以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教育理念落后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推進,實現了語文教學從傳授語文知識向學生綜合素養培養的過渡。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必須在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基礎上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5]?;谶@一教學理念,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要想打造高效閱讀教學課堂,需先使學生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當前,小學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閱讀范圍狹窄、閱讀量低、閱讀興趣不強、閱讀效率不高等問題,這些均是由教師教學理念落后導致的。

(四)課堂氛圍不佳

整本書閱讀教學模式的實施,離不開良好課堂氛圍的營造,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整本書閱讀學情有清晰的了解和把握,從而幫助學生解決各類學習問題,

提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當前的小學課堂普遍存在師生交流不足、課堂氛圍不佳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本書閱讀的教學應用價值。

四、提升小學整本書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實施策略

(一)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整本書中出現的人物和事件通常較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難度。教師若能利用現代教學技術靈活教學,將原本抽象復雜的故事背景、人物和事件等進行直觀、具象的展現,能使學生快速理清閱讀思路,了解故事情節,降低閱讀理解的難度。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采用思維導圖、多媒體教學、板書演示等多種方式對書中的內容進行簡單性轉化,

幫助學生快速、深入理解相關內容,進行深入思考。

例如,在《昆蟲記》教學中,考慮到科普類讀物的閱讀需要花費較多時間,同時需要學生對此有濃厚的興趣。因此,為進一步增強學生對本課知識內容的記憶和理解,激發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興趣,筆者借助現代教學手段,通過照片、視頻等方式為學生做了知識展示,并鼓勵學生根據整本書內容拍攝、分享相關的內容,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嘗試,能快速幫助學生理解本書的內容,了解更多課外知識,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二)豐富閱讀方法,提升整本書閱讀的有效性

小學生的年齡偏小,注意力和自控力明顯不足,所以,在閱讀活動中會出現諸多問題,最常見的有閱讀速度過快、對文本內容理解不透徹等。針對這種情況,

小學語文教師應積極響應新課程改革要求,盡快調整教學思路和方法,發揮自身的引導者作用,優選高效閱讀方法,盡最大努力幫助學生掃清閱讀障礙,提升學生在閱讀中獲取知識的能力,發揮整本書閱讀對學生綜合素養全面提升的積極作用。

教師可根據書籍類別的不同,選取差異化閱讀的方法。例如,當閱讀的文本題材為童話或小說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多關注文本中的人物特點、故事的敘述方式和描寫手法等。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教師還可鼓勵他們繪制思維導圖,把長篇的文字脈絡展示清楚,通過閱讀語感的強化,增強學生的理解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例如,在學生閱讀《西游記》時,教師可通過制作微視頻的方式,將書名、作者、插畫和目錄等著作的基本信息進行展示,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拿出紙筆等做摘抄記錄及閱讀批注。這既能有效提升學生整本書閱讀的有效性,又能同步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三)更新教學觀念,重視學生的個性化閱讀發展

春秋時期,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要求從學生的個性特點出發,在發展學生個性的過程中,助其成才。根據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6]。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偏小,閱讀和理解能力相對較弱,這就要求教師在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中,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逐步展開教學活動,使學生在長期的閱讀積累中鍛煉理解力,提升學習力、表達力,提高寫作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在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應將使學生掌握閱讀方法作為教學重點,鼓勵學生發展個性,展現特長。例如,教師可在班級中開展一次主題為“整本書閱讀推薦”的活動,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推薦書單,然后在班級中開展自主閱讀活動,使學生在歡快的閱讀氛圍中,互相交流閱讀體驗。

(四)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

環境對一個人的言行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要想提升小學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積極展開家校聯合行動,結合學生的接受能力和閱讀需求,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校內外閱讀氛圍。學校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教師應做好科學引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設計教學方案,通過開展“閱讀分享會”“微電影課堂”“小小演說家”等不同形式的活動,激發學生積極參與閱讀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分享欲,在持續、高效的交流互動中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除此之外,小學語文教師還可通過創設“閱讀書屋”“讀書角”“讀書會”等方式,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感受閱讀的重要性,在充滿書香氣息的校園中愛上閱讀,學會閱讀[7]。

例如,在閱讀《小王子》時,教師在班級中組織開展了一場以“讀書交流課”為主題的閱讀活動,讓學生通過課上交流的方式互相分享整本書的讀后感,有效活躍了課堂氛圍,增進了生生間的感情。此外,教師還引導學生針對“我最喜歡的故事”展開自由探討,

學生的表達欲望更加強烈。通過進一步的交流活動,學生的思想碰撞更激烈,閱讀體驗更歡暢,整本書閱讀的效果更好,學生都表示很喜歡這樣的閱讀課程。

結? 語

綜上所述,作為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大亮點,整本書閱讀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循序漸進的系統工作。要想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對整本書閱讀予以高度重視,充分了解整本書閱讀的基本特點和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嚴格按照新課程改革教學要求調整教學思想和方法,將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豐富教學方法、營造閱讀氛圍、重視個性化閱讀發展作為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實施策略,為學生創建閱讀交流平臺,培養學生的閱讀意識和習慣,助力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劉彥承.落實“讀整本書”,開拓閱讀空間: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J].新作文.2021(33):23-24.

莫彩淑.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有效性探究[J].新課程.2021(32):1.

吳志華.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分析[J].新課程研究.2020(35):121-122.

宋麗娟.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J].新課程.2020(40):47.

虞躍容.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J].華夏教師.2019(29):73.

孫曉芳.小學整本書閱讀教學指導的有效性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9(9):174.

王玉霞.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9(8):58.

作者簡介:錢燕萍(1973.11-),女,云南楚雄人,

就職于貴州省六盤水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學語文教研員,高級教師,貴州省特級教師,省級教學名師。

猜你喜歡
有效性小學語文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制造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實現
提高家庭作業有效性的理論思考
如何提高高中數學作業有效性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語言溝通探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