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iteSpace的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可視化分析

2023-06-25 13:59翟江劉曉莉
現代信息科技 2023年6期
關鍵詞:數字資源資源建設圖書館

翟江 劉曉莉

摘? 要:以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數據庫(CSSCI)收錄的659篇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期刊論文為樣本,利用CiteSpace Ⅴ可視化軟件探究21世紀以來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情況。從研究熱點來看,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研究、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研究和圖書館學科資源建設研究是三個熱點的研究主題。從前沿趨勢來看,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共有5個突現詞,與數字技術相結合的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是未來的前沿趨勢。

關鍵詞:圖書館;資源建設;數字資源;特色資源;學科資源;CiteSpace

中圖分類號:TP39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706(2023)06-0128-04

Visual Analysis of Library Resource Construction Research Based on CiteSpace

ZHAI Jiang, LIU Xiaoli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 Taking 659 library resource construction research journal papers included in 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database (CSSCI) as samples, CiteSpace Ⅴ visualization software is used to explore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library resource construction since the new century. In terms of research hotspots, research on library digital resource construction, library special resource construction and library subject resource construction are three hot research themes. In terms of cutting-edge trends, there are five burst terms in library resource construction research. The library resource construction research combined with digital technology is the frontier trend in the future.

Keywords: library; resource construction; digital resource; special resource; subject resource; CiteSpace

0? 引? 言

圖書館開展服務的基礎是高質量的資源,對于圖書館建設來說,資源建設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1]。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學術信息資源價格的不斷攀升,這些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對圖書館資源建設提出了新要求。21世紀以來,學者們圍繞圖書館資源建設這一主題展開了諸多研究。系統梳理已有相關研究成果,有利于促進國內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的發展。而對文獻開展定量研究,能夠客觀地反映出相關研究的熱點和前沿[2]。因此,本文利用CiteSpace軟件對我國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文獻展開定量可視化分析,以探究21世紀以來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的發文時間、發文作者、發文機構、發文期刊、發文熱點及前沿趨勢等情況。

1? 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本文選擇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數據庫(CSSCI)作為數據來源,檢索時間為2022年7月31日。點擊“高級檢索”,選擇“來源文獻檢索”,然后選擇“篇名(詞)”,輸入“圖書館”與“資源建設”,“發文年代”選擇“2000”至“2022”,共有659條記錄。運行CiteSpace Ⅴ軟件,展現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的發文時間、發文作者、發文機構、發文期刊、發文熱點及前沿趨勢等情況。

2? 時間分布特征

我國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的年發文量情況如下:2000年發表了19篇論文,2001年發表了28篇論文,2002年發表了42篇論文,2003年發表了37篇論文,2004年發表了36篇論文,2005年發表了46篇論文,2006年發表了36篇論文,2007年發表了29篇論文,2008年發表了41篇論文,2009年發表了47篇論文,2010年發表了39篇論文,2011年發表了46篇論文,2012年發表了40篇論文,2013年發表了29篇論文,2014年發表了17篇論文,2015年發表了32篇論文,2016年發表了19篇論文,2017年發表了20篇論文,2018年發表了20篇論文,2019年發表了15篇論文,2020年發表了10篇論文,2021年發表了6篇論文,2022年發表了5篇論文??梢钥吹?,最近幾年我國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的發文量有所減少。

3? 核心作者分析

運行CiteSpace Ⅴ軟件,網絡節點選擇“Author”,其他閾值設置為系統默認值,生成我國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的作者合作知識圖譜,如圖1所示。

圖1展示了我國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領域主要研究者之間的合作關系,字體大小可以看出發文量的多少。將發文量大于2次的作者整理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發文量最多的是黃如花(5篇),其次是孫波和張新興(均為4篇),作者之間發文量的差異不大,并且有多個作者的發文量相同,可見在我國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領域中還沒有起主導地位的“領軍人物”。

另外,節點之間連線的顏色代表了合作年份,連線粗細代表合作的密切程度。由圖1可以看出,我國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領域中學者之間的合作較少。

4? 高產機構分析

運行CiteSpace Ⅴ軟件,網絡節點選擇“Institution”,其他閾值設置為系統默認值,生成我國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的機構合作知識圖譜,如圖2所示。

可以看出,高校是我國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的高產機構,各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關系不強,大多屬于“獨立作戰”。將發文量排名前10位的機構整理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發文量最多的是武漢大學(23篇),其次是北京大學(18篇),國家圖書館排在第三位(15篇)。

5? 發文期刊分析

將我國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的發文期刊進行整理,其中發文量排名前十五位的期刊情況如下:《圖書館論壇》發表了79篇,《圖書館工作與研究》發表了75篇,《圖書情報工作》發表了63篇,《圖書館建設》發表了53篇,《圖書館學研究》發表了46篇,《圖書館》發表了44篇,《大學圖書館學報》發表了36篇,《圖書與情報》發表了34篇,《圖書館理論與實踐》發表了30篇,《圖書館雜志》發表了27篇,《情報資料工作》發表了25篇,《中國圖書館學報》發表了21篇,《圖書情報知識》發表了20篇,《情報雜志》發表了19篇,《情報科學》發表了19篇。這些期刊大多都是我國圖書情報領域的核心期刊,說明我國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的發文期刊質量是較好的。

6? 研究熱點分析

關鍵詞共現法能夠客觀地展現某一學科領域的研究熱點[3,4],因此,本文中利用關鍵詞共現法展現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的熱點情況。對圖3中的關鍵詞進行歸納總結,排除掉本文檢索的關鍵詞“圖書館”和“資源建設”,可以發現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主要有三個熱點問題: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研究、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研究和圖書館學科資源建設研究。

6.1? 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研究

關鍵詞主要有:數字資源、信息資源、電子資源、數據庫、虛擬館藏、數字化、網絡環境等。吳志榮(2000)探究了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原則以及數字化信息資源的類型和特征,對在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分析[5]。劉磊等(2012)以問卷方式調查了用戶參與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需求和應用問題,提出要以需求為導向,逐步建設高質量、特色化、多元化的數字資源體系[6]。朱江等(2019)對研究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轉型與發展,特別是開放資源觸發的第二次轉型與發展進行總結,以探索研究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未來發展方向[7]。

6.2? 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研究

關鍵詞主要有:特色館藏、特色資源、地方文獻等。金以明(2008)強調圖書館特色館藏資源建設的目的即展開特色服務,這樣才能產生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8]。曹德玉(2015)指出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應堅持實用性和特色性原則、系統性和準確性原則、標準化和通用性原則[9]。王虹(2019)提出完善特色資源發展政策及科學規劃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以數字人文研究項目推進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憑借全媒體技術提升特色資源的宣傳推廣與服務、積極倡導特色資源的開放共享等應對策略[10]。

6.3? 圖書館學科資源建設研究

關鍵詞主要有:學科服務、學科館員等。韓立棟(2010)提出構建“資源建設采訪員—學科館員—資源薦購教授”三者協作的資源建設學科化服務模式[11]。韓小亞等(2016)提出學科館員應主導資源建設學科化模式,這能夠充分保障學科資源建設的專業化與知識化、提升學科館藏資源建設質量和水平、有效推進學科資源建設與學科服務的一體化發展[12]。蔡時連(2019)認為學科館員在學科資源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數字時代,學科館員的角色已發生變化,學科館員在學科資源建設中多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13]。

7? 前沿趨勢探析

CiteSpace分析中,突現詞能夠反映某一研究領域的前沿趨勢。因此,本文利用突現詞分析法展現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的前沿情況。由圖4可知,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共有5個突現詞,分別為:網絡環境、虛擬館藏、資源共享、現實館藏和數字資源??梢钥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圖書館資源建設的研究主題也在與時俱進,與數字技術相結合的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是未來的前沿趨勢。

圖4? 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突現詞

8? 結? 論

本文以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數據庫(CSSCI)的期刊文獻作為數據來源,以我國21世紀以來的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領域文獻為研究對象,運用CiteSpace 軟件展開可視化分析。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結論有以下幾點:

(1)從時間分布特征來看,我國圖書館資源建設相關研究在2021年發表了6篇論文,在2022年發表了5篇論文,最近幾年我國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的發文量有所減少。

(2)從核心作者來看,黃如花、孫波和張新興的發文量較多,學者之間的合作較少,我國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領域中還沒有起主導地位的“領軍人物”。

(3)從高產機構來看,武漢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是我國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的高產機構,各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關系不強,大多屬于“獨立作戰”。

(4)從發文期刊來看,發文量較多的期刊大多是我國圖書情報領域的核心期刊,說明我國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的發文期刊質量是較好的。

(5)從研究熱點來看,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主要有三個熱點問題: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研究、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研究和圖書館學科資源建設研究。

(6)從前沿趨勢來看,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共有5個突現詞,分別為:網絡環境、虛擬館藏、資源共享、現實館藏和數字資源。與數字技術相結合的圖書館資源建設研究是未來的前沿趨勢。

參考文獻:

[1] 于寧,賈延霞,武麗娜,等.聚焦支持高校教學與科研——清華大學圖書館資源建設實踐與思考 [J].圖書情報工作,2021,65(1):34-40.

[2] 劉曉莉,項國鵬,張雷.國內創業學習研究現狀、知識演進與趨勢探析——以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數據庫(CSSCI)為數據源 [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8,39(8):231-240.

[3] 劉曉莉,張雷,張凡.基于CiteSpace的我國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研究進展可視化分析 [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1(22):78-79.

[4] 張雷,劉曉莉.我國創業教育研究熱點及展望 [J].科技創業月刊,2021,34(7):1-3.

[5] 吳志榮.論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 [J].圖書情報工作,2000(5):61-64.

[6] 劉磊,付玲玲,林小娟,等.社會網絡環境下用戶參與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需求調查——以部分沿海高校為例 [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2,30(5):94-100.

[7] 朱江,任曉亞,姜恩波,等.研究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轉型與發展——以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系統為例 [J].圖書情報工作,2019,63(4):47-53.

[8] 金以明.圖書館特色館藏資源建設 [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8,26(6):93-97.

[9] 曹德玉.對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的若干思考 [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5,36(8):236-240.

[10] 王虹.“雙一流”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現狀調查研究 [J].圖書館學研究,2019(24):43-50.

[11] 韓立棟.基于學科化服務的高校圖書館資源建設優化 [J].情報資料工作,2010(3):50-53.

[12] 韓小亞,王黎,徐變云.圖書館資源建設學科化實施模式研究 [J].圖書館學研究,2016(2):40-43.

[13] 蔡時連.高校學科館員參與學科資源建設的現狀與思考——以北京建筑大學圖書館為例 [J].圖書情報工作,2019,63(18):54-62.

作者簡介:翟江(1980—),女,漢族,江蘇南通人,館員,碩士,研究方向:信息咨詢、資源建設;通訊作者:劉曉莉(1988—),女,漢族,江蘇徐州人,館員,博士,研究方向:網絡與新媒體。

收稿日期:2022-10-23

基金項目:浙江省教育廳一般科研項目(Y201738017,Y202248666);浙江工商大學高等教育研究一般課題(Xgy22015);浙江工商大學2022年學科建設管理重點項目

猜你喜歡
數字資源資源建設圖書館
圖書館
教學資源庫建設和共享機制研究
圖書館員新角色
高校數字資源云服務平臺的建設研究
移動學習方式下實驗教學資源建設的研究
圖書館與出版企業數字資源共享的環境因素分析
去圖書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