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中美育功能的實踐路徑

2023-06-25 16:24趙心豪
中國民族博覽 2023年3期
關鍵詞:實踐路徑音樂教學高職院校

【摘 要】高職院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構成,對于培育專門人才、促進教育創新、提高學生素質具有重要作用。音樂作為個體情感的有效抒發方式,可以滿足人的情感需求、傳達人的個性認知,豐富人的情感活動。然而,目前高職院校中音樂教育和美育教育發展不夠均衡,開展美育教育手段較為單一,美育教學體系建設也較為不良,這就必須要求我們要多途徑加以解決,進一步加快實現音樂教育中美育功能。

【關鍵詞】高職院校;音樂教學;美育功能;實踐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03

引言

伴隨著經濟社會的深入發展,人民的審美觀念和審美需求發生了較大轉變,高職院校的教學體系和教學目標也發生著變革?,F階段的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已經從專業化的技能型人才轉向全面化的綜合型人才。在高職院校的教學體系和音樂學科的核心素養中,美育功能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功能,既有利于促進高職院校教學體系的改革創新,又有利于培育學生的審美素養和道德觀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進步。高職院校教師應當充分改變教學理念、積極創新教學方法,在日常教學中滲透美育知識,加快推動核心素養在高職教育中的落實。

一、音樂教育和美育功能實現的基本關系

所謂美育教育,一般有狹義和廣義兩種角度。從狹義來看,美育一般是指藝術教育,即對學生的美感、審美以及美學素養的教育;從廣義看,美育教育是指將美學同其他學科相結合,在其他學科的日常教學中滲透美學原則、傳播美學觀念??傮w來看,美育是指有選擇性的在日常專業教學中滲透美學原則,以培養學生的美學素養、審美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活動,這種教學目標,即可以稱之為審美教育,也可以稱作美感教育。音樂教育作為藝術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實現美育教學的重要抓手,二者在邏輯上具有相通性。通過音樂教學可以加深學生對“美”的認知和理解,鼓勵學生追求日常生活中的真善美。

音樂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在其內涵中本身就蘊含著美感元素。在高職院校中進行音樂教學,實質是在美育教育的審美層面和學生的素質層面發力,通過學習音樂藝術來綜合培育學生的欣賞能力、審美能力、創新能力,在音樂教學中無形改造學生的精神世界和審美認知,促進學生個體道德品質和文化修養的提高。同時,通過美育教學的開展,可以有效推動美育功能的實現,加快音樂學科核心素養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的貫徹落實,增強學生對于音樂理論、音樂藝術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改造學生的藝術思維,增強學生在音樂學習和音樂實踐中的學習能力。音樂教育和美育功能的實現,二者是相輔相成、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通過開展音樂教育,可以有效助推美育功能的實現;通過美育功能的實現,又可以反過來推動音樂教育的開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音樂教育實現美育功能的現實意義

(一)有利于促進高職音樂教育的改革創新

音樂教育作為藝術教學的重要組成形式,在整個高職院校的教學體系中占據了重要地位。通過在高職院校的音樂教育中滲透美育教學,可以有效改善現階段高職院校重專業訓練輕道德培養的現狀。一方面,通過美育功能的實現可以有效促進高職音樂教育內容的創新。在高職音樂教學中引入美育功能,會使得高職院校在教材選取、課程設置、內容安排等方面更注重對學生道德素養和美育知識的培訓,更重視核心素養在高職院校音樂教學中的作用,推動高職音樂教學在內容上突出對學生道德能力和審美素質的培養。另一方面,在高職音樂教育中實現美育功能,可以有效促進高職音樂教學形式的創新與變革。在日常教學中融入美育功能,勢必要改變教師的教學邏輯和教學方法,從而促進整個形勢的整體變革。同時對于美育功能的實現,不僅要依靠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樣也要發揮實踐教育的作用。這就改變了傳統音樂教學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形式,有利于通過美育功能的實現來帶動高職音樂實踐教育的整體創新和進步。

(二)有利于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道德素養

音樂教育本質上是一種實踐性教育是文化教育審美教育以及藝術教育的綜合體。然而近年來,由于我國高職院校就業導向的教學風氣,在一定形式上形成了重文化教育而輕視審美教育的不良教學格局。高職院校往往重視對學生音樂技能或技巧的培養,而忽視了對于其道德素養的養成。而通過美育功能在整個高職院校音樂教學中的實現有利于彌補好審美教育的缺失,有利于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對于藝術和世界的主觀認識,從而提高其道德修養和審美素養。音樂作為人情感的集中表達,通過音樂教學實現美育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舒緩學生的情感和壓力,進一步豐富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有利于使得學生加深對于藝術知識和藝術理論的了解,形成音樂素養教學和審美能力的提高,進一步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道德素養。同時,在日常教學中引入美育功能,可以改變學生對于知識的單一接受性,形成綜合性的教學內容來改變學生的視野和認知,有利于以一種多元化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模式來改變學生的主觀精神世界,形成健康向上、積極良好的思維認知模式。

(三)有利于促進學生向全面人才方向發展

對于人才的評價,不僅要考慮到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同時也應當考慮好學生的道德文化修養。通過在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學中融入美育功能,可以有效的推動學生素養的全面發展,形成多元化的培養格局和培養方式。一方面通過美育功能的融入和實現可以提高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加強對專業技能的培訓,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水平和專業藝術修養。另一方面通過美育功能的實現,也可以推動我國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作風建設和道德文化修養的提高,有利于加強學生的精神世界改造和建設工作,提高學生的道德文化修養水平,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多遠發展和長遠進步。同時,也可以強化學生對于情感的精準把握和情緒的有效認識,培養他們對于情緒的敏感度,有效豐富學生的情感和閱歷,使得學生在日后音樂行業從業的過程中更好的和群眾及聽眾產生共鳴,增強他們在藝術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

三、當前高職音樂教育中實施美育教學的存在問題

(一)音樂教育和美育教育發展不夠均衡

由于高職院校特殊的就業需求和育人導向,使得高職院校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更為關注的是對學生作業能力和音樂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對于美育教育的重視和引導,學生們在高職院校學習的過程中,往往系統性的經受了音樂技能的訓練,并沒有通過專業性的課程來打牢,對于整個世界的審美認知基礎,這種教學方法事實上是片面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養成,也不利于學生精神文明的塑造和創造。同時在高校的教學資源以及教師分配方面也更傾向于對音樂教育,而忽視了對于美育功能實現的資源分配,導致著我國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學和美育教育,事實上是相脫節的。同時由于部分教師思維觀念較為落后,不能夠根據客觀上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仍然對學生進行單一的理論教學活動,這就導致著學生在接受音樂知識教育的過程中忽視了對自身精神世界的主觀改造,這樣既不利于音樂教學的總體發展,也不利于我國高職院校日常音樂教學的改革創新,更不利于學生的綜合成長。

(二)音樂教學中開展美育教育手段單一

受管理思路、教學經驗及思維邏輯等多方面的限制,高職院校在開展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雖然滲透了美育教育,但是其教學手段相對較為單一,無法有效的推動音樂教學和美育教育的有機融合,也無法保證美育功能在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學中得到較好的實踐。當前,部分音樂教學仍然采取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法,通常是教師進行理論性的集中授課,然后由學生自行練習,這樣雖然可以保證教學進度和教學效率,但是忽視了學生對于理論知識和審美體驗的接受能力。美育教育本質上是審美教育,這是一種非常主觀的體驗和認知,如果有教師單純講授理論知識而不對其進行具象化的引導,那么學生可能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理解上的偏差和認知上的模糊?,F階段的音樂教學仍然是教師帶領學生鑒賞音樂,雖然也融入了一部分美育相關的理論知識,但是也僅僅是闡述了這些審美概念和美育功能背后的音樂內容,并沒有有針對性的結合教學實際來對美育功能背后的內涵進行挖掘和分析,使得滲透的效果較差,學生在理解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困難。

(三)高職院校中美育教學體系建設不良

高職院校在進行美育功能教學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緊密圍繞好學生的特色以及學校的辦學實際來實現全面化的養成和綜合性的培養。然而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教學仍然是以教師集中授課為主,不能夠有效的考慮好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本學校的教學實際在課程安排以及實踐設置上具有孤立性,不能夠形成良好的教學體系來對學生進行綜合培養,高職院校也并沒有將美育教學資源和音樂教學資源有效整合,學生可以利用到的美育資源較少,這樣既不利于學生主動獲取美育知識和美育理論,也無法有效的將音樂教學和美育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同時在整個高校的教學體系建設思路中,占比較大的仍然是專業知識和專業實踐的教育,而沒有為美育教學進行制度化的規定。這就導致著我國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學體系建設中缺失了美育教學的相關內容,使得整個美育教學體系建設發生了一定的偏差。

四、新時期高職院校音樂教育實施美育的實踐路徑

(一)提高專業教師對美育的認識

首先,高校要加強對于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師的培訓工作,通過培訓及教研等方式來加深專業教師對美育功能的理解,并通過集體備課以及調查研究等形式,來將美育功能滲透到教師的日常教學安排過程中。同時也要注重對音樂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進行變革與優化,以進一步強化音樂教師的專業素養和理論功底,進一步有效發揮音樂教育中的美育作用。同時高校教師也要積極發揮自主性和主動性,加快對于美育理論和育人理論的研究與學習,并適當調整自己的科研與教學安排,使自己的日常工作更符合美育教育的相關要求。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師也要注重對自身精神世界和主觀世界的改造,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美育文化和審美素養,以提高對學生美育功能和美育教育的效果,有效促推美育功能在整個高職院校音樂教學中的實現。

(二)融入多樣化的美育教學手段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必須要在日常教學中融入多樣化的美育教學手段,使得學生可以有效的感受潛藏在音樂文化中的審美內容和審美知識,進一步通過音樂專業的學習來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審美素養和審美文化。例如高職院??梢酝ㄟ^多媒體平臺以及大數據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來將音樂所蘊含的情感以及所要表達的內容具象化出來,使得學生可以直觀有效的了解到整個音樂的內在情感。同時教師也要在日常授課的過程中積極創設音樂情景,并通過分組活動及角色扮演的形式來有效培養學生的音樂想象力。這種全新的教學手段的融入,可以更為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對于音樂內容的理解,你進一步激發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思維能力和形象能力,可以在腦海中具象音樂的內容,加深對于音樂情感的感悟。同時也要在日常的教學情境中積極融入實踐探究活動,使得學生可以在實踐過程中掌握審美知識并有效的應用,以通過美育功能的實現來提高學生的音樂創造力。

(三)優化高職院校美育教學體系

高職院校要積極構建美育教學體系,通過多種力量來整合音樂教學和美育教學的優質資源。首先要加強對于美育教學工作的組織領導機構建設,要選拔專門的人才組建專業機構來推進整個高職院校的音樂課程改革。同時,要優化教師的職業構成,要根據不同教師的研究方向來安排課程,以有效提高音樂專業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推動美育功能在整個音樂教學的實現。同時要加強不同類型的音樂形式的滲透與交融,要有效吸取西方音樂,傳統音樂以及民族音樂的合理內核,并有選擇性的向學生傳授以進一步優化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學內容,突出日常教學過程中的美育色彩。

五、結語

高職院校作為我國培養技術型人才的重要陣地,對于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教學任務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來看高職院校音樂專業對于美育功能的實現仍然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和問題需要加以解決。既要從教師角度入手,提高他們對于美育功能的認識和理解,增強他們對于音樂教學的科學認知,同時也要優化創新高職院校的教學手段,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來豐富教學內容,以構建具有院校特色的美育教學體系,助力我國高職院校人才審美培養工作。

參考文獻:

[1]王雪濤.高職音樂教育中的美育功能實踐策略[J].藝術教育,2021(9).

[2]關筱,夏詣超.論音樂教育中的美育功能[J].藝術科技,2017(6).

[3]劉婷.美育機制下音樂教育的現狀分析與策略研究[J].藝術評鑒,2022(15).

[4]潘夢.學校音樂教育的美育價值與功能探究[J].音樂天地,2021(11).

作者簡介:趙心豪(1995—),男,漢族,福建永安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為音樂教育、計算機音樂制作等。

猜你喜歡
實踐路徑音樂教學高職院校
以“大扶貧”理念開辟精準扶貧新路徑
黨的作風建設科學化的實踐路徑和保障機制研究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多媒體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音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淺析
中等專業學校音樂欣賞教學研究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淺析高校黨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