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少數民族地區國語教育問題的思考

2023-06-25 01:21譚波爾衛翔
中國民族博覽 2023年3期
關鍵詞:少數民族地區鄉村振興職業教育

譚波爾 衛翔

【摘 要】本文站在為少數民族地區鄉村振興提供人才的戰略高度入手,不僅分析了鄉村振興背景下少數民族地區國語教育的重要性,而且也分析了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開展國語教育存在的問題,最后就如何解決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國語教育問題、提高國語教育質量特別是為少數民族地區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提出優化對策。

【關鍵詞】鄉村振興;少數民族地區;職業教育;國語教育

【中圖分類號】H102;H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03

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對少數民族地區振興發展提供了機遇。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應當從落實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高度,積極探索國語教育的創新模式,只有這樣,才能使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國語教育教學工作實現更大突破,但個別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在這方面還缺乏有效的措施,國語教育的整體水平還不適應鄉村振興戰略的需要,迫切要求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切實加大國語教育的改革和創新力度,努力適應鄉村振興戰略,不斷優化和完善國語教育體系。對此,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應當從為少數民族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和保障的戰略高度入手,切實加大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國語教育現狀的調查與分析,既要深刻認識加強和改進國語教育重要性的理解和認識,也要堅持問題導向,著眼于解決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國語教育存在的問題,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措施,提升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國語教育有效性。

一、鄉村振興背景下少數民族地區國語教育的重要性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對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來說,只有大力加強國語教育,才能為少數民族地區鄉村振興培養更多、更優秀的人才,進而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而加強國語教育,能夠使人才的能力素質得到提升,在學技術、學專業、學科學方面更加順暢,進而為少數民族地區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因而,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需要從更高層面深刻認識加強和改進國語教育的重要性,進而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積極推動國語教育質量的提升。

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只有大力加強國語教育,才能更好的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需要從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高度把改革和創新國語教育納入到教育教學改革,特別是要適應“雙高計劃”,積極探索國語教育的創新性方法和策略。此外,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為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教育改革創造了有利條件,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國語教育模式創新,不僅有利于提升高職院校教育層次,而且有利于夯實鄉村振興人才基礎,更有利于拓展學生就業發展渠道。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應當從“三個有利于”入手,深刻理解和認識國語教育的重要意義,對國語教育進行科學設計,從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入手,不斷豐富和完善國語教育內容、拓展國語教育領域、提升國語教育質量。

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培養的大多是少數民族學生,他們的國語水平如何,不僅關系到他們未來發展,而且也關系到學生未來參與產業振興、文化振興等方方面面,只有加強國語教育,才能使學生通過國語加強交流與互動,才能使學生更好的學習與鄉村振興相關的技術、文化等一系列內容。有的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搶抓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機遇,持續完善國語教育體系,在專業設置方面進行了優化,并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加強國語教育,如進一步拓展國語教育領域,積極打造國語教育載體,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加強對國語的理解,同時還能夠通過將國語教育與專業教育進行深度融合,不斷豐富和完善國語教育體系,形成各個方面的合力,有力的促進了國語教育的深入開展。

二、鄉村振興背景下少數民族地區國語教育存在的問題

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對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國語教育提現了更高的要求。盡管很多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已經在改革和創新國語教育方面加大力度,但按照較高標準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教師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做好鄉村振興背景下的國語教育,需要一支優秀的國語教育師資團隊。當前,制約鄉村振興背景下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國語教育有效實施的問題主要是教師隊伍不強,特別是既懂漢語又懂少數民族語言更懂國語教育工作的教師相對較少,不利于推動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國語教育深入開展。有的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國語教師不注重加強自身建設,特別是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沒有對鄉村振興進行深入研究,對學生的教育還停留在完成教學任務,創新性教學相對較少,把國語教育與鄉村振興進行深度融合的意識不強,這已經成為制約鄉村振興背景下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國語教育有效性的重要瓶頸之一。

(二)三全育人機制建設薄弱

健全和完善的育人機制,對于推動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國語教育實現更大突破具有支撐作用。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國語教育與三全育人結合不夠緊密,融合性、互動性、滲透性不強,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還沒有成為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國語教育的重要戰略性舉措。一些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在開展國語教育的過程中,不注重將其融入到少數民族地區鄉村振興戰略領域,各個方面的作用還沒有得到有效發揮,國語教育資源整合不足,共同推動國語教育創新、將國語教育融入鄉村振興的意識和能力不強,教師之間也不注重加強交流與互動,國語教育與專業課程教育的結合不夠緊密。

(三)國語教育缺乏平臺支撐

推動鄉村振興背景下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國語教育取得更好成效,需要積極探索國語教育平臺,只有這樣,才能使文化育人與實踐育人有效結合,進而提升教育水平。目前,一些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在開展國語教育方面不注重打造多元化平臺,特別是國語教育品牌建設相對較少, 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國語教育質量。一些教師不注重打造“教學做一體化”平臺,在培養學生應用國語開展農村調查、參與農業項目等方面相對較少。此外,一些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還沒有把打造“品牌專業群”作為重點,國語教育平臺缺乏創新,各類載體相對較少,國語教育融入農業、農村、農民不多,項目化教學載體有限。

(四)產教融合體系不夠完善

深入分析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國語教育存在的問題,也包括有的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盡管在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不斷加大力度,而且采取了一些有針對性的措施,但產教融合缺乏針對性、創新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特別是國語教育還沒有成為產教融合的重要內容,在國語教育中培養學生立足鄉村振興、參與鄉村振興方面相對較少。有的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不注重加強與企業全方位、立體化合作,缺乏對少數民族地區鄉村振興政策措施、產業導向、就業方向等的深度調查與分析,從鄉村振興的角度構建產教融合基地不足,直播帶貨、農產品推廣等還沒有成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內容。

三、鄉村振興背景下少數民族地區國語教育的優化對策

(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要想使國語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效,不斷適應少數民族地區鄉村振興對人才的需要,需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推動國語教育改革和創新。由于國語涉及到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教育、教學、管理的方方面面,教師需要具備綜合素質。因而,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應當大力加強對國語教師的教育和培訓,既要使他們在開展國語教育方面更具有專業水平,也要引導他們將國語教育融入到專業教育、“課程思政”等各個領域,形成良性運行機制,豐富和完善國語教育內容,提高和改進國語教育質量。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除了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之外,也需要從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入手,積極引導國語教師與學生共同進行課題研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得到更多的鍛煉,教師也可以提升教學水平。

(二)優化三全育人機制

語言是一種交流的工具,又是一個溝通的橋梁,特別是在多民族的地區,學習各民族之間的文化,對于發展經濟,維護社會穩定和祖國統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少數民族學生來說,國語教育既具有專業性特點,也具有實踐性特色,更具有融合性優勢。為了能夠使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國語教育符合鄉村振興戰略的需要,應當把國語教育納入三全育人機制建設當中,發揮方方面面作用,加強國語教育資源融合,構建國語教育合力。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在優化三全育人機制方面,還要積極探索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效實現形式,將國語教育與“雙創”教育、工匠精神培養等緊密結合起來,特別是要著眼于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撐,積極培養學生國語應用能力,能夠通過國語學習知識、文化、技術,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未來融入鄉村振興、服務鄉村振興、投身鄉村振興提供支撐和保障。

(三)打造國語教育平臺

漢語歷史悠久,使用人數最多,世界上使用漢語的人數至少15億,超過世界總人口的20%,是中國的官方語言,是新加坡的四種官方語言之一,亦是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要將國語教育納入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品牌專業群,打造國語教育品牌,提升國語教育影響力和吸引力,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大力推動教學做一體化平臺建設,著眼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國語、綜合應用國語的意識和能力,為學生學習國語、應用國語打造更多平臺,強化學生專業化、職業化能力,通過卓有成效的平臺,促進學生能力和素質“螺旋式上升”。積極探索國語教育創新平臺,結合培養學生圍繞鄉村振興開展創新創業活動,引導學生組建“創客空間”,利用所學的知識,通過國語共同研究農業生產、產業項目、農業技術等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得到更多的鍛煉,而且也能夠培養學生利用國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此外,還要積極引導學生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調查研究工作,利用國語撰寫調研報告。

(四)完善產教融合體系

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要將產教融合作為推動國語教育模式創新的重要舉措,促進農業產業與國語教育有效融合,推動農業企業與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合作辦學模式創新。將國語教育融入產教融合,需要進一步拓展國語教育領域,利用國語深入開展拓展訓練、團隊共建、交流座談活動,引導學生組建創業團隊,在實踐中培養和鍛煉工匠精神、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團隊精神。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在完善產教融合體系的過程中,應當切實加強對少數民族地區農業產業、農業企業以及農業相關組織的戰略合作,為學生學習國語、應用國語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特別是可以充分發揮農業企業和農業相關組織專業化作用,使他們在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的過程中強化學生國語應用能力。將國語教育融入到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當中,特別是要引導農業企業和農業相關組織參與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形成良好的國語教育氛圍,促進國語教育向更高層次邁進。

綜上所述,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對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撐作用,特別是目前仍然有很多少數民族地區“三農”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只有發揮方方面面作用,大力推動少數民族地區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才能有效解決少數民族地區“三農”問題,進而促進可持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因而,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應當從推動和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入手,將國語教育納入到改革創新以及實施“雙高計劃”當中,積極探索國語教育的創新性方法和措施,圍繞“人才振興”持續優化和完善國語教育模式,整合資源,優化配置,持續創新,推動國語教育上新臺階,有效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引導學生參與鄉村振興,夯實鄉村振興基礎,使學生未來能夠為少數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獻計出力和攻堅克難,進而促進少數民族地區鄉村振興實現更大突破。

參考文獻:

[1]王聰延.兵團少數民族職工群眾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的調查——以兵團×師×團為例[J].新疆地方志,2021(4).

[2]王小紅.新疆少數民族國語教學新模式的應用[J].文教資料,2020(31).

[3]王榮花,楊爭.國語教育背景下教師教育與培訓[J].現代職業教育,2020(9).

[4]蘆志鋒,李玲玲.我校少數民族學生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使用若干問題思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0).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調研課題“鄉村振興背景下南疆鄉村農牧民國家通用語言培訓模式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譚波爾(1992—),女,漢族,新疆喀什人,碩士研究生,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人文分院,教師,研究方向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衛翔(1987—),女,維吾爾族,新疆五家渠人,碩士研究生,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人文分院語言教研室,負責人,講師,研究方向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

猜你喜歡
少數民族地區鄉村振興職業教育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少數民族地區大學數學范式教學探析
論湘西地區刑事和解制度的適用
天柱縣少數民族地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思考
“動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論七年一貫制體系下本科學科建設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少數民族地區居民消費結構研究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