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2022新藝術課程標準中低學段教學目標的研究與思考

2023-06-25 03:58杜羽
中國民族博覽 2023年3期
關鍵詞:藝術實踐教學目標

【摘 要】我國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的理論指導一直都是跟隨著國家文化教育發展的現狀,圍繞著我國現代小學生心理變化及未來發展而規劃的。2022年最新公布的義務課程標準,在之前課標基礎上增加了創新性的亮點,為廣大老師們帶來了新的挑戰與方向。新課標在教學目標,實踐指導及課程規劃等方面做了較大的改變。其中教學目標是修改內容中的一大亮點,針對于各個學段學生的教學目標都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描述。本文將采用文獻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圍繞低學段學生的學情情況,對課標教學目標內容,展開思考與研究。研究對象——低學段指的是在六年義務教育階段,一至二年級的學生,其年齡均為七歲上下,心智與思維體系尚在構建當中的學生。

【關鍵詞】教學目標;素養內涵;藝術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03

一、最新低學段教學目標中有哪些變化與亮點

(一)以美育人,更加注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內涵

2022年的音樂教學總目標以新的觀念——以美育人,令所有教育者眼前一亮,其內容切實注重提升學生文化素養,由四個方面展開進行理論指導,分別為: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以及文化理解。結合低年級學生學情來看,這四點可以片面的理解為引導學生感知美、體驗美、創意美、理解美。筆者認為,其目標設計順序可理解為是由課堂教學順序依次進行的。

首先所謂感知美,低年級學生的接受能力相對較弱,對相關音樂知識文化了解甚少,因此教學目標其教學重點在于引領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自我興趣點進入學習,層層深入。將感知音樂作為教學目標的第一步,讓學生在接觸音樂的同時,打開學習視角,能夠為后續教學打下基礎。

其次,體驗美作為總目標的第二點,其核心在于引領學生在有律動的教學活動中,進行感受,產生所想。一至二年級的教學活動一般以結構簡單清晰,旋律線條明顯的歌曲為主線,以教唱、欣賞、游戲、情景等方式為輔助,由老師組織帶領體驗。好的音樂體驗能夠讓低年級學生在所能接受的能力范圍內,由自身去感悟音樂、體會音樂、思考音樂。

那么,在進行了感知體驗之后,課程教學已經完成了教學部分,即將進入激發思維,展開拓展的階段。在音樂審美教育中,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關鍵點。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審美創造力是在不斷介入審美活動的過程中獲得的,創意想法是在行為體驗后產生大腦想法凝結的基礎上,與其他知識加以聯系,升華,使學生能夠真正做到深入學習。

最后的目標點——文化理解,是將整堂教學課程的主題思想作為總結概括。在音樂教育的課程中,用文化代入引導學生建立立德樹人,也是音樂教育的重要意義。所謂“理解美”,引導學生學習我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了解和發掘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讓低年級的學生感觸到祖國文化的魅力,建立文化自信,熱愛民族文化。

(二)注重實踐,強調在活動中學習體驗

新課標的教學目標設計結構清晰,各學段都圍繞藝術實踐中的欣賞、表現、創造和聯系四點展開教學,四個實踐點涵蓋了十四項不同的學習項目技能點,其中低學段的要求為“唱游音樂”,又細分為四小點分別為:趣味唱游,聆聽音樂,情境表演,發現身邊的音樂。(見圖1)

其中“趣味唱游”即引領學生通過趣味性的游戲互動進行學習,游戲教學是音樂教學中針對于中小學階段的學生教學的有利方法。此方法在低學段音樂教育的課堂上不足為奇,是貼切學生心理發展特點而進行的教學方法,低學段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為薄弱,缺乏學習的耐性與專注力,據大量調查資料顯示,剛入學的一二年級的學生普遍專注力分散;表現為學習容易分心;好動自控力差,游戲式教學就是解決低學段學生專注力問題的最好方法之一。

“聆聽音樂”屬于聽覺實踐,但音樂的一切實踐又依賴于聽覺。音樂是瞬間的聽覺藝術,因此所捕捉到的音樂信息是學習一切音樂技能的基礎。聆聽音樂看分為幾個層次,一聽情緒傳達,二聽旋律結構,三聽主題內涵。一、二年級的學生不能夠達到深層次的歌曲聆聽,不需要在固定聽覺上有過高的要求,但要求學生通過旋律聽辨,能夠感知旋律情感情緒表達,能夠迅速感知到音樂的美感,從而建立整體音樂形象。

“情境表演”則要求創設相應的學習情境,學生在相對環境中進行模仿,體驗,從實踐中得出關于本課程的自我心得。情境認知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閉合的、自給自足的實體或表征的云集,它離不開互動和文化背景。因此情境學習中最重要的是互動,低學段的學生對于文字類,表象性的內容反應較慢。

“發現身邊的音樂”與總目標中的感知音樂有異曲同工之妙,都要求學生用心去感知,體會音樂;理解音樂,但不同之處在于“發現”二字。音樂是人們表達情感的工具,常常被用來描述內心的情感世界,低學段學生雖不能準確運用音樂表達情感,但可在身邊用心去觀察音樂的色彩,內心有“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理解,從而體會音樂所帶來的魅力。

二、現低學段教學目標設計存在的問題與原因分析

(一)目標設計出現重向偏離問題

教學目標具有評價性,可通過所設計的目標來作為判斷學生完成學習成果好壞的標準。因此,教學設計有兩個重點:“教”和“學”,很多老師重“教”而忽略了“學”,出現了重向偏離的問題。設立目標應要充分發揮其評價性,很多老師忽視其評價性將目標強加于學生的身上,教育者應該在教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的想法與變化,讓其發揮自主學習的能力,不限制其思考方向。

(二)目標設計過于格式化,模板化

經查閱大量一二年級教案資料發現,我國教師對于設計教案,完成教學目標工作極其缺乏創新性。我們對于學生的創新教育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對自己的課堂方案卻缺乏新意。教育家布盧姆提出音樂教育過程中應該達到的目標分為四個領域:認知領域、情感領域、操作或動作技能領域。這一系統的研究理論,于20世紀80年代引入中國后,被我國多數教育者吸收,直至成為一代目標模板而風靡。由此可見,我國教育者在設計教學目標上沒有結合自我創新的思考點,太過于模式化。

(三)目標設計過于盲目化,脫離學情

現有很多教育工作者,教學過于盲目化,并沒有結合學情而作出不同的變化。同一首歌曲,面對不同的年齡層面,就不能以同樣的教學目標去教學和要求學生,因此所交出的學習呈就有水平上的差異。一二年級的學生不僅基礎薄弱,接受課堂式教育時間較短,因此不同個性展現較為凸顯,這就需要老師在設計目標時,多兼顧學生的內心發展變化,在課標引導的基礎上,進行升華。

三、如何結合最新課標設計低學段教學目標——以歌曲《阿西里西》為例

教學目標是教與學的全過程,根據課標要求低學段的教學目標設計需要注重以下幾點:(1)結合學情,學生教學對象的基本組成。(2)創新拓展,注重核心素養內涵,隨著十九大總方向的思想引導,我國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的素養內涵,引領學生進行深度學習。(3)注重學生全面發展,將各學科進行融合,將知識進行融會貫通,以下是筆者結合低學段學生學情所歸納出的設計目標的具體做法:(見圖二)并以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阿西里西》為例。

《阿西里西》教學目標設計:

首先了解學生學情,教學對象是一二年級XX班的學生,該班學生整體較為活潑,適合增加課堂互動,但需課堂秩序維護,有序進行講解?!栋⑽骼镂鳌肥且皇滓詫W習少數民族文化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歌曲,曲目中有彝族的語言歌詞和獨特的民族旋律。該曲是一首彝族小朋友做游戲時伴唱的歌謠,目標設計可著重加強歌唱與表演能力,結合近期該班語文所講到的“傳統節日”的課程進度,帶學生進行學科融合。

①審美感知:利用游戲趣味方式導入課堂,引導激發學生興趣,鼓勵學生對初觸音樂做出評價,可大膽談一談對彝族歌曲的體驗與理解,哪些地方展現彝族音樂的獨特魅力,與所學語文知識“傳統節日”有什么聯系?

【設計意圖】:此次新課標關注的重點是凸顯學生主體,一方面讓學生認識到音樂的情感本源;感受來自少數民族的異域風情;體會彝族文化的民族魅力,另一方面,與近期較為了解的語文知識相融合;能夠促進學生各學科之間的聯系;加強民族文化的理解,進行深入學習。

②藝術表現:在學唱歌曲的同時,了解學習彝族舞蹈動作,可跟隨樂句旋律走向與節奏律動,以唱跳結合的方式演繹歌曲,也可變化演繹形式(小組組合,師生組合以及器樂組合)。

【設計意圖】:教學過程中實踐是落實音樂教育的最好途徑,以唱跳結合的方式將視聽與身體律動結于一體,雖有難度,但在老師的分解帶領下,如此教學形式可鍛煉學生的綜合和素質全面發展。允許多形式的表現,可拓寬學生藝術實踐的方向,提升學生組織協調能力,只有讓學生從“形式”到“展現”都是自主選擇模式,才能真正實現學習自主化,給予他們思考資助的空間,鼓勵學生的自信心,真正在活動中全身心投入,體現出展演活動的意義,如此也才能切實從中感受到歌曲所帶來的情感,并將音樂作為“表達情感的語言”。

③創意實踐:通過在課堂上進行聆聽,感受,學唱,模仿等體驗后,學生對彝族文化極其歌曲情感表達有了一定的了解,要求學生結合自身相知所想,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創意活動,不限制表現形式,可通過例如朗誦,服飾介紹,樂器介紹,之做手抄報等等形式,來表達出對于彝族及少數民族文化的喜愛之情,以及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人的民族情懷。

【設計意圖】:不限制學生的創新空間,鼓勵學生拓展思維,結合課堂所學所想,有利于激發學生勇于創新,延申理解,將音樂情感升華到愛國情懷,建立起五十六個民族融于一家的情感價值觀,鼓勵學生將想法落實到實踐中。

④文化理解:通過本課內容學習,體驗彝族舞蹈,感受云貴地區的民族風貌,建立起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意識,以音樂教學為主線,啟發學生善于觀察少數民族文化的獨特性,感受民族文化的地域魅力,發揚并傳承中國傳統民族文化,建立起宣揚中華文化的使命感。

【設計意圖】:在教學體驗過程中,將音樂技能與文化學習有機滲透,使學生在感受音樂美的實踐中培育識美、愛美、創美之心,逐成正確的審美價值觀。[3]通過課堂教學,有意建立學生文化自信,激發對于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懂得中華民族文化具有無窮魅力等著他們去探索去傳承。

四、結語

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在完整的教學流程中,課程開端起著導向作用,課程結束起著評價作用,因此起作用貫穿始終,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本文展開新課標與低學段教學目標設計相結合的研究,本研究通過查閱資料等方法,了解新課標下教學目標設計的現狀,詳細分析現低學段設計教學目標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望有助于教師們設計高質量,可實施的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傳遞符號知識的同時,滲透著學科思想、情感和價值的傳遞,促使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成長和發展。

但是,由于個人的研究能力和理論知識水平有限,對教學目標設計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如發現的問題和原因分析可能存在自己的主觀性,提出的策略也還沒有真正地落實到實踐中等。因此,若筆者之后能夠成為一名教師,希望自己能學習優秀的教學理念,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如何科學地設計教學目標,深究其科學性,在實踐中真正地實現教學目標指導和促進學生的持續發展。筆者繼續努力改進,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參考文獻:

[1]閆艷.課堂教學目標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0.

[2]高建進.讓中小學音樂教育回歸音樂的本源[J].人民音樂,2015(11).

作者簡介:杜羽(1998—),女,漢族,山西呂梁人,中北大學藝術學院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音樂教育。

猜你喜歡
藝術實踐教學目標
課外實踐對提高音樂學專業學生綜合能力的作用
大學生舞蹈專業藝術實踐教育的設置及意義分析
高職院校音樂教育教學中藝術實踐的意義與實施方法
教師教育專業化背景下高師學前教育專業藝術實踐教學改革
新媒體環境下數學教育方法的優化
小學英語故事教學法新說
《孔乙己》連續性教學目標撰寫及教學活動設計
加強中職學校學生藝術實踐的思考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的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