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員工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調查研究

2023-06-25 17:36布威薩熱古麗·毛拉木熱麥提劉沅霖
中國民族博覽 2023年3期
關鍵詞:少數民族問題策略

布威薩熱古麗·毛拉木熱麥提 劉沅霖

【摘 要】國家通用的語言文字作為中華民族之間的共同語言,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也是當前我國在語言文字政策上的主導戰略。少數民族同志掌握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可以提升個人的語言素養,提高收入乃至促進這一地區經濟文化繁榮。少數民族員工生活在少數民族聚集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滯后,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的外在設施和外部條件支持不足,使其在提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方面一直存在困難。

【關鍵詞】少數民族;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H1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03

一、問題提出

推廣普通話是我國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是語言助力鄉村振興的核心。在農村地區推廣普通話有利于不同區域、不同民族的人們交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也有助于拓寬他們的就業渠道,幫助更多青年出去打工,提高自己的收入。

東純興集團公司是喀什地區的一家國營企業,員工主要是來自周邊鄉村的少數民族農民,他們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水平有限,有的甚至無法實現正常交流。2016年6月公司開始啟動對少數民族員工進行國家通用語言培訓,幫助員工提高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保障員工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夠使用國家通用語言進行交流。經過這6年時間培訓,少數民族員工從剛開始簡單的會說、不會寫到現在的會說、會讀、會寫,使員工國家通用語言水平得到了明顯的提高,但是也遇到了水平提高的瓶頸。

本調查以該企業的少數民族員工為調查對象,全面了解員工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使用情況,找出問題的癥結,并提出有效的對策。期望以點帶面,探討南疆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的有效方式。

二、調查設計

該調查的對象為東純興集團公司參加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的少數民族員工,分為基礎班、普通班、提高班3個層次。調查從三個層次中隨機抽取不同年齡、不同水平的員工作為調查對象。

調查以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調查問卷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員工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班級等基本信息;第二部分為員工在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第三部分主要通過聽寫詞語的方式了解少數民族員工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水平。聽寫詞語的內容包括三個方面:根據意義寫詞語和聽寫雙音節詞語。聽寫的20個詞語來自于《現代漢語頻率詞典》中使用度最高的8000詞。調查發放問卷450份,收回問卷432份,其中有效問卷419份,比例為97%。

三、調查結果

(一)關于員工的基本信息

通過調查了解到了少數民族員工的基本情況,具體如下:有超過六成的少數民族員工為女性,男性的比例為38.9%;有將近2/3的員工都處于26至35歲之間,占比為65.63%,有23.15%的員工在25歲及以下,有10.98%的員工年齡在36至45歲之間,只有一名員工在45歲以上。說明該集團少數民族員工年齡相對集中在青年階段,具有較好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潛力。只有不足2%的員工學歷為大專及以上,有5.97%的員工學歷程度為小學,71.36%的員工只有初中文化,20.05%的員工為高中文化,甚至還有三名員工沒上過學。充分說明該集團少數民族員工的學歷不高,整體文化程度偏低;有38.9%的員工在基礎班,有29.59%的員工在普通班,剩下有31.5%的員工在提高班??梢钥闯龌A班的員工較多。這是因為,剛入職的員工沒有任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證書并且在對員工進行考試時,不達標者會降一級提高班的降到普通班,普通班降到基礎班。

(二)關于員工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了解少數民族員工學習國家同語言文字是否存在二語習得中,有關音系干擾和轉移現象,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有85.20%被試認為在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學習“寫字”有困難;69.21%的被試認為學習“聲母”有困難;68.49%的被試認為學習“韻母”有困難:62.76%的被試認為學習“聲調”有困難;42.95%被試認為學習“筆畫”有困難;沒有任何困難的員工有2.38%。這與筆者所做出的假設一致。

為了了解少數民族員工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遇到的問題。問卷中設計了“學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過程中你未能解決的問題有哪些”,結果顯示,最大的問題是“發音聲調時不標準”;其次是“不會寫筆畫較多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然后是“不會按照筆順寫字”;最后是,“學到的都記不住”。說明國家通用文字的書寫、聲調、筆畫順序等確實存在一定難度,而接近五成的人認為自身的學習能力不足,學習過的知識不能完全掌握。

通過對少數民族員工網絡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情況的調查發現,有約1/4的員工經常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31.5%的員工偶爾使用,有36.52%的員工有時使用,頻率較低,甚至還有6.68%的員工從未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上網。一般來說,語言學習的規律,聽說先于讀寫。在現實交際中,“聽說”就滿足了交際的基本需求。聽說能力固然重要,但因此而忽略了閱讀和寫作能力,這不利于語言的實際運用,會導致詞匯缺乏、詞匯亂用、造句不規范、理解偏差等。語言能力應該是聽說讀寫諸多具體能力的綜合體。絕大多數人認為提升表達能力和聽力非常重要。接近一半的人認為提升寫作能力不重要,有35.79%的人認為提升閱讀能力不重要。

綜上,可以得知,最突出的問題是:少數民族員共在聽說讀寫方面都有一定困難;少數民族員工對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重視程度不均衡;少數民族員工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頻率低。

(三)聽寫詞語

為了更深入了解少數民族員工規范漢字書寫水平現狀,針對員工的漢字書寫實際情況進行了測試。規范漢字書寫測試的問卷共分為兩個部分。

1.聽寫單音節詞

根據意義聽寫單音節漢字,進行聽寫時筆者說出相關的單音節,并說詞的意義。詞語解釋《新華詞典》的最常用意思為準,員工根據意義進行聽寫即可。聽寫的單音節詞有:“把(97.33%)、國(100%)、呢(90.66%)、而(98.66%)、最(90%)、使(94.62%)、放(90.72%)、已(54.66%)、或(92%)、軍(96%)”,從測試中可知,“國、最、”等單音節詞正確率100%。其中“已”單音節寫錯的人占總人數的一半。此單音節寫錯的原因;“己”和“已”結構布局是一樣就差一個豎,因此導致了學習者聽寫單音節寫錯的情況。

2.聽寫雙音節詞

聽寫雙音節詞語,筆者說出相關的多音節,員工根據自己聽到的音節聽寫即可。

聽寫的多音節包括:“起來、時候,孩子、生產、社會,聲音、勞動、群眾、似的、眼睛”等詞。測試結果可見,少數民族員工規范漢字書寫準確率到達100%以上的字共有兩個(孩子100%,生產100%);90以上的共有七個即(起來98.66%,時候98.66%,社會98.66%,群眾98.66%,勞動96%,聲音96%,眼睛96%);達到80以上的多音節詞語共有一個(似的88%);其中寫錯頻率最多的是(似的88%)寫錯原因是,現代漢語詞語當中有一個最常用的詞語“是的”和“似的”諧音,因此導致了少數民族員工多音節詞語聽寫時寫出錯別字的現象。

四、員工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的原因分析

通過對該集團少數民族員工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情況的調查,發現少數民族員共在聽說讀寫方面都有一定困難,尤其是書寫方面;少數民族員工對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重視程度不均衡;少數民族員工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頻率低。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具體如下。

(一)自身受教育程度不夠,學習過程效率不高

在調查中,只有極少數的員工有過大專及以上的學歷,絕大部分的員工都只有小學學歷或者初中學歷,員工整體受教育程度以小學文化為主,在聽說讀寫等四個方面的基礎都不扎實,說明該集團少數民族員工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言能力相對較低。在學習過程中,少數民族員工對于一些通用語言中的字詞和句子理解起來較為困難,尤其是對于一些相對抽象化的詞語含義,在頭腦中很難建立起相應的概念,導致學習過程效率不高。

(二)在二語習得中,有關音系干擾和轉移現象

在二語習得過程中,原有的音調和新學習語言的音調存在一些差異,因此員工學習困難。比如漢語,并非親屬語言,語音結構、構詞和語法結構,差異較大。主要表現在元音、輔音、音節、聲調等四個方面,這就少數民族員工在發音上的難點。

(三)日常學習時間較少,學習的主動性不強

通過以上的調查發現學習者主要是為了提升自己聽說能力,對于書面的寫作和閱讀能力要求不高,沒有較大的學習動機。在學習過程中,少數民族員工在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時,大多抱著嘗試的心態,只當作一項學習的任務來完成,依賴于相關安排的強制性和義務性,并沒有真正地從心底里想要學會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這項新技能。集團的員工將更多的精力花費在工作中,很少將時間和精力花在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學習上,過少的學習時間影響了每一次培訓的學習效果,也不利于少數民族員工將學到的知識進行內化和鞏固。

(四)學習資源較少,日常使用的渠道較少

少數民族員工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時,大多使用相應的語言培訓教材或者讀本,這些都是文字資源,培訓方很少使用電子資源的形式進行統一培訓或長期培訓,整體地學習資源數量和豐富程度都較少。從少數民族員工日常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渠道來看,他們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大多只局限于手機上網、逛街購物、和朋友聊天等方面,沒有在更多元化的公共場合中運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五)因字形相近、讀音相同而寫錯別字的現象

從聽寫詞語部分數據分析結果中我們能推斷,員工普遍存在因字形相近、讀音相同而寫錯別字的現象。平時課堂上不認真聽課,并沒有好漢字規范書寫、除了上課時間寫規范漢字以外其他時候聊天時基本上使用本民族的民族語言,對普通話的使用很少,導致了書寫漢字時因字形相近、讀音相同而寫錯別字的現象極其廣泛。

五、提高員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效果的策略

(一)完善相應的培訓學習體系,準確書寫國家通用語

首先,為了提高員工漢字書寫水平,應該進行一定的思想教育,讓員工自我提升對寫漢字的重視程度。應該重視規范寫漢字不僅可以提高寫字速度,還可以提高閱讀能力,增加員工語言知識,提高員工語言表達能力。

其次,上課時,講師應該要求員工必須按照漢字的筆順筆畫書寫,并把一些筆順筆畫較為復雜的漢字通過寫在黑板上示范給員工如何正確書寫。無論上課還是下課講師要多跟同學們進行交流,鼓勵員工平時多練漢字,學習硬筆、軟筆書法等漢字書寫方式,解除員工“不會寫”“寫不好”的心理壓力。員工要認真聽講,認真看講師的書寫方法,并進行對比,以此發現自己的書寫有沒有問題,是否需要改進等,寫錯某一個字詞后要學會反思,避免下次出現同樣的錯誤。

最后,應當根據少數民族員工的發展方向,搭建起相應的培訓學習體系,使員工能夠通過學習掌握基本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書寫能力和表達能力。例如,加強培訓的師資隊伍建設對不同層次的員工進行針對性訓練,以便解決語音上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達到畢業要求??梢圆扇∫韵麓胧旱谝?,注重個體差異,精準指導通過專項培訓、集中學習、“一對一”互幫互學等方式。第二,引導他們平時多對話交流,多讀寫課文。

(二)提高員工學習積極性,聽說讀寫能力全面提高

首先,在上述問題中,本文提到由于大多數員工因工作原因,學習的時間是比較少的。部分員工只拘于從課本中獲取知識途徑,這樣是需要耗費很多時間的。因此,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可以下載手機軟件,或者看電視、聽廣播等途徑進行學習,邊干家務邊練聽力,輕松學習。這些方法不會給自己造成太大的壓力。

其次,建議集團定期舉辦規范漢字書法比賽、漢字聽寫競賽,給優秀者發放獎勵證書,以激勵員工、不斷進步。集團還可以搭建線上線下學習平臺同步進行,在線下集中培訓時,由相應的講師進行知識講解以及發音練習糾正,線上學習可以用分散組織學習和自主學習的模式。

最后,講師對班級員工在嚴格要求的同時要進行相應的鼓勵,即指出不足的同時要表揚員工的優點,這樣對員工練好漢字可以起到監督以及促進作用,也可以讓員工第一時間了解到自己的不足。

六、結語

少數民族群體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國家層面和個人層面上都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少數民族進一步認識到文化的凝聚功能,在文化自信中認同中華文化。少數民族員工由于其受教育水平和語言環境的差異,在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會遇到諸多困難。為了使其能夠更好地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可以采取以上的多種渠道對現有的培訓教學模式進行改變,調動該群體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少數民族員工的語言素質。

參考文獻:

[1]李慧勤.教育脫貧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2]劉華.民族雜居地區保安族中普及深化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10).

作者簡介:布威薩熱古麗·毛拉木熱麥提(1999—),女,維吾爾族,新疆英吉沙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漢維翻譯;劉沅霖(1998—),女,漢族,四川渠縣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漢文字詞匯。

猜你喜歡
少數民族問題策略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我認識的少數民族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少數民族治療感冒的蕨類植物(一)
少數民族治療感冒的蕨類植物(二)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