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館文物保護現狀分析與完善措施

2023-06-25 16:53張靖研張靜
中國民族博覽 2023年3期
關鍵詞:文物保護博物館

張靖研 張靜

【摘 要】文物是歷史的記憶,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博物館做好文物保護工作,不僅能夠讓珍貴文物源遠流長的傳承下去,而且對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文化自信也有積極幫助。本文首先概述了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常見問題,例如經費投入不夠、保護方法單一、文物管理隊伍素質參差不齊等。隨后結合工作實踐,分別從加強經費保障、重視隊伍建設、完善管理機制、搭建文物管理信息平臺等方面,提出了針對性的完善建議。最后介紹了近年來文物保護領域常用的激光3D修復和虛擬現實等技術,為新時期博物館發揮技術優勢做好文物保護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博物館;文物保護;激光3D掃描;文物管理信息平臺

【中圖分類號】G26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03

博物館承擔著珍貴歷史文物收集、保管、研究、展覽等一系列任務。其中,文物保護既是博物館的責任之一,同時也是保證陳列展覽、教育科研等工作順利開展的必要前提。從整體上來看,隨著各級部門對文物保護重視程度的提升,以及文物館藏條件的不斷改善,博物館的文物保護水平有了明顯提升。但是在微觀層面上,許多博物館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一、博物館文物保護現狀

(一)經費不足,保護設施更新不及時

博物館需要與時俱進的采購、安裝、使用新型基礎設施,以及定期檢查、維護既有基礎設施,才能為珍貴文物的保護創設良好環境。而文物保護設施的定期更新和檢修維護,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無形中增加了博物館的經費負擔。博物館作為事業單位,經費來源以上級財政撥款為主,本身并不盈利。這種情況下,由于經費不夠、預算不足,博物館內的文物保護設施很難保持動態更新,久而久之也會因為文物保護條件不理想,造成珍貴文物的損壞。

(二)文物管理隊伍綜合素質有待提升

文物保護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工作,對博物館文物保護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例如,文物保護工作者除了要了解不同類型文物(如青銅器、瓷器、陶器等)的保存條件外,還應熟悉文物保護的相關法律,本館對文物保護的有關規定,以及文物修復的相關知識[1]。目前來看,博物館復合型文物管理人才的數量偏少,無法滿足現階段博物館對文物保護工作高質量開展的要求。另外,從調查情況來看,許多博物館在職的文物保護人員,雖然有著比較豐富的工作經驗,專業能力過硬,但是也存在缺乏創新意識和敬業精神等問題。以按部就班的完成崗位任務作為最終目標,而沒有從工作實際出發,思考如何與時俱進的創新文物保護的方式方法。

(三)文物保護的方式方法缺少創新

相比于以人工為主的文物保護模式,先進科學技術的應用不僅顯著提升了文物保護工作效率,而且在珍貴文物的保管、搶救、修繕等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安裝監控系統能夠實現全天候、無死角的文物監管,有效解決了人為因素導致的文物破壞、丟失等問題??v向對比來看,博物館使用的文物保護方法有所增加,科技含量也在不斷提升,但是整體來看創新力度不強。尤其是在信息時代,“互聯網+文物保護”的融合程度不夠,博物館文物保護的信息化水平不高,成為當前博物館文物保護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四)文物保護力量相對單一

珍貴的歷史文物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同樣的,文物保護不僅僅是博物館的基本職責,也是每個人應盡的一項義務。尤其是對于一些館藏文物資源豐富,但是因為各種因素限制文物工作人員數量偏少的博物館,在開展文物保護工作時經常面臨人手不足的困境。另外,由于文物保護力量較為單一,也會導致博物館不得不將更多的資源、精力投入到文物保護工作中,而文物收集、文物研究等工作的開展則受到了影響,長此以往將不利于博物館自身的發展。因此,新時期博物館面對日益繁重的文物保護工作壓力,以及不斷提升的文物保護標準,需要在履行好本館職責的前提下,嘗試拓展文物保護力量,在整合資源的過程中保護好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五)文物管理機制仍需完善

現階段博物館有一套文物管理制度,能夠對文物保護工作的具體開展提供指導。但是在實踐中,文物管理機制還有許多地方亟待完善。例如,隨著時間的推移,博物館不僅文物藏品的數量增加、種類豐富,而且文物保護的設施和條件也發生了明顯的改變。而現行的文物管理機制則因為更新速度慢,已經不符合當下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需要。還有就是文物管理機制存在形式化問題,文物保護工作人員存在憑經驗辦事的現象,而沒有嚴格依照有關規定和管理制度,也會因為操作不規范而使文物遭受損失。

二、博物館文物保護的完善措施

(一)加強經費保障,引進先進文物保護設施

博物館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包括文物藏品的數量、價值,以及既有文物保護設施和下一年的文物保護工作開展計劃等,合理確定預算。然后向上級部門申請財政撥款,同時加強文物保護專項經費的臺賬管理,保證每一筆經費都能做到規范使用、合理透明。同時,博物館自身也要嘗試拓展其他的創收渠道。早在2015年發布的《博物館條例》中,就明確規定博物館在不違背其非盈利屬性、不脫離其宗旨使命的前提下,可以開展經營性活動[2]。因此,博物館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文物資源優勢,大力開發文博創意產業。像內蒙古博物館推出的“蒙古搏克”工藝擺件、玉豬龍琉璃車掛件等,深受游客喜愛;故宮博物館的文創收入達到15億。

(二)重視隊伍建設,提升文物管理人員素質

新時期的文物保護工作人員,只有具備更強的綜合能力才能切實保護文物安全。博物館方面在開展人力資源建設時,應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來增強文物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首先是每個季度開展一次集中培訓,學習《博物館條例》《博物館藏品管理辦法》,以及本館施行的與文物保護相關的規章制度。通過加強學習,不僅可以增強文物保護工作人員的崗位責任意識,而且還能明確文物保護的流程、要點,為具體工作的開展提供指導。其次是每個月度開展一次專項培訓,目的是學習和掌握各種文物保護設施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在扎實提升個人專業技能的基礎上,更高質量的完成文物保護工作。最后還要培養文物保護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要養成嚴謹認真、一絲不茍的敬業精神,以及敢于創新、拼搏進取的奮斗精神。

(三)創新管理方式,搭建文物管理信息平臺

現階段,信息技術已經在博物館的文物搶救、文物監控、文物展覽等方面發揮了重要應用。在文物保護工作中,也需要創新管理方式,加快推廣“互聯網+文物保護”模式,搭建文物管理信息平臺,從而依托信息技術優勢,改善文物保護環境。例如,博物館在清點文物、摸清家底的前提下,為每一件藏品做好登記,并建立文物管理信息系統[3]。該系統包含了藏品資源庫、研究信息資源庫與業務資料信息庫等若干子系統,既可以滿足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需要,同時也能為博物館文物科研等工作提供支持。文物管理信息系統還能實現文物接收、鑒定、分類、定級、編目、入庫、保管等多項工作的“一站式”辦理,極大的減輕了基層文物保護人員的工作壓力。同時,基于文物管理信息平臺生成的文物藏品數字資源(包括文物的二維影像、3D模型等),也能對文物的出入庫鑒別提供幫助,極大提升了文物保護工作效率。

(四)做好宣傳引導,凝聚文物保護社會共識

博物館在履行好本館職責、做好文物保護工作的前提下,還要做好宣傳引導,充分發動社會力量,號召群眾參與到文物保護工作中。例如,博物館可以開展文物保護宣傳入部門、入企事業單位、入校園、入社區、入村、入戶等“六入”活動。除了宣傳文物保護的重要意義外,還可以通過現場展覽和講解文物的方式,讓公眾了解到文物的獨特魅力和珍貴價值,從而激發他們保護文物的自覺性。通過這些活動,讓公眾了解文化遺產的價值與內涵、文物保護的責任與意義,號召全社會動員起來,守護好文化遺產。除了線下宣傳外,博物館還要與時俱進的打通線上宣傳渠道,利用互聯網、新媒體強大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吸引更多人加入到文物保護的志愿團隊中。博物館策劃“抖音云端博物館”主題活動,依托抖音短視頻平臺,以短視頻的方式向公眾科普文物保護知識[4]。

(五)完善管理機制,細化文物保護工作依據

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需要一套內容完備、執行到位的管理機制。博物館除了要重視文物保護設施建設和文物保護人員培訓外,也要重視配套機制的優化,從制度層面為該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約束和指導。從現階段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需要出發,制定更加完善的文物管理機制體系。這些機制主要有設備設施檢修機制、出入庫管理規定、復制機制、安全管理守則,以及藏品征集、修復、分類、檢定和消毒等規定[5]。另外,近幾年博物館中數字文物的比例呈現出逐年遞增趨勢,數字文物保護也成為一項新的工作內容。因此,博物館方面還應結合數字文物的特點、保護要求等,盡快在文物管理體系中增加關于數字文物保護的相關內容,讓數字文物在展出、保管中也能得到妥善保護。

三、博物館文物保護中先進技術的應用

(一)激光3D掃描技術

博物館的文物保護工作不僅僅是保護完好的文物,還包括修繕、處理已經遭受損害的文物。例如,一些木質、紙質文物和泥質塑像、壁畫等,容易遭受細菌、微生物的侵襲而受到損害。如果不及時修復,文物的損害程度還會進一步加劇,最終導致文物失去價值。因此,文物修復也是文物保護的一種重要手段。在眾多的文物修復技術中,激光3D掃描修復可以通過激光掃描確定出文物的大體輪廓,然后再配合3D打印技術,將文物殘缺的部分打印出來,最后清洗文物的灰塵后將打印的碎片粘貼上去,從而達到一個完整的文物。以內蒙古博物館的藏品遼灰陶菩薩頭像為例,由于年代久遠加上材質特殊,陶質文物的局部已經出現了缺口和裂縫。如果不及時修復,這些裂縫還會繼續擴大,從而破壞文物的藝術價值。為此,內蒙古博物館的文物修復人員使用激光3D掃描技術,首先掃描并復原了文物的原始輪廓,并建立了3D模型。然后打印出補齊材料,并利用做舊工藝時使新材料與陶像的顏色、質感一致,最后粘貼上去。同時還對裂縫進行了清灰、填膠,避免裂縫的進一步擴大。經過文物修復后,不僅重新恢復了該文物的藝術價值,而且也能讓其更好地保存下去。

(二)虛擬現實技術

博物館應用虛擬現實(VR)技術,可以打造虛擬展廳,讓游客能夠在虛擬化的博物館中欣賞各種文物。此外,基于VR技術還能讓原本靜態的文物“活”起來,這對于更好地呈現文物的藝術魅力也有積極幫助。博物館在陳列展出文物時,光照等外界因素不可避免的會對文物造成損害。而采用虛擬現實技術后,這些文物就可以轉移到更加理想的環境下進行保存,并且不影響游客正常游覽、欣賞文物。除此之外,虛擬現實技術下展出的館藏文物,還能增進與游客之間的互動,不僅豐富了游客的游覽體驗,而且也能讓游客近距離感受文物的魅力,激發了游客保護文物的自覺性,為今后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也提供了一定的幫助。以呼和浩特大召寺召廟壁畫為例,工作人員首先進行現場取景,將大召寺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的召廟壁畫進行拍照,然后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對照片進行處理,生成三維場景。這樣一來,游客就能通過手機APP或小程序,掃描二維碼進入博物館的虛擬展廳。只需要動動手指或轉動身體,就可以在虛擬展廳中漫步、游覽召廟壁畫。

四、結語

文物是人類智慧結晶的主要展現,落實好文物保護工作不但有助于宣傳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眾的道德素養及科學文化素質,而且還能激發人民群眾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隨著博物館文物藏品數量和種類的增加,文物保護工作的壓力和標準也在提升,如何更好地履行文物保護的責任,也成為現階段博物館必須要考慮的問題。通過增加經費投入改進文物保護條件,加強文物保護工作隊伍建設和引進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等一系列措施,能夠讓館藏文物得到更好地保存,讓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能夠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徐軍峰.五臺縣博物館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環境改善措施研究[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2(14).

[2]孫亞娣.淺析中小型博物館紙質文物現狀和保護——以信陽博物館為例[J].喜劇世界:中,2022(3).

[3]曲軼莉,張開亮.館藏皮影文物的數字化保護探討——以黑龍江省民族博物館館藏皮影為例[J].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22(14).

[4]梁麗敏.博物館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護措施淺談[J].東方收藏,2020(1).

[5]鐘國文.博物館“讓文物活起來”的研究現狀與展望[J].客家文博,2021(2).

作者簡介:張靖研(1974—),女,漢族,內蒙古呼和浩特人,本科,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博物院,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文物保護。

猜你喜歡
文物保護博物館
丹江口庫區加強文物保護(之一)
展出前的地下博物館
博物館里的“虎”
博物館
博物館與近現代中國文物保護
古建類博物館文物保護單位消防安全
名勝古跡
紙質文物保護修復的傳統與現代分析
骨角質文物保護研究進展
露天博物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