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薩提亞模式團體心理干預對青少年情緒智力的影響*

2023-06-27 05:56郭茂林趙一帆張玉平
成都醫學院學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薩提亞智力團體

郭茂林,趙一帆,張玉平,吳 穎

成都醫學院(成都 610500)

情緒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EI)是指個體監控、識別自己及他人的情緒和情感,并采用上述信息指導其思想和行為的能力[1]。情緒智力是社會智力的一部分,能直接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對青少年自我認知與社會性發展起重要作用[2-3]。青少年情緒智力越高,其心理越健康[4-8]。有研究[9-12]發現,高情緒智力的青少年心理適應能力更強、成績更高、攻擊性和惡意創造力更少。情緒智力高的青少年能較快適應環境變化,以正確的方式去處理在日常生活和學業中所遇到問題,從而整體提升其認知狀態;能從他人視角去理解他人的思維、情感和動機,維持良好的人際交往活動,促進社會化發展??梢?,情緒智力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學業成績、攻擊行為、自我認識、社會化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影響。18歲以前是培養情緒智力的關鍵期[2],有研究[13-14]表明,采用情緒管理課程、團體輔導等方式對青少年情緒智力進行培養或干預,可提高其情緒智力水平。薩提亞模式屬于一種以人本主義為中心的心理成長模式,主要觀點有:改變總是可能的;人們具有應對和成長所需要的所有資源;梳理積極正向的目標;主要聚焦個人內在系統、人際互動系統、原生家庭系統等[15]。目前研究[16-22]將薩提亞模式與課程教學、舞蹈治療、團體輔導和沙盤游戲相結合,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心理彈性、生活滿意度、生命意義感、自尊、人際關系、應對方式、學業成績等進行干預,發現薩提亞模式能被青少年接受,并取得較好效果。本研究擬探討薩提亞模式結合團體心理輔導對青少年情緒智力的影響,以期為青少年身心健康提供理論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于2021 年3—5 月在成都市某中學招募32 名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16 名。納入標準:1)身體健康;2)自愿報名參加,與家長共同簽署知情同意書;3)能認真完成問卷調查。排除標準:1)有嚴重心理問題或者精神疾病者;2)正在接受心理咨詢或心理輔導者;3)正經歷急性生活危機(如親人亡故、父母離異等重大負性生活事件)者;4)不愿意參加問卷調查者。本研究通過成都醫學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審批號:成醫倫審2023N0.59)。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情緒智力量表(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EIS)于1988 年由Schutte等[23]編制,后由王才康[24]翻譯并修訂,這是國內研究情緒智力使用的具有代表性量表之一。量表共33 個條目,包括情緒知覺、自我情緒管理、他人情緒管理、情緒運用4 個維度,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1分代表“完全不符合”,5分代表“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示情緒智力水平越高。該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92,已被證明具有較好的信效度[3]。

1. 2. 2 干預方法 1)對照組處于常態,無干預。2)試驗組進行為期8 周的薩提亞模式團體心理干預(每周1 次,90 min/ 次):將薩提亞模式融入團體心理干預方案中,聚焦個人內在系統、人際互動系統、原生家庭系統,以薩提亞模式4 個主要目標(促進體驗自身感受、提升自我價值、為自己做出選擇、促使內外和諧一致)作為宗旨,將薩提亞理念貫穿整個干預過程,采用冰山圖、家庭圖、生存姿態、家庭重塑、角色扮演、個性部分舞會等實踐方法,設計出以改變和成長為整合目標的薩提亞模式團體心理干預方案,該方案包括8 個主題(表1)。團體心理干預室環境要求:1)容納20 人及以上;2)具有足夠的活動空間;3)有多功能設備。每次團體輔導結束后,課題組成員收集試驗組團體過程的反饋信息。干預前及最后一次團體輔導結束1 周后,課題組成員對兩組進行EIS 評分。

表1 薩提亞模式團體心理干預方案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定量資料采用()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檢驗水準α除特別說明外均設定為0.05。

2 結果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試驗組男生8名,女生8名,年齡13~15(14.38±0.63)歲;對照組男生8名,女生8名,年齡13~15(14.88±0.25)歲;經獨立樣本t檢驗,兩組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情緒智力得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EIS各維度得分及總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試驗組情緒知覺、自我情緒管理、情緒運用維度得分及EIS總分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試驗組情緒知覺、自我情緒管理維度得分及EIS總分明顯高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干預前、后對照組EIS各維度得分及總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青少年情緒智力得分比較(分,,n=16)

表2 兩組青少年情緒智力得分比較(分,,n=16)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P<0.05。

組別情緒知覺自我情緒管理他人情緒管理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試驗組43.75±5.6648.44±3.63*28.88±4.0832.63±1.75*24.06±4.7824.06±2.14對照組45.25±3.8045.06±4.3931.56±3.8630.06±2.8223.00±2.6823.26±3.47 t-0.8752.373-1.9123.0970.7630.785 P 0.3920.0240.0720.0040.4430.438組別情緒運用EIS總分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試驗組26.31±3.5927.63±2.39121.13±15.79133.56± 7.19*對照組27.56±3.2424.56±5.39126.50± 9.08122.38±10.10 t-1.0332.083-1.1823.607 P 0.3120.0460.2490.001

3 討論

3.1 薩提亞模式團體心理干預對青少年情緒智力的干預效果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前兩組EIS各維度得分及總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干預前兩組在情緒智力上具有同質性。干預前、后對照組情緒智力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本研究中成長因素和時間因素對青少年的情緒智力無明顯影響。本研究中,干預后試驗組情緒知覺、自我管理維度得分及EIS總分明顯高于干預前,同時干預后試驗組情緒知覺、自我情緒管理、情緒運用維度得分及EIS總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薩提亞模式團體心理輔導對青少年情緒智力具有促進作用。薩提亞模式團體心理輔導對情緒智力的促進主要在情緒知覺、自我情緒管理、情緒運用3個維度。本研究中他人情緒管理維度效果不明顯,這與張晨旭[25]研究結果一致。

3.2 薩提亞模式團體心理干預促進青少年情緒智力發展的路徑分析

本研究中,將薩提亞模式結合團體心理輔導,使二者優勢進行疊加,主要通過以下4 個方面促進青少年情緒智力的提升:1)薩提亞模式團體心理干預具有團體心理輔導的優勢。通過建立安全、真誠、包容、放松的氛圍,提高團體凝聚力、形成團體動力,促使個體相互學習與成長;同時團體為個體提供相互學習的機會,在交流討論中習得良好的情緒表達與管理。唐海波等[26]運用團體心理咨詢對大學生進行干預,發現團體心理咨詢能有效提升大學生情緒智力,與本研究結果一致。2)薩提亞模式團體心理輔導促進個體對自己的感覺負責。通過冰山圖、家庭圖等方式,青少年對行為背后的感受、觀點、期待、渴望以及深層的自我覺知增強;通過身體姿勢將超出個體意識范圍的隱蔽信息重新帶入意識的覺察中,個體能對自己原生家庭進行重塑,從而幫助其重新認識自我與家庭,用新的視角重新看待父母和自己、過去和未來[27],提升自我意識[28],促進對自我情緒的覺知和理解。3)薩提亞模式團體心理輔導能提升自我價值感,提高個體自尊。薩提亞模式相信改變是可能的、每個人有應對和成長的全部資源,并且注重制定積極正向的目標,促進積極應對方式的應用,從而提升個體情緒智力。相關研究[21]表明,薩提亞模式團體輔導可有效提高大學生自尊。情緒智力與積極心理健康相關變量之間存在緊密聯系[29]。4)薩提亞模式團體心理輔導促進青少年對自我、他人、情境給予應有的尊重,使言語和情感達到一致。在薩提亞模式團體心理輔導中,青少年對自身生存姿態有了覺知,促使個體既不漠視自己和他人的價值感受,也不漠視情境,對自我、他人、情境予以充分的尊重,表里一致,從而正視自己與他人的情緒,促進情緒的管理與運用。

綜上所述,薩提亞模式團體心理干預可促使青少年相信每個人有應對及成長的全部資源、相信改變的可能性,通過幫助個體建立積極正向的目標,了解個體、人際互動以及原生家庭3 個系統,增強個體自我覺知,喚醒沉睡資源、更新整合自我,提高自尊,從而提升青少年情緒智力。本研究不足之處在于選取的樣本量較少且年齡段單一,未來需擴大樣本量進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歡
薩提亞智力團體
中國隊獲第63屆IMO團體總分第一名
薩提亞心理學理論視角下的文學人物分析
一例人際交往敏感的個案輔導報告
智力闖關
智力闖關
薩提亞“冰山”隱喻理論對生命化寫作教學的啟示
團體無償獻血難成主流
歡樂智力谷
薩提亞家庭治療對處理人際關系的啟示
美團體打廣告抗議“中國制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