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背景下多平臺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究

2023-06-28 11:57李萍
現代商貿工業 2023年13期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模式綜合能力課程建設

李萍

摘?要:課程思政背景下,在學校自有的畢博平臺上,綜合運用中國大學慕課等平臺結合雨課堂等智慧教學工具和即時溝通的微信群等,展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服務業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有實踐性強的特點,而學生缺乏實踐經驗,通過多平臺多維度多手段給學生創造理論聯系實踐的機會,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模式;課程建設;教學設計;綜合能力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3.080

0?引言

“互聯網+”大背景下,新冠疫情期間線上課程大規模展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存在一定的問題。羅偉(2020)調研后認為雖然疫情期間教師和學生對線上課有準備、有投入,學生對課前準備、課中教學、課后反饋的評價滿意度達98%,另一方面由于缺乏“面對面的直接交流,課堂互動的深度及教學有效性相比線下課堂的效果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后疫情時期如何更好地線上線下相結合,如何利用網絡平臺激發學生的好學之心,開發出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是高校教師面臨的主要教學難題,也是新時代建設“金課”的有力抓手。服務業人力資源管理(雙語)是一門專業必修課,具有知識點多、實踐性強的特點。如何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和智能教學手段提高學習效果和教學效果,是教師團隊一直思考的問題。

1?混合式教學

中外學者關于混合式教學給出不同的界定,筆者更傾向于國外學者graham(2013)提出的混合式教學是面對面和線上教學的綜合(整合)。中國學者何克抗提出“混合式學習就是要把傳統學習方式和在線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既要體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又要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越來越多的學者指出,混合式教學并不是簡單的技術混合,而是為學生創造一種真正高度參與性的、個性化的學習體驗?;旌鲜浇虒W利用信息化技術便利,把教師的啟發性的教導和學生個性化自主學習結合起來,從而更好地發揮“雙主體,雙中心”,以教師引導為主體,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線上線下相結合,通過問題式啟發式教學等教學方法,提高同學們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全面的綜合能力。

2?多平臺建設的緣起

課程從建設初期就注重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從廣東財經大學引進畢博平臺進行信息化課程建設以來,本課程積極響應,從最早的多媒體課件建設、網絡課程建設到信息化示范課程建設等,一直堅持信息化建設。依托學校的畢博BLACKBOARD(以下簡稱BB)平臺進行信息化課程建設,但BB平臺更多像一個課程資源寶庫,同學們會在BB平臺查找學習資料查漏補缺,也會在BB平臺上就老師的問題展開討論,但BB平臺存在非即時性,BB平臺手機移動端經常存在聯網慢、較難登陸的問題,有時候為了共同討論一個熱點問題師生要事先溝通好共同登陸BB平臺時間然后才能進行互動交流。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線上直播教學新鮮勁兒過后,同學們還是更愿意通過線下教學和老師同學有更多互動交流,不可否認的是線上教學有規模大、效率高、學習靈活的優勢,尤其是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自主掌握學習進度。后疫情時期進行教學反思:為什么不博采眾家之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教學效果呢?在原有的BB平臺課程建設的基礎上,引入中國大學慕課中的人力資源管理國家精品課程,學生可以通過平臺完成課程相關的基礎知識認知學習。根據相關的研究顯示,人腦高度專注的狀態一般只能持續15~20分鐘,換言之教學需要在20分鐘左右進行互動提升同學們的注意力。雨課堂作為推動混合式教學、形成性評價、多通道互動、一線師生點贊的教學利器,將其巧妙融入PowerPoint與微信全景式采集數據,驅動教學探微。雨課堂創新性的課堂互動,如彈幕、投稿、課堂紅包、隨機點名等功能極大調動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建立班級課程微信群,同學們和老師可以進行即時互動答疑交流,做到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經過不斷摸索改進,筆者選取學校的畢博平臺、中國大學慕課教學平臺、雨課堂智能化教學工具和課程微信群即時溝通平臺探索混合式教學模式。

3?課程思政背景下多平臺混合式教學課程建設與實踐

針對服務業人力資源管理(雙語)傳統教學中課時不夠、實踐機會少、學生雖有一定的管理學基礎知識但基礎理論不夠扎實、普遍缺乏行業時間經歷和經驗等問題,考慮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欠缺、雙語教學少部分學生英語讀寫能力欠缺、上課“低頭族”多等教學痛點,結合“Z世代”伴隨互聯網長大的一代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強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的特點,課程采用國家級精品慕課、學校畢博平臺和智慧教學工具雨課堂等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3.1?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

服務業人力資源管理(雙語)是專業必修課,課程深入貫徹“德育為先,以生為本,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課程思政理念,秉承“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育人理念。本課程融合了中西方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和服務業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始終將立德樹人教學理念融入線上線下教學全過程,圍繞選用育留四大職能,結合服務業的特點,致力于培養熟悉國家勞動用工法律法規、具有中國特色的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和實踐基礎、擁有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型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并進一步提升課程高階性、創新性。

3.2?融入課程思政的課程設計

3.2.1?修訂教學大綱,課程設計

結合服務業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應用性強、學生實踐經驗少的特點,同時融入行業發展的新特點和前沿理論,對課程大綱進行重新修訂,增加了思政育人目標。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結合服務業的特點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創業和擇業觀。

3.2.2?重構教學內容

在課程內容的選擇、教學模式的改革和課程內容的評價上做到落實課程思政潤物細無聲。課程圍繞“選人、育人、用人、留人”四大職能,刪除了國外人力資源管理相關的法規,增加相應的中國傳統管理智慧和現代服務業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和學術前沿研究熱點,以增強同學們的融會貫通能力和深入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學內容上結合新文科建設與學校商法融合的學校特色,在人力資源管理的六大模塊增加了適用的法律法規、職業安全、公平就業、勞動關系等內容。課程積極培養具備職業道德及社會責任感的高潛力行業管理者。在授課過程中,有效地融入思政元素,始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課程的指導思想,實現“立德樹人”。

4?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方式

4.1?教學平臺的選擇和建設

本課程一直積極推動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依托國家級精品慕課人力資源管理和學校畢博平臺教學資源庫建設,通過課前、課中和課下的線上線下相結合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自主學習和因材施教相結合,完成課程思政目標和知識能力素養目標。

在BB平臺上建設課程內容學習平臺,既有常規的課程文檔、課件、試題等便于學生學習的內容版塊,更有學生拓展學習閱讀資料、行業視頻講座等拓展版塊。重中之重的是圍繞探究性學習展開的問題式學習、案例研討、實地調研等學習版塊。并且給學生開辟了圍繞探究性學習的小組討論模塊、個人分享模塊,讓學生增加與行業接觸的機會,了解行業實際和學科發展的最前沿資訊。以此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

針對人力資源管理基礎理論知識點較多的特點,綜合比較最終選定中國大學慕課平臺上中央財經大學朱飛教授主持建設的人力資源管理國家精品課程,同學們上課前可進行相關視頻學習,了解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知識點。線下課堂加大對服務業人力資源管理特點的討論,尤其是當前熱點問題的分析討論,如:招聘中對新冠肺炎康復者的歧視,人工智能在招聘中的使用,靈活用工的方式及就業者的權益保護等。

4.2?課程組織實施,教學方法體系化

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線上:畢博平臺和中國大學慕課平臺方便學生自主性學習,在線學習;線下:通過基于問題學習法、項目學習法、角色扮演、辯論等教學方法鍛煉學生的多種能力。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課前自學自測、課中答疑解惑、師生共同討論,和課后個人自測、小組討論調研等。

4.2.1?線上學習

線上學習采用學生自學和教師督學。學生自學視頻和課件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調整進度;教師網絡平臺隨時監督學生學習情況。在討論區,學生和教師可以討論學習中的疑問。

4.2.2?線下課

線下課秉承“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理念。由于是雙語課程,教師團隊需要根據同學們的英語水平在尊重同學們意愿的前提下組成學習小組,一方面通過小組討論、展示、辯論、新聞播報等形式讓學生充分參與,教師答疑解惑,另一方面積極開設實踐課程,帶領學生到企業進行相關調研,將知識點與行業相結合,增強學生知識運用的能力。通過線下課后小組調研實踐同學們的小組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小組文獻閱讀加深了同學們對課本基礎知識的理解,同時對行業熱點問題有所涉足為部分繼續深造的同學打下基礎。

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英語語言技能,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

4.3?評價方法的改革,引導同學們形成認真腳踏實地的作風

4.3.1?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

根據教學目標設計多元化指標由過程性和結果性評價、線上線下評價相結合。期末評價由過程評價以線上自主學習和測試20%和課堂參與5%,小組作業20%和考勤5%和形成性評價(期末考試)50%組成。

考核方式由個人自評、小組互評、平臺評價和教師評價相結合,加大平時成績的力度占總成績的50%。引導同學們從平時入手,而非期末臨時抱佛腳。

4.4?成效

同學們上課態度更加積極,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課堂參與互動性強。擇業觀也發生了變化,不再好高騖遠。實習過程中用人單位反映學生腳踏實地,團隊意識強,學習能力強,溝通能力強,謙虛好學進步很快。

5?課程特色

5.1?以課程思政為主抓手,堅持教學全過程立德樹人,培養復合型人才

本課程是雙語專業課,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提升英語技能,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從教學大綱的制定、教材的選擇、教學內容的重構,教學模式的改革,評價方式的調整都始終秉承課程思政目標和知識能力素養目標的統一。

5.2?以產出為導向,學生發展為本注重自主學習平臺建設

通過線上自主學習平臺建設,實施因材施教分層翻轉。教師根據學情分析在線上平臺設計不同類型的題目,課前同學們線上自主完成,線下課中教師給予針對性的解答。課后線下同學的課后作業也不一樣,如工作重塑這部分較新的內容英語文獻閱讀,英語水平一般的同學只要讀懂把握基本觀點即可,而英語語言能力強的學生需要他們做完整的讀書筆記歸納總結比較作者的觀點。

5.3?注重線上線下實踐教學改革,打造師生學習共同體

通過線下第二課堂建設“走出去帶領同學們到企業調研”和請進來“行業專業人士到課堂做講座”提升同學們的理論聯系實踐和溝通合作能力,同時通過線上師生共建案例庫視頻庫,時政要聞解讀,辯論賽等線下實踐課堂促進師生共同學習和成長。

6?混合式教學課程建設和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和改進方向

6.1?課程思政目標的評價還需要細化和量化

課程思政目標相比較課程的知識目標難以量化和測量,故在今后的課程改革和建設中仍要進一步探討如何細化和量化課程思政目標。注重和服務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內容契合度,提醒學生注重職業道德和專業素養,通過課程相關的案例分析記錄下學生最初的思想狀況,學期末課程回顧中再了解同學們的想法。凸顯課程思政目標的成長性,注重平時性和階段性結合,需要專業課教師認真做好跟蹤記錄和反饋,從線上線下課堂內外的參與表現中給予即時肯定與反饋。

6.2?多平臺混合式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設計要進一步優化

線上學習平臺資料庫建設課前導學小測、視頻課學習,線下課中教師重點答疑解惑小組討論案例分析,線上線下課后自測鞏固等教師督學等,課程內容的實時更新,如績效考核中新方法的使用利弊等,小測題目和案例分析題目如何能最大程度反饋課程內容提升同學們的學習能力,外出調研主題的設定等無一不需要教師團隊要精心做好教學設計,這也需要多和同學們溝通交流,除了平臺反饋同學們的參與情況外,教師也要積極深入到同學中了解同學們真實的反映:比如有一學期看平臺同學們作業提交情況還不錯,但線下課堂中明顯看到同學們學習熱情不高,深入了解才知道學生由于這學期作業太多,經常要熬夜趕作業。針對這種情況做了適當調整,保證同學們學有所樂學有所得。

參考文獻

[1]羅偉,劉保麗.疫情時期線上教學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實證研究[J].武漢輕工大學學報,2020,(4):109114.

[2]馮曉英,王瑞雪,吳怡君,等.國內外混合式教學研究現狀述評——基于混合式教學的分析框[J].遠程教育雜志,2018.03.

[3]何玉海.關于“課程思政”的本質內涵與實現路徑的探索[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9,(10):130134.

[4]張永良,許婕,李博,等.混合式教學:理念、內涵與實施策略[J].遼寧高職學報,2018,(9):3941.

[5]錢劍安,周汝,王華,等.基于多平臺和多手段融合的混合案例教學——安全工程專業工程流體力學教學模式探[J].力學與實踐,2022,(1):175183.

[6]余霞,陳建兵,石貴舟,等.“人力資源管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創新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21,(3):5355.

猜你喜歡
混合式教學模式綜合能力課程建設
混合式翻轉教學模式對高職院校外語師資的要求及建設策略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媒體廣告制作》課程中的應用
基于卓越計劃的金屬結構材料課程實踐化改革與建設
資源、生態與環境學科群體系下普通地質學課程建設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