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主題閱讀”中的文化觀

2023-06-29 15:15倪春燕
中學語文(學生版) 2023年2期
關鍵詞:文化觀主題閱讀高中語文

倪春燕

摘 要 設計高中語文“主題閱讀”活動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對接文化觀培養目標,要符合學生閱讀學習基本要求,要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高度契合?!爸黝}閱讀”與文化觀對接,這是語文學科教學的自然選擇,但其應用價值極為廣泛,教師需要做創新設計和組織。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主題閱讀 文化觀

“主題閱讀”包含豐富文化內涵,能夠為學生創設適合的學習環境,也能夠促進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教師設計“主題閱讀”活動時,要充分考慮文化內容的滲透,以矯正閱讀學習方向。以文化視角確立“主題閱讀”方向、以文化訴求設計“主題閱讀”方案、以文化審美設置“主題閱讀”活動、以文化價值延伸“主題閱讀”訓練,都能夠為學生學習提供良好條件。

一、以文化視角確立“主題閱讀”方向

“主題閱讀”是一種文化現象,教師對此需要有理性思考,在“主題閱讀”內容整合時,要做好文化觀照思考。文本是文化的載體,高中語文教材選入文本大多帶有經典性,其文化內涵極為豐富,教師從文化視角展開閱讀設計和引導,組織學生結合文本閱讀深度發掘文化要素,這是“主題閱讀”的核心任務。閱讀是學生學習、接納、內化文化的主要手段,教師利用“主題閱讀”形式推進學習進程,給學生提供學習良機。

教師確定“主題閱讀”內容時,要做好必要的制約因素分析,還要有文化對接意識,將閱讀任務融入一些文化要素,勢必能夠提升“主題閱讀”品位,也能夠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熱情。如教學《百合花》,這是一篇小說,采用第一人稱來寫,顯得比較自然親切,小說藝術特點鮮明,具有清新、委婉、細膩的藝術風格,讓讀者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據此,教師設計“主題閱讀”方案:這篇小說細節描寫最為成功,展開閱讀梳理行動,列出一些細節描寫內容,展開主題研討,細節描寫有什么樣的表達效果。學生對細節描寫不是很有感覺,教師專門設計了“主題閱讀”任務,為學生規劃清晰閱讀方向。細節描寫鑒賞學習,可以促使學生主動進行深度思考,結合小說內容解讀人物性格、發掘小說哲理,形成反思性學習認知。教師設計“主題閱讀”任務,學生進入細節描寫研學環節,其學習體驗豐富起來。小說體裁本身屬于文化范疇,教師從藝術鑒賞角度進行設計,學生結合小說閱讀潛入情境之中,感受小說的藝術魅力,進而接受文化教育。

二、以文化訴求設計“主題閱讀”方案

閱讀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手段和形式,教師在“主題閱讀”方案設計時,要充分掌握學情信息,對學生閱讀訴求有客觀的判斷,引導學生展開拓展性學習,傳授一些閱讀方法,做出閱讀引領,讓學生擺脫“小我”慣性思維束縛,進入到“主題閱讀”環節,在主題思考、主題閱讀、主題討論、主題探究中逐漸建立文化品位。

文化與語文學科教學高度契合,甚至會達成水乳交融的地步,教師在“主題閱讀”方案設計時有觀照意識,主動滲透一些文化方面的內容,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學習品位,還能夠培養學生良好文化思維習慣和意識,這對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發展有一定助力作用。如教學《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質》,這里有一個短語“工匠精神”,教師借助多種渠道搜集概念信息,引導學生結合生活體驗解讀這個概念的涵義。學生對工匠精神進行個性分析和解讀,逐漸達成共識。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包含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內容。在“主題閱讀”設計時,教師讓學生自主閱讀教輔材料,了解新聞、新聞評論等知識內容,然后要求學生自行組成研學團隊,以“新聞評論閱讀思路梳理”為主題展開閱讀研究,對夾敘夾議、亦理亦情等寫法展開對應討論,準備將研學成果呈現出來。在這個教學案例設計過程中,不管是“工匠精神”的解讀,還是新聞題材知識的梳理,再到新聞評論閱讀方法歸結,都帶有現代文化屬性,新聞媒體是新文化的傳播載體,自然帶有文化特點,教師引導學生展開“主題閱讀”和學習,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文化教育的洗禮。

三、以文化審美設置“主題閱讀”活動

教師組織“主題閱讀”活動要有創新行動,如何推出帶有文化屬性的“主題閱讀”活動形式,是教師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學生對“主題閱讀”活動有不同期待,教師要做好篩選設計,甚至要征詢學生的參與意見,以提升設計適合性。如教學《故都的秋》,作者采用對比手法,對故都的秋色秋景進行重點描繪,突出了對故都的眷戀之情。教師要求學生選擇一幅秋景圖展開鑒賞分析,說說這幅圖畫有哪些特點,在小組內展示自己的閱讀觀點。學生對集體討論活動比較有感覺,教師設計秋景圖分析任務,自然能夠形成學習帶動。再如南方北方秋景對比,作者有更為清晰的感知和體驗,教師要求學生結合生活認知展開課堂討論:有人說,作者對北方和南方的秋景進行對比,其目的是突出故都秋景的獨特。你贊同這個觀點嗎?學生對討論話題比較敏感,主動思考話題,結合文本閱讀展開深度思考,嘗試進行互動交流。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教師推出多種“主題閱讀”活動方案,組織學生進行多種閱讀嘗試,成功激發學生閱讀思維,給學生帶來更多閱讀體驗。從學生“主題閱讀”感知情況能夠看出,教師教學設計是比較有針對性的,能對接學生閱讀訴求,學生感知體驗更為豐富。

四、以文化價值延伸“主題閱讀”訓練

“主題閱讀”訓練設計滲透文化價值內容,能夠開闊學生學習視野,也能夠強化學生閱讀體驗,教師要對訓練題目做優化處理,適時滲透文化素養方面的內容。如文學鑒賞、案例分析、背景解讀、文體討論、社會觀察、生活調查等,都屬于“主題閱讀”范疇,而且蘊含豐富的文化元素,教師要精選訓練內容,改進訓練方式,促使學生主動進入到閱讀訓練環節,在體驗式學習中建立閱讀認知。圍繞文化價值展開“主題閱讀”訓練,學生感知體驗更為豐富,教師要有自然對接意識。

文化價值觀培養滲透在語文學科學習之中,在無形教育中完成文化滲透,讓文化教育自然發生,教師需要有文化教育的主觀意識,自覺融入文化教育內容,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自我。在教學《勸學》時,教師先展示一些“勸學”的名言,要求學生積極思考,尋找一些名言,以對學習文化有清醒的認知,對荀子生平情況進行梳理,讓學生了解荀子教育思想內涵。在閱讀文本內容時,教師與學生一起研究文言現象,在互動討論中梳理文言現象內容,為后面的鑒賞閱讀奠定基礎。在“主題閱讀”訓練設計環節,教師設計訓練任務:其一,利用現代文改寫這篇文言文,不能是簡單的翻譯,需要有再創作的痕跡。其二,選擇其中一個片段做文學鑒賞,梳理鑒賞程序和路線,準備參與班級推介會。其三,一個“勸”字統領全文,這是荀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原則嗎?結合當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實踐,討論教育環境的創新和改革,寫一份發言稿。三個任務任選其一,有興趣的可以多選。因為訓練題目是選作性質,學生回饋更為主動,課堂研學氣氛逐漸形成。

高中語文“主題閱讀”設計有多重選擇,教師從文化觀培養視角整合主題閱讀資源、設計閱讀方案、組織閱讀活動、延伸閱讀訓練,都能夠為學生文化觀建立提供豐沛動力。學生對文化的認知是多方面的,與閱讀的關系是極為密切的,特別是“主題閱讀”學習,文化色彩更為濃厚,教師及時推出“主題閱讀”任務,提出閱讀學習要求,可以為學生規劃清晰的閱讀路線,促使學生在自覺閱讀學習中建立文化觀審美認知。

[作者通聯:江蘇江陰市青陽中學]

猜你喜歡
文化觀主題閱讀高中語文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習近平的傳統文化觀
初中英語教師開展主題閱讀的實踐分析
語文“拓展性主題閱讀”探究
習近平傳統文化觀研究
淺析中國室內設計的文化觀
關于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的一些看法
論瞿秋白的馬克思主義文化觀
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