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結構轉型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與出路

2023-06-29 16:00陳露
關鍵詞:價值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面對社會結構轉型帶來的諸多挑戰,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深入社會結構之中,堅持問題導向,主動回應挑戰,在批判分析社會思潮中強化主流意識形態的引領地位,在弘揚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內核的集體意識中不斷強化價值認同。思想政治教育要彌合不同階層和群體之間的分歧隔閡,促成社會價值共識,更要在資本物化社會中深入日常生活世界,關注人自身的生存,“解蔽”道德意義,幫助實現人向人本質的回歸,進而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強化價值引領,促進社會整合,實現道德教化等功能,彰顯其服務社會、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

關鍵詞:社會結構轉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價值認同;價值共識;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 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895X(2023)01?0095?07

DOI:10.13256/j.cnki.jusst.sse.2023.01.016

The Predicament and Outle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CHEN Lu

( SchoolofMarxism,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236037, China)

Abstract:Faced with the challenges brought by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not only embed in the? social? structure, adhere to problem-orientation, actively meet challenges, but also strengthen the leading position of mainstream ideology by criticizing and analyzing social? thoughts,? strengthen? the? value? identification? by? carrying? forward? the?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derived from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bridging about division of social interest groups by promoting to form value? consensus. In? addition,? deepening? into the? daily? activities? in the? commercialized? society, focusing on the existence of human beings, “recovering” the moral significance for people to recognize the essence of oneself. Therefore, the mission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o? strengthen the leading? role? of mainstream? values,? to? promot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society,? and? to? achieve? moral enlightenment, demonstrating the intrinsic nature of people-oriented values and society-serving actions.

Keywords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socialist? core? values; value? identification;valueconsensu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是解開社會之謎的重要工具,主張從現實社會中的重大問題出發,考察意識形態的作用,在社會發展中帶著問題去思考和解決問題[1]。這為以社會結構轉型作為分析框架,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境遇奠定了理論基礎。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過程、存在方式以及價值功能等都離不開特定的社會背景。因此,需要探尋社會結構轉型與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間的邏輯關聯,即在社會結構轉型的歷史脈絡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觀外部環境變化,分析在復雜社會變遷中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的應對路徑,從而真正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社會結構轉型中道德教化、價值引領以及社會整合等潛在功能。

一、我國三次社會結構轉型的歷史回顧及特點分析

(一)三次社會結構轉型的歷史回顧

一般而言,社會變遷表現為社會結構轉型和社會體制變化的雙重交織。社會體制即經濟體制轉軌,指的是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換,由此觸發社會結構轉型,二者共同構成社會變遷現象的發生?;仡櫺轮袊闪⒁詠?,我國社會出現過的三次重大社會結構轉型。一是新中國成立后社會主義的三大改造,消滅了剝削階級,建立了以有計劃的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基本經濟制度,社會成員由此進入了以身份為標識的單位制社會,具有很強的政治屬性。二是隨著改革開放以及市場經濟的確立,開始從單位制社會向后單位制社會過渡,個人能力和經濟實力取代了單位制下的身份政治因素成為劃分階層的主導因素,逐步實現身份分層向經濟分層的轉換。三是近年來通信技術和計算機的廣泛使用,引發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變革,并帶來上層建筑的變遷。正如卡斯特所言:“由于信息技術革命和資本主義的重構而產生的一種新的社會形態?網絡社會?!蓖瑫r,社會結構中人與人之間的聯系紐帶既不是單位制社會的身份地位,也不是后單位社會中受市場經濟支配下的利益關系,而是基于互聯網信息節點而形成的新的身份關聯。因此,社會體制變革觸發的社會結構轉型,并在科學技術發展的助推之下產生了新的社會形態,具體表現在社會結構轉型上,即從單位制社會向后單位社會,熟人社會向陌生人社會的轉變,而網絡社會的出現使得陌生人社會開始向后熟人社會過渡。這一過程中,社會形態則經歷了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再到網絡社會的轉變。

(二)三次社會結構轉型的特點分析

1.單位制社會到后單位制社會

隨著市場經濟的確立,原本計劃經濟時期的單位制度逐漸瓦解,帶來了國家、社會、個人三者間關系的顛覆性轉變,政府權力弱化,社會自主性逐漸增強,過去高度集中、相對同質的社會結構逐漸轉變為相對分散、異質多元的社會結構,實現了單位社會到后單位社會的轉變,這也正是社會體制革新觸發的社會結構重組的體現。首先,傳統“單位制社會”是由上向下的三層縱向聯結控制的機構,個人依賴單位,單位依賴政府,縱向高度合一,個人終身固定就業與單位內部自足性的福利保障制度,使得個人在單位之外的社會活動較少,成員間的生活空間相對穩定,造成整個社會的封閉狀態。其次,后單位社會則指由于新型社會管理模式的轉變,而使得社會聯結關系實現了從“國家-單位-個人”到“國家-個人”的過渡。此外,戶籍制度改革、單位體制解構以及覆蓋全體社會成員的福利保障制度的逐漸推行,均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束縛社會流動的制度阻力,使得社會上升的流動空間增大,社會整體的活力增強,而原本整齊劃一的生存狀態和政策制度確定身份地位的格局也被打破,經濟實力和個人能力成為決定個體社會地位的主導因素。

2.熟人社會到陌生人社會

費孝通提出中國社會從基層上看是鄉土性的,傳統社會中的制度規則嵌于人與土地以及村莊的關系之中,因而中國社會變遷則應以鄉土社會轉型為支撐點。鄉土社會中農民因耕種被固定在土地上,人們的活動范圍局限于村莊中,而村莊帶有某種“共同體”色彩,內部共享統一的價值規則和文化傳統,人際關系也是基于血緣親疏和日常交往形成的穩定聯系,這種血緣情誼作為無形的道德力量,又反向監督調節著人們彼此間的關系。因此,“這是一個‘熟悉的,沒有陌生人的社會”[2],是以血緣和地域關系為紐帶的親情社會。循著這種思路,單位制度和住房限定,將人們的社會交往限制在單位內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單位成員工作領域與生活領域在空間上的交叉重疊。而戶籍及福利保障制度所形成的合力進一步加劇了單位社會的封閉性,單位成員的關系日漸密切,從而具有傳統村落的共同體色彩。因此,單位制社會仍屬于“熟人社會”的范疇。而隨著單位制的解體和住房商品化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單位成員走出單位大院,通過市場購房而分散居住,打破了這種封閉的熟人環境。同時,城鎮化進程中的傳統村莊制度也發生轉型,農民與土地的人身依附關系逐漸減弱,不同代際的農民“離土出村”,開始向城市自由遷徙和流動,個體從熟人社會下血緣關系的羈絆和地域的限制中掙脫出來,自主獨立的個人成為“無門無窗的單子”,農民背井離鄉進入光怪陸離的城市“利維坦”之中,由此形成了基于貨幣和契約為核心紐帶的陌生人社會。而這種新的群體關系,它既是一種生存狀態,也是一種發展階段,人們似乎再也找不到“在共同體里與同伙一起,從出發之時起,就休戚相關、同甘共苦的感覺”[2?3]。

3.陌生人社會到后熟人社會

伴著信息通信技術飛速進步,出現了網絡社會這一新的社會形態,卡斯特將其定義為“一種歷史趨勢,信息時代的支配性功能與過程日益以網絡組織起來。網絡構建了我們社會的新社會形態,而網絡化邏輯的擴散實質地改變了生產、經驗、權力與文化過程中的操作與結果”[4]??ㄋ固貙ⅰ熬W絡社會”視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結構形態,即以網絡化邏輯為基礎所建構的新的社會結構形式,這里“網絡”不僅指大數據互聯網,還意味著許多節點組成社會關系網,將任何地方的數字化設備連接起來并重新結合,由此構成了社會的基本結構與邏輯存在,而且這種以網絡節點為基礎的社會關系結構,同時也是一個具有高度活力的開放系統。如果說熟人社會中人與人之間聯結紐帶是血緣關系或地域遠近,而陌生人社會中個人的原子化流動,造成每個人仿佛是汪洋大海中的一片孤舟,那么網絡社會則將原子化的個人通過彼此間的網絡節點再次聯結起來,進入了所謂的后熟人社會?!昂笫烊松鐣笔桥c“熟人社會”相對應的一個概念,指以物聯網為平臺,依托大數據建立起來的能夠凝聚陌生人為一體的社會?!昂蟆庇腥龑雍x:一是從時間上看,后熟人社會發生在熟人社會之后,是屬于陌生人社會的一種存在形式;二是從凝聚紐帶上看,后熟人社會是由后天的網絡為紐帶凝聚起來的社會,這種后發的聯結紐帶不同于先天的血緣和地緣紐帶;三是從性質上看,后熟人社會是虛擬性質的社會,是圍繞著公眾共同關注的社會熱點和焦點事件被臨時建構起來的社會[5]。換言之,網絡社會來臨后,原子化的個人猶如獨立的網絡節點,經歷了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的過程,從而在虛擬空間中編織了一個跨越時空的網狀的社會關系網。由此,社會結構由“階層狀”轉變為“網格狀”,實現了社會結構的再次變革和社會關系的重構。

二、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現實困境

(一)社會環境由封閉到開放造成多元社會思潮激蕩

社會思潮是以社會背景和社會心理為基礎,是在特定時期內對特定社會群體中有較大影響的思想潮流,表征為某種社會文化意識,并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仡櫸覈鐣Y構的三次轉型,隨著單位制社會逐漸解體,個人從單位體制和地域戶籍限制中解放出來,個體原子化和主體意識的覺醒為多元社會思潮的產生奠定了社會主體基礎和思想條件,而市場經濟帶來的社會利益分化則構成價值觀念多元的內在動力。加之,網絡社會的形成不僅為多元社會思潮的生成與傳播提供了廣闊的孕育場所和便捷的傳播通道,還為西方國家進行意識形態滲透提供了更加隱蔽的渠道。一方面,任何一種社會思潮都可以在網絡環境中找到棲息之所,多元價值觀念的激蕩加劇了不同利益群體間的價值分歧,消解著主流意識形態的整體性,使得社會群體之間因缺乏認同而難以形成共識,造成群體分化甚至群體極化;另一方面,西方國家掌握網絡信息技術的核心優勢,并借助網絡信息的自由流動和跨越時空限制的特性,輕而易舉地將“粉飾包裝”后的西方普世價值理念和帶有誤導性的不實言論滲透到我國網絡環境中,蓄意攻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激化階層對立情緒,淡化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解釋力和影響力,威脅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安全和穩定。因此,面臨社會價值觀念多元和西方意識形態滲透的雙重挑戰,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主流意識形態輸出及構建的重要載體,應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批判整合多元社會思潮的主導地位,有效防御西方意識形態的滲透,主動回應當前各種社會思潮的沖擊,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自信去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

(二)社會管理體制松動帶來的社會原子化動向

人的本質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生活確定性、安全感以及價值歸屬感均來源于共同體生活中的社會認同。隨著單位制社會中整體性社會聯結機制的逐步瓦解,社會人際關系逐漸疏離,社會價值認同降低,失去單位庇護的個體之間尚未成功實現有效的社會聯結,并在社會價值和精神上處于真空狀態,造成了社會原子化趨勢,而社會原子化并非一般的社會關系疏離,是指在社會重大轉型變遷時期,由于人類社會最重要的社會聯結機制?中間組織的解體或缺失而產生的個體孤獨、無序互動狀態和道德解組、人際疏離、社會失范的社會總體性危機[6]。這種個體的孤獨游離的狀態不僅是社會轉型期的衍生物,也是對社會整合狀態的否定,但同時又構成了新的社會整合形式的起點。因為社會成員既然難以將自己與共同體有效關聯起來,必然導致個人利益至上主義盛行,主體的社會責任意識旁落,純粹的工具性思維使得社會人際關系變成冰冷的金錢物質關系,加劇了價值認同的缺失和社會成員內部的分裂,所以“一個高度分化的社會也必須把自己的某些活動集中到解決涂爾干的整合問題上,即避免陷入失范”[7]。換言之,極端的社會原子化則暗含新的社會整合問題,這種整合不是依靠強制性制度而是依賴集體意識的有機團結,而集體意識則指社會成員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總和,是社會成員間形成統一價值認同的基本前提??梢?,在社會結構轉型背景下,我國的社會聯結紐帶經歷了由鄉土社會的血緣地域認同,到單位制社會內部的強制性認同,再到當前價值認同缺失的過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當務之急便是重建個體之間、個體與集體之間的關聯,強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內核的集體意識,構建共同體聯結的價值認同基礎。

(三)市場經濟邏輯驅動下的社會利益群體分化

市場經濟的實行和所有制關系的變革不可避免地打破了計劃經濟體制下社會成員經濟水平相差無幾的狀態,加速了社會群體分化。布勞把社會結構定義為“一定的人按照決定異質性與不平等程度的類別參數和等級參數而形成的分布與分化程度”,即指社會系統中不同社會成員的組成方式以及他們在社會結構中的地位和身份[8]。換言之,社會成員對經濟、政治和文化資源的占有及其分布的離散趨勢構成了社會具象結構,而這些離散結構所形成的階級、地位、權力和財富的分化現象則表現為社會群體分化。一方面,單位制度社會由行政級別、身份等級等標準的群體劃分演變為現代由經濟水平、自身能力主導的群體劃分,而市場經濟又進一步拉開了群體間差距;另一方面,隨著社會原子化趨勢和網絡社會的重新聯結,獨立的個體根據對事情的態度、想法而聚集成新的網絡群體,它是通過網絡進行信息交流而結成的內部具有統一認同的缺場群體,具有開放性、動態性的特點。由此可見,我國的群體分化經歷了單一的身份等級分化向經濟利益和文化認同雙重分化交織的演變。根據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原理,經濟利益分化加劇、收入差距過大則導致群體間彼此的價值觀念對立和分歧日益突顯,而價值認同驅動的群體分化則進一步導致社會共識的割裂和社會價值觀念碎片化,導致社會不滿情緒彌漫,甚至群體性事件爆發,影響社會穩定和社會群體關系的融洽程度。有鑒于此,思想政治教育應致力于強化群體間的價值認同,促成價值共識,填補社會群體之間的溝壑,消除群體階層之間的對立和分歧,幫助引導社會群體形成正確的利益觀,安撫因經濟收入差距而帶來的心理落差,減少社會戾氣,營造健康平和的社會心理與和諧理性的社會氛圍。

(四)資本物化邏輯全面裹挾下的社會“道德遮蔽”

對于社會轉型期出現的道德滑坡和道德失范現象,有學者認為是社會變遷中結構斷裂與現代制度規范的缺席即傳統價值觀念解構,新的倫理道德尚未建立而導致的“道德真空”[9]。這種觀點是傳統二元對立的片面思維方式的集中體現,具有“現代性的斷裂特性”,即道德倫理之間存在傳統與現代的二元分野,認為社會變遷的斷裂時空中造成了“道德真空”,但實際上道德從未“空場”或“缺場”,社會之所以組成社會,是因為社會成員之間的機械組成和內在情感聯系的共同作用,形成具有道德的實體,并且社會變遷的過程是不斷生成的,并不存在絕對的斷裂。文化觀念和道德倫理具有傳承性,并不能涇渭分明地厘清傳統道德和現代道德之間的內涵差異,所謂“傳統”“現代”只是單純劃分了道德發展的時間階段,而道德本身是一脈相承、創造性發展的。因此,道德永遠是“在者”而非“他者”,只是在資本邏輯的支配下被“遮蔽”而成為“忘在”,其根源并非是市場機制,而是“商品、市場和貨幣,以它無可替代的邏輯緊緊抓住了日常生活”[10]。資本邏輯全面泛濫于日常生活領域,使得人的生存狀態被物化邏輯所宰制,對物質利益的追求也日益成為奴役人、支配人的外在異己力量,而物質的豐盛與精神的荒蕪必然引發人自身的意義危機,人的主體性被物的客體性滲透,價值理性被工具理性所僭越和遮蔽,人們淡忘了對價值意義的追求,放棄了批判反思的能力,太馳騖于外界而難以眷顧自身的心靈世界,造成意義世界的迷失、道德倫理的遮蔽、信仰的淪喪以及情感的冷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在資本邏輯全面滲透造成的意義危機和道德遮蔽中,重返日常生活世界,與異化為“迷途羔羊”的民眾深度相遇,喚醒人們內心的道德自律,重燃人們對自身生存意義和崇高理想的追求,重新發揮道德倫理對社會行為的約束和引導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解困路徑

(一)批判分析社會思潮,強化主流意識形態的引領地位

社會思潮多元不僅是物質利益分化在思想層面的必然表現,更是社會群體分化的思想鏡像,不同利益群體間存在的心理隔閡和觀念分歧,以及網絡社會里西方意識形態滲透的隱蔽化,都在不同程度上弱化了主流意識形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被動回應社會思潮,而應以歷史唯物主義科學的批判精神來回應社會思潮,不僅要對其進行準確分析,更要在同化整合社會思潮中發揮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威力,強化主流意識形態的引領地位。首先,鉆研“磨劍”,強化主流意識形態的真理性。理論掌握群眾才能獲得改變世界的物質力量,而理論掌握群眾的前提便是理論與時俱進的科學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方法,還要積極推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相結合,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時代化、大眾化和中國化,提升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魅力,拉近理論與群眾的距離,增強主流意識形態在多元社會思潮中的糾偏作用以及在不同群體間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其次,知己知彼,科學地分析批判社會思潮。一方面,要深入分析社會思潮形成和流變的社會基礎,把握社會思潮的發展趨勢,厘清各種社會思潮之間的關系,重視社會思潮背后的利益分野,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和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為前提,秉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開放態度,批判分析社會思潮;另一方面,真理越辯越明,主流意識形態需要與不同聲音展開對話交鋒,才能在辯駁明晰中增強主流意識形態的感召力,提升其引領社會思潮的主導力,擴大主流意識形態的影響力,從而獲得廣泛的社會認同。最后,主動“亮劍”,強化主流意識形態的引領作用。主流意識形態以充分的理論自信去挑戰社會思潮,彰顯自身理論的威力和話語的引導力,充分運用各種線上線下的宣傳載體,針鋒相對地揭示各類社會思潮存在的局限與問題,加強主流意識形態的宣傳陣地建設,開展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各類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將主流意識形態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融入不同階層和群體的日常生活,從而弱化各類多元思潮對社會成員的影響??傊?,強化主流意識形態的引導力是整合多元社會思潮的關鍵,只有將多元社會思潮緊緊凝聚在主流意識形態的周圍,才能形成眾星拱月的一主多元的意識形態格局。而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的重要載體,更要發揮其在引領整合多元社會思潮的功能價值。

(二)弘揚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內核的集體意識,強化價值認同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漸完善,個體逐漸專注自身利益而忽略社會所賦予的責任義務;同時,個體獨立的價值選擇而產生多元的價值觀念,會造成集體意識的日漸衰落和社會價值認同的消弭,不利于社會秩序的穩定。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應強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內核的集體意識,防止價值共識的旁落,避免社會極端分化。第一,明確集體意識的核心要義,深刻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不僅要對高度凝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時代化、大眾化、生活化解讀,釋放“24字”的豐富內涵,還要對核心價值觀進行解碼轉譯,實現其由剛性話語向柔性話語、政治話語向生活話語、學術話語向大眾話語的有效轉變,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剛柔并濟的話語呈現方式走進民眾的視野之中,提升其理論魅力和群眾說服力,這是培育社會認同的基礎環節。第二,分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滿足人民需要的程度,尋找價值認同的同質性因素。理論的實現程度往往取決于理論滿足需要的程度,核心價值觀的構建不僅在于社會成員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還依賴于個體利益的合理傾向對增進價值認同的推動作用,與社會個體對理論的共鳴程度直接相關,個體只有對核心價值觀的理解接受之后才能外化為積極的行動自覺,這是培育社會認同的關鍵環節。因此,增強核心價值觀在社會成員間的認可程度必然需要廣泛調研和深刻分析個體心理狀態,探尋個人認同與社會認同的契合點,尋找個體意識和集體意識的交集,鞏固個體間價值認同的同質性基礎。第三,完善核心價值觀的傳播機制,在雙向互動中實現價值認同。個體之間有效順暢的溝通有利于增進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個體本身具有雙重性,不僅是思想政治教育客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接受者,又是傳播者。因此,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機制,需要將自上而下的被動接受與自下而上的主動傳播相結合,既要加強國家宣傳部門、學校思政教育以及主流官方媒體的正面宣傳教育,還要充分保障和疏通個體的觀念表達渠道,引導個體在主動接受核心價值觀的同時外化于行,實現由接受者向傳播者的轉變,促進主流價值觀念的二次人際傳播,使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潛移默化的行為交往中實現價值內化和行為外化??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是社會全體成員對核心價值觀念的信仰和認同,這種集體認同是保持社會穩定發展的定海神針。

(三)彌合不同階層和群體之間的分歧隔閡,形成價值共識

社會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和利益群體分化逐漸拉大,不同階層和群體間心理落差加大和心理對抗明顯,造成原本群體間的利益平衡被打破,彼此間利益矛盾和糾紛更加頻繁復雜,社會中彌漫著諸如炫富、仇富等不良心理。尤其在后熟人社會中,原子化的個體通過信息節點的聯結而形成大大小小的網絡群族,在網絡環境的開放和信息的快速傳播下,某些偏激性觀念在群族內部同質和外部排斥的作用下造成“信息繭房”現象,并在“沉默的螺旋”效應下變得更極端,造成群體固化甚至群體極化的結果,成為引爆社會群體性事件的隱患。正如桑斯坦指出:“毫無疑問的,群體極化正發生在網絡上。網絡對許多人而言,正是極端主義的溫床,因為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在網上輕易且頻繁地溝通,但聽不到不同的意見。持續暴露于極端場中聽取這些人的意見會讓人逐漸相信這個立場。各種原來無既定想法的人因為他所見不同會各自走向極端,造成分裂的結果,或者鑄成大錯帶來混亂?!盵11]因而,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維系社會有序運行的整合功能,通過情感整合、社會心理整合、構建利益共同體等方式消除群體之間的心理隔閡和利益矛盾,凝聚思想共識,修復因立場觀念沖突導致的價值混亂和文化裂痕。首先,民族歸屬感和文化認同感是不同階層和群體間情感整合的文化紐帶。思想政治教育應啟發不同階層和群體尋找彼此間的共有特質和共同情感,這種共同性和普遍性的情感不僅是其溝通協商的紐帶,更是其價值共識形成的情感基礎?!巴础钡脑敖患庇欣谙綦A層和群體間的意見分歧,強化彼此間的情感聯系,構建穩定統一的社會“合集”;其次,社會群體積極向上、理性平和的心態是社會心理整合的基本前提。思想政治教育應通過說理引導、心理疏導、心理咨詢等方法,幫助緩解弱勢群體的失落感和無力感,啟發社會成員在利益面前自我調適、自我反思,引導各類群體客觀理性對待社會的公平正義問題,通過交流對話的方式來有效表達自身的利益訴求,從而形成積極理性的社會心理和和諧有序的社會環境;最后,構建利益共同體是價值共識生成的根本,而利益共同體構建不僅要建立在共同的利益基礎上,更需要正確的利益觀。思想政治教育雖不能直接參與利益分配,但以集體主義為導向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幫助人們科學認識個體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引導不同階層和群體形成科學正確、與時俱進的利益觀,妥善協調各方利益矛盾和沖突,最大限度地消解分歧,最大范圍內凝聚不同階層群體的利益共識。

(四)深入日常生活世界,關注人自身生存,“解蔽”道德意義

資本邏輯裹挾下的道德“遮蔽”,實際是工具理性對價值理性的僭越,市場經濟自身的趨利性使得利益關系的冰冷漠然取代了人際關系的溫情脈脈,外表的物質利益“遮蔽”了內在的道德價值,人們感到“無家可歸”的空虛失落和意義追尋的虛無迷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應深入日常生活世界,關注人自身的生存,“解蔽”道德意義,喚醒人們內心的道德律令,恢復人們對崇高理想的追求,發揮道德在約束行為和遏制欲望等方面的作用。首先,要明晰道德“解蔽”并不是單純祛除外表的金錢關系的籠罩,更不是簡單地恢復原有的道德體系,而是在恢復傳統道德的基礎上實現其創造性轉化,以獲得保持道德持續在場的生命力,而創造性轉化則是建立起一種新的與現代性社會人的生存方式相適應,同時又與傳統道德倫理相承接的具有歷史必然性的道德體系,這樣才能避免道德再次淪為“他者”而被遺忘。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的道德根基”,在中華文化和風俗習慣的積淀之中汲取精神養分,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批判地繼承傳統道德的合理的精華,為現實的道德“解蔽”服務。其次,道德的創造性轉化不能局限于觀念文化的世界,還要深入日常生活世界,實現由抽象的宏大敘事向日常生活敘事的轉變,更好地嫁接起“道德意義-生活世界-個體世界”之間的聯系。生活世界主要包括日常觀念活動、交往活動和維持個體生存活動等各種實踐活動,而人們在生活實踐中的思維方式具有明顯的重復性傾向,即布迪厄所提出的“慣習”概念,這種“慣習”能夠通過傳統、習慣、經驗等歷史因素的固化來維系人與社會的關系,保證道德觀念的延續。換言之,“慣習”便是道德發育的種子,生活世界是孕育道德價值的母體。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將貼近和關注日常生活作為基礎和立足,還要將道德價值與社會實踐、人的“慣習”相結合,將“應然”與“實然”融會貫通,實現道德價值對日常生活的提升和超越。最后,任何精神或實踐活動都離不開現實的人,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深入日常生活世界,更要關注人自身的生存。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為人的生存問題提供了理性的思維方式,引導人們在審視生存狀況中捕獲人生的真正價值和智慧,在迷茫中尋找人之為人的安身立命之所,啟迪人們擺脫異化的被動狀態,在對人生最高意義的尋求與探索中實現對生命的終極關懷,實現人向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狀態邁進。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內在動力,通過喚醒人的內在道德,鑄造人的靈魂,激活人的潛在價值,建構人的精神世界,凈化人的思想,美化人的心靈,陶冶人的性情,塑造人的風貌,使人真正成為具有崇高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的主體??傊?,思想政治教育在回溯傳統文化道德之中拿到“解蔽”道德的鑰匙,在深入日常生活世界中發掘道德意義積淀形成的種子,在關注人的自身價值和生存中幫助實現人向人本質的回歸,這不僅推動社會結構的健康轉型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還彰顯了思想政治教育服務社會、以人為本的行動指南的價值取向。

四、結論

毫無疑問,社會結構轉型的歷史與經驗事實成為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現代轉型的一種分析視角[12]。它不僅是串聯當代中國社會結構轉型、思想政治教育與人的發展三者間的紐帶,還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與外在社會環境的內在邏輯關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在社會結構轉型中的潛在功能。一方面,社會結構轉型背景下的一系列變化對人們的思想行為、價值觀念、生存狀態和社會關系等方面產生重大影響,造成人們思想和心理上的震蕩和混亂;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走進社會結構轉型之中,著眼于社會現實問題,才能找到自身發展的針對性路徑,進而不斷探尋出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新的理論生長點[13]。因而,社會結構轉型作為一種分析視角,表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堅持問題導向,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的職責使命。

參考文獻:

[1]陳露. 淺析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J]. 經濟研究導刊,2020(1):1 ? 2.

[2] 費孝通. 鄉土中國[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3]盧嵐. 論思想政治教育變革的空間轉向[J]. 思想理論教育, 2017(3):52 ? 58.

[4]曼紐爾·卡斯特. 網絡社會的崛起[M]. 夏鑄九, 王志弘, 譯.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1.

[5]王曉麗. 大數據時代的道德監督功能的學科視野[J].倫理學研究, 2019(3):32.

[6]田毅鵬, 呂方. 社會原子化: 理論譜系及其問題表達[J]. 天津社會科學, 2010,5(5):68 ? 73.

[7]馬爾科姆·沃特斯. 現代社會學理論[M]. 2版. 北京: 華夏出版社, 2000.

[8]盧嵐. 從觸及靈魂到觸動利益?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合作之維[J]. 理論與改革, 2014(1):137 ?143.

[9]渠敬東. 缺席與斷裂: 有關失范的社會學研究[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10]本·海默爾. 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導論[M].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8.

[11]凱斯·桑斯坦. 網絡共和國: 網絡社會中的民主問題[M]. 黃維明, 譯.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12]盧嵐. 社會結構轉型: 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現代轉型的一種分析框架[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8(21):4 ? 9.

[13]盧嵐. 社會結構轉型: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個新的生長點[J]. 思想教育研究, 2018(12):35 ? 40.

(編輯:程愛婕)

猜你喜歡
價值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政治教育
班主任管理藝術探析
在高校有效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探索
IP影視劇開發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機融入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價值認同的辯駁與實踐
國家治理視域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