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美術國畫教學策略探析

2023-07-04 00:45王樂
學周刊 2023年21期
關鍵詞:國畫教學初中美術

王樂

摘 要:國畫課程是初中美術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傳統藝術文化中的“和璧隋珠”,加強創新初中美術國畫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藝術品位和審美素養,也能培育學生的國畫創作能力,促進民族優秀藝術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文章主要探討了初中美術國畫教學的實施意義,從營造國畫欣賞情境、講解國畫技法知識、示范國畫創作步驟、開展國畫練習活動以及優化練習評價機制五個方面出發,論述了美術國畫教學的實施策略,以供相關教育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初中美術;國畫教學;創作表現力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3)21-0163-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1.054

國畫中蘊藏著我國博大精深的藝術文化,同時具備良好的美育價值,加強開展初中美術國畫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深入感知傳統藝術之美,鍛煉學生的美術表現能力和實踐創意能力。教師應當明晰初中美術國畫教學的實施意義,根據國畫課程目標和學生的實際需求,開發新時代教育資源,引入豐富、有趣的國畫教學手段,帶領學生參與欣賞、練習等國畫探究活動,使學生對國畫產生美的感悟和創造力,從而促進美術國畫教學提質增效。

一、初中美術國畫教學意義

初中美術國畫教學的基本內容,主要是教師根據國畫課程目標,設置欣賞、講解、示范、練習、評價五個環節,引導學生賞析國畫中蘊含的美學、人文元素,使學生了解國畫的知識和基本技法,并通過臨摹、創作等練習活動,提高學生對國畫技法的運用能力,以此提升美術國畫教學水平。初中美術國畫教學的實施意義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傳統國畫藝術經歷數千年的發展和演變,已經形成獨特的藝術面貌,具有十分突出的審美教育價值。審美判斷是美術素養的要素之一,加強實施初中美術國畫教學,是提高學生審美素養的主要途徑,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國畫作品,帶領學生開展國畫欣賞活動,引導學生對國畫作品的立意、造型、色彩等美學元素,表達審美判斷,從而驅動學生審美意識和能力的發展,彰顯國畫的美育價值[1]。

第二,有利于強化學生的國畫創作能力。國畫創作和一般的美術繪畫存在明顯的區別,尤其強調對筆墨技巧的運用,目前多數學生無法自主把控國畫筆墨的濃淡、厚薄、干濕、蒼潤等變化,歸根結底是學生的國畫基本功不夠扎實。重視開展初中美術國畫教學,對強化學生的國畫創作能力很有幫助,如在國畫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具體作品,著力向學生滲透國畫的技法知識,引導學生探討如何運用筆墨。學生掌握基本技法后,教師再組織學生運用所學技法,開展國畫臨摹和自主創意等活動,從而通過理論和實踐練習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的國畫創作能力更上一層樓。

第三,有利于激發學生對傳統藝術文化的熱愛之情。國畫是一種傳統繪畫藝術表現形式,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人文、自然都存在不可割裂的關系,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文化理解是美術核心素養的重要維度,而國畫則是傳統藝術文化的寶庫,加強開展初中美術國畫教學,能夠切實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如在國畫欣賞環節,教師可以應用一些與作品相關的人文歷史資料,引導學生分析作品的人文藝術內涵,包括作品的時代特征、意境和情感等,從而使學生受到傳統藝術的浸潤,樹立文化自信。

二、初中美術國畫教學策略

(一)營造國畫欣賞情境,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

欣賞是初中美術國畫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發展學生審美意識和能力的最佳契機,學生只有能夠欣賞國畫之美,才能對深入研習國畫技法產生內在動力。情境創設法適用于國畫欣賞教學,教師將現代教育技術和互聯網資源有機整合,能夠為學生直觀呈現國畫作品及相關資料,使課堂滿溢濃郁的藝術氣息。因此,在開展國畫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聚焦國畫欣賞環節,營造國畫欣賞情境,組織學生相互表述、交流審美感受,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

在美術國畫教學中營造欣賞情境時,教師應該根據課程內容,依托互聯網平臺為學生收集國畫作品,以及相關情境素材,包括國畫作品的背景資料、歷史故事、配樂、古詩詞等,使用PowerPoint等工具,將國畫作品和各類素材整理制成微課件,在營造欣賞情境時為學生播放。創設國畫欣賞情境后,教師應該運用提問導學法,引導學生圍繞作品的構圖、色彩、形式、主題、意境等,展開欣賞和評述活動,促使學生相互交流國畫審美感受。如在山水題材的國畫欣賞教學中,教師在營造欣賞情境時,就可以出示2到3幅山水畫作品,在畫作旁標注作者簡介、畫名、創作年代等基本信息,同時搭配古箏演奏的古風音樂,還可以出示與畫作主題、意境相符的古詩詞,讓學生沉浸到國畫欣賞情境中。教師通過設問引導學生交流審美觀點:“同學們,欣賞這幾幅山水畫,大家產生了哪些獨特的審美感受?請大家從畫作的色彩、景物、意境和情感等方面切入,相互交流審美觀點?!睂W生經過熱烈評述后反饋:“山水畫在景物構圖上著重把握山水的整體風貌,布局具有形式美,畫面以水墨或淺絳為主,筆墨韻味非常強,畫面看起來滋潤明亮、富有層次變化,畫面整體意境雅致、古樸,表現出畫家對錦繡山河、自然風光的喜愛之情?!边@樣在國畫欣賞情境的帶動下,學生就能夠初步了解歷代畫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表現美感和意境的,從而增強學生對國畫的鑒賞能力[2]。

(二)講解國畫技法知識,促進學生了解藝術特點

開展初中美術國畫教學,分析和講解國畫技法知識是十分關鍵的,以往部分教師省略了這一步,直接對學生進行作畫示范,容易導致學生對國畫的藝術特點認知不透徹,影響后續的實踐創作。在改進初中美術國畫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引導學生分析國畫的創作技法,詳細講解技法知識,從而促使學生了解國畫作品的藝術特點和技法理論。

在美術國畫教學中講解技法知識時,教師應該根據課程主題,向學生展示相應的國畫作品,采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作品的畫面,討論畫面的構成,以及每部分的創作注意事項。學生初步分析作品的創作技法后,教師再補充學生遺漏的技法知識點,以加深學生對國畫藝術特點和創作技法的理解。如在關于國畫《梅花》的教學中,教師在講解技法知識時,就可以在電子白板上展示經典的國畫作品,同時提出問題:“同學們,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幅梅花作品,畫面中的花株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學生回答道:“由花朵和枝干組成?!苯處熣J同后,繼續問:“作品中的梅花創作使用了哪些技法?”學生交流后回答:“勾畫法和點畫法?!苯處熥穯枺骸澳敲丛趧撟髅坊ǖ闹Ω珊突ǘ鋾r,應該如何表現枝干和花朵的變化?有什么注意事項?”學生探討后反饋:“創作梅花的枝干時,應該通過控制用筆的急徐和墨色的濃淡變化,表現出枝干的粗細和俯仰穿插,畫花朵時,應該運用點畫法和勾畫法,注意花朵的構圖安排,盡量表現出花朵正面、背面、俯仰、聚散等不同的姿態,使畫面看起來錯落有致?!苯處熝a充:“大家分析得非常好,還有幾個注意事項,就是畫梅花的枝干要用中鋒,畫花朵、花蕾和花蕊時,要用筆的側鋒進行點畫?!边@樣通過分析和講解國畫技法,學生就順利認識了國畫作品的造型表現特點,并掌握了創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3]。

(三)示范國畫創作步驟,加強學生的作畫功底

開展初中美術國畫教學時,教師不僅要對學生講解國畫創作技法理論層面的知識,還要現場演示國畫的創作步驟,引導學生邊觀察、邊學習,直觀掌握如何在作畫中正確運用筆墨。為此,教師應該根據國畫教學目標,重點開展創作示范教學,在示范過程中向學生傳授作畫的順序和技法要點,從而加強學生的國畫創作功底。

在美術國畫教學中示范創作步驟時,教師應該在學生分析國畫作品的技巧特點后,運用示范和講解相結合的方式,先講解作品大致的創作順序,再通過現場示范,精細講解畫作每部分的繪制方法。如在關于中國畫傳統寫意花卉的教學中,教師在示范國畫創作步驟時,就可以采用菊花主題的范畫作品,學生通過范畫欣賞,了解了國畫寫意花卉的技巧特點后,教師再講解寫意菊花的創作步驟:“同學們,從范畫中我們可以看出,菊花的花和葉都需要枝干作為支撐,畫面整體是花掩葉、葉映枝,創作步驟一般是先畫出花頭,再添加枝干和花葉,也可以在畫完花頭后,先添葉再穿枝條,誰能總結一下寫意菊花的創作步驟?”有學生回答:“先畫花頭,畫花葉和枝干的順序可以相互調換,以個人習慣為準?!苯酉聛?,教師貼出空白的生宣紙,按步驟依次為學生示范花頭、花葉、枝干的畫法,一邊示范、一邊講授技巧,在示范畫菊花的花頭時,教師可以在宣紙上先用濃墨點出花心,再往外勾出花瓣,同時講解:“往外勾花瓣時,大家要按照從花心向四周的順序,表現出花瓣的層次感,花心和花瓣的墨跡干了之后,再勾出藤黃色的花蕊,以免墨色和藤黃色混在一起?!笔痉吨Ω傻漠嫹〞r,教師可以示范中鋒和側鋒兩種穿枝方式,同時講解:“畫花枝用筆時可曲可直,但是線條不能太光,要留下用筆痕跡,這樣花枝看起來才自然生動?!笔痉痘ㄈ~的畫法時,教師可先用毛筆蘸淡墨暈染出花葉,再蘸濃墨勾畫葉脈,并講解:“勾畫葉脈時,大家要趁淡墨未干時蘸濃墨大筆點畫,使花葉看起來濃淡相宜?!边@樣通過示范國畫的創作步驟,學生就掌握了國畫寫意花卉的簡單畫法[4]。

(四)開展國畫練習活動,鍛煉學生的創作表現力

初中美術國畫教學的關鍵點在于實踐練習,學生在初步掌握國畫的藝術特點和創作技巧后,教師應該跟進開展多種形式的國畫練習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運用筆墨技巧,或者表達內在的審美和創意觀點,從而鍛煉學生的國畫創作表現力,提升學生作畫的熟練程度。

在美術國畫教學中開展練習活動時,教師應該重點開展臨摹和自主創作兩種形式的練習活動。針對臨摹練習,教師可以采用國畫欣賞、技法講解等環節用到的范畫,引導學生臨摹范畫的布局和基本畫法;針對自主創作練習,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給學生布置國畫創作任務,提供創作主題和要求,引導學生運用習得的創作技法、融入自己的創意思維,參與國畫實踐創作活動。如在關于山水畫的教學中,在學生通過學習掌握了國畫山石的創作步驟和技法后,教師就可以布置國畫練習任務:“同學們,請大家運用國畫工具和所學技法知識,嘗試創作一組水墨山石,要求表現出山石的體積感和質感?!睂W生立即投入創作練習活動,教師巡視學生的創作表現情況,及時對學生進行作畫指導,如某生勾畫出山石的輪廓后,忘了如何表現山石的質感,教師及時點撥:“勾完山石的形狀后,應該皴結構、擦質感、點苔,還記得皴法有幾種嗎?”學生馬上受到啟發:“皴法有披麻皴、折帶皴和斧劈皴,都能表現出山石的體質和紋理?!边@樣通過開展國畫練習活動,學生的國畫創作表現力就得到了顯著提高[5]。

(五)優化練習評價機制,增強美術國畫教學效果

評價是初中美術國畫教學中的關鍵環節,學生在完成臨摹或自主創作的國畫作品后,通常不了解他人作品的優勢,以及自身技法運用的不足,教師應該重視優化國畫練習的評價機制,組織學生開展作品展示和互動評價,使學生共享作畫經驗,從而更好地酌盈劑虛,增強美術國畫教學效果。

在美術國畫教學中實施練習評價時,教師應該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組內展示并介紹自己作品的內涵寓意、筆墨色彩的應用方法,然后鼓勵學生進行組內、組際之間的作品互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出示評價標準,包括畫面的布局是否合理、筆墨技巧的運用是否得當、顏色搭配是否自然和諧等。如在結束國畫梅花的自主創作活動后,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合作展評作品,各組學生先介紹自己作品的立意和所用技法,隨后教師在電子白板上出示評價標準,學生參照評價標準開展作品互評活動,分別評價其他學生的作品在布局、表現方法、筆墨色技法等方面的優點和不足,教師再讓各組推薦優秀作品,由教師進行總結點評,在總評中再次重申創作國畫梅花的技法要點。這樣通過優化國畫練習的評價機制,學生就能夠積累更充足的國畫創作經驗,養成良好的作畫反思習慣[6]。

總而言之,加強創新初中美術國畫教學模式,不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也能強化學生的國畫創作能力,還能激發學生對傳統藝術文化的熱愛之情。教師應該根據國畫課程內容,營造國畫欣賞情境,引導學生鑒賞國畫、表達審美感受,通過講解國畫技法知識、示范國畫創作步驟、開展國畫練習活動、優化練習評價機制等路徑,促進學生了解國畫的藝術特點,強化學生的作畫功底和創作表現力,從而助推初中美術國畫教學效率的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 馬藝鳴.新時代初中美術課堂國畫教學解析[J].美術教育研究,2022(4):172.

[2] 陸森林.初中美術國畫教學思考與實踐[J].華夏教師,2020(21):73.

[3] 李碧芬.初中美術小寫意國畫的教學探索[J].家長,2019(34):158.

[4] 高鑫.淺析如何構建初中美術國畫高效課堂[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15):94.

[5] 王雅杰.欣賞課改革在初中美術國畫教學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5(19):125.

[6] 楊新華.初中美術國畫教學中窘境之應對[J].科技風,2014(10):191.

[責任編輯 呂 媛]

猜你喜歡
國畫教學初中美術
基于國畫教學中鑒賞力和審美情趣的培養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提高初中美術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小寫意花鳥畫在國畫教學中的優勢
初中美術國畫教學困境及突破策略
線性素描與西方形體素描在國畫教學中的有效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