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學習共同體構建策略

2023-07-04 05:16李亞芳李志勇
考試與評價 2023年6期
關鍵詞:文章內容共同體文章

李亞芳 李志勇

學習共同體的構建,以關注實踐活動作為其根本宗旨,強調基于教育學以及建構主義的基本原理構建創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將其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實踐,教師可以通過運用綜合性的方式來凸顯學習共同體的多層次,對原有的語文學科整體課堂氛圍實現了優化?;趯W習共同體的優勢,語文教師應當要對如何構建學習共同體給予高度重視,并結合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探索科學的教學策略,以期實現完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和提高教學工作質量的目標。

一、構建小學語文學習共同體的重要意義

(一)培養自主探究意識

根據新課改理念的貫徹與落實,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應當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將其作為開展語文教學工作的基本前提,有助于促進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但就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現狀來看,仍有大部分學生沒有意識到自主探究能力對于提高自身語文學習能力的重要性。而通過構建語文學習共同體,引進創新性的教學模式,便可以轉變學生的學習關注點,激發學生良好的探究意識。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語文是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較為緊密的學科之一,因此若發揮語文學科的生活性特點,便可以調動學生良好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為實現這一目標,促進語文教學過程的優化,應開展學習共同體的構建。在其支撐下,教師可以借助豐富的教學手段來使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使其對語文學習產生熱愛。

(三)拉近師生之間距離

語文學習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而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需基于小學階段學生的特點,實現其自身人文關愛精神的有效培育。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現學習共同體的構建,便可以有效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在課堂教學中營造良好的氛圍,使得學生能夠融入到人文關愛氛圍中進行語文學習?;趯W習共同體的構建,師生之間的交流更加密切,有助于引導學生向教師敞開心扉,與教師共同解決學習困難,實現語文教學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構建小學語文學習共同體的有效策略

(一)創設問題情境,促使學生獨立思考

就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現狀來看,大多數學生依舊會對語文學習產生畏懼以及畏難的心理,實際的學習效率并不高,導致這種現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教師未能采用有效的教學措施來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不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獨立思考能力。因此,為實現對該教學現象的優化,教師應當通過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來調動學生的思考熱情,使得學生能夠根據問題內容展開深入的探究與分析,從而給出獨特的見解,并在此過程中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總也倒不了的老屋》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從課文題目進行切入,提出與文章內容有著直接關聯的探究性問題:為什么這座老屋總也倒不了?以此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使其能夠對其中的根本原因產生探索欲望,進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文章閱讀,引導學生從文章內容中找尋相關的問題答案,從而使學生能夠對文章進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并為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提供良好的鍛煉機會。而在文章內容中,屢次出現了“再見,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每當學生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教師也需要組織學生進行思考:為何老屋會說這句話?說完這句話之后老屋是否會倒下?從而加深學生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分析為何要以這種方式來進行內容的安排,進而使得學生能夠體會文章的主旨寓意,分析出老屋是為了幫助更多遇到困難的人,所以才一直屹立不倒,這不僅是老屋總也倒不了的原因,也是作者通過對該故事的敘述來傳達給我們的一種價值觀念。如此,學生通過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獨立思考,感知文章的主旨內容,實現了對文章的深化理解,強化了個人的獨立思考能力。

(二)加強師生交流,打開語文語言思路

學習共同體的構建,其為師生之間的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也意味著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課堂交流氛圍將會更加融洽,有助于發揮出學習共同體的獨特價值和教育作用?;谀壳按蠖鄶祵W生在語文課堂中不敢提問以及畏懼發言的問題,教師應當基于學習共同體的構建,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對學生給予正確的引導和鼓勵,打開學生的語文問題思路。這不但有助于改善學生與教師之前的教學關系,還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表達能力。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綠》為例,在教學過程中,作者從囚綠到釋綠的心理歷程是文章內容的主線,而這也是教師在進行該篇課文內容講解過程中需要與學生一同探究的問題。因此,教師可以圍繞著文章當中關于這一主線的描寫,與學生展開深入的交流和討論,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在這種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對文章內容進行整體的感知和領悟,并通過與教師的交流,在教師的講解和幫助下不斷積累文章文本內容分析的經驗和技巧,提升語文學習能力。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文章中有關于“囚綠”的句子標記出來,并與學生就“作者為何要囚綠”這一問題展開探討,教師需從學生給出的不同答案當中分析學生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程度,并給予學生相應的點撥和指導,使得學生能夠正確分析作者是因為喜愛綠色、向往綠色的生機而決定“囚綠”的。隨后,教師也需要引導學生將與“釋綠”有關的句子勾畫出來,同樣要與學生就“為何喜歡綠色的作者最后要選擇釋綠”這一問題進行討論和探究。學生從文章中能夠得到相應的答案,即作者發現綠色已經不再具有往日那種別樣色彩,進而意識到自己的“囚綠”行為是不正確的,應當要還綠色自由。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應當在師生之間的交流過程中得以體現,進而使得學生打開文章分析的思路,促使其語文分析能力得到有效鍛煉。

(三)開展小組活動,引導學生合作探究

在教育體制不斷改革的過程當中,小組探究模式也成為了眾多教師熱衷于采用的教學方法之一,而且通過實踐檢驗后也得到了教師的一致認可。因此,在通過構建學習共同體來創新語文教學模式的過程中,也可以借助開展小組學習活動的方式來加強其作用和效果的發揮,并為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可以根據同組異質的原則來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引導其對具體的語文問題展開研究,提高語文教學的學習實效性,并運用學生的協作熱情提高語文教學工作的水平。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桂花雨》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搭配,將其分為不同的小組,并結合文章內容提出相應的探究性問題,組織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文章深度閱讀,實現對其內容和寫作方法以及表達觀點的良好掌握。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為何作者喜愛桂花?課文通過借助對桂花的描寫描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又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以這種方式,學生便可以在共同協作的環境和氛圍下,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入剖析,并圍繞著文章主題——桂花,將文章內容中具體描寫桂花的語句進行標記,并對其進行重點分析,探究其在文章當中發揮著什么樣的作用。而在學生的合作探究過程中,教師也需要適當地為學生進行點撥,幫助學生理清文章內容的分析思路。例如,在文章當中有關于“搖桂花”這一段的描寫過程中,教師便需要通過“作者當時的心情是什么?”以及“主要從哪些方面來進行描寫刻畫?”這些問題,讓學生從細節方面進行文章內容的剖析,從而強化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感悟,進而實現對文章主旨內容的良好掌握,明確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情感體驗。

(四)鞏固學習成果,優化課堂評價體系

對于學習共同體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構建,多元化的評價流程以及評價機制是不可缺少的,其對于總結課堂教學成果以及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應基于構建學習共同體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下,完善課堂評價機制,以學生互評、學生自評以及教師評價等多元評價方式來實現語文學習評價成效性的有效提升。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竹節人》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明確教學目標,即引導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分析,使得學生能夠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故事情節和走向,并體會到作者對于竹節人這一童年游戲的喜愛之情,進而感悟到文章中表達的傳統游戲和玩具帶給人們樂趣的情感價值。為了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師也可以通過借助不同的評價方式來分析學生的文章掌握程度。例如,教師可以請學生脫離書本敘述文章具體的故事情節和發展過程,并在其回答完畢后邀請其他學生對回答問題學生敘述的完整度進行評價,若有缺失,請負責評價的學生進行補充,以生生互評的方式培養學生互相學習的意識。同時,教師也可以請學生講述自己童年所喜愛的一種游戲或者玩具,并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感情,表達自己對于該玩具的看法和情感,由教師對其回答內容進行評價,為學生提供具有指導意義的建設性意見。

綜上所述,構建語文學習共同體理念的提出,目的是對傳統教學模式下枯燥與僵化的語文教學狀態進行優化,進而轉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其綜合核心素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構建學習共同體,不僅實現了對語文課程教學流程的優化,還為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以及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擺脫了形式化主義的落后教學理念?;诖?,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對學習共同體的構建給予高度重視,并根據當前語文教學實際狀態來探尋行之有效的策略,進而發揮出學習共同體在課堂實踐中的重要價值和作用。

猜你喜歡
文章內容共同體文章
愛的共同體
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Harry Potter
70 Days in a Lifeboat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THE THREE MOST INTELLIGENT MACHINES FOR YOUR HOME
共同體的戰斗
細致入微的描寫讓文章熠熠生輝
放屁文章
小處著眼,寫大文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