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高中家校共育策略研究

2023-07-04 04:52張燕韓振強付秀素
教育實踐與研究·理論版 2023年5期
關鍵詞:家校共育教育策略家庭教育

張燕 韓振強 付秀素

摘? ?要: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離不開家校共育。在高中階段開展家校共育,優化學生管理策略,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形成合力,能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要整合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教育資源,以家長學校為支點,依托家長委員會的三級架構,輔之以網絡媒體和信息技術的全方位應用,推動家校深度合作,進而全面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家校共育;家庭教育;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23)15-0046-03

2016年1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強調:“作為父母和家長,應該把美好的道德觀念從小就傳遞給孩子,引導他們有做人的氣節和骨氣,幫助他們形成美好心靈,促使他們健康成長,長大后成為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绷暱倳浀闹v話高屋建瓴地強調了家庭教育在每個人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吨袊鴮W生發展核心素養》于2016年9月發布,該報告指出學校教育應當以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為核心,并凝練出三個方面、六大素養、十八個基本要點的總體框架。該報告提出的對于學生自身成長發展以及社會需要的必備品格和核心能力是學生成為一名合格公民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離不開家庭教育,眾所周知,家庭是學生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教育對于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作用重大。在這個背景下,倡導家校共育有著深遠意義,采取家校共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在各級各類學校中形成了廣泛的共識。家校共育是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和終身發展的能力為目的,采取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的方式,共同完成對學生的培養和教育,從而優化育人模式,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一、家校共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高中階段,家校共育已經在學校層面和家長層面得到了廣泛的認同,但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了家校共育的持續有效推進,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家長對家校共育的認識不足,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陀^上,有些家長工作繁忙,缺少時間和精力參與學校教育,基本不主動與學校和教師聯系;主觀上,有些家長自身素質不高,不懂得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產生了過分依賴學校的想法。這類家長的責任意識不強,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教育孩子就與家長無關。還有家長存在護短行為,并不如實向學校及教師反映孩子在家的真實情況。這類家長沒有真正認識到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當教師把孩子在學校所犯錯誤指出來時,家長并不認同,反而認為教師是在針對自己的孩子。然而,對學校求全責備的家長自身素養普遍不高,對于如何教育孩子也缺乏有效的方式,家長心情好時便認為自己的孩子完美無缺,而心情不好時則對孩子一味訓斥,并把孩子不良的行為習慣怪罪到學校身上。這種情況下,家長與學校、教師的溝通始終處于被動狀態,不主動作為,使得家校共育收效甚微。

2.學校和教師沒有充分發揮教育的引領和示范作用。當前,部分學校在家校共育方面形式比較單一,多采用“請家長到校解決孩子問題”這一方式,對于家長如何與孩子進行溝通,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如何建設學習型家庭,如何建立和諧民主的親子關系等具體問題引領較少,未能對家長進行有效指導,幫助家長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很多家長在孩子教育上有心無力,導致家校共育停留于表面。此外,有些學校及教師認為家長不懂教育,并不積極主動地與家長交流學生的在校表現,教師隨意“批評”家長的現象隨處可見,學生犯錯誤連同家長一起訓斥。學校及教師在家校共育認識上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家校共育的持續有效推進,進而影響了學校教育成效。

二、促進家校共育深度推進的有效措施

(一)成立家長學校,提升家長素養

教育部陳寶生部長說過:“家庭教育不到位,不僅會抵消學校教育的效果,還會給孩子發展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睆娬{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如果家長懂教育,會教育孩子,就會強化和鞏固學校教育的成果。為了提高家長的教育能力,學校應當成立家長學校,定期為不同年級的家長開設專家講座,就家長們關心的問題展開分析和討論,為他們答疑解惑。例如,筆者所在學校針對高一年級的學生家長開設了如何幫助孩子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如何對待孩子的叛逆行為、如何改變孩子的網絡成癮問題等專題講座;針對高二年級的學生家長開設了如何控制我們的情緒、怎樣才能更好地進行親子溝通、怎樣才能建設和諧民主的親子關系等專題講座;針對高三年級的學生家長開設了如何改變孩子在家學習的“偽勤奮”現象、通過大學及專業介紹幫助家長尋找適合孩子興趣及性格特點的專業、為什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等專題講座。通過開設專家講座,提升家長素養,幫助家長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鼓勵家長采用正確的“言傳身教”的方式去影響孩子的成長方向,帶領孩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開拓孩子的視野,發現并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培養孩子的公民道德意識。

(二)成立家長委員會,發揮家長的“主人翁”意識

學校應當積極建立班級、年級、學校三級家長委員會制度。在家長自愿的前提下,挑選出具備科學教育方法、有熱情、有擔當的家長加入家長委員會。位于塔尖的是學校家長委員會,中間的是年級家長委員會,構成塔基的是班級家長委員會,這三個層次的家長委員會雖然各有分工,但他們的目標和任務是一致的,都是服務于學生、服務于學校。針對學校的教育決策和措施,提出建議或意見,作出反饋或認可,幫助家長掌握教育孩子的基本技能,教會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和相處,指導家庭教育,以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及科學文化素養。學校要定期召開三級家長委員會議,明確每學期每一個階段的任務和要求,指導家長對家庭教育進行合理規劃并落實;要利用家長委員會的優秀教育資源及家長職業特點開展家長課堂,內容可涉及文學、科普、法制教育、衛生保健、心理健康、消防安全等方面,開拓學生的科學文化視野,豐富學生的生活實踐技能;學??膳e辦親子活動、研學旅行、義務植樹、誓師大會等大型活動,并邀請家長積極參與,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家?;顒?,讓家長參與到學校和班級的管理中來,以此樹立家長的“主人翁”意識,通過師生及親子之間的互動,形成教育合力。

(三)加強網絡建設,構建多元立體的溝通機制

現如今,互聯網拉近了人們之間的距離,使得學校與家庭的溝通變得更加便捷、高效,家校溝通的方式也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因此,學校要創設一個高效、完善的管理平臺,整合教育資源,開發家校共育的相關平臺,提高家校溝通的有效性。學校要建立校園官方微信、校園網站,班級要建設具有本班特色的電子班牌,班級家校微信群、QQ群、釘釘群等溝通平臺,鼓勵家長積極參與。例如,在學校官方微信中設立了班級圈專欄,家長可以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各種表現,見證孩子的成長歷程,而下設的學生成長記錄袋記錄了學生的點滴進步,方便家長了解孩子的成長與進步;設立了家長學校專欄,定期推送文字或視頻介紹教育孩子的經驗和優秀案例,使家長學習和借鑒;設立了通知公告專欄,讓家長及時接收學校的各項通知;設立了校務問卷專欄,將校務公開,并從問卷中了解家長的反饋,以便學校及時調整教育工作;設立了教育隨筆專欄,鼓勵教師和家長將教育過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悟轉化成文字,既幫助他們養成“精于積累,善于反思”的習慣,又把教育成果分享給更多的教師和家長。構建多元立體的溝通機制,更新家長教育理念,實現家校多維溝通,提升家校共育水平。

高中生正處于青春發育期,他們的智力水平已接近成年人,但因好奇心強、思維活躍、情緒不穩定、易感情用事等,導致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易出現叛逆的心理。教師和家長在對學生的實際發展階段了解不充分的情況下,如若一味地采用高壓式、說教式的教育模式,那么更加容易激發學生的逆反心理,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高中階段開展家校共育,優化學生管理對策,能夠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整合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教育資源,以家長學校為支點,依托家長委員會的三級架構,輔之以網絡媒體和信息技術的全方位應用,增強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互動和溝通,擴大教育的實施范圍,實現家校之間的深度合作,進而使學校對學生的教育管理由推動型管理向引導型管理轉變。

參考文獻:

[1]千家萬戶好,國家才能好[N].光明日報,2018-02-16.

[2]祝傳發,陳明志,袁清濤.家長學校推進家校共育的實踐探索[J].教育科學論壇,2017,(08).

[3]粟道中,劉? ?洋,趙子俊,劉靜鈺.“參政議政”成都向家長拋橄欖枝 切實推動家校共育的成都樣本[J].中國西部,2012,(27).

[4]楊喜兵.論互聯網+時代的中小學家校共育[J].成才之路,2018,(03).

【責任編輯 孫小夢】

猜你喜歡
家校共育教育策略家庭教育
影響小學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決策略初探
《語文學科課后作業的有效研究》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淺議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談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學美術教育的價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對新環境下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與探索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初中生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
略論整體性視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家庭環境對中學生性格及成長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