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中小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體化教育:價值意蘊、實踐困境與優化路徑

2023-07-04 07:44李方芹楊衛宏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李方芹 楊衛宏

摘? 要:正確價值觀的塑造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非常必要??茖W梳理大中小學有序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價值意蘊,并在分析現實困境的基礎上,從革新思路、平臺搭建、人才建設和教學改革等四個方面提出優化路徑,為統籌推進大中小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供參考依據,對于引導青年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印?,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價值維度;現實維度;實踐維度

中圖分類號:G41?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1-9255(2023)02-0066-05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大中小學各個學段思政課不可或缺、至關重要的內容,對于引導處于人生“拔節育穗”期的學生扣好人生“第一顆扣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供了根本價值遵循。因此,在青年受教育的大中小學各個學段有重點、有層次、有系統地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至關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政課非常必要,是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要把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程,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盵1]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講話精神為大中小學開展好思政課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實踐遵循。本文擬從大中小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體化教育(以下簡稱一體化教育)的價值意蘊切入,在厘清現存共性問題的基礎上努力探尋優化路徑,以期為大中小學銜接式、鏈條式地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供理論和實踐指導,進而使青年學生的價值觀不斷得以塑造,積極投身強國建設。

一、價值維度:一體化教育的價值意蘊

從認識論、實踐論和方法論等三個價值維度來看,做好頂層設計,統籌推進大中小學一體化教育,既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實需要,也是馬克思主義系統論的內在需要,還是我國轉型階段發展的戰略需要。

(一)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實需要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動社會主義社會進步發展的價值引領,是凝聚全黨全國人民力量的精神旗幟,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盵2]163這充分肯定了青年的價值觀在社會發展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把社會主義社會發展進步寄托在青年身上,也為學校培養青年價值觀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動指南。青年的價值觀養成在小學、中學和大學的各個階段都應格外重視?!昂梅N出好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要“從娃娃抓起”,幼兒和小學階段就要播下良好的種子,奠定堅實的基礎?!昂妹绯龊霉?,但好苗要鋤去雜草,中學和大學階段就是鋤去雜草、長成好苗的重要階段,是青年價值觀養成的關鍵時期。通過一體化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青年一代在人生的各個重要階段劃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資本主義價值觀的界限,使其價值觀循序漸進、螺旋上升,不斷得到升華改造,成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馬克思主義系統論的內在需要

馬克思主義系統論思想是人類思想中的寶貴財富,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認識論、實踐論等哲學思想中無不包含著豐富的系統觀點。馬克思主義認為,整個世界都是聯系的,任何事物本身都具有自己的組成部分,同時又是其他事物的組成部分之一,各組成部分之間遵循一定的規律相互聯系著,一個組成部分的變化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另一個組成部分的變化。只有全面準確把握整體及構成整體的各要素之間的關系,遵循內部發展規律,才能達到最優的目標。[3]大中小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體化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在馬克思主義系統觀的指導下,從整體的觀點出發,在遵循系統內部各要素發展規律的基礎上進行構建,從而達到使受教育者更好地塑造正確的價值觀的效果。根據馬克思主義系統觀的要求,它應該是一項周密的頂層設計,需要教育者既能從宏觀層面把握大方向、大規律,也能從微觀層面兼顧小、中、大各個學段教育教學對象、目標、內容、評價及方式方法等諸多方面的系統銜接。在這個意義上,既要注重一體化教育的整體性,又要關注層次性,還要注意協調性,三者辯證統一。

(三)我國轉型階段發展的戰略需要

當前,中國正處于邁向現代化社會的重要轉型階段,對社會發展來說,既有機遇,也有挑戰。一方面,社會轉型能夠促進社會發展,是提高綜合國力,使中國從“富起來”轉向“強起來”的重大舉措;另一方面,社會轉型會帶來各種風險挑戰,其中,文化心理性風險挑戰尤為突出。這種挑戰主要表現在:一是西方的“無政府主義”“新功利主義”“后現代主義”等社會思潮入侵,試圖重構中國民眾的價值觀;二是國內的“歷史虛無主義”等不良文化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威脅著主流文化安全。這種不良社會思潮的沖擊將直接影響我國青年的價值選擇、價值判斷及價值觀的塑造。因此,在我國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更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通過一體化建設,在把握整體的基礎上,針對各學段學生的個性特征和發展規律,分層次、有重點地進行教育,使大中小各階段相互銜接、相互推進、漸進發展,不斷增強教育的實效性,強化價值認同內化,提高文化自信自覺。

二、現實維度:一體化教育的現實困境

從學界研究成果和現實發展狀況兩個維度來看,目前關于“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的研究雖然取得一些有益成果,如對“大中小學同上一堂思政課”的探索與實踐,關于成立省或市大中小學思政教育聯盟的先試與行動等,但仍然存在以下幾個方面亟待解決的共性難題。

(一)一體化育人意識淡薄

教育意識是教育行為的前提。思政課教師是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體,目前來看,大中小各個學段的思政課教師普遍存在一體化教育意識淡薄的問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其學習和實踐行為的選擇,結果就是,教師缺乏行動力和自覺性,一體化教育無法落到實處。造成此種問題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各學段學校重視程度不夠,多數學校未能將各自學段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納入大中小一體化教育體系中,雖然口頭上支持,但實際上并不夠重視;二是相關政策宣傳解讀不到位,多數教師沒有意識到大中小一體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主要源于對相關政策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三是相關制度不夠完善。制度是提高教師一體化教育意識的保證,但大中小學的大部分學校尚沒有建立健全相關制度。

(二)缺少交流互動平臺

從相關調研結果來看,各學段的思政課教師基本能夠認識到一體化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部分教師也積極地去嘗試了解其他學段相關情況,但受到種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多數教師沒有平臺也沒有機會和其他學段教師進行充分交流,即使極少數教師通過偶然的機會有所互動,交流的廣度和深度卻也是遠遠不夠的。在這個意義上,構建什么樣的交流研討平臺,如何構建,以及怎樣保證構建的平臺能夠發揮良好效用都是需要我們今后進行探索和解決的問題?!盎ヂ摼W+”時代遇上后疫情時代,教育教學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是解決跨區域、跨學校問題的重要方式。我們要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有效利用“三微一端”等新媒體手段創建各類平臺,為各學段教師交流研討創造機會、提供服務。

(三)缺乏專業師資隊伍

康沛竹、艾四林等認為,教師隊伍建設是一項基礎工程,高素質思政課教師隊伍是提高思政課育人質量的關鍵,要狠下功夫切實抓好教師隊伍建設。[4]大中小一體化教育是在適應我國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興起的一種新型的頂層設計式教育模式,能夠有效解決大中小各學段教育目標層次不清、教育內容重復冗雜等問題,從而提高教育的客觀效果。目前大中小一體化教育尚處于初步探索階段,需要投入人力物力精力,特別是人力建設方面。葛自嬌等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認為,各學段教師大多仍是獨立教學,雖然表示支持銜接教學,但沒有時間、精力和好的途徑去了解其他學段的相關情況,難以掌握各學段教學之間的關系,也就難以付諸實踐。[5]由此,合理組建高素質專業化的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師資團隊是解決當前面臨問題的關鍵所在。

(四)教學體系不夠完善

教學體系不夠完善主要表現在目標設定層次不夠清晰,內容設置存在簡單重復,不夠靈活,教學評價不夠科學等方面。目前,小學課本上沒有明確編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內容,但學校均會要求每個小學生都能熟讀熟記“24”字,評價方式是每月隨機抽背。在小學階段的側重點就是讓學生知道“24”字,并熟記于腦海中形成一種意識。初中(初三上學期第5課)課本《道德與法治》中明確設置有相關的內容,高中(高二文化生活部分)的思政課教材中也明確增加了相關內容,大學階段的《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版)教材中編排有6個學時教學內容的學習要求,《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版)教材中第十章第三節也有相關內容教學知識點??傊?,初中、高中、大學各個學段的在用教材中都講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重要性、意義及如何培育和踐行的問題,但目標設置未體現出層次性,側重點不明,教學方法多是采用講授與案例分析,評價標準多是通過考試考查,形式較為單一。

三、實踐維度:一體化教育的優化路徑

鑒于上述大中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一體化面臨的現實困境,需要秉持大格局統一協調、統籌推進,樹立一體化育人理念,搭建兩個育人平臺,合理組建三支隊伍,構建完善“四個一化”教學體系。從革新思路、平臺搭建、人才建設和教學改革等四個方面提出優化路徑。

(一)革新思路:樹立一體化育人理念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思政課不可或缺、至關重要的內容之一,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學校教育的價值旨歸是立德樹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青年學生實現人生價值、增強社會認同、涵養家國情懷提供了根本遵循、倫理規范與行為準則,是實現立德樹人目標任務的有效文化載體。然而,學校立德樹人目標的實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要經歷一個長期的、持續的、全面的教育過程,需要各個學段各類學校協調配合、循序漸進、統籌推進?;诖?,各學段必須革新教育思路,敢于打破陳規,破除現有教育的學段和類別劃分的約束,樹立一體化育人理念。

首先,各級各類學校要高度重視一體化教育工作。一方面,要使學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側重點在于“育”)與教學(側重點在于“學”)一體化。通過開展豐富的課外實踐活動,組織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等教育活動,充分發揮實踐育人、文化育人與教學育人等育人功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另一方面,要使學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課程思政教育教學一體化。通過統籌規劃人才培養方案,完善學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體系和課程思政教育教學體系,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形成全員全過程的育人新格局。

其次,要加強相關政策宣傳解讀。正確理解和把握政策是政策落實的基礎,也是提高教師對政策認知度、接受度和重視度的重要途徑。通過組織開展相關專題講座、學習論壇,鼓勵并支持教師參加相關培訓等形式強化教師對相關政策的把握、重視和貫徹。

最后,要不斷完善相關制度。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將影響政策的貫徹落實,要做好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將一體化教育納入學校人才培養體系和相關制度體系,如納入學校集體備課制度、考核評價制度和培訓研修制度等??傊?,推進一體化教育落細落小落實,各級各類學校要加強聯系,協同配合,共同發力,強化“一體化”育人意識,形成“一體化”育人大格局,進而落實“一體化”育人行動。

(二)平臺搭建:重點搭建兩個平臺

搭建跨區域、跨學校的一體化教育平臺是暢通大中小各學段教師交流渠道的有力載體,也是有序推進一體化教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重要保障。要基于交流互動和專業指導的需求重點搭建兩個平臺。

一是搭建一體化交流互動平臺。一方面,要落實一體化集體備課制度,構建常態化聯系機制。目的是促成不同學段教師間的相互學習和共同研討,提升他們對一體化教育的認識和理解,幫助他們更好地在教育教學中落實一體化任務。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在組織線下活動的同時構筑線上一體化教育平臺,如開設大中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微信小程序、公眾號或APP等,通過線上研討與線下交流雙管齊下,齊頭并進地開展集體備課活動。另一方面,要完善一體化師生共建體制和平臺。通過師生共建為學生創造空間,鼓勵并指導他們自己策劃、組織和參與相關活動,讓他們在“做”的過程中真正領悟一體化建設的價值和意義,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構建”,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突出體現“以生為本”的理念,真正打通落實一體化任務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構建一體化專業指導平臺。一體化教育要切實取得實效,需要在專業指導平臺建設上多下功夫,通過聘請市級、省級、國家級相關領域知名專家學者成立各級專家指導委員會。在積極整合教育資源的基礎上,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價值觀形成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牽頭制定專業的一體化教育的課程教學規范和質量標準,并針對相應社會熱點和問題難點進行理論課題研究。同時,要有效發揮專業指導平臺專家科研成果的輻射引領作用,定期組織開展成果展示活動、專題培訓活動或典型經驗交流會等,助力大中小一體化建設高質量發展。

(三)人才建設:科學組建三支隊伍

打造一個強有力的定位準確、層次清晰、銜接緊密的團隊共同體是落實一體化教育的重點。要基于研究、教學和服務的需要科學組建三支隊伍。

一是組建一體化教育研究隊伍。通過聘請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專家學者、學術帶頭人、課程負責人及從事相關科研工作的專兼職人員等作為中心人員,打造一支善研究、樂研究、會研究的高水平的理論和實踐指導團隊,通過合理布局各研究方向,強化一體化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研究。

二是打造一體化教育教師隊伍。高素質、高水平的一體化教育教師隊伍是推進一體化建設向深走實的重要基石,是保障一體化教育教學質量,引領學生堅定正確價值取向的關鍵。在配齊、配足、配好各級各類學校教師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大中小各學段相關教研室主任、思政課骨干教師、專業課教師、專兼職輔導員和從事思政教育工作人員的作用,打造一支善于“塑造靈魂、塑造觀念、塑造新人”的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的一體化教育教師隊伍,實現師資配置和發展一體化。

三是構建一體化教育服務隊伍。充分動員各級各類學校班主任、輔導員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及學生社團干部等加入一體化教育服務隊伍,通過講解宣傳相關文件精神,組織開展相關專題教育活動,提升學生抵制錯誤思潮的能力,堅定信仰信念信心,實現價值觀的升華。綜合以上,通過合理組建三支隊伍以助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回歸內涵式發展,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轉化,引導青年學生自覺傳承中國精神,構筑中國價值,增強“志氣、底氣、骨氣”,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使命。

(四)教學改革:構建完善“四個一化”

“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盵2]166結合心理學家科爾伯格與埃里克森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觀點,個體道德發展是一個具有階段性和連續性雙重特征的由低級到高級、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每個階段都有其獨立性和獨特性,各個階段之間又是相互聯系和有序銜接著的。[6]因此,要根據各學段學生道德發展的規律和要求不斷完善一體化教育教學體系,在教學目標、內容、方法和評價等方面打破以往籠統規定的狀態,將價值觀教育銜接有序、層層遞進地落實到各個學段的教育教學過程中。

一是教學目標一體化。目標具有導向作用,在整體規劃總目標的基礎上,根據各學段學生的發展特征來制定層次分明的分段目標是實現教學目標一體化的內在要求。從具體操作來看,小學生一般以自身之外的價值標準來判斷是非,因此小學階段要重點培養學生價值觀意識和情感;初、高中學生處于維護社會秩序的階段,因此中學階段要重在提升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能力;大學生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但缺乏閱歷和經驗,因此大學階段要側重培養價值推理能力及責任心與使命感。各個學段的目標相互銜接、循序漸進,構成一個目標體系,從而為實現立德樹人的總目標創設了前提。

二是教學內容一體化。內容是教學的重要載體,合理編排教學內容是提高教學實效的重要抓手,而教學內容的編制結構與層次要與學生認知發展規律相適應。[7]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接受特點和發展需求,按照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邏輯順序系統安排各學段教學內容,整體上實現承接和遞進。具體來看,小學生思考問題較為感性,教學內容設置要偏重于“個人生活體驗”,做到“嚴私德”;中學生的思維方式處于從感性階段向理性階段轉變的過渡期,要注重“個人與社會關系”學習,踐行“守公德”;大學生理性思維較強,重點要放在“理論體悟”上,加強“個人與國家關系”學習,履行“明大德”,增強使命擔當。

三是教學方法一體化。方法的使用是否靈活恰當關系著教學是否能夠切實取得實效。根據學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在大中小各學段靈活采用與學齡相適應的各種教學方式方法,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則會產生消極影響,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要注意方式方法的適用性和過渡性。各個學段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側重不同,自然方法也就存在差異,這種差異不僅表現在針對不同學段不同個體上,還體現在對待同一學段不同個體上。具體來看,小學階段要生動結合生活實際進行生活化教學,中學階段要緊密結合議題開展活動型教學,大學階段要有機結合專題實施綜合型教學。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達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盵8]因此,在各個學段的教學過程中,要始終將實踐教學貫穿其中,讓學生在實踐中感知和領悟價值觀。

四是教學評價一體化。評價具有反饋、調控作用,及時反饋是實施調控的重要依據,也是一體化教學的重要一環。教學評價一體化既要求各學段教學評價科學合理,又要注意各學段教學評價的連貫性和整體性。一方面,各學段教學評價要注意動態評價和多元評價的有機統一。 評價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能只注重一個方面的評價(如“唯分數論”),更不能由單一個體僅僅采用簡單粗暴的方式進行評價,它應該是一個兼顧評價主體、內容與形式等要素的動態評價的過程。另一方面,要根據各學段教學評價的區別與聯系,找準銜接著力點,兼顧評價全局性,整體實現良性運轉。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1).

[2]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2.

[4]康沛竹,艾四林.建設高素質思政課教師隊伍[J].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9( 3) : 15-18.

[5]葛自嬌.大中小學思政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學一體化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21.

[6]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第2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407—414.

[7]沈壯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研究(第3版) [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6:90-91.

[8]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N].人民日報,2014-02-26(1).

Abstract: The shaping of correct values is a long-term and gradual process.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carry out the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step by step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e value implication of orderly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universities, primary schools and secondary schools is scientifically sorted out, and the optimization path is proposed from four aspects of innovation thinking, platform building, talent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realistic difficultie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overall promotion of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universities, primary schools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to guide teenagers to button the "first button" of life. It is of certain significance to set up the correct value orientation.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Value dimension; Dimension of reality; Dimension of practice

猜你喜歡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淺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閾下技校生美術欣賞能力的培養
微信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困境與思考
少先隊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
高職學院大學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對策
在高校有效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探索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下的大學生創業素質培養研究
IP影視劇開發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
淺析高職院校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整體合力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機融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