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文化資源賦能鄉村振興的理路探析

2023-07-06 22:56楊玉春
農村農業農民·B版 2023年6期
關鍵詞:紅色文化資源信陽鄉村振興

楊玉春

摘 要:地處大別山革命老區的河南省信陽市有很多寶貴的紅色文化資源,對信陽鄉村產業發展、基層黨建、鄉村治理有著重要價值。本文深入探討信陽紅色文化資源賦能鄉村振興的邏輯起因,針對紅色文化資源對旅游等行業發展的輻射力有待提升,對黨員堅定理想信念的引領力不足,對鄉村治理的規范性、引導力有待加強等現實問題,提出創建“紅色旅游+”經營模式、開展革命理想信念教育、加強紅色制度文化學習培訓等解決路徑,以期更好地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關鍵詞:信陽;紅色文化資源;鄉村振興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了鄉村振興的總要求和總目標,這就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河南省信陽市地處大別山革命老區的核心區域,具有推動鄉村振興不可多得的紅色文化資源。據統計,信陽市境內遺存的革命舊址有709處,革命文物數占河南省80%以上,被國家、河南省和信陽市批準建設的紅色革命保護單位178處。探討信陽紅色文化資源賦能鄉村振興的邏輯起因、現實訴求與實現路徑,有助于推動信陽鄉村產業發展、人才培育、文化繁榮、生態建設和組織建設,有效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一、信陽紅色文化資源對鄉村振興的價值意蘊

紅色文化一般是指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實踐中共同創造的,具有物質實體、制度規范和精神引領的獨特的創造性活動及其結果。紅色文化資源可劃分為紅色物質文化、紅色精神文化和紅色制度文化。獨特的歷史、地理和人文環境相疊加的信陽紅色文化資源賦予了鄉村振興“紅色動能”。

(一)紅色物質文化為鄉村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

紅色物質文化是以物的形式或物化的形式存在的紅色文化的表達載體,主要包括中國共產黨在革命老區遺存的地址遺址、設施設備、文獻資料等物質形態文化,構成了紅色文化的主體和顯性部分。信陽作為著名的革命老區,是土地革命時期鄂豫皖蘇區首府所在地,是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抗日的重要戰場,是解放戰爭時期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落腳地、走向全國勝利的戰略轉折地。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這里誕生了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等多支主力部隊,走出了近百名信陽籍將軍,留下了400多處重要革命紀念地和革命舊址。近年來,信陽市以紅色物質文化為基礎,開發出3個4A級、6個3A級紅色旅游景區,8個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吸引大量游客前來游覽參觀,帶動了信陽市住宿、餐飲、娛樂、交通以及信息服務業的發展。

(二)紅色精神文化為鄉村基層黨建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

紅色精神文化是紅色文化主體精神狀態和風貌的表現,是紅色文化中價值觀念的高度凝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過程中創造出來的精神財富?!皥允匦拍?、胸懷全局、團結奮進、勇當前鋒”的大別山精神是信陽最重要的紅色精神文化,是信陽乃至全國開展基層黨建的動力之源。大別山精神中的“堅守信念”昭示黨員干部,無論在多么困難的環境條件下,一定要做到對黨忠誠、威武不屈、堅忍不拔、百折不撓;“胸懷全局”告訴黨員干部,在革命事業緊要關頭,一定要從全局出發,用局部犧牲為全局的勝利創造條件;“團結奮進”激勵黨員干部,一定要熱愛軍隊、服務人民、同心同德、攜手共進;“勇當前鋒”提醒黨員干部,一定要聽黨指揮、英勇善戰、勇字當頭、積極進取。

(三)紅色制度文化為現代鄉村治理提供制度借鑒

紅色制度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在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過程中根據需要而創制出來的有組織的規范體系,包括思想路線、方針政策、制度章程和紀律規范。信陽紅色制度文化主要有大別山根據地的統一戰線政策、群眾工作政策以及黨員干部廉政制度。

大別山根據地統一戰線政策是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形成的團結不同階級階層的政策,包括保護私人工商業政策、分化瓦解敵人政策、尊重保護知識分子政策等??谷諔馉帟r期,大別山區的黨和軍隊積極響應中央號召,主動與國民黨地方當局聯系,進行停戰談判,促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大別山區的形成。解放戰爭時期,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后,團結、凝聚各階級的力量,形成人民戰爭合力,為劉鄧大軍站穩腳、開辟根據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大別山根據地統一戰線政策為新時期信陽統一戰線建設提供了經驗借鑒,這就是要充分發揮信陽統一戰線聯系廣泛、朋友眾多的資源優勢,群英薈萃、人才密集的智力優勢,政治協商、民主監督的政治優勢,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的功能優勢,為鄉村振興提供良好的政治保障、智力支持,從而形成新農村建設的強大合力。

大別山根據地群眾工作政策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群眾觀應用于革命根據地創建和發展實踐,在發動群眾、服務群眾和依靠群眾等方面所采取的政策。在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初創時期,中國共產黨通過張貼標語、個別訪問、召開會議等形式,號召農民群眾打倒土豪劣紳,積極參加工農革命軍。在開辟和建設大別山革命根據地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通過制定《臨時土地政綱》《鄂豫邊革命委員會土地政綱實施細則》等規范文件,廣泛開展土地革命。大別山根據地群眾工作制度的良好效果告訴我們,在鄉村振興的時代背景下,領導干部要把黨的群眾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終站穩群眾立場,主動作為替民分憂,才能營造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新農村。

大別山根據地廉政制度指大別山根據地的共產黨員和人民軍隊為維護人民群眾利益而制定的一系列廉政建設制度。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后,鄧小平、劉伯承等中原局領導召開了整頓紀律的干部會議,規定了“三個槍斃、三個不準”,嚴肅查處違反群眾紀律的事件。鄧小平在《創建鞏固的大別山根據地》中強調指出:“嚴格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嚴整軍風紀,是樹立良好影響,使群眾敢于接近的先決條件。各級必須專門檢查實現,萬勿忽視?!绷硗?,根據地建立了工農監察委員會、蘇維埃代表大會等機構,完善了群眾和黨的監督體系,有效地規范制約權力的運行。大別山根據地廉政建設經驗告訴我們,黨員和領導干部破除了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為,正風肅紀,嚴于律己,自然就會在群眾的心目中樹立起一面旗幟。

二、信陽紅色文化資源賦能鄉村振興的現狀分析

(一)紅色物質文化促進旅游業發展的輻射力有待提升

一是旅游產品特色化設計有待加強。目前革命遺址、革命紀念館、革命遺物等的展示、陳列、講解存在形式雷同、單一、格式化問題,難以對游客和參觀者產生強烈的吸引力;不同縣市紅色資源開發缺少統一頂層設計,重復性現象較多,給游客帶來選擇困惑。二是從業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目前信陽旅游服務人員以當地居民為主,交通、餐飲、住宿、旅游等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受專業知識和文化水平影響,部分講解人員對革命思想和英烈事跡理解不深、認識不到位,難以將革命精神進行精準傳遞;一些基礎服務行業,比如交通、餐飲、住宿等行業的服務人員,需要進行專業化培訓才能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三是部分地方紅色資源未與其他優勢資源融合開發。例如某縣是極具江南特色的小城,但近些年因盲目追求城市現代化,導致小城被高樓大廈覆蓋,紅色資源和山水資源傳播效應受到影響。

(二)紅色精神文化對黨員堅定理想信念的引領力不足

部分成長于新時期的鄉村黨員干部對老一輩革命家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奮進、勇當前鋒精神缺乏深度理解,在思想上對紅色精神文化資源重視程度不夠。他們認為革命根據地建設時期凝結的紅色精神文化不合時宜、時過境遷;在宣傳上采用“說教式”和“灌輸式”的刻板方法,缺乏生動有效的實踐體驗和拓展;在培訓方面,現場教學點較為分散,授課多以書本理論講授為主,缺乏鮮活的典型案例,紅色精神文化缺少與黨的創新理論成果的有效對接,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紅色精神文化對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和感染性。

(三)紅色制度文化對鄉村治理的規范性、引導力有待加強

中國共產黨在大別山根據地建設過程中形成的群眾工作政策、統一戰線政策以及黨員干部廉政制度,對于處理黨群關系、加強鄉村治理極具借鑒和參考價值。目前一些基層黨組織借鑒紅色制度文化“照貓畫虎”,缺少認知認同,致使紅色制度文化研學教育活動時常流于形式。另外,有些基層黨政干部習慣以“經驗”為主、靠“面子”辦事,并未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激化了鄉村干群矛盾;有些基層干部組織紀律松散,自身作風不硬;部分鄉村黨組織帶頭人信息技術能力、風險化解能力不足,給鄉村治理帶來隱患。

三、信陽紅色文化資源賦能鄉村振興的路徑探析

(一)以“紅色旅游+”為模式,多業融合提升鄉村經濟活力

近年來,紅色旅游產品的綜合開發和高質量推廣為鄉村振興搭建了重要平臺。目前參加紅色旅游的游客以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為主,普通游客參加紅色旅游,主要是基于當地優美的自然景觀、良好的生態環境或獨具特色的民俗風情。因此,在開發信陽紅色旅游資源時,各級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門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綜合信陽歷史人文和自然資源實施立體開發,把紅色旅游資源與信陽特有的山水風光、美食、特色農業、豫風楚韻文化等優勢資源結合起來,形成紅色資源橫向聯動的“紅紅結合”、紅色資源與信陽山水資源的“紅綠結合”、紅色資源與信陽文化歷史的“紅古結合”、紅色資源與信陽民俗風情的“紅俗結合”等模式,精心打造紅色旅游品牌,優化旅游投資環境,合理布局旅游路線,完善智慧旅游設施,加強從業人員培訓,從而增強紅色旅游的吸引力,帶動和促進交通運輸、文化產品、餐飲服務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二)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增強紅色精神文化的引領力

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增強信陽紅色精神文化對黨員干部的引領力,就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讓理想信念轉化成為振興鄉村、拼搏奮斗的實際行動。一是開展理想信念教育要有針對性。老區鄉村黨組織的黨員干部在分布狀況、受教育程度、社會認知等方面差異較大,因而利用紅色精神文化對黨員干部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應因地制宜、因人施教。二是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要具有多樣性。例如,在教材選用上,可以引進或編寫具有鮮明特色的紅色教材和經典讀本;在教學方式上,可以采用現場教學,讓黨員干部對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一心和勇當前鋒的大別山精神產生共鳴。三是開展理想信念教育要突出現代性。新時代農村基層干部日益年輕化、現代化,對現代信息技術具有很強的接受能力和運用能力,因此可以借助數字媒體技術開展紅色精神文化的宣講教育,引導青年干部補足精神之“鈣”,走好新時代鄉村振興路。

(三)以群眾利益為根本,提高紅色制度文化影響力

鄉村治理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許多都是利益問題。能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讓群眾時刻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是破解問題的關鍵。大別山紅色制度文化具有凝聚性、穩定性以及延續性,在制度影響力層面能夠化解利益分配問題,促進鄉村振興。提高信陽紅色制度文化的規范效果,一方面要加強學習培訓,提高紅色制度文化認同感。大別山根據地制定的民主監督制度、群眾政策、統一戰線政策、廉政制度和學習制度等制度規范,具有很強的規范約束功能,對新時代鄉村治理能夠起到較強的借鑒參考作用。另一方面,要挖掘紅色制度文化內涵,并對紅色制度文化開展研究闡釋,總結大別山根據地建設的經驗與教訓,為新時代老區鄉村基層黨建、鄉村治理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借鑒。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OL].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2023-04-3)[2023-04-10].

[2]信陽:用法治力量守護“紅色坐標”[R/OL].https://www.henanrd.gov.cn/2021/07-27/129522.html,(2023-04-3)[2023-04-10].

[3]“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發布 信陽市多地入選[R/OL].https://www.henan.gov.cn/2021/06-03/2157776.html,(2023-04-3)[2023-04-10].

[4]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94-95.

[責任編輯:朱松琳]

猜你喜歡
紅色文化資源信陽鄉村振興
戰“疫”大考中的信陽答卷
繡繡信陽八大景
繡繡信陽八大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紅色文化資源轉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資源的路徑探討
貴州紅色文化資源保護現狀及法律保護對策
信陽茶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