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文化建設的困境及路徑探析

2023-07-06 22:56王盼盼
農村農業農民·B版 2023年6期
關鍵詞:文化服務傳承創新鄉村文化

王盼盼

摘 要:鄉村文化建設是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當前我國鄉村文化建設面臨一些困境,如鄉村文化日漸式微、鄉村文化建設主體缺失、鄉村文化產業發展活力不足、鄉村文化基礎設施薄弱等,可以從重塑鄉村文化價值、打造鄉村文化建設人才隊伍、積聚鄉村文化產業發展動能、加強鄉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著手,推進鄉村文化振興。

關鍵詞:鄉村文化;傳承創新;文化服務

鄉村文化是我國人民自古以來在鄉村這一地理空間內生產與生活實踐中逐步形成并發展起來的道德情感、社會心理、風俗習慣、是非標準、行為方式、理想追求等。鄉村文化從深層次反映了鄉村的真實面貌,是鄉村居民的重要精神依托,是新時代鄉村建設的靈魂所在,做好鄉村文化建設關乎鄉村振興戰略全局。

一、鄉村文化建設的意義

鄉村振興,文化先行。從文化的功能上看,推動鄉村文化建設能夠帶動鄉村經濟發展、涵養文明鄉風、推動鄉村有效治理,賦予鄉村新的發展動力和精神支撐。

(一)鄉村文化建設能夠推動鄉村經濟發展

在某種程度上,文化既是產業的生產資料,又是產業創意轉化的原動力。將鄉村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人文資源、傳統產品和服務進行創造性轉化,能夠形成新產業新業態。例如,發展鄉村旅游、農家樂,在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時,有力促進了鄉村經濟的繁榮發展。

(二)鄉村文化建設能夠促進鄉風文明

鄉村文化孕育了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尊老愛幼、尊師重教、勤儉節約、明禮誠信、睦鄰友好等傳統美德。將鄉村文化建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有助于實現鄉村社會和諧、穩定與團結,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三)鄉村文化建設能夠推動鄉村治理有序有效

村民自治是我國鄉村治理的基本形式。以地緣、血緣為紐帶形成共同的文化認同和情感認同,充分發揮村規民約、宗族、鄉賢等的積極作用,有利于團結村民,規范村民的行為,維持鄉村社會的穩定。

二、鄉村文化建設的困境

推進鄉村文化振興,就要了解現階段鄉村文化建設面臨的主要挑戰與困境,這樣才能在鄉村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對癥下藥。具體而言,當前鄉村文化建設的困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鄉村文化日漸式微

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大量鄉村人口外流,鄉村社會發生巨大變革。在社會化大生產的沖擊下,一些傳統手工藝品的銷售市場份額逐漸萎縮,面對生活壓力,很多年輕人不愿傳承傳統技藝,傳統技藝面臨著無人傳承的困境。部分承載著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的傳統民居、祠堂、戲臺、古院落等在過度商業性開發中失去原始風貌,造成鄉村文化生存土壤缺失。隨著文化市場的逐步開放,一些不良文化進入鄉村,搶占鄉村文化建設主陣地。同時,在鄉村“空心化”“老齡化”的狀況下,民俗、年俗活動日益減少甚至消失,農民不愿意在鄉村文化活動中找尋共同的情感場域和交流載體,甚至內心開始排斥這些具有歷史感和歸屬感的文化活動。

村莊不僅是村民生產生活的場所和空間,也是鄉村文化的活態載體。在快速城鎮化進程中,我國自然村總數從2000年的363萬個銳減到2020年的276萬個。村莊的消失不僅意味著土地荒蕪、古建筑荒廢,也意味著歷史悠久的生產生活方式、生產技藝、民間信仰、風俗習慣等的消失,更意味著鄉村文化的地域性、多樣性和豐富性的消失。

(二)鄉村文化建設主體缺失

部分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相對不高,基礎設施不夠完善,村民收入水平較低,使得很多有一定文化知識和技術手藝的青壯年進城務工,從農村出去的學子畢業后大多選擇留在城市就業,農村人才大量流失。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50979萬人,占36.11%,與2010年相比,鄉村人口減少16436萬人。鄉村居民作為鄉村文化建設的主體和鄉村文化建設成果的受益者,其流失直接動搖了鄉村文化建設的根基。在當前鄉村文化建設人員構成中,老年人員多、年輕人員少,兼職人員多、專職人員少,難以有效組織、開展鄉村文化建設相關活動,鄉村文化建設相關人才匱乏,直接影響鄉村文化建設的質量和進度。

農民是鄉村文化建設的主體,但是當前農民對鄉村文化的認同感逐漸降低,參與鄉村文化建設的積極性不高。在鄉村文化日漸式微和文化資源匱乏的窘境中,農民成為置身事外的“旁觀者”,“誰來建設鄉村并傳承文化”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鄉村文化產業發展活力不足

鄉村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之一是發展文化產業。隨著人們對教育、娛樂等服務型、享受型消費的需求增強,文化產業的內在價值日益彰顯,但當前鄉村文化產業發展還處于初步探索階段,內在活力不足。首先,部分農村地區對文化產業的發展定位不夠清晰。文化產業是以市場為核心的發展模式,應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上的決定性作用,但部分農村地區將政府看作鄉村文化產業發展的主體,文化企業、民間藝人、社會組織等難以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這種以政府為主體的發展思路偏離了文化產業發展的規律,難以激發出文化產業發展的活力,容易產生重形式輕內涵、重數量輕質量等不良后果,直接影響到鄉村文化產業的良性發展。其次,很多農民缺乏發展鄉村文化產業相關培訓教育,在謀劃鄉村文化產業發展時只能參照成功典型案例,缺少地域特色的挖掘,發展模式單一,造成了鄉村文化產業同質化現象,核心競爭力不強。最后,近些年鄉村旅游業的蓬勃發展使許多企業看到了其中的巨大經濟效益,部分企業盲目投資,過度開發鄉村文化資源,加上缺少完善的監管制度,導致鄉村文化失去了原真性,文化生態系統嚴重失衡。

(四)鄉村文化基礎設施薄弱

近年來,政府加大力度建設鄉村文化基礎設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存在明顯差異。經濟基礎好、政策傾斜較大的鄉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較為完善,但是經濟基礎薄弱、文化資源較少的鄉村則難以有效整合資源,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緩慢。同時,部分村莊的文化基礎設施集中建設于主干道或者村“兩委”辦公場所旁邊,就近居民使用器材較為方便,居住距離較遠的村民則極少使用。另一方面,鄉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上存在“重建設、輕服務”“重外力、輕內力”的問題。目前一些鄉村文化場所雖然數量達到了國家的標準,但是實際使用率并不高,文化活動室、文化廣場幾個月都不舉辦一次活動,圖書館空無一人,逐漸淪為應付上級檢查的工具。其原因在于,文化廣場缺乏專人管理,缺乏核心人物組織活動,配套的音響設配也不全;有的圖書室圖書不多,與種植、養殖相關的圖書數目更少,與村民的需求不符,圖書管理人員由村干部或熱心村民兼職,制度約束性不強,常常出現服務不到位的情況;體育健身器材種類較少,村民興趣不高,難以為村民提供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務。

三、鄉村文化建設的路徑

(一)重塑鄉村文化價值

鄉村文化是中華民族文明史的主體,鄉村文化中蘊含的仁義禮智信等內容影響著千萬炎黃子孫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鄉村文化建設的關鍵就是要深入挖掘鄉村文化資源。一是對相關專家學者、民間藝人等進行全面細致的調查,及時了解傳統村落、古祠堂、曲藝、手工藝以及農業生產技藝等具體情況,并對調查結果進行鑒別和分類,通過編輯叢書、建立檔案和數據庫等途徑建立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名錄體系。二是建立健全鄉村文化資源保護機制,采取加強制度保障、經費保障、人才保障等多種舉措,為保護鄉村文化資源注入動力,營造良好的鄉村文化傳承發展環境。三是注重創新,為鄉村文化建設注入新的活力。在數千年的累積中,鄉村文化中確實存在著一些與時代不相符的內容,需要相關部門通過整治不文明亂象,擠壓鄉村負面文化的生存空間。同時,可以結合新農村的生產生活實際對鄉村文化進行時代再造,在保留鄉村文化傳統特質的基礎之上,將現代化因素融入其中,找到新的生長點,實現鄉村文化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

(二)打造鄉村文化建設人才隊伍

鄉村的空心化問題反映了農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真實訴求,正是由于鄉村的“一畝三分地”無法讓農民過上更好的生活,才催生了大規模的從“離土不離鄉”到“離土又離鄉”的農民遷移群體。有關部門要以政策為引導,扶持、發展、振興鄉村產業,創造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優化鄉村居住環境,讓農民愿意回、回得來、住得下。

鄉賢是鄉村文化建設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鄉賢的文化素養與工作能力相對較高,在鄉村中具有較好的引領示范作用。應積極動員鄉賢參與鄉村文化建設,這樣一方面能充實鄉村文化建設人才隊伍,另一方面能解決鄉村文化建設內生動力不足的現實困境。同時,重構農民對自身形象的認知和定位,激發其做新時代新農民的自豪感、自信心。農民從小生活在鄉村,經受了鄉村文化社會化洗禮,無論其承擔什么樣的社會角色、擁有怎樣的社會地位、遷移到什么樣的地域空間,這種內化了的鄉村文化始終存在,農民對鄉村始終是充滿感情的。要從觀念上轉變鄉村文化比城市文化差的思維定式,讓“鄉村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脈”這種心理認知在廣大農民心靈深處生根發芽,促使農民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增強文化自信、強化身份認同,提高農民建設鄉村文化的意愿。

(三)積聚鄉村文化產業發展動能

文化資源的充分挖掘與轉化是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基礎。我國鄉村眾多,文化各異,要避免“一刀切”,秉持創新理念,加大文化要素整合與產業耦合力度,結合有差異性和地域性的文化元素進行規劃,建構獨具特色的主題形象,打造“一村一品”“一鄉一藝”“一鄉一景”的特色品牌。同時,要明晰鄉村文化產業的發展定位,樹立文化產業意識、市場意識,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上的決定性作用,積極引導民間力量和民間資本進入鄉村文化產業領域,這樣一方面能增加鄉村文化建設的資金,另一方面能調動社會力量的參與積極性,推動鄉村文化產業的發展,提高鄉村文化建設的效率。

目前,鄉村文化產業正處于起步階段,迫切需要政策、法律、法規等方面的扶持和引導。要根據鄉村文化產業的發展形勢,針對鄉村文化產業的特點,學習和借鑒國外鄉村文化產業發展的經驗,邊實踐邊總結;加快我國鄉村文化產業的法律法規建設,明確底線和紅線,整治鄉村文化產業發展亂象,保護好綠水青山,使鄉村文化產業走上依法管理、依規運行的健康軌道。

(四)加強鄉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是鄉村文化建設的重要環節,要以滿足村民基本的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加大對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與管理力度,針對文化活動較匱乏、配備設施不夠完善的問題,適當進行資源傾斜,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在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可加大對村內資源的整合,對廢舊校舍、老舊房屋進行改造,擴大文化活動場所,這樣既能保留鄉村特色,又能彌補建設資金不足帶來的缺陷,提高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效率。要確保數字文化工程落地生效,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優勢,讓村民能便捷獲取優質的文化資源。同時,要以村民基本的文化需求為出發點,解決“輕服務”問題,提高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鼓勵文娛活動愛好者、文藝工作人員成為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志愿者,或者引入第三方組織,加強文化基礎設施的維護與管理,進一步豐富鄉村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提高鄉村公共文化服務質量。此外,還要充分發揮考核機制的作用,落實鄉村文化建設的主體責任,不斷創新政績考核方式,將文化服務作為考核的重要指標,獎懲并用,保障鄉村文化建設的可持續性。

四、結語

加快鄉村文化建設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現實需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本質要求。要做好鄉村文化建設這篇大文章,必須擺脫思想束縛,堅定文化自信,做到守正創新,團結和依靠群眾,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到21世紀中葉,鄉村必將成為文化設施完善、文化服務優質、文化產業發達,鄉風文明、民風淳樸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參考文獻:

[1]扈秀海.振興鄉村:歷史與展望[J].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09):142.

[2]嵇睿.鄉村文化治理中的農民主體性困境及其超越[J].廈門特區黨校學報,2022(05):66-74.

[3]朱京鳳.鄉村振興視域下鄉村文化建設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2,42(06):45-55.

[4]吳燃,陳姍,吳泓潞,等.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背景下鄉村文化建設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2,19(10):17-20.

[5]閆冰.中國共產黨百年鄉村文化建設歷程、經驗及展望[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22,31(04):15-18.

[責任編輯:王芳玲]

猜你喜歡
文化服務傳承創新鄉村文化
論公共圖書館開辦主題展覽館的必要性
被人情綁架的鄉村酒席——記憶鄉村文化
學校優質特色發展需要校園文化的浸潤*
傳統民俗文化與民間游戲在幼師課堂的傳承與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