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意象與人格意蘊轉化

2023-07-06 22:27楊欣
中學語文(學生版) 2023年5期
關鍵詞:轉化意象

楊欣

摘 要 劉禹錫一生歷經坎坷,正是由于其長期處于逆境之中,作詩才華得到充分展現,因此結交諸多好友,一同吟詩作對,留下大量傳世之作。在眾多和唱之作中,既有對故友的懷念、不舍,又有對自身命運的感慨?!冻陿诽鞊P州初逢席上見贈》中的意象和人格意蘊轉化值得探究。

關鍵詞 意象 人格意蘊 轉化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是劉禹錫的代表作之一,千百年來深受人們喜歡。誦讀此詩,好似在傾聽一位坎坷半生的老人面對時光蹉跎與人生易老的嘆息,同時也能體會其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體悟極具魅力的人格意蘊。

一、《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題解

若要分析該詩中的意象及人格意蘊轉化,應當先從題目入手?!俺辍敝赋曛x、酬答?!皹诽臁笔前拙右椎淖?。劉禹錫與白居易不論在政治上,還是在詩歌的風格上都有相似之處,甚至兩人都有相似的一貶再貶的不幸經歷,所以兩人是難得的知音?!皳P州初逢”,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劉禹錫罷和州刺史任返洛陽,同時白居易從蘇州返洛陽,兩人在揚州相逢?!跋弦娰洝?,白居易在筵席上寫了一首詩相贈:“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卑拙右椎馁浽姟蹲碣泟⒍耸咕分斜磉_了對劉禹錫被貶遭遇的同情、憐惜與不平。劉禹錫很有感觸,回贈《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顯示自己對世事變遷和仕宦升沉的豁達襟懷,表現了詩人的堅定信念與樂觀精神,暗含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哲理。

二、全詩結構跳躍訴說凄涼

此處所說的結構跳躍,是指詩中的時間跨度過大,由過去到當前,再到未來。劉禹錫順著《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的尾句,回應“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從中可以體會到詩人表達的情感,結合后面幾句來理解,此處的“凄涼”有三層意思。

首先,“巴山楚水”自然環境凄涼。彼時長安是政治經濟中心,巴楚位于今天的川渝湘地帶,尚未充分開發,整體比較落后。長江貫穿其中,由于古代缺少先進的技術手段,水患威脅大。同時,“楚水”也能聯想到屈原投江的遭遇。借用“巴山楚水”,說明仕途坎坷艱險,因此,“巴山楚水”為凄涼之所在。其次,由于懷才不遇,被貶離開家鄉,遠離朝廷,倍感孤獨與凄涼。最后,應該是在訴說劉禹錫心中的凄涼與無奈,原本想要憑借自身的能力報效國家,但卻被奸人陷害,被天子誤會,滿腔熱血被深深打擊。這從首聯“棄”字中能反映出來,如此被動、無力,被拋棄二十三年。并且被“棄置”的這些年,詩人正處壯年,卻在貶謫中消耗度過,言外自有無盡感慨。

詩中首句訴說詩人的經歷,確立全詩感情基調,沉重與悲涼。首聯“巴山楚水”四字描寫空間上的輪廓,下句則側重于時間之長,通過時空上的大尺度跨越,形成荒涼、悲壯的意蘊狀態。

三、引用典故抒寫的懷舊與滄桑

頷聯中的“聞笛賦”,代指晉代向秀曾參加應試,路過慘遭謀殺的故友舊居,彼時遠處傳來陣陣笛聲,引起其懷念與凄愴之情,寫出《思舊賦》。詩人借用該典故,懷念由于“永貞革新”死去的故友,同時也在諷刺司馬昭當政期間的“黑暗”,大量文人賢臣被屠殺。向秀非常同情與憤慨故友的遭遇,而因為彼時的政治環境,所以無法直白地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因此《思舊賦》篇幅較短,寫得比較含蓄。反觀唐朝中期,“永貞革新”之后,掌權者為了排除異己,直接采用大開殺戒的方式,導致很多賢士就此隕落,這與司馬昭時期極為相似。由此看出,彼時唐朝政治局勢,劉禹錫通過“空”字,表達自己對于故友遭遇的憤恨不平以及無能為力。

“爛柯人”,晉人王質曾在砍柴時,偶遇童子下棋,直至棋局結束,才發現斧子把手早就腐爛,回家后才知曉已過百年。詩人利用該典故,感嘆自己被貶時間太長,虛度大好時光,同時也在探析時局變換。通過“爛柯人”訴說自己返京路上的心情和處境,并和“棄置身”相呼應。

詩人在頷聯運用了兩個典故,表達個人的懷舊之情以及滄桑之感。聯系歷史事件,劉禹錫昔日故友由于政治迫害離開人世。所以,劉禹錫除了懷念外,對彼時的政治環境、統治者有著強烈的不滿。

四、意象對比話語意蘊

頸聯是轉筆,由“棄置身”“爛柯人”轉到對未來的美好向往上。劉禹錫被貶到巴山楚水,浪費最美好的年華。巴山中有樹,楚水上有舟,詩人雖與“沉舟”“病樹”相伴,卻并未因此一蹶不振、妥協退讓。白居易贈詩的頸聯“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表達出對劉禹錫遭遇的不平。而在《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的頸聯,雖然由白居易詩而來,但情感基調卻明顯不同,白居易營造出悲涼蕭瑟的氛圍,反觀劉禹錫,表達的更多是激昂慷慨,通過自身的犧牲,換取社會的新生。在頸聯中,包含舟、帆、樹與木多個意象,詩人為此還搭配修飾詞,通過沉舟和千帆,以及病樹和萬木之間的比較,使人產生柳暗花明、絕處逢生的感受。頸聯整體采用白描的方式,但這并不影響情感表達。不僅是劉禹錫在特定場景下的有感而發,還是其對社會歷史循環更迭、自然規律的理解。

該首詩話語意蘊可以從多個角度來看,一是身世層面,“沉舟”與“病樹”代表劉禹錫被貶他鄉的經過,“千帆過”與“萬木春”可以指后起之秀,表示詩人重新施展抱負。前兩聯非常陰郁、低沉,而后兩聯話鋒一轉,情緒高昂。因此《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表達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二是聊以慰藉,頸聯中的兩個主要意象“舟”和“樹”,沒有沉淪之感,似乎在講述自然法則、物換境移。在整個時代背景中,個人的顛沛流離猶如一粒塵埃,但即使身處逆境,也不應放棄。前兩聯營造的傷感氛圍被完全打散,取而代之的是寬慰。同時,回贈給友人,也有勸勉之意。

五、人格意蘊轉化有積極意義

首先,詩中有沉重的歷史滄桑感?!冻陿诽鞊P州初逢席上見贈》為和唱之作,彼時劉禹錫終于結束了二十多年的貶謫時光,與同樣飽經風霜的白居易在揚州相逢。詩中通過“巴山楚水”對過往經歷進行概括,利用典故感嘆年華老去、恍如隔世,無處不體現著久經風霜的滄桑。

其次,詩中有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劉禹錫的一生在貶謫中度過了寶貴的時間,但詩人極為樂觀自信,即使身處逆境,也能自我慰藉?!安洹焙汀俺林邸彪m然是在比喻自己,但無絲毫自怨自艾,而是為迎來新時代倍感欣喜,表現出樂觀進取的精神。

最后,詩中有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透過詩中的頸聯,既看到了新時期的蓬勃生氣,又具有深刻的哲理。新舊更迭都是自然規律,在看到萬木爭春與千帆并進的景象時,無需為“沉舟”與“病樹”感到不平與惋惜,而是為未來欣欣向榮的前景而喜悅。

從《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整體來看,首聯基調比較傷感沉重,回憶二十多年貶黜經歷。而頷聯則通過典故,暗指詩人虛度光陰之久,表達詩人面對局勢變化與回京時惆悵之情。頸聯則是全詩主旨所在,依托多個意象,通過對比與比喻的方式,感嘆自己被貶多年,但有眾多后起之秀,深感慰藉,體現出劉禹錫的豁達。尾聯主要表達了答謝的意思,同時也反映出詩人“重新起航”的意愿。

[作者通聯: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學校]

猜你喜歡
轉化意象
詩詞里的意象之美
淺談年畫中人物的變化與人的自我意識覺醒
淺談問題學生的轉化
“玉人”意象蠡測
《活著》的獨特意象解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