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小規模學校低年級數學生活化教學實踐模式

2023-07-10 05:58張愛玲
數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 2023年6期
關鍵詞:小規模學校低年級數學生活化教學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我國農村小規模的學校教育質量也實現了有效改善.相較于其他學校,農村小規模的學?;A設施和師資力量較為欠缺,教學質量也比較差,這就會影響到小規模學校的低年級數學教學質量.而生活化教學則關注教育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培養小學生的學習探究性與創造性.鑒于此,本文主要對農村小規模學校低年級數學教學現狀進行探討,并提出數學生活化教學實踐策略.

關鍵詞:小規模學校;低年級數學;生活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3)17-0053-03

收稿日期:2023-03-15

作者簡介:張愛玲(1982.12-),女,甘肅省靜寧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小學數學教學研究.

基金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2021年度基礎教育科研示范區專項課題“農村小規模學校低年級數學生活化教學實踐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S[2021]GHBZX195)

農村的小規模學校班級及學生的數量都比較少,師資力量較為匱乏.隨著我國的教育改革速度逐漸加快,大部分農村小學逐漸轉變為小規模學校.但由于小規模學校的整體教育資源相對有限,這就會影響到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學校本身的生存和發展也是難上加難.而《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當中明確提出,小學數學課程的出發點就是促使學生實現持續、全面、和諧發展,其不僅需關注數學學科本身特點,而且還需注重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心理規律,從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親自經歷具體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由此可知,小學數學開展生活化教學尤為重要.鑒于此,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與小規模學校的教學條件、小學生的實際學情相結合,通過多種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從而使學生的數學素養得到明顯提高.

1 農村小規模學校低年級數學的教學現狀

農村小規模學校的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受其教學條件、教學環境及學生學情等影響,仍存有較多問題,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1.1 低年級數學教學目標不明確

課堂教學時,教師不但要講解相關理論知識,還需引導學生明確學好數學知識的意義和價值.就小學生來說,其身心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所以,教師在教學時,需經過啟發和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消除其學習數學知識的畏懼心理[1].但是,在許多的小規模學校,教師常?;ㄙM大部分的時間進行知識講解,對學生有無掌握知識、教學目標是否實現卻不重視,長期下去,就會影響到低年級數學的教學質量.

1.2 低年級學生缺乏思考能力

小學數學的傳統教學中,教師為了講給學生更多的知識,常常將整節課的時間都安排滿滿的教學內容,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考慮到培養學生主動思考力的重要性,教師結合教材中的相關知識點,提出些數學問題,但問題的設計都是立足于整體學生的,只有少數性格開朗或數學基礎較為扎實的學生,會積極參與到問題思考.未能立足于整體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思考,這就會影響到提問的效果,并使學生在學習中,對數學教師形成嚴重的依賴感,在遇到新知識或無法解決的數學問題時,學生就無法主動思考[2].

1.3 低年級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差

小學的數學知識都是些基礎類知識.小學數學的傳統教學中,過于注重講解理論知識,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與探究,從而忽略了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這就使小學生在做題時,常出現對數學知識不會靈活應用的狀況.

2 農村小規模學校低年級數學生活化教學實踐策略

2.1 挖掘生活化教學資源

教學資源在數學教學中具有奠定基礎的作用.實踐表明,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挖掘到哪些教學資源,在課堂上就會開展怎樣的課堂教學活動.例如,低年級數學的傳統教學中,教師挖掘的教學資源都是理論性數學知識,然后再據此進行灌輸式教學.所以,在進行生活化教學時,教師需轉變教學理念,應注重生活化教育資源的挖掘.

并且,需與學生共同挖掘生活化資源.

首先,在數學教材當中挖掘生活化資源.數學教材屬于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下,受新課改相關教學理念所影響,數學教材當中融入了大量的生活化教學資源[3].因此,數學教師在進行生活化教學時,需注重生活化教學資源的挖掘,優化課堂教學.

其次,從現實生活當中挖掘生活化資源.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開展生活化教學,要求數學教師將學生的實際生活作為切入點,針對性地組織開展生活化教學活動.學生是體驗實際生活的主體,其對自身生活情況,特別是生活當中的數學現象是十分了解的.因此,在挖掘生活化資源時,教師需注重學生的主體性,指導學生走入實際生活,把身邊的事物作為入手點,進行教學資源的挖掘[4].經過生活化資源的挖掘,不僅能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還能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從而為學生深層次理解相關數學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生活化資源還能對小學生的信息搜集、分析以及總結等能力進行鍛煉,使學生學習數學的效果得到顯著提高.

2.2 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農村小規模學校的教學資源是極其豐富的,將鄉土素材滲透到數學課堂教學中,既能縮短農村學生和數學知識的距離,又能增強學生學習相關數學知識的興趣.通過生動、形象的案例,使學生很容易就理解與掌握了復雜化、抽象化的數學知識,

而且還能實現知識的有效建構,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效率.鑒于此,教師在教學時,需充分關注到各個章節中知識教學的重點與難度,適當、適時地融入些生活化的教學資源,以此使數學課堂的教學有效性得到明顯提高[5].例如,在“認識圖形”教學時,教師可提前為學生準備好實際生活當中常見的實物,如圓柱形的水杯、長方體飯盒等,指導學生仔細觀察這些實物具備的特征,并對相關重難點知識進行深入理解.在對“認識人民幣”進行講解時,教師可在課前準備面額不同的硬幣和紙幣,讓學生對其進行辨別.然后,把每兩個學生分為一組,將講臺設置為商店,每組成員上臺扮演顧客與收銀員,模擬超市購物交易的場景.就小學生來說,其雖然年齡比較小,但都有購買玩具的經驗,通過開展趣味性、生動化的教學活動,學生就會興致勃勃地參與到課堂學習.由此可知,創設相應的生活化情境,既能使學生實現課堂學習效率的有效提高,又能使學生充分了解到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價值,從而使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得到明顯增強.

2.3 開展問題探究的生活化教學

小學數學的傳統教學中,需講解給學生的知識相對較多,且都是通過灌輸式教學,缺乏有效探究,這就影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有效掌握.鑒于此,數學教學中,教師需通過生活化教學策略,設計些具有探究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經過實際探究,充分掌握相關數學知識,以促使學生形成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并促進其學習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提高.首先,教師可設計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數學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開展知識學習和問題探究,立足于小組之間的思維碰撞以及交流討論,創設相應的探究問題,引導學生經過探究解決問題[6].例如,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學具擺出十幾的數,并以此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同學們,怎樣表示出數字15呢?”從先前的學習中,學生已經了解到15是由10加5組成,此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多樣化地表示15,即“有些小學生通過10個圓點與5個圓點相加組成;有些小學生通過10個三角形與5個三角形相加組成;有些小學生則通過10個氣球與5個氣球相加組成……”通過這種生活化的問題探究過程,不僅可以使學生學會數字“15”的數學符號表示,而且還能充分感悟與掌握數字“15”的本質意義.通過該教學過程,不僅實現了學生主體意識的增強與提高,而且還實現了其思維能力的提升.

2.4 實踐操作中開展生活化教學

生活化教學與傳統化教學模式相比,其更加關注小學生對數學知識探究能力的培養.小學生進行知識內化時最關鍵且重要的環節是探究.在教學時,教師也需注重自身實踐意識的培養與提高,將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安排作為教學依據,積極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把創造、創新的空間留給學生,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實施動手操作與探究.例如,在對“時、分、秒”進行教學時,因為小學生在日常的生活當中,能時常接觸到相關內容,所以具有相應的“識表”能力,且能夠精確地讀出鐘表顯示的時間,此時,教師可將此作為依據,引導小學生實施動手探究,并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小學生思考并探究:“鐘表中的數一共有多少?大格與小格分別都有什么?你能否將二者間的等量關系表達出來?”教師可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立足于設計的問題開展合作學習、互相交流、思維碰撞以及結果總結,經過該過程,既能使小學數學課堂的探究效果以及教學質量得到明顯提高,而且還能提高學生靈活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2.5 設計生活練習作業

數學知識源自于實際生活,且服務于實際生活.特別是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都能在實際生活當中找出原型.將學習的數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是學習與掌握數學知識的最終目的.由于課堂教學的時間相對短暫,因此,作業就成為課堂教學的一項延伸.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知識蘊藏在實際生活中,這也是對教材中的相關知識的補充.學生在對相關知識學習時,其情感體驗也得到明顯增加[7].例如,在教學“找規律速算”后,為了使小學生正確且熟練地進行口算,教師可通過作業練習,引導學生進行讀算、手勢算、搶答、聽算等生活化的數學游戲,以此使學生眼、耳、手、口等多項感官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練習效率,促進其口算水平的提升.在圣誕節,教師可設計一節練習課,讓學生進行圣誕樹布置,在樹上掛上禮物,每個禮物都設計一道題,完成數學題,就能獲得相應的禮物.利用這種既具趣味性又新穎的作業練習,可充分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練習的效果.綜上所述,將農村小規模學校的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相結合,教師需立足于農村小規模學校的數學實際教學狀況,科學、合理地融入生活化教學.在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有效探究,使學生通過數學知識的學習,有效解決數學問題,充分滿足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需求,從而提高學生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為后期的學習及全方位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肖作貴.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J].名師在線,2022(28):49-51.

[2] 田愛平.在生活中尋找數學: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實踐[J].家長,2022(23):19-21.

[3] 汪靚.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實踐與探究[J].讀寫算,2022(19):144-146.

[4] 貝曉強.提高農村小規模學校小學生數學素養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1(55):61-62.

[5] 董世鈺.淺談農村小規模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策略[J].新課程,2020(48):162.

[6] 辛君位,李文剛.農村小規模學校學生數學課堂核心素養培育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2020(13):15.

[7] 沈興艷,秦杰.優化學生作業,提高農村小規模學校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課程教育研究,2019(41):155.

[責任編輯:李 璟]

猜你喜歡
小規模學校低年級數學生活化教學
現代化進程中村小發展的現實反思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淺析小規模學校存在的問題、成因及對策
少數民族地區小規模學校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校本教研
中國教師(2014年6期)2014-05-1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