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改革探思

2023-07-11 16:40楊樹玉
科技風 2023年17期
關鍵詞:課堂改革計算機教學信息化

摘?要:計算機教學是高校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信息水平的提升和發展,我國逐漸進入信息化時代,對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的開展要求也發生了變化?;诖?,首先確定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的價值,其次分析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現狀,最后制定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在信息化背景下的改革策略,通過這種方式促進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在信息化時代下的良好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信息化;計算機教學;課堂改革

教育信息化建設和發展能夠促進智慧教室以及智慧校園的建設,是當前新媒體技術的主要延伸,尤其是在信息化時代下,高校需要認識到信息化課堂建設的重要性,對學生信息技術運用以及處理能力進行有效培養。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能夠在引導學生形成實踐操作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互聯網思維和自學能力。當前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發展要求也產生了一定的變化,因此需要對其進行深入探索。

一、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價值

(一)輔助學科學習技能提升

高校計算機教育在實際開展中,具有輔助作用,并且能夠與多個學科和領域相互結合,其中包括電子商務、電算會計以及視覺傳達等科目,將計算機技術與市場營銷相互結合,能夠形成電子商務學科范式。將信息技術與會計學科相互結合,則能成為電算專業。由此可以看出,學科之間存在交叉融合的情況,這也是信息技術能夠在各個學科中得到廣泛運用的主要原因。故而,在信息化發展的背景下,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能夠對各個專業的學科內容起到延伸作用,幫助學生提高自身學習技能。

(二)延伸學科知識

在部分專業學科學習中,學生知識點理解非常容易出現感知度差等情況,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市場營銷專業中,學生學習商品外包裝知識,雖然在該階段能夠從消費者的角度分析包裝設計需求,但是很少能夠從設計者的角度出發,為消費者輸出商品的價值。計算機教育教學的方式能夠為學生提供新的解決思路,幫助學生的設計思維進行衍射和拓展。使用計算機教學中的Photoshop知識以及軟件設計知識,引導學生從設計者的角度進行分析,確定消費者需求的同時進行包裝設計,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加深對商品包裝知識的運用和理解。由此可以看出,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在實際開展中,能夠幫助學生實現學科知識的延伸,實現多元化發展,這也是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在信息化背景下的重要價值體現。

(三)升級教學方法

我國進行信息化教育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對學生的自學能力進行有效培養,在現代社會中,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數據信息,而高校內部的任何學科以及專業都可能會受到這些海量數據信息的影響,導致以往的知識體現發生變化,甚至在此過程中產生新的學科理解。該種情況下,如果教學工作僅僅將教材書本作為載體,則無法充分拓展學生的視野,學習內容也無法得到有效更新。而在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計算機技術搜集掌握基礎的數據調研信息。例如新媒體、自媒體以及社交媒體等,其中蘊含了非常多的學科知識學習價值。將微課、慕課等作為信息化學習資源,對高校教學學科的教學方法進行升級,實現學習路徑的優化以及延伸。由此可見,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具有升級教學方法以及延伸學習目標的作用。

(四)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在當前信息化背景下,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是人才培養中的重點內容,高校在開展專業課程中,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進行學術研究,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新和發展方向。如果在實際學習中,學生對于計算機知識的了解較少,僅僅通過教材書本的方式進行,則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而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的開展能夠對學生計算機學習進行補充教學,使學生能夠掌握和運用更多的專業知識,增強學生綜合素質。當前,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途徑,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搜集學習資源,將其與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知識相互結合,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現狀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中信息化的標準界定較為模糊,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為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當前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仍然將終端PC機教學為主,限制了教學課堂的延伸和拓展。隨著當今新媒體和自媒體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在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中,需要對信息載體進行重新調整。例如在電子商務專業中,根據數據結果能夠看出,當前80%以上的訂單來自手機終端,這也表示智能手機終端已經成為信息的重要載體。該種情況下,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中的網頁設計內容需要延伸到H5頁面設計中,保證教學知識的時代性和實踐性。在傳統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中包含PC端軟件使用內容,幫助學生能夠對不同學科的內容進行處理加工。而在當今智能手機大范圍普及的情況下,手機APP功能不斷更新,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在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中實現內容延伸,增加職能端教學,提高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的實踐性,避免在今后課堂開展中出現導向性缺失[1]。

另外,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在適用性中存在一定的認知誤區,雖然以往教學中的辦公自動化以及設計軟件等具有相應的運用價值,但是其本質中蘊含的信息化時代功能較低。在信息化背景下,物聯網、云計算以及大數據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其對學科的輔助功能也越來越高,要想實現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的與時俱進,則需要將以上內容融入課堂中,通過這種方式提高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的實用性。但是當前計算機課堂在該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缺失,這也是今后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改革發展需要注意的主要問題。

三、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改革措施

(一)明確教學方向

1.從理論教轉為實踐教學

在以往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中,雖然實踐教學內容也是主要組成部分,但是從整體上看,對信息化的理解以及認知仍然存在一定偏差,導致高校計算機教育實踐教學的開展水平無法提升。信息化背景下,通過加強高校計算機教育實踐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提高自身的自學水平,掌握自學規律。在傳統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的基礎上,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之間的良好互動,促進信息化在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中得到更加深入的發展[2]。

2.打破空間束縛

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中需要突破空間的束縛性,引導學生通過自學的方式將計算機教學內容從課堂延伸到課后,為學生建立更加開放自由的學習環境,通過這種方式實現教學學習路徑的有效遷移,增強學習資源的引入數量,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科交叉知識點。在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應用方法作為重點,而對于與學生專業相關的信息技術,則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各個學科的教師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

3.更新教學理念

在以往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中,對教學進度的重視程度較高,但是在信息化背景下,計算機技術始終處于快速更新狀態,并且已經超出教材課本內容更新速度。該種情況下,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則需要充分運用與時俱進原則,將課堂外的知識點遷移到課堂內部,引導學生掌握和學習新的計算機技術。要想達到這一目標,就需要對教學理念進行更新,打破傳統教學理念對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的限制,真正實現與時俱進[3]。

(二)優化教學內容

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在宏觀知識方面具有明顯的先進性,但是從微觀層面中進行分析,仍然需要對微觀知識內容進行優化完善,準確調整微觀教學的內容以及發展方向。針對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中的微觀知識,需要將其向著現代化、智能化以及便捷化的方向發展,學生在運用計算機的過程中,能夠實現實時下載、互動、上傳等各項操作,進而將計算機內容教學的實踐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同時還需要合理設置課程,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的改革創新需要從課程設置入手,充分利用科學性和先進性原則,將實用性軟件滲透到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課程內容中,使其能夠與市場需求相互吻合。同時將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培養作為重點內容,調整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之間的比例,保證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之間的匹配性。改變以往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課程設置中存在的弊端,為今后企業以及社會發展提供技術性人才。

在此過程中,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可以通過微課以及慕課的方式實施,保證計算機教學模式與多個學科之間的契合度,進而完成信息化教育的拓展和完善。例如,在計算機硬件知識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微課的方式對重點知識以及學習框架進行分析講解,利用微課引導學生對課堂知識點進行充分掌握和了解,實現知識點的有效運用。在完成知識教學之后,學生可以利用計算機硬件系統中的APP,完成更加深入的知識學習,鍛煉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而在計算機安全教學課堂中,教師則可以通過慕課的形式講解,為學生提供平臺中的學習資源,學生自主完成學習,再利用實踐課題等方式,讓學生對課堂信息完成總結。通過慕課方式完成部分知識學習之后,還需要在線下完成對接,強化知識信息,提煉總結出關鍵知識點,真正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不斷培養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

(三)構建小組教學模式

小組教學模式能夠對學生合作能力、實踐能力以及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進行鍛煉和培養,這也是學生在信息時代下需要具備的關鍵能力,對于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水平提升以及人才培養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人才市場競爭逐漸激烈,對于人才培養以及教學來說,實踐能力培養是其中的關鍵點,因此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在今后需要向著實踐性的方向發展,而小組教學模式能夠起到促進作用,采取實踐教學互動的方式完成知識輸出。例如,在辦公室自動化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先對Office辦公軟件的功能進行介紹,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對應相應的任務。小組成員則需要根據組員以及任務的實際情況,對每位組員的職責進行分配,部分學生分析任務內容,檢索關鍵詞,搜索辦公軟件的技術類型等。而另一部分學生則需要對完成檢索的內容進行總結分析,搜集尋找相應的解決方法,剩余學生通過操作的方式完成任務輸出,完成信息資料的搜集和整理,最終完成小組任務。在信息化教學中,對學生合作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較高,小組教學模式能夠達到這一目標,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將課堂中的知識轉化為實踐活動,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實現溝通討論,共同完成任務解決方案,總結計算機知識的相關規律,對計算機知識以及使用情況實現正確認知,引導學生完成計算機知識的自主學習。在信息化時代下,計算機技術處于不斷更新和發展的狀態,這就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保證在課堂之外也能夠進行知識積累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問題解決能力[4]。

(四)建立虛擬課堂平臺

虛擬課堂平臺的構建能夠實現教學時間的延伸,轉化教學路徑,該階段教師可以通過建立微信群的方式,定期在社交平臺內部上傳更新學習資料,學生可以利用資料在課余時間獨立完成知識學習。虛擬課堂平臺的建立除了能夠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料之外,還能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幫助教師實時掌握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而學生也可以通過溝通互動的方式及時提出問題解決疑惑。例如,教師在微信群中提出問題:可以通過什么方法快速查找求職就業信息?學生在群中回答問題,教師不需要立刻回答問題,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答案實際操作,觀察反饋情況。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加正確客觀地掌握求職方法,同時驗證學生提出的方法,強化互聯網認知。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在現實生活中驗證了自己的觀點,同時還運用了計算機知識和方法,教師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完善便捷的條件和環境,真正實現計算機知識的實踐運用。虛擬課堂平臺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能夠為學生以及教師提供更加便捷的溝通平臺,打破空間對計算機課堂的限制,對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課堂效果實現進一步強化[5]。

(五)實施融合實踐評價

對于學生計算機知識運用掌握來說,實踐評價具有促進和引導作用,將實踐反饋信息運用知識掌握程度評價中,能夠提高知識課堂評價的全面性和準確性。例如,在投放簡歷實踐活動中,教師讓學生對簡歷回復情況進行統計分析,該信息除了具有反饋功能之外,同樣具有評價功能,教師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落實實踐評價。例如,在完成一階段知識的學習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一節課自主設計PPT,再將其上傳到相同的網絡平臺中,下節課堂中觀察學生PPT被下載的次數。PPT被下載的次數越多,則表示該PPT的內容得到的認可度更高,進而實現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準確評價,與教師、同學評價相比,這種評價方式的客觀性和準確性更強。將外網中的評價轉移到課堂評價中,實現計算機教學與學生專業知識之間的有效對接,建立互動互補關系。外網評價的真實性更高,因此可以將其作為評價學生計算機知識運用能力的重要參考指標,進而實現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與網絡信息資源的有效融合,幫助教師建立更加客觀全面的評價體系。不斷培養學生計算機實踐操作能力的同時,對專業知識實現有效整合。

結語

綜上所述,在信息化時代下,無論是教學資源還是學習途徑都得到了增加,這也為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的開展提供了更多選擇。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則需要進行改革創新,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改革方向等方面入手,有效整合信息化資源,實現對信息數據的集中加工和處理。這也是在當前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實現改革的有效途徑,在不斷提升教學水平的同時,對人才進行有效培養。

參考文獻:

[1]宋亞磊.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與實踐探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34(06):126127.

[2]曾錚.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與實踐探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09):9395.

[3]鄧登明.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和路徑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20,17(14):162163.

[4]陳興欣.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和路徑[J].年輕人,2019(12):18.

[5]李影,王波.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和路徑[J].考試與評價,2019(06):9899.

作者簡介:楊樹玉(1979—?),女,漢族,甘肅白銀人,本科,助理工作師,研究方向:計算機網絡。

猜你喜歡
課堂改革計算機教學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兒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淺議培養小學生在語文課堂的想象力
培養歷史探究能力, 促進課堂自主學習
網絡環境下中職計算機教學的探析
中學計算機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存在問題和對策
開展研究性學習深化中職計算機教學改革探究
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的改革研究
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