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師幼對話中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

2023-07-12 10:08陳雅莉
當代家庭教育 2023年12期
關鍵詞:語言能力

陳雅莉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幼兒教育問題得到了重視。幼兒教師在開展幼兒園一日活動教學設計時,應當注重師幼對話的重要性。通過開展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促進幼兒的全方位發展。創設趣味學習環境,激發幼兒的語言興趣;開展科學教學評價,提高幼兒的表達能力;豐富教學互動形式,鼓勵幼兒共同參與;拉近師幼之間的距離,走進幼兒的內心世界;轉換師幼課堂角色,營造平等和諧的氛圍;提高師幼的對話頻率,增進彼此了解。幼兒語言能力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轉變教學觀念,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師幼對話;幼兒階段;語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1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2-0009-03

師幼對話是指教師通過設計幼兒園一日的教學方式,基于多個時間、多個場合開展情境教學。教師在開展語言教學的過程中,應當依托于舒適的生活場景,以非正式的、偶然的聊天方式開展有效對話。語言交流是拉近師幼之間距離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開展幼兒園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當善于在師幼對話中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幫助幼兒獲得身心的健康發展。語言是幼兒表達情感、發表看法的基礎方式,教師作為幼兒成長道路上重要的引導者,需要發揮自身的職責,創設符合幼兒語言發展的教學環境,使其可以獲得語言能力、交流能力的提升。語言教學包括溝通交流、文明用語、清晰表達、注意傾聽等多個方面的內容,教師應當在日常生活中樹立起良好的學習榜樣,優化師幼對話形式,幫助幼兒獲得綜合能力的提升。

1.在師幼對話中提高幼兒語言能力的必要性

在對師幼對話開展探究的過程中發現,這部分的相關文獻較少,大部分的相關文獻都是圍繞家庭文化展開,并建議教師采取非正式語言交流溝通的方式,開展對話教學。幼兒階段是形成語言習慣最重要的時期,教師在對幼兒開展對話聯系的過程中,可以構建語言發展的基礎。幼兒呈現出貪玩好動、愛提問題的特征,教師應當善于利用幼兒的年齡特征,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為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不僅需要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更應當在日常生活中,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幼兒樹立起良好的榜樣作用,促進綜合素養的顯著提升。幼兒的思維開闊、想象力豐富,教師應當學會傾聽,幫助幼兒獲得語言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推動素質教育的貫徹落實。

2.如何在師幼對話中有效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

(1)創設趣味學習環境,激發幼兒語言興趣

師幼對話是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必然發生的事件,教師應當注重營造豐富的語言環境,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到語言鍛煉中。要想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就應當營造趣味學習環境,激發幼兒對語言學習的興趣。語言教學的開展,應當由師幼雙方的互動所形成。幼兒的語言系統還未發展完全,需要借助特定的語言環境來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教師在開展語言教學時,可以借助多媒體等教學工具,豐富教學環境,使幼兒在進行語言練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進而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言學習過程中,并獲得良好的學習感受。教師應當根據幼兒的具體情況以及學習需求,設計符合其發展的教學情境,為幼兒進行語言練習提供較好的條件。語言學習的內容具有抽象性,幼兒無法很好地對其進行理解與認識。因此,教師應當結合生活場景的教學方式,構建起生活與教學之間的橋梁。降低學習難度,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在開展語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采用非語言的師幼對話方式,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幼兒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言練習中,并獲得語言能力以及核心素養的提升。

例如,教師可以設計“小商店”的主題活動。在此語言教學活動中,幼兒分別擔任不同的角色。針對物品的買賣,開展溝通交流,進而獲得口語表達以及溝通交流的能力。通過構建生活情景的方式,創設趣味學習環境,激發幼兒主動參與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在開展具體教學活動時,幼兒會對商品的種類以及數量產生一定的認知。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還可以幫助幼兒積累生活經驗,促進全面素質的提升。教師需要在此過程中,擔任引導者以及監督者的角色。在幼兒遇到問題時,及時給予幫助,并合理把握課堂教學節奏,保障語言教學順利開展。

(2)開展科學教學評價,提高幼兒表達能力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幼兒教師在開展語言教學的過程中,更加注重教學評價的有效性。通過開展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溝通交流能力,為推動幼兒全面發展起到積極有效的影響。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評價的方式較為單一,這嚴重阻礙了幼兒的語言發展以及思維運轉?;谛抡n改背景,教師的教學觀念發生改變,不斷采用創新形式的教學方法,豐富語言教學內容,使幼兒獲得語言能力的提高。在當今語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評價方式對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多維度的評價,主要以激勵、贊美為主,幫助幼兒樹立語言學習自信,并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言學習過程中,獲得良好的學習感受。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是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教師應當合理發揮教學評價在教學過程中的價值,促進幼兒獲得全面發展。

以“我的寵物”主題語言教學為例,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圍繞“我的寵物”作為開展語言教學的活動主題。在開展幼兒語言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當立足于生活實際,將生活教學素材引入理論語言教學課堂上,促使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在進行使幼對話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幼兒的語言表達以及溝通交流能力進行觀察,并且采用過程評價的方式,發現幼兒的語言優勢,并提出表揚,幫助幼兒樹立語言學習自信心?;谒刭|教育的要求,教師在開展語言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關注到幼兒的興趣愛好,并以此作為開展語言教學的出發點。教師在進行過程評價時,應當采用非語言類的鼓勵與支持使用,幫助幼兒樹立語言學習自信心,進而提高語言表達以及溝通交流能力,促進全面素質的提升。

(3)豐富教學互動形式,鼓勵幼兒共同參與

師幼對話無疑是幫助幼兒獲得語言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教師應當豐富教學互動的形式,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到語言交流過程中,促進全面素質的有效提升。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下,教師在開展語言教學時,多采用單一、死板的教學方式,忽視幼兒的學習意愿,不利于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教師要遵循幼兒全面素質發展的教學要求,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采用非正式的語言教學方式,培養幼兒良好的用語習慣,促進自身全面素養的提升。在傳統的教學互動模式下,教師與幼兒之間的溝通停留在簡單的課堂問答環節。這種單一、死板的溝通方式,不利于師幼之間友好關系的建立。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推進,幼兒教育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教師作為幼兒成長道路上重要的引導者,應當擔負起教育指導的責任,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互動形式,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進而獲得語言能力的提高。

(4)拉近師幼之間的距離,走進幼兒內心世界

幼兒的年齡較小、心智尚未發展成熟。因此,教師在對這部分幼兒進行語言教育的過程中,應當采用溫和的教育方式,對其進行細心的教導,并且不斷調整教學心態,拉近師幼之間的距離,真正走進幼兒的內心世界,使其愿意將真實的想法以及情感體驗進行抒發,幫助幼兒獲得身心的健康發展。要想使幼兒放下心理戒備,敞開心扉,教師應當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采取親和、幽默的講課方式,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并且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關注幼兒的情緒變化,對其進行細心、耐心的呵護,從而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懷,激發幼兒想要說話表達的欲望。受到不同成長環境的影響,幼兒在性格方面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一部分幼兒呈現出沉默寡言的狀況,教師應當更加關注這部分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在日常生活與教學過程中,基于更多的關懷,使其愿意敞開心扉,與教師交流自己的問題,獲得身心的健康發展。

教師在圍繞“師幼閑聊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實踐研究”的教學成果開展分析探究時,應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開展有組織、有計劃的語言教學,定期開展集體實踐活動,保障課題的順利進行,進而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例如,在開展集體活動時,所有幼兒都積極參與到活動過程中,只有小美不愿意說話,這時教師應當對其進行開解,詢問小美不開心的原因。如果小美并不愿意與教師進行交談,這時,教師應當轉移話題,采用溫柔的語氣詢問:“小美這漂亮的裙子是誰給你買的呀?”教師應當抓住這一交流的機會,開始與其閑聊。在進行安撫交流的過程中,不僅要幫助小美獲得情緒上的調節,還要使其語言表達以及溝通交流的能力增強。教師耐心的幫助,可增進師幼之間的感情,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

(5)轉換師幼課堂角色,營造平等和諧的氛圍

要想使師幼對話順利開展,教師應當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水平。通過參與專家培訓、教育實踐、教學研討等活動,結合班級中幼兒的基本情況,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實現自身教學素養的提升。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一直占據語言教學課堂的主導地位,幼兒需要按照教師的講課節奏被動接受知識的傳授。這種教學模式會導致幼兒失去語言學習興趣,并且養成不良學習習慣。為了改變這一教學現狀,新課改強調了幼兒參與語言教學的主體性,教師要運用師幼課堂角色轉換的方式,使幼兒逐漸獲得自主學習意識,并樹立先進教學理念,營造和諧平等的學習氛圍,使幼兒獲得良好的學習感受。這種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方式,會使幼兒感到新鮮感,進而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言學習過程中。在師幼課堂轉換的過程中,幼兒學習主體地位得以增強。教師則需要幫助幼兒更好地適應課堂主體角色,使其語言表達以及溝通交流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例如,在參與戶外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融入幼兒的實踐活動設計中,采用朋友間的交流方式開展實踐活動。以“玩滑梯”為例,幼兒針對這一類型的戶外活動有著較高的興趣,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游戲過程中,教師應當把握這一教學機會,實現師幼角色互換。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需要保障幼兒在做游戲時的安全,并不需要親身參與到活動過程中。這種老舊的教學模式,會導致幼兒與教師之間缺乏有效溝通,不利于師幼對話的順利開展?;谛抡n改的不斷推進,要求教師親身參與到幼兒的實踐活動中,并與幼兒建立起平等和諧的朋友關系。

(6)提高師幼對話頻率,增進彼此了解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并整合教研資料的方式,筆者總結出一套語言教學規律。在開展語言教學時,關注幼兒非正式語言的學習環境,通過對話的方式,讓幼兒感受到教學的真實感與親切感。實現語言能力的提升。興趣是培養幼兒良好學習習慣最重要的因素。在新課改理念下,教師在開展語言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讓幼兒掌握語言溝通的知識與技巧,更需要培養其核心素養。在進行實際教學時,應當順應幼兒的思維方式以及語言表達特征,給予幼兒充分的時間與空間來進行自主交流。拓展溝通學習的話題,使其開拓創新思路,不斷積累語言經驗。幼兒的生活經驗有限,會對許多事物存在較強的探索欲望。教師應當利用這一特征,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言學習過程中,并且尋求正確時機,把握交流的興趣點,拓展表達的欲望,幫助幼兒獲得語言能力的提升。

3.結語

綜上所述,在師幼對話中開展語言教學,需要教師具備先進的教學理念,不斷創新語言教學的方式,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語言學習的興趣,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促進自身語言能力與思維能力的提升。在開展教學設計時,教師應當針對幼兒的基本情況以及語言需求進行詳細的了解,選擇貼合生活實際的教學內容,開展創新形式的語言教學,保障幼兒在進行語言學習時,可以獲得核心素養以及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沈喜悅.幼兒教育中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策略[J].學園,2021(36).

[2]奐偉琴.優化幼兒園語言教學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12).

[3]師文霞.發展性視域下對幼兒園語言教學策略的研究[J].新課程,2021(52).

[4]劉彩虹.多媒體在幼兒語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智力,2021(36).

[5]徐欣.現代信息技術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應用及思考[J].讀寫算,2021(35).

猜你喜歡
語言能力
芻議把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提升教育貫穿在生活中
創設多種環境培養幼兒語言能力
理工科英語教學中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策略
通過閱讀夯實幼兒的語言能力和文化基礎
探究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策略
落實“兩個關注”,促使課堂評價走向有效
論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引領藝術
培養幼兒語言藝術的方法研究
“英語微課”對高職國際合作項目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培養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