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職教體系內涵視域下高職教育管理問題探析

2023-07-13 23:22吳靜怡
公關世界 2023年11期
關鍵詞:問題探討引言

摘要:新形勢下,現代職教體系得到了積極的發展,其目標是培養更多適合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匠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對于具備優秀素養的職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為了提高高職院校的繼續教育發展水平,必須聚焦現代職教體系,做好高職教育管理,只有這樣才能提升教學的“軟實力”。高職教育的優劣關系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方方面面,其學生專業能力的發揮、實踐能力的拓展,是用人單位最為關注的關鍵點,因此必須在其就業及教育管理上,找準方向,提升素質,將一體建設、一體發展,作為高職院校、社會重要的工作,抓常、抓細。

關鍵詞:現代職教,高職教育管理,問題探討

引言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職學生奔赴國家建設的各個領域,他們的職業素養需要與時俱進與相關就業領域共同進步發展,這需要大力完善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體系,不斷提升其適應信息化、現代化的建設能力需求,滿足社會主義發展。高職教育的持續發展與提升,最核心的基礎就是現代職教體系的完善,形成專業化和科學化的教育方略,只有建立結構合理、素質優秀的高職教育管理體系,才能實現職業教育的前瞻與常態并重,確保職業教育的教育方向正確,教育資源利用優化,教育水平不斷提高。為了結合我國社會各領域建設及職業教育需求,應制定標準化辦學規范,豐富繼續教育內容,用良好的職業教育方式和形式多樣的教學模式,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走進職業教育,激發他們的潛力,增強他們的就業自信心,培養具有健全人格的新時代“匠人”。

一、深刻理解現代職教體系內涵,對標市場經濟發展大局

隨著高等職業教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發展部分,對于高等教育結構改善、人力資源配置合理化進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為了適應高職教育的資源不足和增加受眾數量,通過現代職教體系和職業技能培訓為基礎的高職教育逐漸建立起來,并形成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高職教育規模的擴展,專業內容不斷增加,就業方向覆蓋面越來越大,給教育資源的有效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F代職業教育體系是新形勢下我國市場經濟改革轉型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教育體系,從適應經濟發展的方向、應對產業結構調整的辦學要求出發,職業教育目標更為明確,教學內容更加科學,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職業教育梯次配置的發展路徑。為了更好地滿足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專業人才隊伍需求,職業教育體系必須因時而變,與時俱進,形成更高水平的辦學模式。

從現代職教體系內涵來看,當前的職業教育必須匹配經濟社會發展方式轉變,靈活應對產業結構的變化,進一步滿足社會發展的綜合需要。重視立德樹人這一社會主義辦學的基本要求,用職業教育的專業性適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入,既滿足社會就業發展要求,又以培養高素質的社會主義建設者為己任。在職教體系完善過程中,應該注重服務社會,支撐國家產業競爭力聚合的核心需求,通過積極拓展專業培訓方向,適應國家產業生態戰略布局出發,為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二、從現代職教體系內涵審視高職教育管理短板,明確發展方向

高職教育管理是職業教育高水平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找準短板弱項,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才能使得現代職教體系與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職業人才需求更加匹配,并以此帶動更快、更好的專業化人才部署。

(一)教學觀念不能滿足高職教育的現代理念發展

根據我國的高職教育特點,很多院校是由中職教育及成人繼續教育轉制而來,教育建設規模還比較有限,能夠利用的教學資源也有一定的局限,因此通過全日制為主,非全日制繼續教育為輔的辦學方針,可以更多的提升教育的覆蓋面和受眾面。但是,單單通過增加辦學規模,并不能達到較高的教學效果,很多高職教育管理過程中,教師對于教學內容及核心要求認識不足,認為高職教育就是簡單的職業培訓,沒有將高職教育與高等教育的訴求點綜合起來。同時對于學生遴選和師資的選配也存在一定誤區,不能用高職教育的教學規律和人才培育特點入手,用發展的眼光關注整個教育全過程,對標職業教育規律,同步高等教育的各項思想教育、素質提升、專業發展的需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用情境、項目型教學,樹立學生的中心地位,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提升教學成果。

(二)高職教育師資力量匱乏,無法滿足需求

隨著高職院校的發展,其專業拓展性、學生年齡段、教學內容都在不斷的增大、增多,對于師資力量的需求也在進一步加大。很多高職院校由于師資力量不足,不得不采用多媒體、錄像等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不能起到教育管理的延伸、增值效果。為了保證教育管理的正常效果,很多高職院校采用兼職教師的方式彌補師資的匱乏,通過社會辦學增加社會資源的有效利用,但是這種方式雖然在數量上解決了不時之需,但是兼職教師的教學能力參差不齊,對于知識體系的整體把握能力和連貫性不強,不能形成較為長期的教育過程,影響了高職教育發展的整體效果。一些任課教師,需要擔負多類課程的教學工作,對學生的情況不了解,沒有深入下來開展教學內容研究,疲于應對各種教學任務,教學效果較差,對于職業人才的培養產生了一定的弱化。

(三)職教經費不到位,無法滿足大規模職業教育發展需求

高職院校教育管理不同于其他高等教育,其實踐要求高,需要配置大量的資源和經費支持。目前,高職院校教師的培訓力度還不能達到與教學相符的地步,為了節約培訓經費和高職學生的實踐費用,在培訓數量和實踐內容上,都盡量精簡,導致高職教師輪訓機會少,高職學生實訓機會和項目缺乏,很多教學過程都是以理論為主,忽略了高職教育實踐性的特殊需要,造成理論與實踐在教育管理過程中就已經脫節,導致教師無法將最新的教學成果和職業教育內容轉化為課程教學,豐富高職教育的內涵,影響了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適應新時代高職教育管理發展要求,不斷完善現代職教體系化建設

為了確保高職教育管理質量,就需要積極提升“軟實力”,統籌規劃好其發展建設綜合目標,確保高職教育體系與我國改革發展對職業人才需求相匹配,從而實現高職教育整體水平的躍升,為我國高職教育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發展路徑。

(一)針對高職教育特點,規劃配套師資隊伍結構

師資隊伍水平、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著教育質量,高職教育是全日制教育的重要補充,其學生特點、教學時間限制、教學內容寬泛、教學適應性要求高等特點,對于師資力量的配備與素質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隨著當前信息化革命的發展,各領域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現了數字化轉型,這些變化,都對高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饋到師資隊伍的知識結構、能力素質、文化水平都有了新的要求和培育方向,只有調結構、穩發展,才能達到真正的“傳道授業解惑”的目標,為高職教育的發展做好積極的師資儲備,并形成梯次配備的合理格局。

(二)明確高職教育目標,加大職教改革力度

由于高職院校擔負著基礎人才培養和高素質職業人才終身教育的職責,如果僅憑院?,F有的體系結構和師資編制實現所有教育目標,特別是完成好繼續教育工作,將面臨很多困難?!八街梢怨ビ瘛?,通過加大職教投資,可以用最短的時間解決高職教育的短板弱項,同時也能形成學科交叉互補,人才梯次配置,取長補短提升高職教育的適應性和科學性。通過加大校企聯合辦學合作,實現工學互補,既可以有效落實高職教育的管理現代化,又能積極引入企業先進的管理模式和實踐平臺,促進高職教育的高水平發展。在國家和產業政策的扶持下,更多地加強與相關行業領域的合作,注重職業教育的特殊性,讓實踐成為高職教育重要的一環,確保高職學生專業理論扎實,動手實踐踏實。為了確保高職教育管理的科學化、正規化,還需要建立與之配套的考核機制和獎懲機制,既讓高職教師能夠人盡其才,發揮自身的特長做好職業教育的教科研工作,也能給他們更多的承認,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職業教育的全域中。

(三)通過“復合型”辦學,開創產、教、研合作的高職教育管理模式

高職教育的教學目標是用終身教育的理念,促進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的職業能力提高和素質提升。由于高職教育所培育的都是企事業單位急需的應用型人才,所以在開展其教育過程中,應該積極的對標企業單位需求,深入行業了解人才需求、發展及崗位情況,可以用產、教、研合作的模式,讓企業的高級技能人才走進高職繼續教育實踐課堂,為學生進行系統的專業能力培訓,從而使其獲得最佳的實操應用學習機會。同時可以有步驟、有目標地安排教師、學生參加企業或實踐基地的交流,深入一線了解行業發展狀況,獲取第一手的行業發展情況,用實踐引領教學發展。

結語

高職教育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在現代職教體系發展的大背景下,不斷對標社會主義建設要求和生態行業發展規劃,把握教育管理的頂層設計,增強師資力量建設,加強立德樹人的核心素養培育,確保職教發展適應新時代需求,為我國職業人才培養添磚加瓦。 PR

參考文獻:

[1]劉云,傅建華.現代職教體系內涵視域下高職教育管理問題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2(07):118-120.

[2]鄭麗群.現代職教體系內涵背景下高職教育管理問題分析[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34(04):48-49.

[3]鞠鵬杰.對現代職教體系內涵視域下高職教育管理問題的幾點探討[J].智庫時代,2019(48):86-87.

(作者簡介:吳靜怡,職務:實習研究員;學歷:學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責任編輯:姜秀靚)

猜你喜歡
問題探討引言
Y/d11聯接組別變壓器高壓側AC相接反問題探討
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探討
強化農村經濟管理 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步伐
藥用植物野外實踐體系構建研究
傳統中國畫色彩的當代審美問題探討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制度的探索
解讀《歐也妮·葛朗臺》中金錢禁錮下的人生
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物流問題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