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馬蒂斯的藝術精神

2023-07-13 14:36張瑞瑞
東方收藏 2023年5期
關鍵詞:藝術精神馬蒂斯自由

摘要:法國畫家馬蒂斯的繪畫作品形式簡潔、顏色鮮艷,這是他對藝術的再次創新,也包含其藝術精神的升華。這種純粹、時代、自由的藝術精神的形成是復雜的,既是社會和個人的選擇,也是藝術規律發展的結果。研究馬蒂斯的藝術精神,是了解西方現代藝術構思的源頭,也是學習西方藝術的重要內容。因此,文章試圖以馬蒂斯的藝術作品作為切入點,對其藝術精神進行詳細探討。

關鍵詞:馬蒂斯;藝術精神;純粹;時代;自由

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西方現代藝術的起步階段,思想的解放帶來藝術的創新和發展,促使藝術創作進入多元化時代。馬蒂斯作為“野獸派”的創始人,是20世紀藝術發展的重要人物之一。藝術上的率真、豪放、大膽,使他聲名大噪,但其藝術精神卻并非如此。馬蒂斯偏愛純粹性、時代性兼具自由度的藝術,從早期的繪畫到晚年的剪紙,其作品中都暗含著獨特的藝術精神。其藝術精神賦予現代繪畫以新的內涵和意義,因此了解馬蒂斯是探索西方現代藝術史的重要一環。

一、純粹性

20世紀,西方現代藝術處于快速發展時期,“為藝術而藝術”的觀念[1]是比較被認同的,這種觀念認為藝術不是為了表達或者闡釋某種政治抱負,也不是歷史、文學、宗教的圖解附件。但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很多藝術家創作的作品都是為宗教和政治服務的,無視藝術本身價值;不過從另一個角度進行思考,藝術極強的目的性也是藝術存在的意義之一??梢灿幸恍┧囆g家始終堅持自己對于藝術的看法和態度,馬蒂斯便是如此。

馬蒂斯的藝術生涯處于一個社會產生巨大變革的時期。1910年,馬蒂斯在俄羅斯實業家沙基·斯庫金的居住地留下了兩幅著名的畫作,分別是《音樂》和《舞蹈》。這兩幅畫作的主要風格充滿了原始意味,使人眼前一亮。對于俄羅斯當時的社會環境,馬蒂斯試圖用繪畫來詮釋最簡單、最原始的生活狀態。他在《音樂》(圖1)這幅畫中描繪了一支來自原始社會的樂隊,他們使用蘆笛、小提琴,甚至用肌膚之間的拍打來演奏出美妙的音樂。畫中描繪的場景與現實產生強烈的反差,馬蒂斯的繪畫沒有多余的裝飾,只用了最純粹的顏色,畫面干凈簡潔、引人入勝。整幅畫作,質樸中洋溢著熱情、靜止里顯露出些許動態。五個人物似乎毫無關聯,演奏者也神態恍惚,但都有所呼應。兩個演奏,三個傾聽,在寂靜的畫面中仿佛能感受到音樂的律動。

馬蒂斯生活的年代,有很長一段時間都伴隨著戰爭。但在1940年德國占領巴黎、法國淪陷,馬蒂斯繞道逃亡并身患疾病之時,從他創作的作品《羅馬尼亞的短外衣》(之一、之二)、《帶有貝殼的靜物》《擺壺的室內》中卻很少能夠窺探出其自身與環境所發生的變化??v觀他的作品,很少夾雜著愛情、恐懼等明顯的個人色彩,也很少透露出有關陰謀、沖突等因素,反而畫中主題多是閑適與優雅。這并非是他個性冷漠或者其他原因,也許就是他所崇尚的藝術精神。他在1951年的談話錄中提到戰爭對藝術的影響,他認為戰爭的出現勢必會給藝術創作帶來無形的壓力,但不足以成為影響繪畫的因素,“因為我們關心的不能僅限于繪畫的主題,對那些仍然能創作的人來說只有對表現手段的某種限制”。[2]從這段話可以看出,馬蒂斯認為藝術除了手段的限制之外,其他任何因素都不能影響藝術創作。藝術是一種純潔、享受的方式,要想在藝術方面走得更遠,就要保持藝術上的純粹,不受外界影響,專心創作,享受藝術純粹性所帶來的舒適和安逸。

二、時代性

所謂時代,從簡單意義上來說就是過程、時間、歷史的劃分,也可以指一生中的某個時期。在不同的領域,對于時代的解讀不同。在研究藝術時,時代性可以解讀為時代精神、審美傾向、藝術觀念;也有一些學者將時代解讀為一種社會現象,著重闡釋社會對藝術的影響。時代性在作品中可以具體表現為一段時期的風格,就像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作品多以宗教為主題。馬蒂斯的作品同樣也有這樣的表現??v觀歐洲繪畫的發展,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法國在東西方文化交流與融合中明顯受到了來自東方藝術的影響。[3]像畢加索創作于1972年的作品《戴帽子男人的半身像》,就采用極具中國特色的水墨畫來創作;同時代梵高創作的作品《日本情趣:花魁》,也帶有明顯的東方特色。馬蒂斯亦十分癡迷東方文化,在其作品中裝飾性、平面性都有體現,如《站立的佐拉》這幅畫中的服飾使用、色彩搭配以及姿勢都透露出明顯的東方氣息。在其另一幅作品《紅色的和諧》中,西方與東方元素有明顯的融合之勢,畫中線條的使用充分吸收了中國文人畫中“寫”的意味,猶如中國的書法或“寫意畫”。[4]在畫面中,他簡單隨意地用線條勾勒出形體的外輪廓,而人物的五官則幾筆帶過,重點突出人物有意味的神情,其他的布局在線條的襯托下,也完美地找到了契合點。時代性以藝術風格的樣式完美地融入藝術作品中,它展現了藝術與藝術之間的碰撞,是藝術家精神與社會發展融合的結晶,因此時代性是不可忽視的藝術創作因素。

藝術中的時代性也絕對不是局限,它還可以表現某個時期社會所呈現的現象、氛圍,但時代性更重要的是能夠映射人們潛意識下的精神狀態和心理。正如王國維曾在《人間詞話》中闡發時代與文學之間的關系:“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文,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后世莫能繼焉者也?!盵5]每個時代都會涌現出偉大的藝術作品,時代將其精華融入藝術作品中。從這個層面上來講,一個時代的不斷發展必然造就出專屬于這個時代的藝術經典,藝術經典之所以被視為經典就在于它體現或表征了時代精神。馬蒂斯在1951年的談話錄中提到了他對于時代性的一些看法,他認為藝術家有必要用時代特點來修飾選擇的主體,每個時代的藝術作品都會通過與觀者的交流來體現其價值所在。[6]

馬蒂斯作品中體現的時代性就很明顯。先從色彩上來說,馬蒂斯生活在一個社會混亂的時期,但他在使用色彩時純度高、顏色明亮、主題積極。如《生活的歡樂》(圖2),這是他在1905年創作的一幅畫,也是他藝術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這幅畫的創作源于他在西班牙邊界柯里歐爾漁村的生活。[7]畫中主題表現的是一群人在海濱的日?;顒?,畫中人物眾多,兩兩相伴,每個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8],人們側躺著,互相依賴著彼此,怡然自得。畫面色彩氛圍采用的是暖色調,整體線條簡潔輕松,看起來用筆隨意勾勒,給人一種舒適的感覺。畫面表現了作者內心深處最本質的向往,但同時也折射出危機四伏背景下人們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馬蒂斯合理地安排各種元素出現在畫面中,試圖營造一個與世無爭的“桃花源”,以此來實現人們心中所想。馬蒂斯的繪畫充分展現了時代的特性,暗含了人們的精神狀態和欲望,貼合社會,凸顯了作品中的社會價值。

三、自由度

自由度可以表現在很多方面,而在繪畫創作方面,自由度的包含前提是擁有強大的實踐能力。初看馬蒂斯的作品會覺得簡單,但其實是作者的精心而為之。馬蒂斯的藝術經歷豐富,先在學院派畫家布羅門下學習,后轉入象征主義畫家莫羅的畫室學習,專業技能過硬。他初學繪畫便在“國家美術聯盟沙龍”公開展演,并取得成功。在藝術的轉型期,馬蒂斯在傳統繪畫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創造出自己的風格,并根據自己的創作經驗,對未來的藝術發展進行暢想。其實,在繪畫中要想體現足夠的自由度,就要保證創作的自由。在感受馬蒂斯作品自由度的同時,可以辨別作者想要塑造的對象,清楚地感受到來自色彩的沖擊。其畫作中體現的自由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身體的自由,另一是思想的自由。藝術創作包含的自由,不僅是作者內心深處的意識,也是社會意識所趨向的藝術空間。

(一)對人體的歌頌

從古希臘到文藝復興時期,大師們描繪了很多美妙的肉體,像米開朗基羅的系列雕塑《創世紀》《被俘的奴隸》《垂死的奴隸》等。隱藏在作品背后的是人對于自身的認識,對“人”本身的價值肯定。馬蒂斯的作品中描繪了很多健美的人體,包括《女性的閱讀》《生命的喜悅》《舞蹈》《穿紅色褲子的女人》《穿黃色衣服的女人》《穿紫色外套的女人》《音樂》等,都是以人體為重要的繪畫元素進行場景建構和主題表達。畫中的人體常以輕松的姿態出現,或坐,或躺,或愜意地休息、看書、閑聊、跳舞、沉思。馬蒂斯通過對人體的刻畫和畫面的布局、色調的調整,來營造一種和平、寧靜、自然的場景,尤其是在機械時代背景下,這種畫面更能撫慰人們的心靈。馬蒂斯偏愛對身體的刻畫,除了出于對身體的贊美和歌頌,更重要的是身體的舞動能夠體現生命最原始的律動。這種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從生命迸發出的魅力是每一位觀者所要體會的自由與快樂。在馬蒂斯后期作品《舞蹈》(圖3)中可以感受到原始生命迸發出的快感,這幅作品創作于1910年,作者采用鮮明的色彩用于繪畫創作中。畫面中人體顏色為朱紅色,背景是純藍色,畫面中五個人物形態各異、一絲不著,低頭牽手舞蹈,各自審視著自身的扭動。整幅畫中人們與天同高、腳踩大地,充滿了無限的激情,表現出原始藝術的自由、純粹。就如同馬蒂斯本人對《舞蹈》這幅作品的解讀,他認為《舞蹈》創作的目的就在于展現自由的張力、感受生命的律動,用最干凈、最純粹的顏色來表現。比如說天空是純藍,大地是綠色,而人體則采用鮮艷的朱紅色,畫面雖然是靜態的,但并沒有影響整體舞蹈的韻律,反之它激發了人們內心的最深處。[9]原始舞蹈組合的張力讓人感受到生命的澎湃與激情,這種無拘無束的狀態和自由是很多觀者所向往的藝術之境。

(二)對自然生活的向往

馬蒂斯作品對自由的渴望,還表現在對田園牧歌式生活的描繪。在其畫作中有出現笛子的繪畫元素,笛子在古希臘神話傳說中是一位山林和畜牧神潘的樂器,這位神常出沒于森林、洞穴、山丘與溪流,所以長笛也被用來形容自然。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演變,笛子成為人們借物抒情的一種繪畫元素。例如威尼斯畫派喬爾喬納的作品《田園合奏》,這是作者最后留下來的杰作,其歌頌鄉土和自然的美好,在宗教禁欲主義時期大膽地表現對幸福生活和自由的向往。笛子與自然的關系,除了在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中可以看到外,在馬蒂斯的作品中也有體現。在1905年他創作的同系列作品《田園曲》和《歡樂的生活》中均有對于笛子的描畫。在《田園曲》這幅畫的右上方,有個裸體少年側躺在山坡上,手中拿著豎笛,享受著自然;《歡樂的生活》也有同樣的元素出現,少年手拿笛子在樹下演奏,畫面主題均指向自然和自由。由此可見,馬蒂斯畫中常出現笛子的元素,其實暗喻了他心中對于田園般自然生活的向往。

四、結論

馬蒂斯的繪畫色彩濃烈、形式獨特,象征其純樸簡約的藝術思想,代表著最純真的繪畫理念。他追求藝術的純粹性,簡化藝術的影響因素,“為藝術而藝術”可能有人會覺得馬蒂斯的藝術過于淺顯,但他卻認為,藝術不僅是一種給人帶來快樂的方式,也是思想和靈魂得到提升的手段。他希望自己的作品具有埃爾·格列柯那觸動人們心靈的震撼力,這種震撼力在繪畫上可以表現為“對沉思、寧靜的一種召喚”[10],也可以是對藝術的再思考,這些存在于人本質的因素,可能是推動繪畫史發展的關鍵一步。時代性是馬蒂斯繪畫不可忽視的一個特點,其作品存在很多時代的奧義,展現了藝術發展的進程,并與時代在冥冥之中有著刻在骨子里的聯系。與此同時,追求自由也是馬蒂斯繪畫作品中的一大特點,在思想上他擺脫世俗打壓,堅持思想解放、追求自由。馬蒂斯在繪畫中的自由還表現在對人本的推崇和肯定,以人為中心,展現人們心中所想。馬蒂斯的藝術作品展現出了純粹、時代、自由的藝術精神,這種藝術精神是現代藝術發展高潮的推動力,也是進行藝術創作不可缺少的內容,在時代演進中,純粹的藝術是永遠的財富。

參考文獻:

[1]伊麗達.圖說西方繪畫藝術[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203.

[2]杰克·德·弗拉姆.1951年馬蒂斯談話錄[J].中國書畫,2004(11):179-181.

[3]李澍.論馬蒂斯繪畫風格中的東方情結[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4(01):90-91.

[4]鄭凌.馬蒂斯作品中的東方審美特征[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08(01):151-153.

[5]王國維.人間詞話[M].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088.

[6]同[2].

[7]郭菲.亨利·馬蒂斯繪畫中的東方元素[J].文藝研究,2008(09):135-136.

[8]王李亞.以圖像學淺析《生活的歡樂》[J].藝術評鑒,2022(06):50-52.

[9]同[8].

[10]閔燕.試論馬蒂斯油畫藝術創作經驗[J].蘇州絲綢工學院學報,1999(06):80-84.

作者簡介:

張瑞瑞(1997—),女,漢族,河南焦作人。河南大學美術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藝術學理論專業,研究方向:藝術史。

猜你喜歡
藝術精神馬蒂斯自由
和馬蒂斯一起去看海
和馬蒂斯比賽剪紙
漢代陶塑的時代風格與藝術精神探析
清初遺民萬壽祺書法研究
野獸派馬蒂斯《天竺葵》臨摹
試析中國傳統戲曲的藝術精神
找找看
美國壟斷不了“自由”“民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