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筆傳情

2023-07-13 02:52范迪安
東方收藏 2023年5期
關鍵詞:水墨筆墨傳統

范迪安

陳鐸扎根閩北山區,駐足武夷山下,長期從事藝術教育和美術組織活動,為閩北地區的美術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對這片熱土的一往深情,在他的藝術中首先展現出的是一種堅守的精神。在陳鐸的繪畫里,這種堅守的精神同時也體現出他心靈的純粹,在當今中國畫壇風起云涌、流派紛呈、潮起潮落的情勢下,幾十年來,他心靈篤定,甚至甘于寂寞地把自己的情感志向與個人追求注入筆端、融入畫中。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勤奮筆耕、對藝術執著追求的情懷,這是他的藝術十分重要的特征。

首先,陳鐸雖以水墨藝術為主,但是他的藝術視野十分廣闊。既對古往今來的國內外藝術歷史多有涉獵,也對傳統文化做出了自己深入的專題研究。多年來,一方面他駐守山里,另一方面他也懷想山外,并且時常前往世界各地博物館進行觀訪,這種全面的藝術修養在他的藝術創造中發揮著非比尋常的作用。中國畫的傳統精神最重要的便是講求學養與修為,在二者融會貫通之際,便能使筆下丹青生發出一種意境,這種意境實際上也就是一種文化的氣息。陳鐸從事的是水墨寫意,傳承的是文人畫的流脈,在文人畫的體域中,他尤為注重自己全面的修養,以思入畫,以文入畫,在筆墨中著重展現自身的學養與情懷,從他內容豐富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的藝術在整體上的這種品質。

至于繪畫的體裁,在陳鐸的筆下幾乎可謂是“有畫無類”。他既擅長山水走獸,更長于描繪人物;既有大量的速寫,更有許多直接的水墨寫生與大幅經營。豐富的題材和多種的藝術表現形式構成了一個多姿多彩的景象:只要落入他眼中的,無論是風景還是人物,無論是場景還是肖像,他都饒有興味地捕捉下來,將它們創造為自己畫面中繪聲繪色的內容。因此,用“多面手”來形容他的繪畫能力并不為過。

當然,中國水墨畫在當代的發展是一個極為不易的課題。一方面是傳統名家高峰壁立,不同學派經典豐厚,筆墨程式極為多樣;另一方面是圖像時代帶來視覺環境的變遷和文化生態的轉型,因而如何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探索出自己的筆墨語言,對每個水墨畫家來說都是一種艱難的考驗。在看到陳鐸的作品整體之后,我認為他能夠把握住傳統筆墨寫意中的“寫”之一字,著重運用“寫”的筆調筆意來塑造形象,構建畫面的意境。

更重要的是,陳鐸的生性單純使他能夠無礙地看待這個世界的森羅萬象。在其描繪“山里”的作品中,他大量擇取了自己生活周遭的景色,尤其是武夷山的自然與人文風光。這些是他所熟稔深諳的生活環境,他在描繪這些山水城郭和生活世態時,就好像熟悉的舊友一般,以筆傳情,同它們深情地對話交談。他的小品能畫得興致盎然,大畫也同樣貫注連綿不斷的感受,因此,無論尺幅大小,都洋溢出創造的“感興”,一種種生動的情態和色澤躍然紙上。同時他也能夠抓住富有地域傳統人文的題材,例如《四平戲》系列,將如今罕為人知的鄉土遺存用另一種方式記錄與保存下來。

曾有畫友詢問過陳鐸為何要如此堅持地駐守在閩北這片山水中,他說道,“只要勤于行走,大山便不會遮擋住自己的視野?!币虼?,在“山外”的作品中,他則用更加寬闊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把自己的游歷體驗,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風情都收入筆下。因此他的畫面中既流露出一股活潑的、多樣的面貌,也從側面體現出了中國畫家對于世界所秉持的寬闊胸懷。

在陳鐸眾多的游歷作品當中,有些場面熱烈、人物眾多,在構圖和造型上都呈現出“游觀”的特點,特別鮮明地將“應物象形,隨類敷彩”的“古法”轉變為當代的表現語言,通過筆墨傳達了他在游歷中的一種真切感受。

值得一談的還有陳鐸的筆墨語言特征。在吸收傳統的基礎上,他的筆墨亦有鮮明的當代特點。他通過大量的速寫積累起造型的能力,在筆線的組織特別是墨色的運用上表現出很高的品位。在書寫與表意的體例中,可以看出他對藝術當代發展的關注,把西方現代抽象的語匯和傳統水墨的寫意有機融合起來,在人物造型上追求生動的意趣,在色彩和墨法的關系上把握住高雅的格調,尤其是畫面中的灰色系統,把握得尤為出色。

猜你喜歡
水墨筆墨傳統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筆墨童年
水墨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老傳統當傳承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潑盡水墨是生平
當代水墨邀請展
水墨青花
為練筆墨才寫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