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視角下的中職語文教學改革策略研究

2023-07-14 01:19劉蕊
職業 2023年12期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改革核心素養

劉蕊

摘 要:中職語文是中職學生必修的基礎課程。良好的語文素養不僅能培養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還能對學生的專業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標,對中職語文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和中職語文教育事業的發展都極為有益。本文對中職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及當前中職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并針對性地提出核心素養視角下中職語文教學改革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核心素養? ? 中職語文? ? 教學改革

語文是中職學校所有專業的公共基礎課,學習語文能提高學生對中國語言文字的理解應用能力,對專業課程的學習也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吨械嚷殬I學校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中職語文的學習目標是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和科學文化素養,引導中職學生學習先進的民族文化并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以培養出更加適應現代化發展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核心素養是課程教學的指揮棒,是學生學習某門課程應該掌握的核心知識和關鍵能力。中職語文核心素養是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以中職語文核心素養為指導,對中職語文教學進行改革,構建以核心素養為中心的教學體系,對提高中職語文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中職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

核心素養是指應具備積極適應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品質和能力,主要強調個人綜合修養、團結合作以及創新實踐等方面的能力。中職語文核心素養是指學生通過學習中職語文所應該具備的語文核心能力,主要包括語言理解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發現與鑒賞、文化傳承與參與四個方面。

(一)語言理解與運用

語言理解與運用是指能正確理解語言所表述的內涵,并能熟練地運用語言進行描述和交流的能力。語言理解與運用是中職語文教學的基本目標,通過大量的語文閱讀訓練和語言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對語言的感知和情感的體驗,使學生逐漸掌握中國語言文字的運用規律,養成良好的中國語言文字運用習慣,并能在現實生活和專業學習中熟練運用中國語言文字。

(二)思維發展與提升

思維發展與提升是中職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標志。思維發展與提升是指學生在中國語言文字學習過程中逐漸養成的語言思維能力和語言思維品質。良好的思維能力能有效促進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和應用水平的提高,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語言表達和應用過程中認真思考,拓展思維空間,充分促進學生語言思維的發展與提升。

(三)審美發現與鑒賞

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審美發現與鑒賞是中職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只有學生具有了一定的審美能力,才能發現文學作品中的美好并正確鑒賞。通過對文學作品的正確審美,學生能將自身代入文學情境,真切感受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逐漸形成自身正確的價值觀。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審美發現與鑒賞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意識。

(四)文化傳承與參與

文化傳承與參與是每一位華夏兒女應自覺承擔的義務。中華民族有著光輝燦爛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智慧和情感的象征。文化傳承與參與是中職學生學習語文最為重要的目標。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加強引導,使學生認識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和價值,接受中國文化的熏陶,建立文化自信,成為一名傳承與參與中國文化的有用人才。

二、中職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夠尊重

在中職教學中,一切教學活動的開展應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綜合素養為目標。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應得到充分的重視和體現。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和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方法改革,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但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依然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下進行教學,根據自身教學專長和課本進行授課,學生以教師為核心進行學習。同時,教師的教學方式缺乏創新,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間缺乏良性互動,學生在學習中甚少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長此以往,學生在學習中更多處于被動地位,逐漸失去了學習主動性和自主性,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也會大大降低,無法實現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目標。

(二)中職學生對語文課程缺乏學習興趣

受就業壓力等因素的影響,部分中職學生非常重視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專業技能的實踐,認為語文課程與專業知識學習無關,因此對語文課程的學習缺乏足夠的興趣。

由于語文知識的學習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學生難以在短期內提高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這進一步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降低。

(三)教學方法陳舊,難以有效培養學生語文思維能力

中職語文教學的教學任務是培養學生掌握扎實的語文基礎知識,以及在學習生活、情感道德等方面綜合應用語文知識的能力。

但在教學過程中,部分中職語文教師的教學方法較為陳舊,依然采用傳統的課堂教學、作業輔教以及考試測評等單一模式,導致整個教學過程缺乏趣味性和靈動性,學生在學習中也缺乏主動性和自我表現,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與此同時,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還使得學生過多關注教材內容,而忽略了語文知識的課外延伸和實踐應用,導致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下降,無法實現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

三、核心素養視角下的中職語文教學改革策略

(一)積極拓展教學資源,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教學資源是中職語文教學開展的有效保證,充足的教學資源對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中職語文教師應當多了解學生,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在生活中多尋找可以和語文知識結合的案例,并將其拓展成教學資源,以充實課堂教學內容和形式,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從而重視并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提高對語言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比如,教師可以在進行語言技巧的應用教學時,引入一些商業談判案例,讓學生在了解商業案例的同時,認識到案例分析和談判語言組織等都需要參與人員具備良好的分析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在進行商業談判時更需要高超的語言表達技巧和解讀對方意圖的能力等,這些能力只有在學好語文知識的基礎上,才能得到提升和發展。

第二,教師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充分利用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夠較好地掌握語文實踐知識。定期組織學生參加社會調查或課外活動,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觀察和思維能力,并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語文知識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案例,推動學生的語文思維發展,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比如,在中職語文第一冊課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學習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次荷塘賞月活動,讓學生切身感受荷塘月色的美好,并引導學生感受文章中的語言美、畫面美和意境美,從而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生活觀察以及將景物描寫法應用到生活實踐中。學生通過在生活中對語文知識的感悟和思考,有效提高語文思維能力。

(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中職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有效性

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適應當前中職語文教學的要求。應結合學生特點精選教學方法,靈活采用案例教學法、小組學習法等,充分發揮微課、多媒體技術等在教學中的效用,這對中職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應當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語文課堂的有效性,使語文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學習氣氛更加活躍。比如,在學習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奧爾罕·帕慕克《父親的手提箱》一文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位土耳其作家和課文內容,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奧爾罕·帕慕克在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典禮上的演講視頻,并通過PPT課件介紹奧爾罕·帕慕克的生平,使學生快速了解作家及課文的背景,再為學生播放課文的中文朗誦,以父親的手提箱為線索,讓學生體悟作者的父親對作者在文學創作道路上的影響。在優美的課文朗誦中,使學生更深刻地感受作者對父親的真摯情感。在中職語文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充分發揮視頻、圖片的視覺作用,可使學生充分了解課文的背景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發現與鑒賞能力。

(三)構建全程化的中職語文核心素養培養體系

中職學校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遵循職業培養的模式和理念,將學生在校學習階段分為基礎學習階段、系統學習階段和就業實習階段,中職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也應當遵循這種教學規律和模式。

學生在剛進入學校時處于基礎學習階段,語文教學以培養學生的理解和應用能力為主,引導學生在學習經典文學作品的過程中促進語文思維能力的發展,并由此提升文學鑒賞能力,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鼓勵學生廣泛閱讀,自覺成為中國文化傳承者和參與者,為實現提高中職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目標打下基礎。

在學生進入二年級以后,讓學生在掌握語文基礎知識的同時,加深對未來從事職業和行業的了解,并通過不斷拓展教學資源和課外知識,鍛煉學生的職業思維,深度挖掘職業背后的文化內涵。比如對于財會專業的學生,可以讓他們通過語文課和專業課的學習,逐步了解以后從事工作的重要性,進而明確賬目核算質量的好壞對公司運營的重要影響,并最終通過加強語文學習和專業課學習,提升自身的原始憑證審查能力、賬務清算思維能力以及賬目登記編寫能力等,結合專業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言理解與運用能力,促進學生語言思維的發展與提升。

在學生進入三年級后,由于面臨著實習和畢業,這一階段應當重點加強對學生職業核心素養的培養,除了要求學生能夠熟練運用職場語言進行社交溝通之外,還要重點拓展學生的職業思維,促使其了解職業文化,并在工作中培養自身的職業能力和道德操守等,為其將來的就業和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以職業能力為導向,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明確要求,中職學生在語文學科學習中應充分掌握聽、說、讀、寫等應用技能。在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以培養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為目標,拓展學生的語言認知空間,逐步提高語言理解與運用能力,為學生步入社會、融入社會奠定堅實的語言理解與運用基礎。

首先,加強學生交際能力的鍛煉,側重聽、說能力的培養,平時在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注重普通話的練習,并要求用詞恰當、表達清楚。多為學生提供聽、說的平臺和機會,比如多組織辯論活動、演講比賽等。

其次,加強學生應用文體的寫作訓練,現代企業對員工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員工具有扎實的專業技能,而且要求員工會分析思考、邏輯思路清晰,善于總結表達等。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學生應用性文體,比如求職申請書、工作計劃、通知、總結以及勞動合同等的寫作技能鍛煉,為學生畢業后參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最后,注重創設情境,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模擬學生尋找工作、面試工作的環境,讓學生扮演求職者的角色,完成面試、簽合同等一系列流程,探索在求職過程中如何表達自己、展現自己。通過這樣的情境模擬和角色扮演式的教學,學生能夠在語文知識和理論學習中加強與生活實踐的聯系,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并循序漸進地提升自身職業素養。

四、小結

綜上所述,從核心素養培育的角度開展中職語文教學,對于中職教育的發展,以及中職學生的學習和未來發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正視當前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并結合中職語文的教學要求以及中職學生的學習規律,有針對性地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改革措施,以取得中職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實效。

參考文獻:

[1]潘曉東.中職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廣西教育,2020(26).

[2]錢和生,朱翠霞.中職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研究[J].教育與職業,2020(15).

[3]洪小.新課程標準下的“三教”改革實踐探索——中職語文應用文寫作教學策略探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2).

[4]楊濟銘.中職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容與實踐方法[J].黃河 黃土 黃種人,2020(1).

[5]王倫萬.核心素養導向的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評價策略[J].教育科學論壇,2021(36).

[6]陳志雄.核心素養視域下中職語文教材“勞動教育”資源挖掘與重構:以高等教育出版社《語文》(基礎模塊)上冊為例[J].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4).

[7]王彪.核心素養下信息技術與中職語文融合教學分析[J].職業教育(中旬刊),2021(10).

[8]彭召軍.中職語文落實核心素養的兩點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2019(2).

(作者單位:利辛機電科技學校)

猜你喜歡
中職語文教學改革核心素養
中職語文教學的藝術魅力
立足文本,給中職語文閱讀教學搭建解讀支點
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有效策略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