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價值意蘊與實踐路徑

2023-07-17 18:20崔所柱
文教資料 2023年6期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信仰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

崔所柱

摘 要:進一步加強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是推進國家現代化進程、堅持黨的領導、推進廣大青年健康成長的需要。當前仍然存在著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理論掌握程度不高、信仰程度有待深化、信仰觀念的選擇失之偏頗以及受社會多元信仰影響較為明顯的現象與問題。新時代可以從理論闡釋、情感共鳴以及知行統一等角度進一步加強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

關鍵詞:大學生 馬克思主義信仰 思想政治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眻远ɡ硐胄拍罱逃?,應對新時代的挑戰與風險,針對風云變幻的國際新形勢,采用怎樣的方法和形式,在基于大學生自身特點的情況下,開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是黨和國家開展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內在價值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邁向新階段,加強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對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具有重要價值與意義。

(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客觀要求

新中國久經磨難和創傷,從之前的積貧積弱,到后來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些都離不開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新時代的大學生生于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條件下,比任何時期都要接近實現這一重要階段性目標,在當今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更要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無論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向前發展,還是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都是馬克思主義信仰者持之以恒的精神追求和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立足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在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基礎上,不斷接續奮斗,努力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步伐和角度,更要進一步加強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教育。

(二)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必然要求

馬克思指出:“無神論是以揚棄宗教作為自己的中介的人道主義,共產主義則是以揚棄私有財產作為自己的中介的人道主義?!保?]加強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就是要加強其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地位,就是要繼續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當今時代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網絡數據環境中的各種紛雜信息不斷影響新時代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同時西方資本主義思想也仍然在不斷侵入廣大青年學生的日常生活。因而加強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應當繼續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牢牢把握意識形態領域的重要領導地位,讓新時代大學生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顯著優勢。

(三)推進廣大青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

積極向上的理想信念是廣大青年提升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的重要精神指引。就當今大學生的現狀而言,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可以更好地幫助青年學生錘煉堅實品格,梳理未來方向,明確前進目標,以更加昂揚的姿態謀求更好的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加強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就是要正確處理好大學生在理想理念方面的困惑及迷惘,采取更加切實有效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凸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與價值,培育更多肩負實現偉大中國夢的新生力量和具有崇高理想的時代新人。青年一代的發展和進步與國家的富強和昌盛關系密切。只有新時代青年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在黨和國家的支持與幫助下,才可以謀求自身更好的發展和國家的繁榮富強。高校還可以在校園范圍內營造學習馬克思主義知識的氛圍,有意識地引導更多的青年學子投身于馬克思主義理論文化知識的學習中來,以此來促進新時代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現實狀況

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信仰在青年學生群體中仍然存在著一些現象與問題,值得我們關注與重視。

(一)對于馬克思主義信仰理論掌握程度不高

馬克思主義信仰理論只有足夠科學、足夠有價值,才能夠動員群眾,才能夠更好地引導群眾不斷實踐,謀求發展。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理論只有更好地被大學生群體理解和接受,才能更加充分地實現其真正的價值。加強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是中國進入新時代的迫切需要,也是進一步彰顯社會主義強大生命力的必然要求。青年學生對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理解水平還有待提高:一方面,對于馬克思主義信仰理論的含義標準還存在一定的不清楚的地方,還存在一些大學生對于“信仰”“信念”“宗教信仰”和“價值取向”等基本概念的界定不清楚、不明確的現象,對于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某些深邃內涵還不能完全掌握。另一方面,對于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個人人生追求的內在聯系理解得不夠深入。部分學生沒有認識到馬克思主義信仰對于人生的重要價值。

(二)對于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程度有待深化

馬克思曾明確地指出:“我不主張我們豎起任何教條主義的旗幟?!保?]現今階段,部分大學生對于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程度不深,大致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方面,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目標能否實現存在一定程度的懷疑。在當今時代,全球化趨勢愈加明顯,各種意識形態的思想觀念不斷碰撞,西方思想觀念和價值訴求不斷影響著新時代的青年學子;另一方面,對馬克思主義內容的理解缺乏深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與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信仰中的重要內容,也是最基礎的要求,是信仰標桿,是馬克思主義得以生存和發展的信條。一些大學生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行為準則沒有深挖其內在價值,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程度不深,在關鍵時刻就有可能會動搖,也就很難在社會發展中更好地發揮自身價值,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來。

(三)對于信仰觀念的選擇失之偏頗

“馬克思主義信仰是對于美好未來的信仰,是更高層次的追求,是為了促進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類自由而全面解放的共同價值取向?!保?]受精致利己主義、拜金主義以及個人英雄主義等思想的影響,部分大學生在信仰觀念的選擇方面失之偏頗,具體表現為:首先,學習目的不夠純粹。大學生在思政課教師的指引下進一步了解馬克思主義的形成發展、現實價值以及未來走向等關于信仰價值方面的內容。但是很多的青年大學生并沒有真正地掌握這些知識與概念,沒有在心中堅定地信仰馬克思主義,因為其學習的目的僅僅是由于高校的安排,而沒有深層地理解其開創的內在邏輯與理論價值。其次,信仰選擇標準不夠純粹。在階段時間內產生價值成為極少數大學生選擇信仰的指標之一。無論是宗教信仰,還是馬克思主義信仰,都要對其進行深層次剖析,判定其是否能夠對自己的未來產生重要指引。只有科學的信仰才可以成為自身的信仰。極個別的學生認為,信仰是為實現遠大目標才存在的產物,當前的現實問題較為迫切,信仰問題沒有必要研究討論。這種沒有認識到信仰的重要作用、不重視精神引領的看法和觀點是不可取的。

(四)受社會多元信仰影響較為明顯

馬克思曾經強調:“因為,我們不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類社會中,人類社會同自然界一樣也有自己的發展史和自己的科學?!保?]對廣大青年學子而言,社會信仰多元會產生以下影響:首先,宗教信仰種類繁雜。各種宗教存在于不同國度、不同文化背景中,有著各種各樣的信條以及行為標準,對于世界的認識方式不同,這也會對青年學生的認知方式產生一定的影響。其次,隨著新媒體的興起,世界聯系日益密切,極少數舊式言論與觀點走入人們視野中,也會對新時代大學生思想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除此之外,一些人存在“躺平”心理,對待問題鉆研得不夠深入,對于未來沒有清晰的規劃,這種現象的存在也會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確立產生一定的影響。

三、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前景預測

針對現今大學生在信仰方面遇到的問題與困難,高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可以從理論深化、情感共鳴以及知行合一等方面進一步加強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

(一)深化馬克思主義信仰理論闡釋說明

新時代的大學生是知識儲備豐富、思維邏輯敏捷的一代青年,他們對待事物有著較為清楚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缺乏理論說明、自身邏輯結構混亂的信仰體系是難以讓大學生真正信服和尊崇的。成長在不同環境下的新時代青年對于事情的看法與觀點不盡相同,但是對于客觀規律和真理知識的追求是一致的。若想要解決信仰危機問題,就必須選擇加強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理論闡述,通過更加清晰明了的解釋來說服青年學子。首先,重點強化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理論說明?,F在對于馬克思主義整體的闡述居多,但關于馬克思主義信仰方面的論述卻很少,尤其是對于其概念界定、生成發展以及未來趨勢等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其次,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新形勢下,利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來解決現實問題,彰顯了時代強音。世界形勢風云變幻,和平與發展的主題受到沖擊,新時代中國面臨更多的風險與挑戰。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較為漫長的時間不斷了解、不斷深化。將新時代中國取得的成就與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關系闡釋清楚是亟待解決的重點問題。最后,將加強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同青年學子的日常學習與生活的實踐活動緊密結合。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價值和意義就在于其深邃的真理性、顯著的科學性以及能夠對未來做出合理的預期與假設,這些都是吸引大學生的重要因素。將馬克思主義信仰與青年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既可以深化其對于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理解,又有助于保持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促進自身不斷發展。

(二)凸顯情感共鳴的重要作用

情緒、情感與意志是人類思想意識產生和發展的步驟。在合乎人類思想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加強信仰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通過情感共鳴來強化馬克思主義信仰可以從以下角度進行分析:第一,情感是人類認知過程中十分重要的影響因素,也是信仰產生的根基之一。自然,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情感認同源于其理論的科學性和真理性。第二,就大學生群體而言,情感共鳴更容易發揮作用與價值。廣大青年極具想象力和創造力,思想極度活躍,照本宣科或是枯燥乏味的說教難以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而通過翻轉課堂、模擬辯論以及情景帶入等情感體驗的形式,更加容易提高青年學生的興趣,進而提高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教育效果。第三,中國發展進入新時代,新時代的精神面貌、價值取向更加適合以情感體驗的方式傳遞給新時代青年學子。馬克思認為:“無產階級只有在世界歷史意義上才能存在?!保?]黨的二十大以來,新時代的中國必將呈現更加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精神狀態。中華民族精神不斷豐富,偉大建黨精神更加凸顯作用與價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彰顯生機與活力。通過哲學社會科學方面的成就來影響新時代大學生,進一步增進其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制度、體系和文化的認同,是加強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發力方向所在。

(三)堅持推進實踐與理論相結合

信仰行為通常是指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產生的行為。信仰行為是人們信仰的具體化形式,同時在踐行信仰的過程中也在不斷深化信仰?!榜R克思主義信仰旨在為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實現人民大眾的幸福生活?!保?]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以人類解放、生活幸福為目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行為也是不斷打造堅實物質基礎和豐富精神財富的行為。進一步加強馬克思主義信仰是順應信仰教育的發展規律的必然選擇,也是順應大學生昂揚向上、實現個人理想的精神需要。首先,加強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自然離不開典型的儀式活動。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同樣存在重要的儀式,如入黨宣誓等。其次,引導大學生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偉大事業中來。馬克思主義信仰是為了全人類的解放和實現共產主義而產生的,在現階段表現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馬克思主義信仰引導新時代大學生投身于對人民有益的實踐活動和公益事業中,進而發揮廣大青年學子的價值與作用,增強其自豪感和自信心。最后,在各種環境中,引導大學生主動宣揚馬克思主義信仰,如籌辦潔凈寢室活動、創辦最美班集體等各種形式活動,營造貫徹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氛圍,將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落到實處。

四、結語

新時代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對于大學生群體而言意義重大。加強新時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可以指引廣大青年樹立崇高理想,腳踏實地,成為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74-175.

[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16.

[3] 殷海鴻,馬鳳強.論當代青年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J]. 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0(2):25-28.

[4]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7.

[5]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9.

[6] 徐秦法,常劼.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基本原則與邏輯理路[J]. 理論探索,2020(2):76-81.

猜你喜歡
馬克思主義信仰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網絡多元時代如何堅守馬克思主義信仰
馬克思主義信仰缺失問題的哲學思考研究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