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建設中典型思政元素挖掘實踐

2023-07-17 15:13李純泉徐思煌王芙蓉平宏偉宋宇
教育教學論壇 2023年16期
關鍵詞:思政元素課程思政

李純泉 徐思煌 王芙蓉 平宏偉 宋宇

[摘 要] 思政元素是課程思政建設的重點和難點?!笆图疤烊粴獾刭|學”課程思政元素豐富,可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在介紹“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學”課程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基礎上,以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樹立國家能源安全觀、培養理論創新意識和弘揚吃苦奉獻精神四個典型思政元素為例,分別從專業知識契合點、素材選取、思政意義三個方面進行適當挖掘。在該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找準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的契合點有利于擺脫專業知識傳授和思想政治教育“兩張皮”現象,自然地寓德于教,形成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良性態勢,真正達到立德樹人的根本目的。

[關鍵詞] 思政元素;課程思政;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學

[基金項目] 2021年度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本科教學工程項目“石油地質系基層教學組織建設”(2021G78);2019年度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本科教學工程項目“《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學》MOOC課程建設”(2019G15);2020年度湖北省高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理工類專業課思政教育的探索與實踐——以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學課為例”(2020220)、“周口店實習區資源類特色實踐教學內容拓展”(2020211)

[作者簡介] 李純泉(1974—),男,重慶人,博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資源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油氣成藏動力學研究;徐思煌(1964—),男,江西萬年人,博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資源學院教授,主要從事石油地質學研究;王芙蓉(1979—),女,湖北鐘祥人,博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資源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儲層地質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9324(2023)16-0080-04[收稿日期] 2022-05-09

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斷迎來新的問題和挑戰[1-2]。而高校在風起云涌的時代變化中要堅定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就必須緊密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切實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斷探索創新。長期以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過固定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由專任思想政治教師和專職輔導員完成,而大量的專業課程及專業課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發揮的作用未得到重視和體現。在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3]。專業課課程思政即是專業課教師要守好的一段渠,要種好的責任田。通過精心融入教學設計,在守渠和種田的過程中潤物無聲地育人[4]。

一、課程思政概況

課程思政是針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以外的其他專業課程,通過挖掘與專業內容相關的思政元素并發揮其育人功能,形成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相互支持、相互補充的思想政治教育框架,從而達到協同育人的目的?;仡櫿n程思政研究,關于課程思政的內涵存在教育理念說、課程體系說、思政教育說、教育實踐說、多重屬性說等觀點[5-7]。但作為一種教育理念,課程思政不是一個新事物。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課程思政的發展雖然經歷了萌芽期、形成期、發展期、深化期四個階段[8],但其研究成果中系統化的實踐成果仍然較為匱乏,并且在課程思政的具體實施過程中,存在專業課程思政元素與專業內容契合點挖掘不夠深入等問題。為了加強課程思政建設,教育部從頂層設計出發,于2020年5月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并于2021年3月發布《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課程思政示范項目建設工作的通知》,從國家層面推動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從而在全國高校掀起課程思政建設的熱潮。課程思政形成了教育思考的一次回歸,有助于回歸教育本質,也體現了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后教育自身的更新和進化。

二、“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學”課程介紹及其課程思政教育目標

(一)課程介紹

“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學”是資源勘查工程專業油氣方向的專業主干課程,是一門研究地殼中的油氣藏及其形成原理和分布規律的地質科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開設的“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學”課程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緒論,包括課程體系結構及特點,以及近代油氣工業發展歷史和國內外油氣資源現狀;(2)經典內容,包括油氣藏的基本要素、油氣藏的形成原理和油氣分布規律;(3)擴展內容,包括含油氣系統和盆地模擬、非常規含油氣系統和非常規油氣資源及油氣勘探和油氣資源評價。在授課過程中,重點講解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學經典內容,簡要介紹擴展內容。

(二)課程思政教育目標

“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學”課程服務于油氣勘探與開發行業,而石油和天然氣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能源資源,更是重要的戰略儲備物資,涉及一個國家的能源安全、國防安全等重大領域,這些特征屬性決定了在課程講授過程中融入豐富的思政元素切實可行。通過深入挖掘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學專業知識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并有機融于相關的教學過程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樹立正確的國家能源安全觀,培養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及理論創新意識,弘揚科學精神及吃苦奉獻石油精神,達到強化社會責任感的課程思政教育目標。

三、典型思政元素挖掘

思政元素挖掘是實現課程思政的第一步,是課程思政建設的重點和難點[9]。課程思政要克服專業知識傳授和思想政治教育“兩張皮”的現象,就必須找準思政元素和專業知識的契合點,從而取得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育人效果?;凇笆图疤烊粴獾刭|學”的課程特點,其豐富的思政元素可順暢自然地與專業知識相契合[10]。

(一)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1.專業知識契合點。本類思政元素在課程中主要融合于緒論部分,涉及人類對油氣的認識利用及近代油氣工業的發展歷史。

2.素材選取。主要選取與中國古代對油氣的認識和利用相關的古籍記錄,以及中國古代的鉆井技術等相關材料。具體可包含如下素材[11]:(1)關于石油的最早古籍記錄見于公元1世紀東漢班固所著《漢書·地理志》:“高奴,有洧水,可??!薄案吲敝脯F延安東北,“洧水”即今清澗河,“?”為古“燃”字。(2)古籍中關于石油的名稱很多,如石漆、膏油、石脂水、黑香油、猛火油、石腦油、石液、雄黃油、硫黃油等。(3)“石油”一詞由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明確提出:“鄜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此也?!鼻摇笆汀币辉~比英文“Petroleum”早提出約500年。(4)有關石油的利用,古籍中有“燃之極明”“膏車”“病人服之皆愈”等記錄,且沈括對石油預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為之,蓋石油至多,生于地中無窮”。(5)中國古代鉆井技術先進,鉆井類型多樣,最早見于公元4世紀或更早時間。(6)1859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鉆出的第一口商業油井是由我國的頓鉆(沖擊鉆)技術完成的,代表著近代油氣工業開端。

3.思政意義。中華民族從來都是一個充滿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的民族。以上素材表明中華民族文化底蘊深厚,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作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時曾提到的,“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有我們今天的成功道路”[12]。古籍中對石油認識和利用的詳細記載及生動描述,使學生的文化自信油然而起,而鉆井技術的先進性及技術的對外輸出,亦使民族自豪感暢然于胸。

在增強民族自豪感的同時,自然而然地樹立行業自信。在這一方面,可結合近期發生及當下正在發生的事件進一步挖掘素材。例如:我國海洋石油起步較晚,且由于勘探開發場所的特殊性,開采面臨的難度巨大。但在大量挑戰面前,我國建成了首座自主設計的第六代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海洋石油981”及全球首座10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正式投產自營勘探開發首個1 500米超深水的“深海一號”大氣田。這些振奮人心的成績,無疑會極大提升學生的行業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二)樹立國家能源安全觀

1.專業知識契合點。本類思政元素可融合于課程的多個部分,涉及緒論部分油氣的重要性、經典內容部分油氣分布規律(不均衡性),以及擴展內容部分油氣資源評價。

2.素材選取。主要選取國內油氣資源需求及現狀,以及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政策等內容。具體包含以下素材:(1)多次石油危機及其引發的戰爭;(2)目前,我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已高達70%以上,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已高達40%以上;(3)新時代“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國際能源合作,保障國家能源安全;(4)2021年10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勝利油田看望慰問石油工人時強調,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13]。

3.思政意義。新時代背景下的能源安全觀是多維度的[14],包含多個方面,其中之一即能源供需安全觀[15]。油氣這一能源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分布并不均衡,存在嚴重供需矛盾。我國油氣對外依存度較高,潛在海外供應中斷風險增大,因此國內油氣資源才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長期保障。通過本類思政元素的引入,有助于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實現能源自給和油氣資源可控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國家能源安全觀。

(三)培養理論創新意識

1.專業知識契合點。本類思政元素主要融合于經典內容中的油氣生成理論及油氣田的發現。

2.素材選取。主要選取典型代表人物的理論創新實踐及其對我國乃至世界油氣工業的貢獻??芍饕雰蓚€典型代表:(1)潘鐘祥先生陸相生油理論的提出及意義;(2)李四光先生地質力學理論體系的建立。

3.思政意義?!爸袊氂驼摗笔俏鞣綄W者在海相生油理論指導下對中國油氣前景做出的錯誤論斷[16]。潘鐘祥先生于1941年提出的陸相生油理論是對油氣生成理論的重要補充,徹底打破了海相生油理論的束縛,指導我國發現大油氣田,從而摘掉貧油的帽子,走向油氣資源自給自足的道路。李四光先生提出的地質力學理論,打破了中國貧油的陰影,預測新華夏構造體系三個沉降帶存在石油,并被后來大慶油田、大港油田、勝利油田、華北油田的發現而證實。

(四)弘揚吃苦奉獻精神

1.專業知識契合點。本類思政元素主要融合于擴展內容中的油氣勘探及其復雜艱辛的過程。

2.素材選取。主要選取“鐵人”王進喜的先進事跡及“鐵人精神”傳承者的故事。(1)“鐵人”王進喜的豪言壯語包括“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勁大,天大困難也不怕”“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等;(2)“鐵人精神”的傳承者:第二代“鐵人”王啟民,堅持“寧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讓油田穩產再高產”的信念,為大慶油田實現27年5 000萬噸以上高產高效持續開發做出重要貢獻;第三代“鐵人”李新民,誓言“寧肯歷盡千難萬險,也要為祖國獻石油”,專注鉆井事業29年,把井打到國外去。

3.思政意義?!拌F人精神”具有豐富的內涵,其核心之一即吃苦奉獻精神[17]。王進喜作為新中國第一代石油工人,在特殊時期充分發揚了不計報酬、不計名利、埋頭苦干的吃苦奉獻精神,為新中國摘掉“貧油”帽子立下了赫赫戰功。油氣勘探新時代需要“鐵人精神”,其崇高價值觀需要薪火相傳。新時代大學生學習鐵人精神,有助于培養大學生刻苦鉆研的學習態度,增強勇攀科學高峰的膽識。

結語

“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學”是資源勘查工程油氣方向本科生接觸的第一門專業主干課程,承擔著鞏固專業思想、激發專業知識學習熱情的課程思政教育任務,為后續相關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了堅實基礎。通過“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學”課程思政建設,在深入挖掘思政元素的基礎上,將各類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有機融合,寓德于教,形成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良性勢態,必將培養出服務于國家油氣地質事業的敢于擔當、樂于奉獻的合格人才,從而達成立德樹人的根本目的。

參考文獻

[1]陳鳳玉,尹科偉.淺析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問題與創新[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5(4):113-116.

[2]王群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論析:以陜西省高校為例[J].繼續教育研究,2022(2):86-89.

[3]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4]徐媛媛,王滿,柳妮.《思政教育進課堂教學設計》的研究與實踐:以油氣地質勘探技術專業為例[J].才智,2021(30):47-49.

[5]余繼鳳.課程思政研究:回顧與展望[J].高教學刊,2021,7(35):174-178+182.

[6]賀武華,王凌敦.我國課程思政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4):26-30.

[7]高曉婷.中國高校課程思政研究回顧與展望[J].福建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21,39(3):313-318.

[8]孟旭瓊,湯志華.改革開放以來課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歷史演進[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48(3):151-156.

[9]馬建麗,劉洪麗,朱復義,等.高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20(27):82-83.

[10]李斌,廖明光,渠芳,等.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學課程思政建設研究[J].高教學刊,2021,7(29):176-179+184.

[11]劉寶和.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百科全書[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8:1-646.

[12]在保護與傳承中凝聚強大的前進定力:習近平推動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福建紀事[EB/OL].(2021-08-02)[2022-04-12].https://www.12371.cn/2021/08/02/ARTI1627857945202864.shtml.

[13]習近平勉勵廣大石油工人:再創佳績、再立新功[EB/OL].(2021-10-22)[2022-04-12].http://www.gov.cn/xinwen/2021-10/22/content_5644256.htm.

[14]姬強,范英.新時代背景下的能源安全觀[J].科技促進發展,2015(4):434-437

[15]杜祥琬.確立新的能源安全觀 以能源革命保障能源安全[J].電力設備管理,2020(2):33.

[16]王仰之,徐含冰.“中國貧油論”的炮制者[J].中國科技史料,1981(2):87-89+106.

[17]倪晗,劉琦.新時代大學生鐵人精神的教育意義[J].時代報告,2021(1):6-7.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re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nstruction. The course of petroleum geology is rich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which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urse of petroleum geology and i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bjectives, this paper takes the four typic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enhancing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national pride, establishing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energy security, cultivating the sense of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spirit of hardship and dedication as examples, and appropriately excavates them from three aspec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fit, material selec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mplementation, finding the coincidence point betwee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s conducive to get rid of the “two skins” phenomenon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eaching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aturally integrate morality in teaching, form a benign situation of teachers happy teaching and students happy learning, and truly achieve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Petroleum Geology

猜你喜歡
思政元素課程思政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經濟學》教學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