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言建構與運用素養要求下的文言文語法教學

2023-07-17 12:19李祥妹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23年5期
關鍵詞:語言建構與運用語法教學文言文

李祥妹

摘 要 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是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也是其他素養培養的基礎和前提,因此,培養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就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和內容。在文言文教學中,通過設計游戲,系統認識詞類;繪制導圖,理解句子結構;隨文點撥,體驗虛詞作用;追溯淵源,滲透文化意識,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

關鍵詞 語言建構與運用? 文言文? 語法教學

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是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積累語言文字知識,并學會靈活地使用語言文字。文言文教學是培養學生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通過文言語法知識的教學,逐步提升和發展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

一、設計游戲,系統認識詞類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語言運用是學生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通過主動的積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語感?!蔽难晕碾m然在語義上和現代漢語有較大的區別,但是在詞類等語法概念上,卻有著一定的相似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總結歸納文言文的詞類,并和現代漢語進行對比。教師可以將趣味游戲融入其中,讓學生在游戲中系統地認識詞類。

在學生學習了《醉翁亭記》《岳陽樓記》等課文后,教師可以設計“詞類撲克”。先將重點文言文詞匯寫在卡片上,分發給每一個學生。在游戲中,學生可以將相同詞類的卡片放在一起出,對手要在自己的卡片中,找到相同詞類、相同數量的卡片打出。先出完卡片者獲勝。游戲結束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總結歸納,說說在游戲中,自己看到了哪些詞類,在現代漢語中是否也有類似的詞類,有哪些詞語難以劃分詞類。學生總結歸納,無論文言文,還是現代漢語,詞語都可以分成實詞和虛詞兩大類。實詞有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等;虛詞可以分成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擬聲詞等。有些詞還兼有兩個詞類的特點。如“非”這個詞,既可以作動詞,也可以作副詞。

詞是能獨立運用的最小語言單位。在解讀詞類后,學生發現原來文言文的詞類和現代漢語有相似之處。這樣就能消除學生的陌生感,幫助學生形成學習興趣。

二、繪制導圖,理解句子結構

在學生了解了文言詞類的特點后,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從字詞拓展到句子,探究文言文句子結構的特點。初中學生雖然已經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但依然需要一些具體的事物作引導?;谶@一點,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思維導圖,讓他們利用導圖整理句子結構,并歸納整理。

文言文中的倒裝句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畫出倒裝句的句式結構,并將其轉化成現代漢語的語法結構,看看有什么不同之處。如《出師表》中有不少倒裝句?!安磺舐勥_于諸侯”中的“于諸侯”,“三顧臣于草廬之中”的“于草廬之中”,這是介賓短語后置?!笆苋斡跀≤娭H”的“于敗軍之際”是時間狀語后置。學生可以先畫出結構特點,然后將倒置的部分轉移到白話文常見的位置。這樣,這些句子就變成了“于諸侯不求聞達”“于草廬之中三顧臣”“于敗軍之際受任”。通過對比,學生很快就抓住了這類句子的結構特點。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對比分析其他的文言文特殊句型。在總結歸納中,學生逐步掌握了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等各種不同的文言文特殊句式,并對比分析它們和白話文句型的差別。

利用思維導圖,學生能將抽象的句子結構概念轉化成具體的圖像,這樣能提升他們的理解能力。同時,學生還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整理歸納文言文句法信息,從而逐步建構起完整的文言文語法體系。

三、隨文點撥,體驗虛詞作用

虛詞理解對于很多學生來說,都有一定的難度。如果直接介紹虛詞概念,則相對來說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有難度。教師可以采用隨文點撥的方式,結合文章中的具體例子,引導學生對比分析,體驗虛詞在不同語境下的語義差別,從而提升他們的解讀水平。

文言文的虛詞大致可以分成三類。第一類是將各個句子成分組合在一起的“以”“于”“為”等。第二類是能連接短句的“而”“乃”“則”等。第三類是助詞性質的“也”“乎”“焉”等。如果直接將這些繁雜的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學生容易造成混亂。教師可以采用隨文點撥的方法,在教到具體的課文時,引導學生分析這些字詞,讓學生隨學隨記。如《岳陽樓記》中有“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其中的“之”是助詞。學生可以將其和現代漢語的“的”對比。學生發現,這兩個字在語義和用法上,都有一定的相似之處。而且在現代漢語中,有時候也會使用“之”代替“的”。同樣是《岳陽樓記》,“而或長煙一空”的“而”,則具有連詞的作用。聯系上下文可以知道,作者用它連接各種不同的景物,展現岳陽樓多變的風景。在隨文閱讀的基礎上,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歸納整理,進而全面了解文言文虛詞的特點。

教師要結合文本,隨文而教,讓學生抓住文章中的重點虛詞,圍繞這些疑難處深入解讀。這種教學方法具有滲透性,能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加深對語法的理解程度,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水平。

四、追溯淵源,滲透文化意識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這一點也體現在了語言發展上。文言文中的每個詞義和各種語法現象,并非一開始就是如此,而是經歷了長時間的發展。文言文演變成現代白話文,也經歷了長期的發展和變化。探究語言現象的發展和變化,這實際上也是了解中國文化的一種方式。故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追溯淵源探究活動,在了解語言發展變化的同時,提升對文化的理解。

古今異義,這是文言文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追溯淵源,探究蘊藏在其中的文化意蘊。學生首先可以結合具體的課文,找出其中古今異義的詞句,分別分析古義和今義是什么。如《出師表》中的“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在古代表示地位低,見識短淺,現在表示的則是品德低下。接下來,學生可以拓展閱讀其他課外作品,看看這個詞語在什么時候發生語義變化。學生發現,“卑鄙”以前一直都指身份地位低下,但是到了清朝以后,逐步有了低下粗俗的意思,到了現當代,該意思逐漸占據主流。最后,學生還可以總結歸納此前閱讀過的其他作品,看看還有哪些古今異義現象,然后總結一下,看看具有哪些形式。學生發現,古今異義存在語義擴大、語義縮小、語義轉移等多種情況。如“江”“河”在文言文中一般指“長江”和“黃河”,在現代漢語中,則擴大成了江河類水體?!敖稹痹谖难晕闹蟹褐父鞣N金屬,而在現代漢語中則單純指“金子”?!氨氨伞眲t屬于語義轉移的情況。

在追根溯源的過程中,學生認識到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他們逐漸對中華文化的生命力有了堅定的信心。教師可以打通課堂內外,組織學生在課后也參與自主探究活動,進而改善其文化匱乏的現狀,讓他們逐步變得博學。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如何提升學生的語言建構和應用能力,設計一些符合初中學生學習習慣的學習方法,讓他們在生動有趣的活動中,提升語言修養,發展讀寫綜合能力。這樣學生能更好地感受語言文字的豐富內蘊,完成古漢語和現代漢語知識的建構和整合。

[作者通聯:福建建甌市順陽鄉實驗學校]

猜你喜歡
語言建構與運用語法教學文言文
小題精練(二) 文言文翻譯
小題精練(一) 文言文翻譯
如何更加有效地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取精用弘:“語言建構與運用”的有效路徑
把握“語言建構與運用”的基礎性
新課改背景下的英語語法教學誤區及教學策略研究
翻轉課堂在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語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翻轉課堂在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初中文言文的“教”與“學”
讓文言文閱讀在選擇中漸進——以《師說》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