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視角下的高校課程思政教育現狀分析

2023-07-17 19:09閆凱,于翔,韓悅
大學·研究與管理 2023年4期
關鍵詞:學生視角問卷調查高等教育

閆凱,于翔,韓悅

摘? 要:新時代背景下,隨著課程思政的改革和推進,思政教育在高校人才培養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各高校應全面落實課程思政。為了解高校課程思政教育現狀,加強思政教育工作,培養高素質人才,文章以北京學院路六所高校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利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課程思政教育情況進行掌握,并基于學生視角的分析提出了旨在提升課程思政教育效果的針對性建議,以期為高校課程思政的實施提供借鑒。實踐表明,在大學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能夠促進學生多方面的成長進步,有利于高質量人才的培養,最終達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關鍵詞:課程思政;學生視角;問卷調查;高等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10-0076-04

近些年來,各大高校的教育教學都在進行各種各樣的深化改革,思政課程作為當之無愧的“高校第一課程”,是高等教育學校實現教育內涵式發展的靈魂,是實現各大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核心課程,也是教育教學深化改革的必備課程。學校想要做好各項工作,首先需要做好各項思想政治工作。思政工作是各大高校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和家國情懷以及實現偉大中國夢的重要戰場。因此各大高等院校大力推動專業課程中的思想政治建設工作,為了解各大高校對思政課程實施的效果,文章對所在北京學院路的六所不同的大學發放調查問卷并進行分析,調查對象為高校內所屬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

一、課程思政定義及重要性

(一)課程思政的定義

課程思政是指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程教學和改革的各環節、各方面,實現立德樹人、潤物無聲,是目前我國對高校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1],是一種注重加強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的教育,是傳承和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引導當代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文化觀的必要性教育[2]。

(二)開展課程思政的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課程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其他各門課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保?-4]這說明,高校應該把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整個學校的各項工作中,要像春風化雨一樣,做到潤物細無聲,不僅要有思政課程,而且要在上專業課、基礎課的過程中,把育人的環節貫穿其中,全方位、全過程培養學生,建設一種全新的教育教學模式,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使思政課程與各類基礎課程攜手共進,最終實現全過程育人、全方面育人。

二、調查研究設計

(一)問卷設計與數據收集

為更全面了解各高校課程思政的實施情況,文章以北京學院路六所高校[中國農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林業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為調查對象,采取不記名、自愿參與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問卷共分為四個部分,涉及單選題、多選題、開放題,共30道題目。第一部分為個人基本信息類,包括就讀學校、專業類別、所在年級、政治面貌等;第二部分為對課程思政的認識,主要調查學生對課程思政的了解情況和重視程度;第三部分為實施方式,主要考察課程思政實踐方式及學生對其實施的認知與期許;第四部分為效果與評價,主要是涉及學生在課程思政實施中的收獲與感悟,以及對于課程思政現實中應用的認識與評價。

(二)樣本特征

本研究通過填寫線上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六所高校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7583份。樣本的基本特征如圖1和表1所示。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課程思政認同度整體較高,但仍有可提升的空間

課程思政的實施對象是學生,因此需要先初步了解學生對課程思政的認識。本調查從學生對課程思政的了解程度及態度入手。結果如表2所示,有94.12%的學生對課程思政有或深或淺的了解,且有96.2%的學生對加強課程思政持支持態度,說明大學生對課程思政認同度整體較高,但仍有可提升的空間。通過調查可知,有76.78%的學生是通過國家電視廣播等主流媒體、46.71%的學生是通過教育主管部門媒體了解課程思政,有76.7%的學生借助學校與學院的宣傳進行了解;而通過校外網站或與相關人員交流了解課程思政的僅占11.29%和6.38%。由此可以看出,國家、學校及教育主管部門已經認識到了課程思政的重要性并積極利用網絡媒體優勢,通過各種途徑進行宣傳,讓更多的學生認識并了解課程思政,但其他社會媒體及部分相關人員還并未充分認識到課程思政的重要性,未能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和專業知識開展相應的宣傳活動,拓寬宣傳渠道,導致學生無法由此加深對課程思政的了解。因此,各高??稍诓环潘删€下宣傳的同時,充分利用網絡媒體與高校教師的優勢,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宣傳教學活動,讓更多學生有機會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參與其中,多方位了解課程思政并接受課程思政教育,進一步提升學生對課程思政的認可度,達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效果。

(二)課程思政實施方式日趨多元化,但內容仍有欠缺

思想政治工作是學校做好各項工作的前提,各高校正大力推行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教師也正積極將思政元素融入課程教學中,圖2顯示了思政元素融入課程的主要方式及學生對不同融入方式喜愛和認可程度??梢钥闯?,教師大多通過案例式教學(62.42%),輔以說教式(28.76%)和討論式(28.62%)教學的形式將思政元素融入課程教學,學生也相對更喜歡(36.63%)和認可(51.01%)案例式教學,如此便可充分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以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達到加強課程思政學習的目的。與此同時,大多數學生對于情景模擬式教學的喜愛和認可程度也相對較高,教師可據此積極調整教學模式,多開展情景模擬式教學,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以期達到更好的授課效果。綜上所述,課程思政實施方式日趨多元化。但通過調查可知,28.19%的學生認為目前所學課程體系中缺少憲法法律意識的傳授,26.16%的學生認為所學課程在工匠精神傳承方面有所欠缺,只有21.3%的學生認為沒有欠缺,這說明現階段課程思政教學內容仍存在不全面、不完善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后的思政課傳授過程中完善教學計劃和教學設計,更新教學內容,多融入此類元素。

(三)課程思政實施效果日漸明顯,但融會貫通方面略顯薄弱

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人才培養的應有之義,更是必備內容[5]。圖3為所學課程對價值塑造的影響,可以清晰地看出,51%的學生認為通識教育類課程對價值塑造影響最大,而后依次為公共基礎課(不含通識課)和專業課,分別占34.97%和33.46%。其中,在公共基礎課學習方面,84.75%的學生認為公共基礎課在道德認識提高、培養學生遵守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道德規范方面有用,72.04%的學生認為其可以陶冶道德情操,使自己勇于追求真善美,67.63%的學生認為其可以提高道德意志,使自己勇于克服困難,變得更加自律;在專業課學習方面,64.49%的學生認為其在知識見識增長方面收獲最大,分別有41.3%和38.3%的學生認為其可以最大限度地培養科學探索的工作態度和提高科學理性的思維能力;在專業實踐課程學習方面,超過70%的學生認為其在思路上和方法上對解決問題有幫助,47.3%的學生認為其在協作方面對解決問題有幫助。由此可見,課程思政的實施已初見成效。但與此同時,在專業課學習方面,有55.92%的學生認為其欠缺“能做什么”的傳授,44.19%的學生認為缺乏“專業的歷史和現狀”的講授,同時也有35.03%的學生認為欠缺“為什么學這門課”,這說明課程思政還未很好地融入專業課當中。因此,在日后的教學活動中,不僅要重視通識教育類課程,而且要寓思政傳授于公共基礎課、專業課中,實現公共基礎課、專業課與思政內容的無縫銜接。無論是課程思政還是思政課程,其目的都是為了加強對高校學生思想價值的引領作用,達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立德樹人效果,二者并非對立,而是應當形成統一的整體,以思政課程為主,進行學生思想價值觀的教育引領,以課程思政為輔,實現全員、全過程育人[6],通過提升基礎課和專業課老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以提高學科中思政知識教育的有效性,讓學生在掌握基礎專業課程的同時,進一步增進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與認知,并指導學生把所學的書面知識轉變為自己的修養品行,以培養符合要求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四)課程思政評價整體較好,但教學內容仍需完善

課程思政實施效果關鍵在于被實施者也就是各高校學生的評價。因此,學生對課程思政實施的評價至關重要。表3是大學生評價課程思政對其三觀塑造的促進作用情況,可以清晰地看出,有96.24%的學生認為課程思政對自己“三觀”的塑造有或大或小的促進作用,其中有75.75%的學生認為學校針對課程思政教育在核心通識課程上做得較好,認為在勞動教育實踐和素養提升講座方面做得較好的分別有46.88%和45.47%,由此可知,大學生對課程思政的評價整體較好,且各高校都較為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工作。但針對目前培養方案,有40.88%的學生認為在國家安全和法治意識方面還有待加強,38.96%和37.39%的學生認為在職業素養和科學精神方面還有提升空間。由此可見,目前培養方案仍有部分內容需要完善,各高校應即刻行動起來,積極采納學生的有效意見,對癥下藥,積極調整培養方案并補充缺失的教學內容,使各個教學環節形成閉環,相互補充、相互促進,以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全方位育人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課程思政在高校教育課程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是各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趨勢,是當前高等教育的關鍵性工作,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通過調查可知,學生對課程思政的認同度整體較高,其實施方式日趨多元化,實施效果也日漸明顯,對課程思政的評價整體較好,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總體上有了一定的進展和成就。

參考文獻:

[1] 朱延河,王濤,李帆,等. 課程思政在機能實驗教學中的評價分析與改革探討——基于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醫學生問卷調查的統計分析[J]. 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22,28(04):652-656.

[2] 周越洋. “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發展的內在邏輯及構建策略[J]. 才智,2021(05):37-39.

[3] 張爍.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 人民日報,2016-12-09(01).

[4] 王燦,方曉艷,張躍文,等. 高等院校大學生視角下“課程思政”現狀的問卷調查與對策研究[J]. 中醫藥管理雜志,2021,29(01):15-18.

[5] 中國政府網. 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 (2020-05-28). http://www.gov.cn/zheng 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6] 楊霞. 貴州省高職院?!罢n程思政”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 才智,2021(24):43-46.

(責任編輯:鄒宇銘)

猜你喜歡
學生視角問卷調查高等教育
基于學生視角下高職“學前教育學”課程課堂教學滿意度提升的策略研究
淺論小學數學生態課堂的構建義
從學生視角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學生視角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性學習探析
關于應用型計算機專業培養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術的護理技能虛擬教學平臺設計與實現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眾傳播與受眾反饋
高?!霸喝芜x課” 情況調查及問題解析
大學生對慕課的了解和利用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